抑郁症、狂躁症、躁郁症,普通人可以自行确诊吗?

审核专家:陈明昕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高级人力资源管理师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听到抑郁症、狂躁症、躁郁症,但很多人对它们的认识并不深入,甚至存在混淆。

那么,抑郁症、狂躁症、躁郁症一样吗?会不会共存?普通人可以自行确诊吗?

抑郁症与狂躁症是两种疾病

抑郁症和躁狂症是大家所熟知的精神心理科疾病,这些病都属于情感性精神障碍

情感性精神障碍又称心境障碍,是指以心境显著而持久的改变(高涨或低落)为基本临床表现,并伴有相应的思维和行为异常的一类精神障碍。

虽然二者同属情感性精神障碍,但并不是一种疾病。

抑郁症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心理障碍,是抑郁障碍的一种典型情况,其病因和表现较为复杂,通常与应激性生活事件、悲观的人格特质、大量饮酒、滥用药物、遗传因素、生物化学因素以及环境因素有关。

抑郁症患者通常表现为情绪低落、兴趣丧失、自责、自卑以及焦虑等负面情绪,可能对日常活动失去兴趣,并伴有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决策困难等认知问题,以及失眠或过度睡眠、食欲减退或增加等生理症状。

抑郁症不仅影响患者的情绪,还可能导致其生理功能、认知功能以及社交功能等方面的全面下降,如果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可能会增加自杀的风险。

狂躁症狂躁症则通常是指躁狂发作,是一种情绪障碍,是心境障碍的一种表现形式。通常与遗传因素、神经生化因素、神经内分泌功能失调、脑电生理变化以及社会心理因素等情况有关。

狂躁症患者的行为和情绪往往超出正常范围,表现出一种极端的兴奋状态,可能反复发作,属于间歇性的病症。狂躁症患者还会表现出过分自信,甚至产生浮夸的想象,无法停止说话,思想飞快转动,在社交场合中过于活跃,工作或学习中能发挥超常,或大部分时间都觉得激动不安。

抑郁症与狂躁症共存

双相情感障碍:躁郁症

抑郁症和狂躁症,一个情绪低落,一个情绪极端兴奋,然而,当这两种看似截然相反的情绪状态在同一个体中交替或同时出现时,便构成了一种更为复杂的心理疾病——双相情感障碍(Bipolar Disorder),也被称为躁郁症

双相情感障碍狂躁和抑郁的集合,其实被叫做双相情感障碍(bipolar affective disorder,BD),即人们常说的“躁郁症”,是一类既有躁狂发作或轻躁狂发作,又有抑郁发作的常见情感障碍。

双相情感障碍 来源:健康浙江

双相情感障碍的患者常常给人喜怒无常之感。由于集合了抑郁的特点,它对身体带来的影响要比抑郁更为深远,得病之后身体所表现出来的异常也包括了抑郁的一些特征,抑郁发作时悲观绝望,整日忧心忡忡、愁眉苦脸,当躁狂发作时却又自信兴奋、精力充沛、动力十足……

抑郁期和躁狂期双相情感障碍的症状复杂多变,主要表现为情绪低落或高涨反复、交替、不规则呈现

双相情感障碍的情绪波动

●抑郁期:情绪低落、兴趣减退、精力下降、疲乏、食欲减退、睡眠障碍、自我评价低、自杀观念及行为、悲观、注意力下降,严重时可能伴有幻听、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

●躁狂期:情感高涨或易激惹、精力旺盛、思维联想加快、语速快、讲话滔滔不绝、自我评价过高、注意力难以集中、睡眠需求减少、冲动性冒险性行为增多,严重时可能伴有精神病性症状。

普通人可以自行确诊吗?

