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女星自曝“钙化”,这个现象许多人都有!一文读懂如何应对和预防

最近,某知名女星“胳膊钙化”的话题冲上了热搜。据报道,该女星在滑雪时发现右臂有点难抬起,便去做检查,发现胳膊里有些地方已经钙化。

“钙化”,相信很多人都是第一次听说。其实钙化可以发生在任何部位,比如肺钙化、甲状腺钙化、动脉钙化、肌肉钙化等等。

有些人也会在自己体检报告中看到钙化一词。很多不了解的人,一看到这个词,就会焦虑得不得了,甚至怀疑自己是不是得了什么大病。那么,钙化到底是什么?真的意味着大病吗?哪些情况需要重视?今天一篇说清。

显微镜下的动脉钙化,图库版权图片,转载使用可能引发版权纠纷

钙化不是病,而是一种体征

钙化,指的是生物体内某些组织出现钙质沉积,即钙离子以磷酸盐或碳酸盐形式,发生沉积。它不是一种疾病,通常是通过 B 超、CT 等影像学检查发现的一种现象,它可以发生在多种组织和器官中,包括血管、软组织、骨骼和牙齿等。

钙化既有生理性的,也有病理性的。生理性的钙化,通常是人体正常生理过程的一部分,比如儿童的骨骼经过钙化才能变成成人的骨骼。病理性的钙化,像血管钙化、软组织钙化、肾结石、肿瘤钙化等,大多数是因疾病、代谢紊乱、组织损伤、药物副作用或遗传因素造成。

至于钙化是否影响健康,要根据其钙化的部位、临床症状、影像学特点综合判断。我们列举一些体检报告上常见的钙化,解答大家心中的疑惑。

1、动脉钙化

形成原因:钙化可以发生在全身任何血管,通常是老化的自然现象,也有可能是某些疾病导致的结果,比如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慢性肾病、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等。

怎么应对:无论什么原因造成的,动脉钙化最终都会增加心血管疾病和心血管事件的风险,因此如果体检发现了动脉钙化,一是要积极治疗本身存在的基础疾病,二是需要积极调整生活方式,适量运动,避免高脂、高盐、高糖饮食。

2、肺钙化

形成原因:肺钙化常见原因是来自于肺结核、肺炎的愈合瘢痕;如果有接触二氧化硅粉尘或者煤矿的职业暴露史,也有可能是尘肺本身的表现;肺部肿瘤,比如良性肺错构瘤、恶性的肺癌以及来自其他器官的转移癌,也有可能导致钙化;以及还有可能是肺泡微石症、弥漫性肺骨化等罕见病等表现。

怎么应对:肺钙化的原因众多,如果是感染所导致的肺钙化,感染控制后钙化本身不需要治疗,不过可以保持一年一次的肺部体检习惯,这也是最常见的情况;如果是其他原因导致的肺钙化,则需要针对原发病进行治疗。

因此,如果体检第一次发现肺部存在钙化,可以到呼吸科就诊让专业医师判断是什么情况;如果属于感染后留下的瘢痕,后续复查只要没有变大或者增多,继续复查就可以了。

3、乳房钙化

形成原因:乳房里发现钙化,可能来自自身的良性病变,比如纤维囊性变、纤维腺瘤、硬化性腺病;也可能来自乳腺癌或者导管原位癌、非典型导管增生等癌前病变;还有可能来自全身性疾病,比如血管钙化。

怎么应对:‍‍‍‍‍‍‍‍‍对于乳房钙化,我们可以看报告里对应结节的 BI-RADS 分级:如果是 1 级和 2 级,则只要常规体检就可以了;如果是 3 级,则需要短期(3-6 个月内)再次做乳腺检查;如果是 0 级、4 级、5 级都建议到普外科或者乳腺外科进行进一步检查。

如果报告里没有 BI-RADS 分级信息,则建议到普外科或者乳腺外科再做一次乳腺 B 超。如果报告显示乳房内钙化<0.5mm,提示为乳房微钙化,则应该到普外科或者乳腺外科就诊。‍‍‍‍‍‍‍

4、甲状腺钙化

形成原因:甲状腺的钙化可能来自于良性结节,比如结节性甲状腺肿和 Graves 病,尤其是这些结节长期存在后导致了退行性变、纤维化之后;也可以来自自体免疫性甲状腺疾病(如 Hashimoto 甲状腺炎);也有可能是甲状腺癌,尤其是经典的乳头状甲状腺癌和髓样甲状腺癌。

怎么应对:如果体检发现了甲状腺钙化,也是可以看对应结节的 BI-RADS 分级:如果是 1 级和 2 级,则只要常规体检就可以了;如果是 3 级,则需要短期(3-6 个月内)再次做甲状腺检查;如果是 0 级、4 级、5 级都建议到普外科或者甲状腺外科进行进一步检查。

