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吃三次的药,是随三餐吃吗?很多人吃错了……

我们在吃药时经常会看到说明书上写“每日三次”,很多人就会在吃饭的时候,早、中、晚各一次。但实际上,绝大多数的每日三次用药,其实和吃饭没有关系。关于每天吃药频率这个事儿,咱们从头捋。

每日一次

先说每日一次,指的是每天同一时间服用一次,这个“同一时间”划重点。比如每日早上或晚上。某些药物在说明书中有规定服药时间的,以说明书为准。比如地塞米松或强的松,应在早晨的餐后服用,可增加疗效和减少副作用。

每日二次

如果用法标明每日二次,那就是指每天早晨、晚上各一次,相隔约 12 小时,比如头孢克肟。

每日三次

说到重点了,大家最容易误会的每日三次,以为指的是每日早、午、晚各 1 次。注意,不是早中晚饭。这里指的是相隔约 8 小时,这是按照一天 24 小时除以三次来划定的。如果我们按照三顿饭的时间,那晚饭距离第二天早上的早饭时间就太长了,会影响药物在体内浓度的稳定性

比如对于血药浓度稳定要求较高的抗菌药物、抗癫痫药、治疗震颤麻痹药、降压药等,可能会严重影响疗效。而早饭和午饭,或者午饭和晚饭之间,肯定是要小于八小时的,这样可能会造成药物浓度偏高,也会增加不良反应风险。更何况我们吃饭的时间可能并不规律,不论如何,用吃饭来计算服药时间都是不严谨的。

如果严格做到 8 小时服用一次有困难,比如小朋友睡眠时间呢比较长,也不用把睡得正香的孩子喊醒吃药,比如对于口服抗生素来说,前后相差两个小时问题也不大,让服药间隔尽可能均衡就好。

每三餐各一次

另外,凡事无绝对。某些药物的服用时间还真就和三顿饭的时间相关,比如降糖药和治疗消化系统药物,由于血糖或胃酸的高低与进食有关,所以这两类药是要跟着三顿饭的时间来吃的,而不是隔 8 小时一次。但这种毕竟是少数,说明书中也会有特殊标记。其他没有强调和吃饭时间一起的,要求一天三次服用的药物,还是要尽量按照八小时一次来服用。

其他情况

搞定了最难懂的“每日三次”之后,接下来就容易理解了,咱们继续往下捋。

每日四次,按照之前的思路,就是相隔约 6 小时服一次,比如 7 点,13 点,18 点,睡前类似,也要看具体的作息时间,如果睡眠时间很长,可能需要中间唤醒服药一次。

关于药物间隔,大多数药物是按照药物在体内的半衰期而定的。有些药物需要维持药物浓度的稳定,因此需要固定的时间服用,如治疗帕金森的药物需要每 8 小时服用一次,还有些药物需要每 12 小时服用一次。

但有些药物只是提醒大家并不能小于规定的时间间隔而已。比如对乙酰氨基酚要求两次间隔 4-6 小时,我们吃了之后退烧效果不错,后面 12 小时才烧起来,也可以等到 12 小时再吃第二次。后面如果不再发烧了,随时可以停药,并不一定要按照说明书中的间隔来服用药物。这类药物属于按需服用的药物,说白了就是需要它就可以吃,不需要了,就不用吃。

总而言之,药物的事儿不要大意。不论是用药时间,还是用药方式,多看几遍说明书会更加稳妥。实在还有疑问,那就去问专业人士吧!

策划制作

作者丨刘子琦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主任药师

审核丨唐芹 中华医学会科学普及部主任研究员 国家健康科普专家

策划丨何通

责编丨何通

审校丨徐来、林林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参考消息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cns1952.com/gov/6348.html

(0)
参考消息网的头像参考消息网
上一篇 2025年2月7日 上午11:32
下一篇 2025年2月7日 下午1:00

相关推荐

  • 生活百科丨家庭茶叶存放,你做对了吗?

    茶叶几乎每家每户都有,作为一种备受喜爱的饮品,不仅口感丰富,还蕴含着独特的文化韵味。从清新淡雅的绿茶、到醇、厚浓郁的红茶、再到陈香独特的黑茶,每一种茶叶都有其独特的风味,茶叶的存放方式直接影响着它的品质和口感如何保存好茶叶呢? 温度:过高的温度会加速茶叶中化学成分的氧化,使茶叶的香气散失、口感变差。例如,绿茶在高温环境下,叶绿素容易分解,导致茶叶颜色变黄,滋…

    2025年3月21日
    2300
  • 宇宙“流浪者”何处来?与这座“潮汐桥”有关 | 科技周览

    整理 | 周舒义、平生 阿司匹林可以阻止某些癌症转移 3月6日发表于Nature的一项研究显示,阿司匹林能通过解除免疫抑制来阻止癌症转移。这一发现可能有助于开发更有效的抗转移疗法。 癌症转移是指癌细胞从原发灶扩散到远端器官,是全球90%癌症相关死亡的罪魁祸首。转移的癌细胞脱离了原发灶中的免疫抑制微环境,理论上,负责免疫的T细胞应该可以更轻松地识别和清除掉这些…

    2025年3月10日
    4100
  • 被称为“笨鸟”的鸟,其实也很聪明丨自然小喇叭

    欢迎收看自然小喇叭栏目的第77期,在过去的半个月里,我们搜罗了以下值得一看的自然新闻和研究: 1)因为爱上零食,狼自我驯化成狗 2)用AI自动监测动物情绪 3)被称为“笨鸟”的鸟,其实也很聪明 4)只剩下2头的北白犀,终于迎来了新希望 5)大型动物更容易得癌症 6)动物的作息其实很灵活 狗的自我驯化 科学家发现:狼可能是自己把自己驯化成狗的! 很早就有人提出…

    2025年3月5日
    5200
  • 蝴蝶:你们看到我,想必会想起“那些花儿”

    我是咚咚喵 爱说话的动物实在是太好玩了! 本期动物科普 我们60秒走近会说话的蝴蝶! 咚咚喵趴在花田边,盯着几只蝴蝶翩翩起舞,尾巴轻轻地扫着草地。 咚咚喵大声说:“嘿,你们光会飞,难道没别的本事?” 蝴蝶停在花瓣上晃了晃:“谁说的?我们可是田野的媒人。” 咚咚喵疑惑:“媒人?给谁牵线?” 蝴蝶:“当然是给花儿牵线,没我们帮忙传粉,这田间的花都没法结果。” 咚…

    2025年3月24日
    1300
  • 外萌内狠!祭鱼的主人公?“獭”们就在浙江这座小岛上→

    很多时候我们是看不见水獭的,水獭的身体颜色偏黑色,常常晚上出现在水里,没有什么声音,当你发现它的时候它已经靠的很近了,你只能看见它的两个眼睛就像两个灯泡,所以它有一些别的名字,有的地方叫它水鬼或者水猴子。 水獭的牙齿非常锋利,加上尾巴大概有96厘米到1.3米的长度,它是淡水生态系统的顶级掠食者,很多地方的水獭甚至能捕食鳄鱼。 獭祭鱼的传说 全世界有13种水獭…

    2024年12月26日
    151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