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靠AI生成的内容,能够随心使用吗?

早在生成式人工智能诞生时起,就有人尝试利用它们撰写“爽文小说”,或者生成短视频,以此赚取流量。 那么,通过这些方式生成的内容真的能够随心使用,甚至贩售牟利吗?

近日,DeepSeek 凭借其高超的“深度思考”能力在一夜之间收获诸多拥趸。一些用户在与之几轮对话后,迅速“触类旁通”,让其为自己撰写“年度工作总结”或者“会议发言材料”。事实上,早在生成式人工智能诞生时起,就有人尝试利用它们撰写“爽文小说”,或者生成短视频,以此赚取流量。

那么,通过这些方式生成的内容真的能够随心使用,甚至贩售牟利吗?业内专家认为,通过AI生成的内容存在相应的版权风险,试图用AI“走捷径”来获取经济利益的行为,有可能付出巨额违法成本,因此需谨慎使用。

AI“生成热”背后有隐忧

“林深把最后一件T恤塞进行李箱时,窗外正飘着细雨。十六平方米的出租屋里,霉斑在墙角蔓延成地图,老式空调发出苟延残喘的嗡鸣……”

你恐怕很难想象,这样一段文字是由 AI 根据记者要求,自行生成的。在这“开篇”内容之外,还有千余字的剧情桥段,描绘了一个普通人“逆袭”成为职场精英的故事。

事实上,除了代劳撰写小说外,一些大学生早早发现了 AI 的潜力,偷摸利用 AI 为自己撰写学术论文。由于 AI 撰写的论文素材有不少来源于公开的文献资料,这不仅给使用者带来剽窃的隐忧,还增加了知识产权纠纷风险。因此,国内多所高校已经启用技术工具,去除论文中的“AI 味”。

依靠AI生成的内容,能够随心使用吗?

在利用 AI 大搞“创作”背后,由此衍生的版权问题日益引发社会关注。2024 年 2 月,备受关注的“奥特曼案”在广州互联网法院作出判决,法院认定被告人工智能平台构成著作权侵权,并判令赔偿权利人的损失。

在该案中,由于AI平台方生成的“奥特曼”绘画形象与享有奥特曼著作权的奥特曼形象构成实质性近似,且该平台通过销售会员及“算力”等增值服务获利,故而侵害了权利人对奥特曼作品享有的复制权、改编权和信息网络传播权。

为了防范由 AI 生成内容导致的侵权风险,一些平台也上线了 AI 检测功能。抖音平台借助 AIGC 识别模型等相关技术,结合人工识别,对判定为疑似 AI 生成的内容,会打上“疑似使用了 AI 生成技术,请谨慎甄别”的标签;小红书、微博等平台上线了自主声明功能,提醒用户自主声明其上传内容是否为 AI 生成,并对疑似 AI 生成内容进行检测和提醒;网络文学平台阅文集团也采取技术措施,用以检测作者上传的“AI 水文”,该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反对部分作者利用 AI 生成低质量且无意义的作品。

“复制”还是“创作”?

法律风险要重视

利用 AI 作为创作辅助,需要注意哪些法律风险?

即使使用公开资料进行 AI 训练,也可能产生侵权风险。“AI 生成的内容可能是有原型的,而这个原型有可能拥有版权方。”长期从事 AI 领域研究的清华大学教授沈阳认为,相较于使用公开资料进行模型训练,使用自有数据所造成的侵权风险相对更低,但仍要留意相关训练语料的版权来源。

即使是用户作为自然人“指导”AI 生成相关内容,也可能不享受著作权利。“AI 生成的内容是否有版权现在是‘世界性难题’。”世辉律师事务所合伙人王新锐告诉记者,从现有司法实践看,由 AI 生成的内容是否享有著作权利还要看该内容是否融入了用户的“独创性思维”。加之因 AI 生成内容的过程涉及软件开发者、所有者、使用者等多方主体,即便这些生成内容本身受著作权法的保护,其版权应归属哪一方同样是目前各界争论的焦点。

依靠AI生成的内容,能够随心使用吗?

即使不输出生成的内容,但 AI 在未经许可下使用了具有版权的训练语料,也可能造成侵权。从全球其他地区业已出现的案例来看,一些版权所有者认为,AI 大模型在公开网络中擅自使用其版权内容,在“抹除署名和来源后”进行机器训练,也是一种侵权行为。在王新锐看来,此种行为性质的裁定应考虑其是否为“合理使用”,以及相关版权内容是否被用于商业目的。

此外,由于各国在司法实践中对 AI 侵权的认定标准不一,这也给我们的 AI 大模型走向世界参与国际竞争带来挑战。如何避免因司法体系和社会文化差异带来潜在的侵权隐患,值得AI大模型的所有者思考。

