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怕蛇,那蛇怕什么?

生肖小主开麦:

“怕我,是因为我们之间有点误会..

虽然不经意闯入您的心扉、脑海

带来一片乌云般的阴影,

但是,she生不易,需要打气

在几千年的文明当中,

我们也给大家创造了一些美好回忆,

如果您试着再多了解我一点,

您也许会对我“路转粉”也不一定?”

我们的天敌还挺多

蛇类的天敌可不少,天上的猛禽!地上的走兽!甚至还有比我们体格大的同类!猛禽:一些中大型的猛禽会捕食开阔地带的蛇类,例如蛇雕尤其擅长在湿地周边捕食蛇类;兽类:南京地区分布的蛇类多为中小型的无毒蛇,很多杂食性的本土兽类例如狗獾、貉等有机会也会捕食一些蛇类;同类:眼镜王蛇和王锦蛇会捕食其他体型更小的蛇类。

蛇雕捕蛇

生存考验练就“看家本事”

蛇类的菜单也很广泛,根据栖居环境的不同,食性差异很大。例如:生活在湿地周边的蛇类善于捕食鱼类、蛙类,林间的蛇喜欢捕食鸟类,农田及社区周边的生活的蛇则主要捕食鼠类。除此之外,体型的大小也影响了蛇类选择食物的类型,比如我国现存体型最大蛇类——缅甸蟒可以捕食中型兽类,而体型最小的盲钩蛇,则主要在土壤或树洞中寻找蚂蚁、白蚁的成虫或卵为食。

经过残酷的自然选择,每种蛇类都有自己生存的“看家本事”。有的蛇擅长伏击,利用自身极佳的保护色在环境中隐身,有的还能模拟藤蔓、树枝的形态,在猎物经过时快速出击;有的蛇类擅长主动出击,例如本土的乌梢蛇,移动速度极快,依靠发达的视觉和嗅觉搜寻和追击猎物;还有部分蝮蛇的尾部特化成虫子的形态,诱惑鸟类捕食,然后上演“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戏码……

蛇类是如何吞下超大食物的?蛇的牙齿没有咀嚼功能,因此吃东西没法嚼只能囫囵吞。“贪心不足蛇吞象”虽然有些夸张,但是蛇类确实可以吞下远超自己体量的食物。这得益于它们两片左右分离的下颌骨,可以横向扩展,便于吞咽。蛇类的肋骨也能扩张,可以在体内形成更大的容纳食物的空间。

蛇类靠什么感知环境?蛇类没有外耳和鼓膜,只能通过骨传导感受地面震动;大多数蛇类尤其是夜行性的蛇类都是“近视眼”,只能感知近处运动的物体;有些蛇类为了弥补视觉的不足,演化出了特殊的热成像功能,例如部分蝮蛇、蟒蛇可以利用面部的颊窝或唇窝感受红外线,获得夜视的能力,以此定位捕获恒温的啮齿类动物;蛇类嗅觉灵敏,可以通过分叉的舌头收集气味分子,然后经由犁鼻器接收传输至大脑处理,以感知周边环境,寻找猎物和配偶。蛇类感受世界需要多感官的融合,至于蛇感知的世界是什么样子,恐怕只有蛇才知道吧!

我们的美好意象

放轻松,下面带给大家一些关于she的浪漫记忆...女娲,有着人首蛇身的形象,跨越了人、蛇和神三种意向。传说源自《淮南子》,讲述了远古之时,支撑天地四方的柱子坍塌、大地开裂;女娲历经艰险,冶炼五色石来修补苍天,洪水退去。她对人的慈爱和保护也体现了包容与共生。
"啊哈哈...啊哈哈...西湖美景三月天呐..."这几天火爆的西湖就流传着他们的传说...在中国古典文学作品《白蛇传》中,白素贞这一形象将蛇类与忠诚的爱情、坚韧不拔的精神紧密相连。她为人真挚、为爱勇敢,这使得蛇在中国文化中,增添了更为浪漫和感人的文化内涵。
有“龙袍”,那么有“蛇袍”吗?《吕氏春秋》记载:“有龙于飞,五蛇从之”, 这恰恰说明了龙、蛇与皇权之间的关系,蛇为龙的追随者,官员穿蟒袍,皇帝穿龙袍,以“五趾为龙,四趾为蟒”作为区分,看看下图吧!

医院急救标识中为什么有“蛇”?

医院及救护车上的急救标识,又被称作“生命之星”,以“蛇杖、六柱、长城、橄榄枝”为特征。蛇杖的传说源于古希腊神话——传说中,阿斯克勒庇俄斯是古希腊的医神,他正是因为蛇,领悟到疗伤能力,他把蛇缠缠绕在手杖上,形影不离、救助患者。

“弱小 无助 需要保护..”