如果报告里没有 BI-RADS 分级信息,则建议到普外科或者甲状腺外科再做一次甲状腺 B 超。

如果报告显示甲状腺内多个钙化<1mm,提示为甲状腺微钙化,则应该到普外科或者甲状腺外科就诊。

如果甲状腺钙化,同时出现了甲状腺功能异常,应该到内分泌科就诊。

5、肾钙化

形成原因:肾脏是人体重要的代谢器官,因此影响钙代谢的疾病(比如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Bartter 综合征)以及肾脏本身的退化或者疾病都有可能导致钙沉积在肾脏而出现肾钙化。

怎么应对:如果体检发现肾脏钙化,自身没有任何不适或者没有其他疾病,则定期复查就可以了,不需要做额外的处理;如果出现尿血、尿少、尿痛、腰痛等情况,则建议到肾内科就诊;如果本身存在其他疾病,则继续治疗其他疾病即可。

6、肝钙化

形成原因:肝脏钙化可能是细菌、真菌、寄生虫感染后的表现,也可能是肝动脉瘤、血管瘤的表现,还可能是肝癌的表现。

怎么应对:肝脏发生钙化主要还是针对原发疾病进行治疗,而且肝癌还是相对少见的原因,所以不必过度担心。在没有明显症状和体征的情况下,只需定期检查,一般不用特别处理。

7、前列腺钙化

形成原因:前列腺钙化是中老年男性体检中非常常见的一个征象,而且大多数没什么症状。它是由两方面原因造成的,一是良性前列腺增生和慢性炎症导致前列腺导管阻塞所致,一是膀胱功能障碍或慢性尿路感染导致尿液反流所致。

怎么应对:在大多数情况下,除非前列腺钙化引起尿路阻塞或慢性疼痛等明显症状,否则不需要治疗。

8、心脏瓣膜钙化

形成原因:心脏瓣膜钙化可能是人体老化的正常现象,也有可能是动脉粥样硬化、肾功能不全、瓣膜感染等疾病的表现之一,具有如 LPA、PALMD、TEX41 这些基因也会增加发生心脏瓣膜钙化的风险。

怎么应对:瓣膜钙化可能导致瓣膜狭窄,进而影响到心脏功能,因此如果体检首次发现心脏瓣膜钙化,应到心内科进行评估,决定是否需要治疗,以及做好定期随访。

9、脑钙化

形成原因:脑钙化可能是老化的自然现象,也可能是感染后留下的瘢痕,还可能是低甲状旁腺功能、Sturge-Weber 综合症、turge-Weber 综合症和结节性硬化症等疾病的表现。

怎么应对:如果是偶然发现的老化现象,是不需要处理的;如果本身伴随着其他疾病,则主要是针对原发疾病进行治疗。体检发现时,就要看是否有头痛、癫痫发作、认知障碍、运动功能受损等表现,如果毫无症状,则无需处理。

如何预防钙化的发生?

钙化的发生有些是老化的自然现象,这一类无法预防,也无需预防,我们需要做的是管理好自己的心态,避免看见钙化而焦虑。

其他的钙化大多与疾病相关,与其说预防钙化,不如说预防疾病。预防疾病关键在于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以及对潜在风险因素的管理。

戒烟限酒也是预防钙化的重要环节。吸烟和酗酒都会损害血管健康,加速动脉硬化和钙化的进程。同时,烟酒对肺、肝等器官的损害也可能增加这些部位钙化的风险,因此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远离烟酒,有助于减少钙化的发生。

定期体检不可忽视。定期体检可以帮助我们及时发现潜在的钙化问题,尤其是对于高危人群,如有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肾功能不全等基础疾病的患者。通过定期检查,早发现早治疗,避免钙化导致的进一步健康问题。

除了戒烟限酒和定期体检,日常还要注意对血管的保养。因为动脉钙化与心血管疾病息息相关,所以控制胆固醇、血压和血糖水平至关重要。建议减少高脂、高盐、高糖的饮食,尤其是避免油炸食品和加工食品。同时,坚持适量运动,每天保持 30 分钟的有氧运动有助于改善血液循环,保持血管弹性。

总之,以合理的态度看待钙化,不过度恐慌,也不要完全忽视。

同时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积极的疾病管理,做到早预防、早检查、早应对,才能降低钙化对健康的影响。

参考文献

[1]Doherty TM, Fitzpatrick LA, Inoue D, et al. Molecular, endocrine, and genetic mechanisms of arterial calcification. Endocr Rev. 2004;25(4):629-72.

[2]Amin SB, Slater R, Mohammed TL. Pulmonary calcifications: a pictorial review and approach to formulating a differential diagnosis. Curr Probl Diagn Radiol. 2015;44(3):267-76.

[3]Tse GM, Tan PH, Pang AL, et al. Calcification in breast lesions: pathologists' perspective. J Clin Pathol. 2008;61(2):145-51.

[4]Logullo AF, Prigenzi KCK, Nimir CCBA, et al. Breast microcalcifications: Past, present and future (Review). Mol Clin Oncol. 2022;16(4):81.