完善法律法规规范 AI 健康发展

放眼人类发展史,任何一次技术革命都会对原有的社会观念和法律制度带来深刻影响,这就需要人们在享受技术创新带来的便捷和高效之余,尽快适应和完善相关规则。

2024 年,国家网信办出台《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征求意见稿)》,其中明确“在生成合成内容的文件元数据中添加隐式标识”,而“文件元数据”即用于记录该文件的来源、属性、用途和版权等内容

王新锐等法律界专家建议,AI 大模型的所有者在进行机器训练时,要识别和审查训练语料的版权来源,对于有明确版权方的素材,应事先获得其授权许可;对于独创性较为显著、商业价值较高的素材,尤其要予以重点关注。同时,建立 AI 生成内容知识产权的合规审查流程,完善面向公众和版权人的投诉举报处理渠道,尽可能降低AI生成内容的侵权风险。

依靠AI生成的内容,能够随心使用吗?

针对一些用户过分仰仗简单提示词,随意将 AI 生成内容用于商业目的,造成侵权。沈阳建议,一方面用户要谨慎将 AI 生成内容用于商业目的,另一方面,如用户想要将 AI 生成内容赋予知识产权,需融入自己的独创性提示词内容,在不侵犯他人 IP 和合法权益的前提下,通过相应渠道进行知识产权声明,以此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厦门大学知识产权研究院院长林秀芹建议,有关部门可根据技术发展的实际情况,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同时,结合国际通行做法,明确 AI 领域“合理使用”的内涵外延,为 AI 技术的创新和发展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引导相关企业有序参与国际竞争。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参考消息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cns1952.com/gov/7705.html

(0)
参考消息网的头像参考消息网
上一篇 2025年2月27日 下午4:00
下一篇 2025年2月27日 下午4:00

相关推荐

  • 甲状腺癌发生罕见转移怎么办?川肿多学科联合,机器人手术助力精准微创治疗

    近日,四川省肿瘤医院头颈外科与胸外科多学科团队通过机器人辅助手术,成功为一名甲状腺癌纵膈转移患者实施精准微创治疗。 20余岁的小李在首次甲状腺癌手术后出现颈部及纵膈多发淋巴结转移,传统手术面临创伤大、风险高等难题。 王朝晖教授团队迅速启动多学科诊疗(MDT),联合胸外科庄翔教授制定机器人辅助腔镜手术方案,在三维成像与机械臂精准操控下,完整清扫颈部及纵膈转移淋…

    2025年4月3日
    6900
  • 补钙真的能长高?

    春天来临,万物复苏,常言道“一年之计在于春”,不少家长为了让孩子在春季这个黄金生长期内能多长几厘米,纷纷选择给孩子补钙。 春天来临,万物复苏,常言道“一年之计在于春”,不少家长为了让孩子在春季这个黄金生长期内能多长几厘米,纷纷选择给孩子补钙。然而,补钙真的可以长高吗?过度补钙会带来哪些危害?又该如何正确补钙呢? 钙——机体里最重要的阳离子之一 人体内的钙是一…

    2025年2月27日
    9400
  • 蔬菜界“新顶流”!粉色芦笋见过吗?

    为了推动市场创新,去年年底,杭州佳惠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从可行性角度出发,大胆尝试粉色芦笋的研发。今年春季,公司技术团队通过精心设计的技术方案,在紫色芦笋的基础上,通过改变外界环境因素对其生长的影响,使芦笋呈现出迷人的粉色。 朋友们, 农业界的“多巴胺穿搭”来了! 近日, 杭州佳惠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的 芦笋大棚里出现了新奇景象: 一株株粉粉嫩嫩的芦笋破土而出。 这…

    2025年4月24日
    2200
  • 【医疗问答】一氧化碳中毒了,为什么要进行高压氧治疗?

    策划:中华医学会 审核:于秋红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主任医师 一氧化碳中毒时,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的亲合力比氧与血红蛋白的亲合力高200~300倍,因此一氧化碳极易与血红蛋白结合,形成碳氧血红蛋白(COHb),而碳氧血红蛋白的解离速度较氧合血红蛋白慢3600倍,导致血红蛋白丧失携氧的能力和作用,造成血液缺氧。一氧化碳还抑制线粒体中的细胞色素氧化酶的活…

    2025年2月21日
    17000
  • 10个不经意的小习惯,让脂肪越囤越多!

    我们总结了10个会悄悄让你变胖的“坑”,附赠破解方法! 很多人都有这种感受,明明没吃多少,体重却一直在偷偷涨? 现在我国的肥胖人群越来越多,2024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的《体重管理指导原则(2024年版)》中提到,若人群超重趋势得不到有效遏制,2030年我国成人肥胖率将达到70.5%。 其实很多“长肉习惯”都藏在日常细节里!我们总结了10个会悄悄让你变胖的“…

    2025年4月10日
    51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