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用保鲜膜,有毒有害还可能致癌!3步教你正确做法

在很多人眼中

保鲜膜

就是食物最简单的“护身符”

用来包裹剩菜、保鲜水果……

但你真的会用保鲜膜吗?

一块小小的保鲜膜

用对了是健康帮手

用错了就是“慢性毒药”!

快转发给身边的家人朋友

和元元医生一起

守护健康!

保鲜膜有哪些材质?

有啥不一样?

1、聚乙烯 (PE):

特点:

(1)安全性高,不含塑化剂;

(2)透气性较好,适合短时保鲜;

(3)耐高温性差,不适合微波加热。

适用场景:

日常冷藏、包裹水果、蔬菜等冷食。

2、聚氯乙烯 (PVC)

特点:

(1)透明度高、延展性好,但可能含有塑化剂(如DEHP);

(2)高温或接触油脂时,塑化剂易析出,存在安全隐患。

适用场景:不建议用于食品包装,尤其是高温或油脂性食物。

3、聚偏二氯乙烯 (PVDC)

特点:

(1)阻隔性能优异,耐高温、透气性低;

(2)适合长期保鲜和微波加热(需确认包装说明);

(3)成本较高,环境影响较大。

适用场景:

适合包裹熟食、肉类等需要长期保鲜或加热的食物。

4、生物降解材料(如聚乳酸 PLA)

特点:

(1)环保,可生物降解,减少环境污染;

(2)耐热性和强度通常不如传统塑料,成本较高。

适用场景:

适合注重环保的家庭使用,适合短时冷藏或包裹冷食。

保鲜膜致癌

到底咋回事?

“保鲜膜致癌”的说法主要与PVC材质保鲜膜中添加的增塑剂(如DEHP)有关

DEHP是一种环境激素,可能干扰人体内分泌系统。

DEHP被世界卫生组织(WHO)列为“可能对人类致癌”的物质(2B类)。

这意味着在动物实验中发现了致癌性,但对人体的致癌性尚未明确。长期接触DEHP可能增加乳腺癌、前列腺癌等疾病的风险

我国《食品安全标准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用添加剂使用标准》对增塑剂的迁移量有严格规定,确保其在安全范围内

当PVC保鲜膜接触油脂性食物或处于高温环境时,增塑剂更容易析出并迁移到食物中,从而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威胁

3步教你!选对安全保鲜膜

1、看材质:

(1)日常使用:选择PE保鲜膜,安全性高,适合大多数家庭需求。

(2)加热需求:选择PVDC保鲜膜,耐高温且阻隔性能好,但成本较高。

(3)环保需求:选择PLA等生物降解材料,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4)避免使用:PVC保鲜膜,因塑化剂问题,不建议用于食品包装。

2、看标识:无论选择哪种材质,都要认准“食品级”“可微波加热”等标识,确保安全使用。

3、闻气味:安全的保鲜膜应无明显异味。如果有刺鼻化学味,可能含有害物质,立即停用。

健康使用保鲜膜

这些问题要注意!

1. 是否耐热

用保鲜膜加热或包裹高温食物前,确认其是否耐热或是否标注“可微波加热”。

如不确定时,避免用保鲜膜直接加热或包裹高温食物,改用微波炉专用盖或陶瓷碗覆盖

2. 包裹酸性或高油脂食物技巧

酸性食物(如柠檬、番茄)可能加速塑化剂溶出,影响食品安全。

建议:酸性食物使用酸性食物专用保鲜膜;或者在食物表面垫一层膨化纸或油纸,再包裹保鲜膜,减少直接接触。

高油脂食物(如炸鸡、火锅底料)可能溶解保鲜膜中的有害物质。

建议:避免直接用保鲜膜包裹高油脂食物;用保鲜膜覆盖碗中的熟食或剩菜时,食物不要装得太满,与保鲜膜保持2厘米以上的距离。

3. 不要重复使用或长期包裹

反复使用的保鲜膜易滋生细菌,增加食品安全风险。

长期冷藏食物尤其叶菜类可能导致亚硝酸盐积累。

建议食物冷藏时间不超过24小时,叶菜类尽量当天食用;使用后及时丢弃保鲜膜,避免重复使用。

快转发给家人朋友

对照检查你家保鲜膜

别让癌症风险藏在日常生活的缝隙里!