[5]Ferreira LB, Gimba E, Vinagre J, et al. Molecular Aspects of Thyroid Calcification. Int J Mol Sci. 2020;21(20):7718.

[6]Yim Y, Park HS, Baek JH, et al. Parenchymal microcalcifications in the thyroid gland: Clinical significance and management strategy. Medicine (Baltimore). 2023;102(32):e34636.

[7]Shavit L, Jaeger P, Unwin RJ. What is nephrocalcinosis? Kidney Int. 2015;88(1):35-43.

[8]Mark R. Paley, Pablo R. Ros.HEPATIC CALCIFICATION. Radiologic Clinics of North America. 1998; 36(2):391-398.

[9]Hyun JS.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Prostatic Calculi: A Review. World J Mens Health. 2018;36(1):15-21.

[10]Chen HY, Engert JC, Thanassoulis G. Risk factors for valvular calcification. Curr Opin Endocrinol Diabetes Obes. 2019 Apr;26(2):96-102.

[11]Rajamannan NM. Is it time for medical therapy for aortic valve disease? Expert Rev Cardiovasc Ther. 2004;2(6):845-54.

[12]Saade C, Najem E, Asmar K, et al. Intracranial calcifications on CT: an updated review. J Radiol Case Rep. 2019;13(8):1-18.

策划制作

作者丨蒋永源 第三军医大学内科硕士

审核丨唐芹 中华医学会科学普及部主任 研究员 国家健康科普专家

策划丨何通

责编丨何通

审校丨徐来 林林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参考消息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cns1952.com/gov/7444.html

(0)
参考消息网的头像参考消息网
上一篇 2025年2月26日 下午4:00
下一篇 2025年2月26日 下午4:00

相关推荐

  • 体检发现钙化怎么办?会癌变吗?年轻人也要注意!

    事实上,在X线片、 CT、钼靶、超声报告中,常常会出现“钙化”“钙化灶”的字样。 作为当代“脆皮”年轻人每年的体检都让人害怕对于体检报告不少网友表示曾在体检报告中看到“钙化”二字比如肺钙化、甲状腺钙化、动脉钙化等 钙化到底是什么钙化会癌变吗为什么会形成钙化又该如何预防钙化的发生今天一起来看看吧 体检报告上的“钙化”是什么意思? 事实上,在X线片、 …

    2025年3月19日
    2700
  • 快看!这七类高危人群,慢性肾脏病最爱找上门!

    在各类疾病中,慢性肾脏病(CKD)犹如隐匿的 “健康杀手”,悄无声息地威胁着人们的肾脏健康。令人担忧的是,部分人群由于自身的一些特性,成为了慢性肾脏病格外 “青睐” 的对象。了解这七类高危人群,有助于早发现、早干预,守护肾脏健康。 一、糖尿病患者 糖尿病是引发慢性肾脏病的重要因素之一。长期高血糖状态会损害肾脏的微血管系统,导致肾小球基底膜增厚、系膜区扩张,逐…

    2025年3月25日
    1300
  • 补蛋白还只盯着肉蛋奶?你还漏了这种“宝藏”蛋白质

    说到蛋白质 很多人第一反应是 鸡胸肉、牛排、水煮蛋 这些动物性食品 图片来源:soogif 但你知道吗? 餐桌上那些看似不起眼的 豆制品、坚果、全谷物 也是补充蛋白质的“隐形成员”! 只盯着大鱼大肉补蛋白 身体可能会错过许多重要营养~ 如果把人体比作一辆汽车,蛋白质就是制造发动机、轮胎和方向盘等的原材料。 图片来源:摄图网 你的肌肉、免疫细胞、消化酶甚至头发…

    2025年3月14日
    3300
  • 血脂家族的奇幻漂流记

    嗨,我是血脂家族的小小导游,今天我将带您启航,穿越血液的河流,探索血脂家族的秘密。 第一章:血脂家族的奇幻聚会 在血液的多彩世界里,住着一个名叫血脂的家族。这个家族主要由以下四位成员组成。智慧的长者总胆固醇(TC),他总是穿着笔挺的西装,手持文明杖,代表着家族的智慧和威望;活泼的小孩甘油三酯(TG),喜欢在血液的急流中穿梭,给家族带来活力和欢乐;调皮的捣蛋鬼…

    2024年12月26日
    20100
  • 男性注意!腰围多11cm,患癌风险激增25%,女性却不同→

    编译:公子欣 体型和超重,通常用体重指数(BMI)来评估,是多种癌症的公认风险因素。然而,瑞典隆德大学马尔默校区的研究人员在《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杂志》上发表的一项新研究表明,与BMI相比,腰围是男性肥胖相关癌症的更强风险标志,但女性则不然。研究还将在今年欧洲肥胖大会(ECO2025,5月11日至14日)上发表。 该研究分析了从不同瑞典人群中收集的339,19…

    2025年3月27日
    2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