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星陨落!缅怀黄旭华院士:隐姓埋名三十载,潜心实干为国防

今天(7日)

中国船舶719所发布讣告

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

中国工程院院士

共和国勋章、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

中国第一代核潜艇工程总设计师黄旭华

因病医治无效于2月6日20时30分在湖北武汉逝世

享年99岁

黄旭华隐姓埋名30年

为中国的核潜艇事业的发展

作出了卓越贡献

01 潜在水底下,不希望出名

黄旭华毕业于国立交通大学(现上海交通大学)船舶制造专业。1958年,作为国家最高机密的中国核潜艇工程正式立项,黄旭华参加了“核潜艇总体设计组”工作,成为最早参与核潜艇研制的29人之一。

“第一,进入这个领域就不能出去干一辈子;第二,绝对不能泄露单位的名称、地点、任务、工作的性质;第三,当一辈子无名英雄,不出名”,人家问黄旭华能够承受得了吗?

他说:能,参加核潜艇工作,我就像核潜艇一样,潜在水底下,不希望出名

核潜艇是个复杂庞大的系统工程。项目启动之初,包括黄旭华在内的所有科研人员,都没有见过核潜艇长什么样,他们想了很多土办法,来解决尖端的技术难题:没有计算机计算核心数据,他们就用算盘、计算尺,甚至用磅秤来解决核潜艇的重心问题。

1970年12月26日,我国第一艘鱼雷攻击核潜艇下水,1974年8月1日正式交付,编入人民海军的战斗序列,中国成为世界上第5个拥有核潜艇的国家。速度之快,震惊世界。

02 全世界第一位参与深潜试验的核潜艇总设计师

1988年,我国核潜艇研制工作迎来了一个关键的日子。舷号404的“长征四号”核潜艇,按设计极限在南海进行深潜试验

试验前,参试人员心情忐忑,有人甚至写下遗书。这种氛围,与美国“长尾鲨”号核潜艇进行极限深潜航试验时因事故沉没有关,艇上129人无一生还。看到这个情况,黄旭华决定亲自参与深潜,64岁的他也是全世界第一位参与深潜试验的核潜艇总设计师。

核潜艇的总设计师亲自参与深潜,这在世界上尚无先例。单位领导得知后,劝黄旭华不要亲自深潜,但黄旭华却坚持参加。他说:“深潜不是冒险,我对它有信心。而且,万一还有哪个环节疏漏了,我在下面可以及时协助艇长判断和处置。”

黄旭华的决定得到了夫人李世英的支持。李世英与黄旭华一起工作几十年,深知深潜的重要和风险。她宽慰黄旭华说,“你是总师,当然要下去,否则将来怎么带这支队伍?你下去,没事的,我在家里等你!”

作为黄旭华的学生,1985年参加工作的中国船舶首席技术专家张锦岚对这次深潜印象深刻。“深潜试验是有风险,但有风险不是冒险,是有信心,要拿数据,是紧张不是害怕。”张锦岚说,各方面为这次深潜作了周全的准备和预案,漏水了怎么办,故障了怎么办,变形了怎么办,总计准备了28套500多条应急处置的预案。最终,“404”艇抵达水下极限深度,成功完成预定的深潜试验。

事实证明,一代核潜艇的设计、建造都达到了预期。中国人民海军潜艇史上首个深潜纪录由此诞生,中国核潜艇的总设计师随同首艇一起深潜也成为佳话。

03 对父母最大的孝便是对国家的忠

由于核潜艇研制是国家最高机密,在黄旭华投身核潜艇事业的30余年中,他一直没有向父母透露,自己在哪个单位、做什么工作。他曾说:“对国家的忠,就是对父母最大的孝”。父亲去世,黄旭华没能见到最后一面,母亲去世后,黄旭华只在老人的遗物中选了一条围巾。“一到冬天,再好的围巾我也不用,只用她这条,生前我不能陪她,她走之后,有这条围巾,如同她永远跟我在一道”。

