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亿人近视,青少年占一半!抓住孩子近视前的“预警信号”

全国近视人数约有六亿人,其中青少年约为3.2亿,占总近视人数的50%以上,高居世界第一。我国学生近视高发且低龄化,严重影响孩子们的身心健康。

眼睛的奥秘

眼球是精密仪器,由多种组织结构构成。上眼睑靠近睫毛,红眼病会使角膜、虹膜变红,上眼睑可能肿胀。瞳孔即黑眼珠。视网膜十分重要。视神经一旦损伤,后果严重。人体捐赠、移植的器官中,只有角膜无需配型,一旦损伤就无法再生。物象经过折射,通过瞳孔、睫状肌、角膜,最后成像。

“近视”是指在调节放松时,平行光线经眼球屈光系统后聚焦在视网膜之前。正常眼睛近似乒乓球,远视像竖着的鸡蛋,近视则像躺着的椭圆。孩子出生时多为远视,后逐渐发育正常,若不注意可能发展为近视,近视程度与眼轴长度密切相关。

近视的发展与预警

正视、近视、远视、散光统称屈光不正。正常眼轴长度为24,大于24可能是近视。从视力正常开始,初期可能是假性近视,因用眼过多导致睫状肌短时间调节痉挛,眼轴未变,合理调节和用药可恢复。如果任由其发展,会变成真性近视。孩子近视前会有预警信号,如看东西眯眼、眨眼、揉眼、歪头、皱眉、凑近、看东西不清、写作业跳行串行等,家长需细心观察,及时带孩子去正规医院检查干预。

近视的成因

一、 环境因素:行为习惯、生活习惯和运动习惯等,如长期近距离用眼,像躺着看书、走路看书、在车上看书、长时间玩游戏等。小屏幕对眼睛伤害大,投屏相对最合适。

长时间近距离用眼容易让眼睛疲劳,而适时眺望远处则是缓解疲劳的良方。比如在学校,每节课45分钟,课间休息10分钟,这10分钟是孩子们放松眼睛的好时机。鼓励孩子到阳台,盯着五米以外的地方看,能让眼睛得到有效放松。去室外的关键意义就在于拉开用眼距离,室内一般只有五米左右,而室外能达到50米甚至500米以上,这样看近看远交替调节,能让眼睛充分休息。

充足的睡眠对眼睛的健康至关重要,无论是小朋友还是成年人都不例外。小朋友应尽量在晚上十点钟之前睡觉,因为晚上11点到1点是胆的排毒时间,1点到3点是肝的排毒时间,而肝胆与眼睛息息相关。若熬夜或睡眠不足,不仅容易引发眼疲劳,还可能因肝胆毒素无法排出,影响视力。现在很多人有关灯后躺在床上刷手机的习惯,这极易导致眼疲劳,甚至可能引发肝脏炎症。如果睡不着想看手机,不妨开个台灯,保持室内一定亮度,这样能对眼睛起到保护作用。

二、遗传因素:父母近视孩子不一定近视,但高度近视(600度以上)遗传概率增大。双方父母都是高度近视,孩子近视概率近乎百分之百,孩子出生就可去医院建档关注。

三、营养与体质因素:孩子挑食、爱吃甜食,营养摄入不均衡,可能加快近视发生,应少吃糖果和高糖食品。

近视的预防方法

一、保证孩子有充足的睡眠时间。**建议小学生每天睡眠时间达到十小时,初中生九小时,高中生八小时。充足的睡眠能使眼睛充分休息。

二、改善采光照明条件。将书桌摆放在窗户旁,白天看书写字时自然光线充足,晚上看书写字时要同时使用书桌台灯和房间顶灯,避免书桌上放置玻璃板或其他容易产生眩光的物品.

三、保证正确的读写姿势。孩子的书桌椅应调整好高度。读书写字的时候保持”三个一“:即握笔的手离笔尖一寸,眼睛离书本一尺,胸口距离书桌一拳。

四、避免长时间使用电子产品。建议非学习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每次不宜超过15分钟,每天累计不超过一小时。通过网络学习30至40分钟后,应远跳十分钟或做眼保健操。此外,六岁以下的学龄前儿童不宜使用电子产品。

五、充足的户外运动可预防控制近视的发生、发展。应保证孩子每天至少两小时的日间户外活动。放风筝是一项对眼睛非常有益的运动,在放风筝的过程中,眼睛需要追视着越来越远的风筝,这能够锻炼眼睛的调节能力,让眼睛在不断的远近调节中得到放松,从而预防近视。

六、饮食习惯要科学。建议均衡饮食,少吃甜食,含糖饮料和油炸食品,注意多样化饮食,引导孩子多吃蔬菜和水果。

七、定期检查视力。倡导家长密切关注孩子视力变化和眼睛异常迹象,定期带孩子去正规医疗机构检查视力,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矫治。

