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传“骑蟑螂和坐高铁一样快”,到底是真是假啊?

温馨提示

本文配图有蟑螂出没

中国哪里的高铁最多?可能是总里程最长的山东,可能是客流量最大的京沪高铁,可能是路线最长的徐新高铁,铁轨长则跑火车多嘛!

广东人听闻后,又骄傲又恐惧地举手:我们也能申请出战

这几天一张截图在网上疯传,大意是说蟑螂是速度最快的六足动物,时速可达322公里——这是比肩高铁的速度!某种意义上,广东拥有全国、全球、全宇宙最多的高铁!

我知道这是个梗,但还是想辟个谣,在打击部分广东朋友变态的家乡自豪感同时,也保护部分失声尖叫的广东朋友。

“蟑螂赛高铁”的N个错误

“蟑螂能跑过高铁”这个结论,踩了好几个雷,我们一个个来说。

首先,蟑螂就跑不了那么快

1991年,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美洲大蠊(也就是在南方更容易见到的大蟑螂)跑出了时速5.4公里的世界纪录[1],你见过哪家高铁的时速是5.4公里?一群骡子拉着前进的高铁吗?

再说了,这好歹是世界纪录,不是所有蟑螂都这么强,毕竟不是谁都跑得跟苏炳添、博尔特似的;再再说了,美洲大蠊是蟑螂家族中的大个头,德国小蠊(南北都能见到的小蟑螂)跑得就更慢了

家里常见的蟑螂,小个头往往跑得比大个头慢丨wikimedia commons

其次,瞬时速度不代表能长时间稳定的速度

家里养了蟑螂的朋友应该都有这种体验:晚上回家一开灯,蟑螂们嗖一下从空地钻进了家具缝隙里——这一瞬间的速度是挺快的,但它们躲进缝隙里也就不动了(可能还要累得大喘气一会儿)。

我们的高铁可是一跑就好几个小时,谁家蟑螂能连着跑十几个小时啊?连着跑一分钟的有吗?

这告诉我们,不要追求一时的passion,稳定输出更重要啊!

最后,蟑螂也并不是跑得最快的六足动物

六足亚门包括昆虫纲和内口纲,这里我们直接讨论最快的昆虫就行——根据吉尼斯官网的记载,跑最快的昆虫是澳大利亚虎甲虫,最快的移动时速可达9公里[1],当然这也是瞬时速度哈。

据说因为移动速度太快了,澳大利亚虎甲虫在奔跑的时候会看不清周围的物体[2],真是又强大又呆萌啊。

我好快,我也好懵丨youtube/Smithsonian Channel

截图中的数据错了吗?

就截图上的字幕来看,这个数据显然错了。

有没有可能是截图断章取义了?可惜我没有找到这个视频截图的出处,所以无法考究了。

不过可以猜想一下,“蟑螂赛高铁”的速度,可能用了一个常见的手法:换算成人类身形

上面的研究说,美洲大蠊最快时速可达5.4公里,也就是每秒1.5米,相当于身长的50倍;

截图里说的时速322公里,也就是每秒89米,89米的1/50是1.79米,相当于一个高个子人类的身高。

原来这个速度,是按秒速相对身长的倍数、再套用人类身高来算的!一切都说得通了!

截图中的英文字幕意思是“等同于每小时200英里”,这里的“等同于”应该是有前提的,推测是截图截漏了

可是还有个问题:蟑螂是直愣愣趴在地上爬,移动距离和速度,的确可以和身长做比较;我们人类一般情况下,也不是趴在地上直挺挺地前进啊,因此把蟑螂速度换算到人类速度上的做法,还是相当有问题呢

除非你这样移动丨giphy

关于蟑螂的风言风语

蟑螂赛高铁,这个流言就此被击破。这个星球上还有不少关于蟑螂的说法,我们也一道来说说。

眼见一只,家里有两万只?

不太真

这恐怕是关于蟑螂最著名的流言之一:如果你在家里发现了一只蟑螂,说明在看不到的角落里,你家已经入住了两万只蟑螂。

真相:

这个数据来源于一个30多年前的研究:美国研究人员在低收入群体的家里放上蟑螂粘板,一天后,平均每个粘板上有42.3只蟑螂。经过酱酱酿酿的推算,研究人员认为一半的住宅里有13000只蟑螂,最坏的情况有18000只蟑螂——没到20000只,我们得救了!

好啦,还是安慰一下你。

“30多年前”和“低收入群体”都是比较极端的情况,根据我国2015年的数据,15平方米的房间平均一夜只能粘到0.104只蟑螂,你家有多少个15平方米呢?

蟑螂药不起效了?

很遗憾,蟑螂药的确越来越不管用了。

研究人员在美国用6个月时间对3个蟑螂种群做实验,测试它们对几种常见杀虫剂的耐药性,结果发现并没啥用,蟑螂还是那么多[3]。

还有研究进一步发现,常用杀虫剂对实验室出生长大的蟑螂有效,但对现实生活中的蟑螂杀伤力很小就算把它们捉起来放到封闭容器里直接用杀虫喷雾喷,蟑螂的死亡率也达不到100%[4]。

这有部分原因是蟑螂繁殖太快了,能抵抗杀虫剂的基因能迅速传给下一代、不断强化。

以上研究对象都是德国小蠊,为了保险起见,我们姑且认为对美洲大蠊同样适用。

杀虫剂没用,就好好打扫家里啰,让蟑螂在你家住不下去。

蟑螂爱吃糖?

不太真

印象中蟑螂爱吃糖,所以我们会把杀虫剂混进糖里等它们上钩。

真相:

不过,随着人蟑大战延绵不绝,因为爱吃糖而嗝屁的蟑螂越来越少、也留不下后代,而那些不爱吃糖的蟑螂就获得了生存和繁衍优势,现在很多蟑螂也不爱吃糖了,加了杀虫剂的糖对它们失去了吸引力。

唔……要不换点儿咸口的试试?咸甜永动机嘛!

