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夏无缝切换,羽绒服还没收就又要上身了?新一股寒潮来袭

近日,伴随着一场“超级大回暖”,全国多地出现“火箭式”升温,大部地区累计升温幅达10℃以上。不过,今天(3月1日起),新一股寒潮来袭,将给中国中东部地区带来“俯冲”式降温,同时将出现大范围雨雪天气。

中央气象台3月1日06时发布寒潮色预警

受寒潮影响,预计,3月1日08时至3月4日20时,我国中东部气温将自北向南先后下降6~10℃,其中,华北南部及其以南的大部地区降温12~16℃,部分地区降温18℃以上;4日早晨,最低气温0℃线将南压到江汉至沿淮一带。另外,青藏高原北部和西部有6~10℃的降温。

其中,预计,3月1日08时至3月3日08时,东北地区大部、华北中南部、黄淮大部、江淮西部、江汉、江南西部以及青藏高原北部和西部等地将降温6~8℃,其中,黑龙江东部、吉林东部、华北南部、黄淮中西部、江汉、江南西部等地的部分地区降温10~12℃,局地降温幅度可达14℃以上。

图片来源:中央气象台

这场大范围雨雪天气过程中

有三个关键之“最”

最强降水时段——1日20时至2日20时

最强降水区域——江汉东部至沿淮地区,累计降水量可达40至60毫米,强度同期少见。

降水相态最复杂区域——随着气温下降,3月1日至3日,**陕西、山西、河南、山东、湖北、安徽、江苏一带可能先下雨再转雪。**尤其是黄河和淮河之间的区域,由于前期大气暖热,积攒了大量的不稳定能量,后续冷空气南下过程中将激发明显的强对流天气。

气温骤然下降

应及时加强保暖工作

注意室内外温差

勤加衣物

别忘了“春捂”很重要!

“春捂”强调的是在季节变换时,不要骤然减衣,而要根据气温逐步调整,以保证身体有足够的时间去调节适应气温变化,增强抵抗力。

尤其是老人、儿童和体质较弱的人群,早晨和晚上温度较低时仍需适当保暖,尤其注意颈部、腰部和足部这些易受寒的部位。

最实用的穿衣法则是“洋葱式穿衣法”:

内层:选择柔软、透气吸汗的棉质或保暖内衣或者秋衣。

中层:穿毛衣、卫衣等衣物。

外层:选择一件轻薄的夹克或者风衣或马甲。

另外,雨雪、寒潮易造成路面湿滑、道路结冰。外出当心路滑。尤其是很多路面虽然没有积雪,但是结了薄薄的一层冰。这种情况是最容易被忽视,也是最容易引起滑倒的。尽量减少电动车和自行车出行,选择步行或公共交通工具。如需骑车出行,需给车胎放点气,增加轮胎与地面摩擦,选择路面无积水、无冰冻、雪层较浅的平坦路段骑行,避免紧急刹车和急转方向以防止侧滑。

综合来源:中央气象台、中国天气网、应急管理部宣教中心等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参考消息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cns1952.com/gov/8027.html

(0)
参考消息网的头像参考消息网
上一篇 2025年3月1日 上午10:01
下一篇 2025年3月1日 上午10:01

相关推荐

  • 发现请举报!北京严惩“瘦肉精”“槽头肉”,这份指南让你避坑——

    针对制售假劣肉制品问题,北京开展为期10个月的专项整治行动,重点整治肉制品掺杂掺假、以假充真、虚假宣传等违法违规行为。 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梳理养殖屠宰、生产经营、餐饮服务、网络销售等环节问题,向全市肉制品食品生产经营主体发布“十五个严禁”提醒告知书。要求各食品生产经营单位严格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管理制度,保障肉类产品质量安全。 为严厉打击…

    2025年4月22日
    2700
  • 这两球的颜色是一样的?不,我不信!

    有张图一度在社交网络刷屏。明明左边一枚“蓝球”,右边一枚“绿球”,但其实这两枚球真正的颜色是一样的。 你跟我说这两枚球颜色是一样的???| David Novick 大家都不信。于是有人立刻开始自己动手,去除背景和圆点的颜色。 惊了,真是一样的??? 不论怎么操作,去除背景色,图片拼接,还是计算机取色,得出的结论都是一样——两个球,的的确确,是同一种颜色。按…

    2025年4月14日
    4400
  • 如果你购物车里有这5件东西,赶紧删掉!!!

    近几年,社交平台上各种“小神器”层出不穷,质量却参差不齐。有的十分鸡肋、有些是智商税……但更危险的是那些看似好用却暗藏风险的品类,今天就来为大家盘点 5 种“网红神器‘刺客’”,生活中千万要注意! 淋油勺/热油勺 这种“淋油勺”和汤勺差不多大,但更深一点,主要是用来炝油,往勺里倒一些油,也可以同时放花椒、辣椒、葱姜蒜等,放在煤气灶小火上加热,等油烧到合适的温…

    2025年4月25日
    2100
  • 号称“菌王”的鸡枞菌,让徐霞客、李时珍都念念不忘!

    鸡枞菌(拉丁学名为Termitomyces albuminosus)是与白蚁共生的真菌,作为可食用的野生菌之一,主要生长在海拔1000-3000米的山区,常见于针阔叶林中地上、荒地上、玉米地中等,被誉为“菌中之王”。在中国,鸡枞菌的记载与文化渊源可追溯至两千多年前。本文将带你穿越古今,探索鸡枞菌在不同时期文化中的独特地位。 两千多年前,《庄子》书中记载: “…

    2025年3月19日
    7600
  • 中国曾经“最好吃的疫苗”,你还记得吗?

    1953年3月26日,小儿麻痹症免疫疫苗首次研制成功 脊髓灰质炎,俗称小儿麻痹症,其病原体是一种专门侵袭中枢神经系统中运动神经细胞的嗜神经病毒。该病毒会导致相关肌肉失去神经支配,进而引发萎缩,尤其影响1至6岁的儿童群体,即便幸存者得以保命,也常伴随终身残疾。脊髓灰质炎之所以令人闻风丧胆,不仅在于其造成的严重后果,更在于其发病前的隐匿性。疾病初期,患者往往仅表…

    2025年3月26日
    78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