04 传道育人 当好场外指导

感动中国人物、全国道德模范、共和国勋章获得者……尽管后来有了些名气,但就像深爱的核潜艇事业一样,黄旭华依旧秉持“潜在水下”的态度,默默无闻,不喜欢出名。

我国未来核潜艇发展正在大步向前,核潜艇装备的持续创新和跨越赶超需要一大批优秀的科技人才。

培养科研人才,黄旭华有什么秘诀?他主张从工程实践中培养人。几十年来,他率领团队开展了一系列重点型号研制,并在这个过程中为国家培养锻炼了众多科技英才。

作为70后新一代核潜艇人,中国船舶所属总体研究设计所副所长刘潜一直奋斗在核潜艇研制一线。他说,他们这代人一是照着黄旭华做,消化吸收那代人的工作体系和方法,另外就是接着黄旭华的工作继续干。

建设世界科技强国时不我待,夯实人才基础是关键。

黄旭华曾说,对自己的定位是当好青年科研人员的“啦啦队长”,给他们撑腰,给他们敲锣打鼓。自己更愿意当‘场外指导’,不当教练,放手让他们去干,大胆去干。

让年轻人放手去干!黄旭华任总师、所领导时如此,退出一线后也是如此。他曾说,年轻人需要支持、需要鼓励。

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科学研究永无止境。黄旭华曾寄语青年一代,高精尖是买不来、求不来的,只能立足国内、自力更生。

黄旭华是国防科技战线上无数无名英雄的缩影,一旦“许国”,便隐姓埋名、无声奉献。黄旭华和老一代核潜艇人用自己的人生经历,完美诠释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无私奉献”的核潜艇精神,这种精神必将感召一代又一代年轻人肩负起历史赋予的重任,献身国防科技事业!

综合来源:央视新闻微信公众号、新华网、《面对面》《国家记忆》、湖北日报等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参考消息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cns1952.com/gov/6369.html

(0)
参考消息网的头像参考消息网
上一篇 2025年2月7日 下午4:00
下一篇 2025年2月7日 下午4:00

相关推荐

  • 靠人人跑,靠树树倒,靠墙呢?

    老话说, 靠人人会跑,靠树树会倒 是想告诉大家,依靠别人是不靠谱的 每个人的人生,都只由自己负责 健康这件事也不例外 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常常听到运动有助于身体健康 但很多小伙伴觉得每天忙忙碌碌 根本没时间去健身房或者户外跑步? 本期教你一招 每天靠墙站10分钟 可别小看靠墙站立这件事儿 不仅省时省力, 还被多项健康研究称为“懒人长寿秘诀”! 无…

    2025年3月7日
    13700
  • 国际北极熊日|在极寒之地,这些“白色奇迹”如何成就王者之路?

    北极熊的毛发构造堪称精妙绝伦。它拥有两层毛发,外层是粗长的护毛,好似忠诚的卫士,为北极熊遮风挡雨,抵御外界的恶劣环境,防止雨水和雪花打湿身体;内层则是浓密的绒毛,如同温暖的毛毯,紧紧地包裹着北极熊的身躯,锁住每一丝热量。 北极熊的毛发看似是纯净的白色,可实际上每一根毛都是透明中空的。这些微小的中空结构就像无数个小棱镜,能够散射和反射阳光,让北极熊完美地融入白…

    2025年2月27日
    11900
  • 一口下肚,整个人中毒变“紫”!这道家常菜很多人都爱吃......

    口味清爽的腌菜 可谓很多家庭餐桌上的“下饭神器”但腌制或存放不当中毒风险可不小 近日河南郑州一位老人在食用自家一年前腌制的萝卜条后出现指甲、嘴唇和皮肤发紫还伴有肚子疼、呼吸急促等症状被紧急送医后确诊为亚硝酸盐中毒。 1 亚硝酸盐有剧毒可致人死亡 医生解释,亚硝酸盐指亚硝酸钠、亚硝酸钾、亚硝酸钙等一类化学品,是剧毒物质,成人摄入0.2-0.5克即可引起中毒,3…

    2024年12月17日
    26800
  • “爬泰山爬到怀疑人生?” 这回有救了!

    登泰山还在“腿抖如筛糠”? 试试它 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 这句千古名句 是大家泰山登顶后最共情的一首诗句 但面对7000多个台阶 登山过程可谓困难重重 膝盖和体面总有一个先投降? 网友 “从红门到南天门,6000余个台阶 爬得人灵魂出窍 腿软得像煮过头的面条” “爬泰山爬到怀疑人生?” 如今 徒步爬山有了神器加持↓↓ “登山助力机器人” “让凡人肉身秒变登…

    2025年4月4日
    6100
  • 便利店改变了什么?

    去标签化的便利店,早就成为了新的风口。

    2017年4月17日
    40802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