在城市中,蛇类面临很多生存的威胁,本土蛇类的种类和数量也呈下降趋势。威胁一:路杀;蛇类都是变温动物,需要依靠外部的环境调节自身体温。很多夜行的蛇类会主动寻找热源来提高体温和代谢,而硬化的公路比起泥土和草丛,更能吸收阳光的热能,通常温度更高,会导致蛇爬上公路,面临被车流碾压的威胁;威胁二:不少地区还有“打蛇”、“吃蛇”的传统,还有非法的爬宠贸易都会造成蛇类野生种群数量的下降;威胁三:二次中毒;城市周边毒鼠以及农药的使用会造成蛇类的二次中毒;威胁四:栖息地破碎化;适合蛇类栖居的自然环境被挤占,食物资源短缺。我们南京成林山水,生态系统丰富健康,城区有确切记录的蛇类有十余种,在红山园区内我们就记录过7种本土蛇类:赤链蛇、中国小头蛇、黑眉锦蛇、双斑锦蛇、短尾蝮、王锦蛇和虎斑颈槽蛇。它们昼伏夜出,栖居在自然的山间林地,串联起复杂的生命网络,构成本土生态重要的一环,具有独特的生态价值。我们倡导:建立生态审美,尊重多元作用,保护一视同仁!

所以,看完之后我们紧张的关系有所缓和了吗?祝愿大家蛇年大吉,巳巳如意啦!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参考消息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cns1952.com/gov/6370.html

(0)
参考消息网的头像参考消息网
上一篇 2025年2月7日 下午4:00
下一篇 2025年2月7日 下午4:00

相关推荐

  • “无畏”冲向太阳,帕克如何“掠日飞行”?

    作者:黄湘红 段跃初 在人类探索宇宙的宏伟征程中,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帕克太阳探测器始终是一颗耀眼的明星,不断书写着人类对太阳这颗炽热恒星认知的新篇章。如今,一则令人振奋的消息传来:帕克太阳探测器预计于[具体日期]进入掠日飞行轨道,这无疑将成为人类航天史上又一座璀璨的里程碑。 帕克太阳探测器的诞生,凝聚着无数科研人员的智慧与心血。自项目启动以来,…

    2024年12月25日
    21000
  • @所有“预备防晒星人”:白皮、黄皮、黑皮谁更扛晒?

    又到了做防晒的季节 相信很多人都有个灵魂疑问 有的人晒了不咋容易黑 有的人一天就能晒成非洲友人 这是为啥呢? 晒黑这件事,在不同人身上的进度条是不一样的。 为了更直观地了解不同肤色对阳光的反应,科学家们提出了Fitzpatrick皮肤分型系统。这个系统就像是给皮肤的 “防晒能力” 和 “晒黑潜力” 做了个排行榜,把皮肤分为 6 种类型,每种类型都有自己独特的…

    2025年4月14日
    4800
  • 中国疝气日丨勿以“疝”小而不为!聊聊关于“疝气”的那些事儿

    每年的3月7日是“中国疝气日”。这一日期取自“疝”字的谐音(3.7),旨在呼吁公众关注疝气这一常见却易被忽视的疾病,普及科学防治知识,推动早诊早治,助力全民健康。 认识疝气:隐匿的健康威胁 疝气,俗称“小肠气”,是人体组织或器官通过薄弱点或孔隙移位至异常位置的疾病。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省脑科医院)微创外科中心普外科副主任医师周小兵介绍,疝气的常见类型包括腹股…

    2025年3月7日
    14200
  • 不同手机屏幕有区别?选对了不伤眼!

    审核专家:周洪直 北京工业大学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高级实验师 硕士生导师 看手机时间长了,眼睛酸痛难受?你知道吗,不同型号的手机,其屏幕发光原理有所区别,选择适合自己的手机屏幕,才能更有效地保护眼睛。 智能手机更新迭代,智能手机屏幕技术也在飞速发展,刷新率、分辨率、调光等维度的升级,不断优化手机显示体验。你知道不同手机屏幕有什么区别吗?快来看看你的手机属于哪一…

    2025年3月18日
    9300
  • 北纬31°有一部“生态史诗”?它的名字叫“神农架”!

    在北纬31°这一神秘纬线上,珠穆朗玛峰以世界之巅的巍峨耸入云霄,马利希纳海沟于深海处隐匿着无尽深邃,撒哈拉沙漠以广袤荒芜展现着苍凉,金字塔、狮身人面像等古老奇迹承载着历史谜团,而神农架,恰似一颗温润的绿宝石,镶嵌其中,以其独特的生态魅力,谱写着一部动人心弦的生命史诗。 踏入神农架,仿若穿越时空的隧道,进入一个被岁月精心雕琢的奇幻之境。这里,山峦连绵起伏,华中…

    2025年2月7日
    189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