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隐隐于市:藏身在人造林中的神秘动物荒漠猫

荒漠猫的耳尖有明显的毛簇,眼睛呈现淡淡的灰蓝色,鼻头一般是肉粉色的。毛色以褐色到黄褐色为主,腹部与下颌毛色较浅,尾巴的特征非常明显,它有4~6条黑色的环状条纹,尾尖呈现黑色。一只成年的荒漠猫,它的体重在4-8kg之间。

虽然可能长相看起来有些普通,但它们是全世界野生猫科动物中唯一的中国特有物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IUCN红色名录评定为易危等级(VU)。由于目前对于荒漠猫的研究还比较少,关于它们的生活大部分还是未知状态,所以也被称为最神秘的猫科动物之一

荒漠猫,并不生活在“荒漠”

之所以被叫做“荒漠猫”这个名字,是因为19世纪的时候,一个法国小伙子途经四川康定,买了两张皮子(这是当时博物学搜集标本的常见手段),带回巴黎并送到了自然历史博物馆。博物馆员工米奈·爱德华爵士也是一位哺乳动物学家,他看到是黄褐色的毛发,所以猜测它应该是一种生存在沙漠中的猫科动物,这身毛发可以很好地帮助它隐藏在同样是黄褐色的沙漠中。所以给它起了个名字“the pale desert cat”,翻译过来就是“浅色的生活在沙漠中的猫”。所以当这个物种信息远渡重洋又回到我们国家的时候,他就变成了“荒漠猫”。

但其实,我们现在看荒漠猫的分布区就会发现,它完全不是生活在沙漠里,荒漠猫主要分布在青海、四川、甘肃这几个省

第一张荒漠猫的红外照片来自尹玉峰博士,拍摄自四川山林的灌丛中。另外一张照片是韩雪松老师在三江源的嘉塘草原上拍摄的荒漠猫一家,它们生活在有低矮灌丛的草原上,利用旱獭洞进行繁殖。

尹玉峰 拍摄

韩雪松 拍摄在青海,荒漠猫还有一个别名叫草猫。是因为通常只有在它动起来的时候我们才能看到它,它们真的能很好的和环境中的草融为一体。

荒漠猫为什么选择在人类周围生存

目前,在整片祁连山区域,青海省门源县是发现荒漠猫密度最高的地方。门源县位于祁连山与达坂山之间,地处盆地,水热条件较好,因此人们开垦了大片的农田,周围是用于放牧的草地。在21世纪初,由于退耕还林工程,门源县在农田之间和河滩上种植了多处人造林。令我们想不到的是,这样的以人类主导的生境中,不仅有藏狐、赤狐、豹猫、兔狲、喜马拉雅旱獭、狍等多种野生动物,还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荒漠猫

宋大昭 拍摄1)荒漠猫的天敌我们使用红外相机调查门源区域的野生动物,发现这里的捕食者主要是中小型的食肉动物,其中,荒漠猫和赤狐成为了占据主导地位的捕食者。因此我们猜测,荒漠猫之所以选择这样的栖息地,是因为这里几乎没有天敌。这也符合所谓的“中级食肉动物释放效应”,由于人类活动的存在,需要较大栖息地的大型食肉动物难以在这里生存逐渐消亡,因此曾经受到大型食肉动物捕食压力的中小型食肉动物得以在这里生存。同时,由于中小型食肉动物食性更广,也具有更强的适应能力,所以能够容忍一定程度的人类活动的干扰。

2)荒漠猫的栖息地

我们进一步使用红外相机数据,结合研究区域的栖息地情况,发现荒漠猫等食肉动物偏好使用人造林。在门源地区,人造林中主要种植沙棘等耐旱植物。但是沙棘的刺很多,所以人类难以在里面行走,同时,人造林周围有围栏,不允许放牧。而荒漠猫偏好植被遮蔽程度更高的地方,我们进一步测量了不同栖息地的植被遮蔽程度,发现人造林是唯一能够全年提供高遮蔽度的栖息地。因此,荒漠猫能够利用人造林作为庇护所,并在人造林中繁殖。

3)荒漠猫的活动模式

我们尝试利用卫星追踪颈圈研究荒漠猫的活动情况。首先我们请导师家的猫作为志愿者试戴颈圈,以确保佩戴颈圈后荒漠猫可以正常生活。然后我们向国家林草局及祁连山自然保护区提交荒漠猫捕捉申请。在获得审批后,我们选定3月、10 月作为抓捕季。使用抓捕流浪猫的笼子和我们自己设计的保定袋,顺利完成了10只荒漠猫的捕捉与颈圈佩戴。

通过颈圈数据,我们研究了荒漠猫的日活动节律、家域面积和栖息地利用情况。荒漠猫的日活动节律没有明显的性别差异,但是季节差异非常明显:在夏季主要在黄昏和夜间活动,在冬季主要在白天和黄昏活动。雄性荒漠猫在交配季有较大的日活动范围,可能是有寻找配偶的需求;雌性荒漠猫在繁殖季有较大的日活动范围。荒漠猫的夜间活动范围明显大于白天,尤其是在夏季,明显增大了夜间活动的面积。荒漠猫的年平均家域面积大于为3.7km2,年核心活动面积约为0.6km2。

4)荒漠猫的食物

我们利用荒漠猫粪便中的DNA评估它们的食物组成情况。首先在野外识别并采集食肉动物的粪便,然后通过提取DNA,扩增特定的条形码区段,结合生物信息学分析进行猎物的物种识别。我们在荒漠猫的粪便中鉴定得到了49种不同的猎物,大部分是哺乳类,另外还有鸟类、鱼类和两栖类。荒漠猫吃的最多的就是啮齿目动物,最爱的食物是田鼠、鼠兔、鼢鼠和仓鼠。这些都是农田鼠害物种,可以说荒漠猫其实是农田的守卫者,人类的好朋友。

