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痔疮,光靠药膏就够了吗?

流言

“患了痔疮只靠药膏控制就够了”

痔疮的发病率并不低,很多患者往往会选择购买相关药膏来缓解或治疗,以为这样就够了。

流言分析

这种做法并不推荐。

痔疮膏管不管用要分情况讨论,多数情况只用药膏是不够的,瞎凑合弄不好会耽误病情。

在中国,痔疮的发病率并不低。痔疮复发时,许多人只是用痔疮膏先“凑合”一下,以为这就够了。但是对于防治痔病来说,仅仅靠痔疮膏还远远不够,瞎凑合弄不好会耽误病情。接下来,咱们从预防和治疗两个角度讨论一下,应该如何正确面对痔病。

如何预防?

一般来说,想要知道如何预防痔疮,当然先要知道痔病发生的原因,然后去除病因,自然就可以达到预防的效果。那么痔病是如何发生的呢?不知道……
虽然痔病是如此常见的疾病,但是它的发病原理其实到现在也没有完全确定,但按照目前较为权威的理论,痔病发生是因为肛垫下移,肛垫下移是因为直肠腔压力增加,直肠腔压力增加的根源是直立行走。
简而言之:生而为人,难以避免痔病的苦楚。

版权图库图片,不授权转载
当然也不是完全没办法,起码避免久站久坐多少也能起到一定作用,这也是每位肛肠科医生都会给出的建议。只不过,对于辛苦的打工人来说,避免久站久坐似乎是个奢侈的事,所以只能退而求其次,每工作一段时间,一定要站起来活动一下。
除了久站久坐,还有一项日常行为会极大地增加直肠腔压力,那就是排便。所谓人人都会排便,各有巧妙不同,掌握正确的排便技巧,你就能遥遥领先。
1

手机、图书iPad,永远不要带进厕所

排便时间具体多久合适,这恐怕很难找到理论依据。但毫无疑问的是,整个排便过程之中,直肠腔的压力都很大,因此可能缩短时间很重要。换句话说,任何让你对厕所流连忘返的东西都是祸根。
2

坐便器虽好,但要有节制

人体的结构和功能是相互统一的,简单地说,在过去的几百万年时间里,老祖宗们都是蹲着拉,咱们的身体结构就特别适合这个姿势,所以能蹲便尽量蹲着。
3

千万别蹲在坐便器上

坐便器设计出来就是让人坐在上面的,没打算让人踩在上面,如果蹲在坐便器上,它会很生气,后果很严重,这玩意如果碎了,会带来非常血腥的后果。
4

尽量用湿厕纸擦屁股

在存在痔病的情况下,屁股就不容易擦干净,大便里的成分会刺激肛门,引起各种不适。每次排便清洗屁股当然也是可以的,如果条件允许的话。如果没有这个条件,那么使用湿厕纸也是非常不错的选择。

版权图库图片,不授权转载
5

厕所里放一瓶硝酸甘油

对于冠心病患者来说,这一条能救命!对于老年人来说,冠心病发病率很高,大便干燥的情况也很多见,而用力排便是诱发心绞痛、心肌梗死的重要原因。更危险的是,极少有人在家里上厕所还要穿戴整齐、带着随身物品,所以发病时手边没药就很危险了。在厕所里备上一瓶硝酸甘油,绝对是花几块钱保一条命的绝佳选择。
如何治疗?

正如前面说到的,痔病的根源是直立行走,所以就算是百般防守,痔病也总会来到咱们身边,所以了解一下怎么治疗痔病还是很有必要的。下面就讲讲三条很重要又很容易被忽视的知识。
1

药去不掉痔疮

在病情不算太重的情况下确实可以选择药物治疗:比如大便带鲜血,排便的时候出,排完以后就不出血了;排便以后有痔团从肛门脱出来,但是排便之后能自己缩回去。这样的情况下可以遵医嘱进行药物治疗,药房里这样的药物有很多,不管是痔疮膏还是痔疮栓都很容易买到,用起来也比较方便。

这个标准很容易掌握,但是切记!痔病和肛裂这样的良性病出血都是鲜血,鲜红鲜红的,而且只在排便的时候出血,便后就不出了。

如果是大便里有陈旧性的血迹,也就是暗红色的,或者大便全都变成黑色的了,那就是其他原因导致的。千万不要犹豫,一定要在第一时间去医院!这种情况可能是小事,也有可能是大事,但是自己在家肯定区分不出来,打电话咨询医生也是没法判断的,一定要去医院让医生检查,这样才能图个安心。

2

该手术还是要手术

药物治疗有局限,在以下的情况下一定要去医院,让医生判断是不是需要手术:排便以后痔团从肛门脱出,便后没法自己缩回去,需要用手托一下才能回去,甚至是水肿严重,塞都塞不回去。这样的情况就需要医生来判断了。至于具体是不是需要手术,每个人的情况都不一样,还是要让医生看过才知道。