蟑螂会报仇?

有网友云,打蟑螂要赶尽杀绝,不然目睹了同胞被拖鞋拍死的蟑螂,会拖家带口来找你复仇。

真相:

蟑螂的智商在昆虫中的确算高,但没有高到会让它们产生“为同胞报仇情绪”的地步。事实上,惨死蟑螂的尸体还会发出由脂肪酸组成的特定信息素,告诉同胞“别来!会死!”

退一万步说,就算一堆蟑螂来找你又会怎么样,不过是住你家不给房租罢了,勿怕勿怕。

蟑螂能死而复生?

还有人说,被拍死的蟑螂尸体会神秘消失,之后还会卷土重来,获得称号“打不死的小强”。

真相:

多半是因为你根本没拍死蟑螂,蟑螂缓过劲自己跑了而已

蟑螂很擅长变形,从12毫米的站立身高变成3毫米的压扁身高,只需要300毫秒到800毫秒;而且它们可以承受900倍体重的垂直压力。

你以为你踩死了蟑螂,可能只是踩扁了它们而已,用纸筒拍的杀伤力就更低了。

另外蟑螂也会装死,甚至能装死好几天,等你离开了它起来甩甩头醒醒神,又是一条好螂。

写到这里我也很苦恼:总结了关于蟑螂的种种传言,有真有假,越辩越明的结论竟然是——我现在仿佛感觉自己裤管里就有几只蟑螂……

参考文献

[1]https://www.guinnessworldrecords.com/world-records/70631-fastest-insect-on-land

[2]https://museumsvictoria.com.au/article/lunar-new-year-10-australian-tigers-cn/

[3] Fardisi M, Gondhalekar A D, Ashbrook A R, et al. Rapid evolutionary responses to insecticide resistance management interventions by the German cockroach (Blattella germanica L.)[J]. Scientific reports, 2019, 9(1): 1-10.

[4] Gordon J M, Eva M J, Gaire S, et al. Common consumer residual insecticides lack efficacy against insecticide-susceptible and resistant populations of the German cockroach (Blattodea: Ectobiidae)[J]. Journal of Economic Entomology, 2024, 117(5): 2051-2059.

作者:李小葵

编辑:游识猷

本文来自果壳自然(ID:GuokrNature)

如需转载请联系sns@guokr.com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参考消息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cns1952.com/gov/8028.html

(0)
参考消息网的头像参考消息网
上一篇 2025年3月1日 上午10:01
下一篇 2025年3月1日 上午10:01

相关推荐

  • 阿嚏!都是柏树惹的“祸”,但能一砍了之吗?

    焦点|涕泪横流,都是柏树惹的“祸”? 最近网络上 流传着大量北京市区花粉飘扬的视频 不少网友一边“涕泪横流”一边留言 “为什么北京今年的花粉这么多?” “北京的柏树花粉这么多, 为什么不能全部砍了?” …… 在北京天坛公园,柏树飘落大量花粉,游人掩鼻而行(3月20日摄)。新华社记者 鞠焕宗 摄 3月20日上午9时许 记者从北京天坛公园东门进入 看到花粉如烟雾…

    2025年3月23日
    8000
  • AI大模型咋做“阅读理解”?“笨”方法成为解题关键!

    你们有没有想过,像那些聊天机器人或者无所不能的AI大语言模型,它们是怎么看懂我们写的字,听懂我们说的话呢?它们又不认识汉字,也不会说中文,这到底是怎么做到的呢? 给每个词一个“秘密代号” 想象一下,我们要教电脑认识小动物。我们不能直接给它看图片,得用一种它能懂的语言——数字! 我们可以给每个小动物打分,比如: ▷ 毛茸茸指数(1分代表不太毛茸茸,10分代表超…

    2025年4月6日
    5700
  • 电脑运行如飞的真相大揭秘:操作系统如何变身“超级调度大师”?

    当我们使用电脑时,常常会同时打开多个程序。打开办公软件,打开上网浏览器,打开音乐播放器......诸多程序同时运行。但你是否想过,为何电脑能有条不紊且快速地响应各个程序的指令?这背后发挥关键协调作用的,正是电脑的“管家”—— 操作系统(Operating System,OS)。 图源:Pixabay 操作系统有很多,比如Windows、macOS、Linux…

    2025年3月8日
    15000
  • 18万棵!防风固沙为什么要种梭梭树?

    审核专家:董文攀 北京林业大学副教授 梭梭树,这一被誉为“沙漠守护者”的树种,以其顽强的生命力和独特的生态价值,在广袤的沙漠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去年的3月,综艺节目《种地吧》的十位少年在甘肃省民勤县,与当地村民和志愿者共同栽下18万棵梭梭树苗。 在地质过程中,随着青藏高原的隆起,亚洲腹地的环境逐渐变得干旱,无数生物相继消失,而梭梭树的祖先适应了变化的环境…

    2025年3月14日
    13000
  • 离太阳最近的恒星系统,能否成为人类未来的星际家园?

    离太阳最近的恒星系统能否成为人类未来的星际家园? 比邻星b是围绕红矮星比邻星运行的一颗行星(想象图) 在科幻作品中,探索外星世界并建立殖民地的故事始终引人入胜,美剧《迷失太空》(LostIn Space)便是其中的佳作之一,该剧讲述了罗宾逊一家踏上前往南门二(又称半人马座α,AlphaCentauri)行星的冒险之旅。那么,人类是否真的能踏上这段星际旅程?在…

    2025年1月9日
    211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