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假期间会发生哪些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出门在外遇到消化道问题时,如何应对?如何养护肠胃?
一起来看今天的科普↓↓
【节日期间要警惕哪些消化系统疾病?】
01 消化道出血
这是常见的急性胃肠道疾病,出现消化道出血时,无论是呕血、呕吐咖啡样物,还是排黑便,最科学的治疗方法就是立即就医,内镜检查下及时发现出血点。
02 急性胰腺炎
一般有胆结石或高脂血症等基础疾病的患者,暴饮暴食、大量饮酒或者摄入过多的高脂高蛋白食物就容易诱发,而重症急性胰腺炎死亡率高达20%以上。合理饮食、避免过量饮酒很重要。高脂血症患者还应做到低脂肪饮食,坚持服用降脂药控制血脂,预防急性胰腺炎。一旦发病不能耽误,及时就医!
(听众打进热线咨询)
03 急性胆囊炎
这也是一个“节日病”,起病急,典型的临床表现为右上腹或剑突下阵发性绞痛,可放射到右肩部、后背部,可伴有腹胀、恶心、呕吐、发热等症状,严重时需手术治疗。每年春节前后,都是胆囊炎的高发期。
04 消化不良和急性胃肠炎
暴饮暴食、不规则饮食、过度劳累、大量饮酒、不洁饮食,均可导致胃肠道消化功能减弱或急性胃肠道感染,出现腹痛、腹胀、恶心、呕吐、腹泻、烧心等消化道症状。
05 贲门黏膜撕裂综合征
过节期间常有大量饮酒、醉酒、过度饮食后发生恶心和呕吐,剧烈的恶心和呕吐后可导致贲门黏膜也就是食管和胃连接处黏膜发生撕裂,从而并发上消化道出血,严重时有导致失血性休克危及生命的风险。
(患者收听栏目后慕名前来就医)
06 慢性消化系统疾病
(1)有胃食管反流病的患者,避免进食过酸、过甜、难消化的饮食,避免饮用咖啡、浓茶,避免进食后立即卧床平躺。
(2)慢性胆道系统疾病的患者:油腻、高脂饮食,过度饮酒均可导致慢性胆道系统疾病加重甚至诱发急性胆囊炎、急性胆管炎,严重时需要手术治疗。
(3)消化性溃疡:对于既往有胃溃疡、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患者,切忌过度饮酒和不规则饮食。
【6个建议,护“胃”健康】
01 假期饮食起居不能太随意
假日也要注意生活规律,别太过放松。假日期间最容易出现的问题就是“懒散”,生活完全没有章法。如昼睡夜醒,饮食无定时,或睡眠太少等,都是对胃的伤害行为。生活不规律,就会导致胃的功能紊乱,出现消化不良症状,表现为上腹部不舒服,胃胀、胃痛,严重时会出现恶心、反酸、烧心等不适感。此外,节假日多宅在家里,运动少,会加重上述消化不良症状。所以建议节假日期间,生活尽量规律,饮食定时,适度运动。
02 饮食适量
假日期间美味佳肴多,一不小心就可能吃得过饱,如果再不适当运动一下,胃的负担就太重,你会感到上腹部饱胀,有些人可能会出现反酸、烧心,甚至食物反流。如果饮食过饱,加之进食太过油腻食物,千万不要吃到“扶墙走”,那可太危险了。如果饱餐后出现剧烈的上腹部疼痛,不一定是胃的问题,要小心急性胰腺炎。
03 饮食卫生别放松
现在的生活条件好了,大家对饮食卫生都很上心,基本上谁也不会吃不洁食物或过期食物。对一些朋友来说,节假日吃顿海鲜也是犒劳自己的一种方式。但是,海鲜食物比较容易出问题,海鲜的烹饪时间比较短,烹煮时间长了口感会打折扣。正因为如此,假如有少量的海鲜变质,就会出现呕吐、腹泻等急性胃肠炎表现。
04 慢性胃病者要格外当心
原有慢性胃炎或消化性溃疡或胃食管反流病的朋友,节假日期间更应该注意护胃养胃。除注意以上几点,浓茶、咖啡、饮料等会加重胃病症状。有胃病症状要按时遵医嘱服药。吃饭时细嚼慢咽是有道理的,因为充分的咀嚼是消化的第一步,可以减轻胃的负担。
05 不要乱吃药
冬季寒冷,容易感冒。很多朋友习惯感冒就吃各种感冒药和抗生素。岂不知这两种药物都会损伤胃的黏膜,极易诱发胃病症状。所以,感冒时,只有在发热、体温达到38摄氏度以上才吃有退热作用的感冒药物。只有医生确定你是细菌感染时,才需要使用抗生素。
06 注意有些表现非胃病
中老年人剧烈的上腹部疼痛,要小心急性心肌梗死。有糖尿病者出现剧烈的上腹部疼痛,可能是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表现。所以出现比较剧烈的“胃痛”要及时就医,医生若让你做心电图、抽血化验等检查,千万不要拒绝。
最后提醒您,如果有以上相关症状,千万不要有侥幸心理,要尽快就医哦!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参考消息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cns1952.com/gov/64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