宋大昭 拍摄

荒漠猫受到的潜在威胁

1)路杀

路杀是威胁荒漠猫生存的因素之一。在2020年-2023年,我们累计在门源地区记录到路杀死亡荒漠猫15只。路杀主要发生在人造林与农田之间的道路上,以国道为主。通过卫星追踪颈圈我们预测了荒漠猫穿越马路的高频区域,并在路杀易发生位点安装了减速慢行警示牌。

2)兽夹

我们在人造林中发现并清理多处兽夹,也记录到被兽夹夹住腿的荒漠猫。仅在22年,就有4个新闻报道门源县救助到被兽夹夹伤的荒漠猫

3)灭鼠导致的二次中毒

药物灭鼠仍然是青藏高原地区的主要灭鼠方式,但是由此导致的二次中毒可能会威胁荒漠猫的生存。因此,我们通过问卷访谈的方式,向当地居民科普了更合理的灭鼠方式和保护荒漠猫的重要性。

4)与家猫杂交

分子研究证明荒漠猫可以与家猫杂交。通过红外相机调查,我们发现家猫与荒漠猫有非常相似的栖息地偏好与活动节律,同时我们也在人造林中发现荒漠猫妈妈带着明显具有杂交特征的小猫玩耍。在未来,如果杂交现象得不到制止,荒漠猫的基因会面临威胁

保护工作

基于以上的发现,我们也在尝试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保护工作。我们与祁连山国家公园及青海省林草局开展座谈会,并定期汇报已有发现与保护建议。同时加大在当地的荒漠猫保护宣传力度,包括但不限于制作“野生动物出没减速慢行”的道路提示牌,以减少荒漠猫的路杀现象,为当地居民制作荒漠猫相关周边礼物,绘制发放荒漠猫科普宣传手册、易拉宝等。希望在我们的努力下,荒漠猫能够生存得更好。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参考消息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cns1952.com/gov/7460.html

(0)
参考消息网的头像参考消息网
上一篇 2025年2月26日 下午4:00
下一篇 2025年2月26日 下午4:00

相关推荐

  • 热量比猪大肠还高!很多人却还在把它当减脂餐

    腐竹作为豆制品,是很多火锅、麻辣烫爱好者受欢迎的食材。尤其在即将到来的夏季,餐桌上会经常出现凉拌腐竹的身影。 但你可能不知道,这种看似清淡的豆制品,热量其实比猪大肠还要高! 图库版权图片,转载使用可能引发版权纠纷 腐竹热量和脂肪含量 堪比猪大肠 咱们先来看看《中国食物成分表(标准版)》上的一组数据: · 干腐竹:每 100 克热量为 461 千卡,脂肪含量为…

    2025年4月10日
    4700
  • 二维码很快就会被用完?基因检测能够剧透智商?十大“科学”流言你信过哪个?

    “二维码很快就会被用完”“基因检测能够剧透智商”“新能源汽车辐射很强”……这些在网上流传的所谓“科学道理”,你是否还在深信不疑? 12月29日,北京市科协、北京市委网信办主办,北京广播电视台、北京科技记者编辑协会承办“智止流言 探求真知——“科学”流言求真榜十周年发布活动,邀请专家为公众梳理并粉碎过去十年在网络上广为传播的十大“科学”流言,帮助公众明辨是非。…

    2024年12月30日
    20300
  • 中国唯一以“花”命名的城市,如何完成硬核逆袭?

    正值攀枝花开发建设60周年 谨以此文献上无限祝福与崇高敬意 不是所有四川人 都讲四川话 也不是所有资源型城市 都老态龙钟 起码,攀枝花不是 (在攀枝花西区西佛寺仰望星空极具科幻色彩,摄影师@野蛇) ▼ 年轻人熟悉它 因为它被誉为“中国钢铁之都” 曾频繁登上地理试卷 在学生面前刷足了存在感 老年人喜爱它 因为它被称为“西南康养第一城” 全年日照时数比肩三亚 四…

    2025年3月4日
    16200
  • 甲流合并乙流去世,年仅41岁!得了甲流为何还会得乙流?

    2月15日,《新周刊》官网等平台发布《无声守护<新周刊>16年的你,一路走好 | 告别玉燕》一文,披露了现年41岁的新周刊审校室副主任吴玉燕近日患上严重的甲流合并乙流,已于2025年2月4日离世。 文章称,吴玉燕生于1984年,广东茂名化州人,是家中的长女、两个孩子的妈妈,大家都叫她“玉燕”或“阿燕”。2009年,刚毕业的吴玉燕进入新周刊,一直从…

    2025年2月17日
    18800
  • 温度迷惑行为“大赏”:“早穿袄午穿纱”的天气“元凶”究竟是谁?

    朋友们,最近体验到了天气的“迷惑行为大赏”了吗?春分时节是一年中美好的季节,但它却和我们开起了“早穿袄午穿纱”的玩笑:早上出门时恨不得裹成粽子,下午两点就能穿着短袖在阳光底下溜达。 这样的“冰火两重天” 到底谁是幕后黑手? 不服? 且听我们分析—— “作案手法”重现 考虑到季节性气候变化的影响,最近的天气波动在一定程度上可被视为正常现象。但另一方面,这种天气…

    2025年4月2日
    82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