3

极端情况要注意

如果是感到肛门有痔团,特别疼,而且是持续地疼,用手能摸到痔团硬邦邦的,形状滚圆像个小球,那十有八九是血栓性外痔了。对于这种情况,外用药物没什么用,果断去医院请大夫检查,对此手术往往才是最好的选择。
如果是痔团脱出肛门一大团,不但塞不回去,而且水肿得越来越厉害,持续疼痛,那么这就比较符合嵌顿痔的表现。处理办法也只有一个,抓紧时间赶紧手术。
另外,如果是肛门周围疼痛非常剧烈,持续不停地疼,而且疼痛的范围还挺大,用手摸会感觉到皮肤发热,那么很有可能是肛周脓肿。这种病虽然跟痔病是两回事,但偶尔也会有人搞错。

如果确诊了肛周脓肿,那么患者应该毫不犹豫地放下手里的所有事,赶紧做手术,一点时间都不要耽误。

这种病是严重的混合感染,手术晚一天,术后恢复就会多花很长时间。

结论

上面这么大一段话,可不是为了让大家给自己当医生看病,而是强调,痔疮情况很复杂,不要自作主张只抹痔疮药膏了事,有任何疑问去医院挂号看看总没错。
而对于肛门周围严重疼痛的情况来说,病情很可能较重,一出现就去医院是最好的选择。

照“谣”镜

生病最怕的就是“凑合”,很多病都是,从小病拖成的大病。这类谣言往往切中了我们的惰性,类似的谣言还有“流感了撑一下自己就好了”“胃不舒服了暖暖肚子缓缓就好了”等等。针对此类说法,我们要切记,当生病时,不要觉得自己简单处理就可以解决,有问题还是及时找大夫诊断处理,以尽早治疗,也避免病情进一步发展。

策划制作

作者|孙轶飞 河北医科大学医学教育史研究室主任

审核|唐芹 中华医学会科学普及部主任 研究员

策划|丁崝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参考消息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cns1952.com/gov/6055.html

(0)
参考消息网的头像参考消息网
上一篇 2025年2月6日 下午7:12
下一篇 2025年2月6日 下午7:12

相关推荐

  • 警惕!这种水果变“红心”快扔掉!怕是“毒上加毒”

    一不小心,“甜蜜果”可能变成“毒药棒”。正确辨识霉变甘蔗,了解霉变甘蔗的危害至关重要。 甘蔗汁清甜可口,“马蹄甘蔗” “鲜榨甘蔗”各式各样的甘蔗饮品深受儿童和年轻人衷爱。然而,每年因不当食用霉变甘蔗而中毒的事件却屡见不鲜,严重者甚至危及生命。一不小心,“甜蜜果”可能变成“毒药棒”。正确辨识霉变甘蔗,了解霉变甘蔗的危害至关重要。 甜蜜背后的危险: 为什么霉变甘…

    2025年3月1日
    15800
  • 年轻海豹把鳗鱼插进鼻孔,只因为赶时髦?

    近年来,研究人员们在年轻的夏威夷僧海豹中发现了一种奇怪的现象——它们中有一些好像长出了“象鼻子”,仔细一看,哦,原来只是普通的鳗鱼啊。 近年来,研究人员们在年轻的夏威夷僧海豹中发现了一种奇怪的现象——它们中有一些好像长出了“象鼻子”,仔细一看,哦,原来只是普通的鳗鱼啊。 Hawaiian Monk Seal Research Program 等等,鳗鱼?是的…

    2025年4月7日
    5800
  • “中国最性感的包子”是怎么锁住汤汁的?传统美食背后讲究真不少

    很多传统美食都有独家风味和口感。你有没有好奇过:广西生榨米粉的清香和充满韧劲的口感、广东双皮奶的细腻香滑从何而来?靖江的蟹黄汤包,薄薄一张面皮如何锁住浓郁汤汁和蟹香? 很久以来,这些传统地方美食的奥秘往往被归于厨师的天分或秘而不宣的师徒传承,问就是“师傅教的”。 其实,在这些独特的美味与口感背后,隐藏着许多科学奥秘。现在,《写给吃货的分子美食学》可以带你揭开…

    2024年12月22日
    19200
  • 小心,别让预制菜单变身医院的挂号单!

    不知从何时起,人们不再迷恋洋快餐,一顿可口的荤素搭配的中餐无疑更让紧张工作一天的上班族心绪宁静,于是一种新式的“快餐”几乎在一夜之间便迅速流行开来,那就是预制菜,各种网红预制菜不只通过发达的快递网络出现在家庭,也出现在中式快餐馆甚至是普通的中餐馆。在2025年春节期间,预制菜销售额更是突破了历年的销售纪录,成为年夜饭餐桌上的新宠。但它究竟是便捷的美食,上班族…

    2025年3月25日
    6300
  • 胖不胖,谁说了算?揭秘体重背后的真相

    “你最近是不是胖了?”“我觉得我好像有点!”胖在日常生活中,这样的对话是不是经常听到?我们常常会对着镜子左看右看,或者站上体重秤,试图从数字上寻找答案。但你知道吗?胖不胖,真的不是体重秤上的数字说了算,也不是别人的一句话就能定义的。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揭开体重背后的真相,看看胖不胖到底谁说了算。 一、体重秤的局限性 很多人习惯用体重秤来判断自己是否胖了。但实际…

    2025年2月27日
    141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