双相障碍易被误诊为单相抑郁,生活中除了抑郁情绪,还出现以下情况时,需要考虑是双相情感障碍并及时去医院就诊。

1、有抑郁和躁狂的表现。抑郁发作时,闷闷不乐或伤心欲绝,对什么事情都提不起兴趣;躁狂发作时,精力充沛,冲动易怒。

2、伴有睡眠障碍。具体表现为抑郁发作期间,不仅失眠,而且白天感到身体十分疲乏;躁狂发作期间,即使睡眠明显减少,也感到精力充沛,工作、学习效率明显提高。

3、抑郁表现持续2周以上,躁狂表现持续1周以上。每天大部分时间都有抑郁或躁狂的表现;或情绪像过山车一样大起大落。

精神疾病的诊断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它需要精神健康专业人士综合评估患者的病史、症状以及行为表现,诊断过程中,排除其他可能导致类似症状的疾病也同样重要,不建议非专业人士自行确诊治疗。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参考消息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cns1952.com/gov/5719.html

(0)
参考消息网的头像参考消息网
上一篇 2025年1月9日 下午3:53
下一篇 2025年1月9日 下午3:53

相关推荐

  • 中国曾经“最好吃的疫苗”,你还记得吗?

    1953年3月26日,小儿麻痹症免疫疫苗首次研制成功 脊髓灰质炎,俗称小儿麻痹症,其病原体是一种专门侵袭中枢神经系统中运动神经细胞的嗜神经病毒。该病毒会导致相关肌肉失去神经支配,进而引发萎缩,尤其影响1至6岁的儿童群体,即便幸存者得以保命,也常伴随终身残疾。脊髓灰质炎之所以令人闻风丧胆,不仅在于其造成的严重后果,更在于其发病前的隐匿性。疾病初期,患者往往仅表…

    2025年3月26日
    8300
  • 外萌内狠!祭鱼的主人公?“獭”们就在浙江这座小岛上→

    很多时候我们是看不见水獭的,水獭的身体颜色偏黑色,常常晚上出现在水里,没有什么声音,当你发现它的时候它已经靠的很近了,你只能看见它的两个眼睛就像两个灯泡,所以它有一些别的名字,有的地方叫它水鬼或者水猴子。 水獭的牙齿非常锋利,加上尾巴大概有96厘米到1.3米的长度,它是淡水生态系统的顶级掠食者,很多地方的水獭甚至能捕食鳄鱼。 獭祭鱼的传说 全世界有13种水獭…

    2024年12月26日
    23600
  • “唐筛”高风险=新生儿“有问题”?专家:言之过早!

    “唐氏筛查高风险,生出的宝宝一定有问题!” 产检时,有些人在看到唐氏筛查为高风险时,认为将来孩子出生后肯定有问题。 流言分析 这种说法不够严谨。 唐筛只是一种筛查方法,不是诊断报告。孕妇唐筛显示高风险,最合理的步骤是进行进一步的检查,以确认是否真的存在染色体问题。并不意味着孩子一定有问题。 同样,唐筛结果通过只表示胎儿患有染色体异常的可能性较低,但并非完全排…

    2025年3月20日
    8800
  • 骗过脂肪,你才能真正瘦下去!

    脂肪,身体里最被嫌弃的组织(没有之一),很多人只有在减肥的时候才会想起它。 “没用又顽固”是人类给它的标签。作为身体主要的储能组织,脂肪细胞中主要都是油脂,要想减掉它比登天还难。 近几十年,越来越多的研究,更是让科学家们认定。 减肥难,真的不怪你意志力差,而是人类大大低估了脂肪。 它从来都不是一个独立的个体,而是有组织、有纪律、听指挥的庞大组织。它们在抵抗着…

    2025年3月20日
    9400
  • 宇宙“流浪者”何处来?与这座“潮汐桥”有关 | 科技周览

    整理 | 周舒义、平生 阿司匹林可以阻止某些癌症转移 3月6日发表于Nature的一项研究显示,阿司匹林能通过解除免疫抑制来阻止癌症转移。这一发现可能有助于开发更有效的抗转移疗法。 癌症转移是指癌细胞从原发灶扩散到远端器官,是全球90%癌症相关死亡的罪魁祸首。转移的癌细胞脱离了原发灶中的免疫抑制微环境,理论上,负责免疫的T细胞应该可以更轻松地识别和清除掉这些…

    2025年3月10日
    115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