审核专家

金永东

腹部肿瘤内科

博士、门诊一级专家硕士研究生导师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参考消息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cns1952.com/gov/6479.html

(0)
参考消息网的头像参考消息网
上一篇 2025年2月14日 上午10:01
下一篇 2025年2月14日 上午10:01

相关推荐

  • 血脂升高就要少吃肉?真的假的……

    有些人误以为,血脂高是肉吃多了引起的,甚至有人为了降低血脂,顿顿吃素、喝稀粥,一口肉都不敢碰。但这么做,反而会增加血脂升高的风险。 血脂升高就要少吃肉吗? 一、血脂高到底能不能吃肉? 很多人认为血脂升高是吃肉过多导致的,希望通过严格控制肉类的摄入来降低血脂,但通常会发现收效甚微。 实际上,高脂血症是遗传因素、代谢疾病、环境因素等共同作用的结果,仅通过饮食控制…

    2025年1月1日
    22400
  • 蛋黄油可以用来治疗儿童湿疹、尿布疹?

    流言 “蛋黄油可以用来治疗湿疹、尿布疹” 在社交平台上,最近有个“民间偏方”非常火:将蛋黄放到锅里一直用中火干煎,等蛋黄变成黑色时,用锅铲压出蛋黄油,这种蛋黄油是“凤凰油”,能治疗湿疹、尿布疹。 流言分析 并非如此。 现代医学研究尚未充分验证蛋黄油的疗效和安全性,现有科学证据不足以推荐其作为治疗湿疹的主要方法。 在社交平台上,最近有个“民间偏方”非常火:将蛋…

    2025年3月13日
    12100
  • 睡觉时手机放枕边,小心会致癌?新研究……

    打电话时,人们习惯将手机贴近头部。然而,手机会释放出无线电波,这是一种非电离辐射。这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手机可能诱发脑癌”的观念,并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引发了公众的担忧。 但我们的日常生活早已离不开手机,更广泛地说是手机背后的无线技术。因此,科学地解释电子设备无线电波暴露的安全性就显得十分重要。 多年来,科学界一致认为,手机辐射并不会导致脑癌或更广泛的健康问题。…

    2025年3月15日
    14800
  • 业主因电梯故障不幸身亡!电梯遇险怎么办?自救法则学起来→

    2月18日晚间,云南省昆明市一小区电梯疑因故障冲顶,导致59岁业主韦某不幸身亡。 电梯冲顶为何伤害如此大? 电梯发生冲顶时,会急速上升,导致人处于超重状态。在电梯冲顶的瞬间,人由于惯性持续上升,头部有可能会撞上电梯顶部,之后又会重重摔落到地板,后果严重。 相对于坠落,冲顶更为可怕并非因其给人体造成的伤害更大,而在于二者保护装置的差异。 当电梯不正常下坠时,至…

    2025年2月24日
    17500
  • 量子鞋垫能治百病?别让伪科学掏空你的钱包!

    流言:“量子鞋垫能治百病” 近日,一款号称“疏通经络、平衡内脏”的量子鞋垫火遍网络。除了量子鞋垫,市场上还有量子手环、量子水等产品宣称有“治病”的神奇功效。 流言分析:其实,这些说法毫无科学依据。 尽管量子技术已经有很多靠谱的应用,但这些应用的产品或仪器大多不是随便能买到的。像量子计算机、量子通信设备和量子传感设备,通常都是很复杂的装置、价格也贵。 最近,一…

    2025年4月18日
    43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