近视的误区与治疗

近视戴眼镜不会越戴越深,不配戴眼镜或佩戴度数不合适的眼镜,会导致调节能力变差、矫正视力难提高、近视增长加快。配镜时一定要选择合适的度数,不能因为担心近视加深就故意配度数低的眼镜。比如,若本身是500度近视却只戴400度的眼镜,眼睛会一直处于相对模糊和疲劳的状态。相比正确配镜,这样更容易导致近视度数快速增长,一年增长100度并不罕见。只有正确佩戴合适度数的眼镜,才能拥有舒适的视力,更好地保护眼睛。

儿童初次视力差不能直接配眼镜,需鉴别真假近视。近视不可治愈,任何宣称能治愈近视的机构都是骗人的。近视屈光手术不是彻底治愈近视的手段,高度近视者即使做手术,近视存在的风险依然存在。

12岁以内可使用阿托品药物治疗。8岁以上低度近视可使用角膜塑形镜(OK镜)或近视离焦眼镜。儿童应坚持两小时户外活动。若孩子近视,要到眼科建立档案,每年追踪复查,改变不良行为习惯。

(作者:舒美玲,浙医健衢州医院眼科中心办公室主任、衢州市眼健康科普馆宣讲团团长)

本文根据浙江省科普联合会周四夜学内容整理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参考消息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cns1952.com/gov/7291.html

(0)
参考消息网的头像参考消息网
上一篇 2025年2月23日 下午1:00
下一篇 2025年2月23日 下午1:00

相关推荐

  • 植物界的“豪门望族”:柑橘为啥有个庞大的“家族”?

    生活中的水果千千万,有类水果大家一定不会陌生,尤其是在寒冷的冬季,它们绝对称得上是水果届的“宠儿”,那就是柑橘类。但是有人知道它们这个庞大的系统是怎么来的吗?“杂交”这个词一定绕不开,今天胖科就带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柑橘属家族的不断壮大 橙子是现代最普遍的水果,鲜嫩多汁老少皆宜,它不仅美味,而且以它为起点产生了许多我们经常吃到的水果,如橙子和青柠杂交有了柠檬…

    2025年3月19日
    2200
  • 科学家重新定义肥胖,你一直在用的“金指标”要变了

    长期以来,作为衡量一个人是否肥胖的最常用指标,BMI可谓尽人皆知。如今,科学家最新达成的共识,撼动了这一金标准的根基。它不再是临床诊断个体肥胖的唯一指标,而是仅用作人群层面的健康风险可选指标。肥胖被正式视为一种慢性疾病,新的分层诊断体系有助于减少体重偏见和污名。 撰文 | 李娟 身体质量指数(BMI),或许是最出圈的医学术语。它的测量和比较都很方便,用体重除…

    2025年2月16日
    10900
  • 瘦的人也会得脂肪肝,比你想象中更危险丨全国爱肝日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方式的改变,我国脂肪肝的发病率越来越高,且呈年轻化趋势。 我们常说的脂肪肝,在医学上指“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由于这种疾病常与全身性的代谢紊乱密切相关,因此,最新的指南将其称为“代谢相关(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为了方便阅读,在本文我们就统一简称“脂肪肝”。 《代谢相关(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防治指南(2024年版)》显示,过去20年我…

    2025年3月18日
    2900
  • 防寒还保暖?警惕!这种“骑行神器”隐患多,很多人都在用→

    天气渐凉,很多骑电动自行车外出的市民纷纷带上了防寒保暖的“挡风被”,不过一定要注意,这种“御寒神器”,很容易“挡了寒冷,埋了隐患”。 电商平台上,挡风被的款式更是多种多样,有护膝型挡风被、套把型挡风被,还有包裹全身型挡风被等。 然而,挡风被虽然可以抵挡寒风,但也存在一些安全隐患。央视记者尝试了一款轻便挡风被,安装使用后却发现,不仅有视角盲区,看不清楚前方区域…

    2024年12月16日
    18300
  • 原定8天,一待就是9个月!美国两宇航员终返地球,身体有哪些变化?

    在国际空间站滞留超过9个月的美国宇航员威尔莫尔和威廉姆斯,搭乘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龙”飞船,于美国东部时间18日返回地球。一同返航的还有美国宇航员尼克·黑格和俄罗斯宇航员亚历山大·戈尔布诺夫。 据美国航天局(NASA)直播,搭载这4名“Crew-9”任务宇航员的“自由”号“龙”飞船于美国东部时间18日1时05分(北京时间18日13时05分)脱离国际空间站启…

    2025年3月23日
    18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