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丑鱼有个机关很好玩,肉也好吃,就是会给你手指啃掉……

扳机鱼的正式名叫做鳞鲀,是鲀形目鳞鲀科鱼类的统称。扳机鱼这个俗称来自于英文triggerfish,指它们的第一背鳍可以立起卡住,就像手枪的扳机一样(这个在后面有演示)。鳞鲀也是常见的观赏鱼,在水族界,人们不叫它扳机鱼,而叫它“炮弹”,因为鳞鲀在水中高速穿行而又不摆尾巴,酷似一枚炮弹。

在海里,最令潜水员闻风丧胆的不是凶猛的大鲨鱼,也不是剧毒的水母,而是一种长得丑丑的小鱼——

图片

离我远点啊……

在潜水界,大家通常叫它“扳机鱼”,潜水时候和它四目相对,你的脚蹼、你的手指就要小心了……

图片

扳机鱼的吻痕

更可怕的图在后面

图片

扳机鱼大战章鱼,你猜谁赢

1

图片

碰上它可别惹,人家生嚼海胆

扳机鱼的正式名叫做鳞鲀,是鲀形目鳞鲀科鱼类的统称。扳机鱼这个俗称来自于英文triggerfish,指它们的第一背鳍可以立起卡住,就像手枪的扳机一样(这个在后面有演示)。鳞鲀也是常见的观赏鱼,在水族界,人们不叫它扳机鱼,而叫它“炮弹”,因为鳞鲀在水中高速穿行而又不摆尾巴,酷似一枚炮弹。

图片

圆斑拟鳞鲀(Balistoides conspicillum

图源:aquariophilie

一种小小的鱼儿名字竟与两种军火相关,而巧的是它们的性格还又十分火爆——这就是它们令潜水员敬而远之的原因。许多鳞鲀有强烈的领地意识,无论对方大小,它们对入侵者毫不手软,二话不说就奋起追咬,直到把对方逐出领地,要是碰上一条繁殖期护巢的鳞鲀,它们的暴烈程度还要再加一个档次,所以潜水员都被教育远离鳞鲀,要是被盯上了就拿脚蹼对着它,宁愿废掉脚蹼也不要废掉自己。

图片

?就这样咬碎了?你来帮我开生蚝

图源:Tiktok

而鳞鲀,是吃虾蟹螺贝海胆的,它们的牙齿又十分锋利,一旦被啃上,轻则破相,重则伤残——国外曾有人钓上一条黑副鳞鲀,结果一个不小心,手指少了一截。鳞鲀的凶猛也不是针对人类,去看看那些介绍鲨鱼的水族资料,很多都会特意强调鲨鱼不要和鳞鲀混养,不是因为鳞鲀会被吃掉,而是因为它们会痛打鲨鱼。

图片
图片

被黑副鳞鲀咬掉手指那位

鳞鲀在全世界共有42个物种,从接近北极圈的挪威海到温暖的赤道地区,它们可谓无处不在,珊瑚礁、海草床、河口乃至远洋都是鳞鲀的势力范围。大多数鳞鲀种类都生活在印度-太平洋的热带珊瑚礁海域,只要在这里潜水,那就是在鳞鲀的家门口蹦迪。

不过好消息是并不是所有鳞鲀都那么暴躁,潜水员们最怕的是褐拟鳞鲀Balistoides viridescens),也就是他们所谓的泰坦扳机鱼或泰坦炮弹(titan triggerfish),这是印度-太平洋海域最大的鳞鲀,体长可达75厘米,不难想象被它咬伤一口的份量!

图片

褐拟鳞鲀,看着就大,难怪称为泰坦

图源:fishesofaustralia.net.au

不过正所谓鱼不可貌相,有些小型的鳞鲀也很暴躁。锉鳞鲀属(Rhinecanthus)就是一类很不好惹的小型鳞鲀,这个属的代表就是那个“世界上名字最长的鱼”胡姆胡姆努库努库阿普阿阿鱼(夏威夷原名叫:humuhumunukunukuāpuaʻa,大致意思是有猪一样的鼻子的三角鱼)——说人话,这叫叉斑锉鳞鲀(Rhinecanthus aculeatus,俗称毕加索扳机鱼或毕加索炮弹。还有波纹钩鳞鲀(Balistapus undulatus)也不是善茬。锉鳞鲀和钩鳞鲀体长都只有三十厘米左右,不到褐拟鳞鲀的一半长,但论斗志它们丝毫不逊于褐拟鳞鲀。

图片

胡姆胡姆努库努库阿普阿阿鱼,长得很塑料,但其实几乎见了什么都要咬一口。图源:snorkeling-report

单个的鳞鲀已经很可怕了,要是集起群来岂不天下无敌?不过如果真的在水里见到了鳞鲀群,那倒是可以放点心,因为那些集群的鳞鲀领地观念比较弱,性情也都比较温和。角鳞鲀属(Melichthys)、黄鳞鲀属(Xanthichthys)和红牙鳞鲀(Odonus niger)就是这样的善良(相对来说)鳞鲀,它们的共同点是游动能力非常强,而且喜欢在开阔的水中层活动。

图片

成群结队的角鳞鲀(Melichthys niger),喜欢在波涛汹涌的大洋岛屿周围聚集。图源:ascension.gov.ac

图片

门图黄鳞鲀(Xanthichthys mento),生活在较深的水域

图源:monaconatureencyclopedia

鳞鲀之名源于它们厚重的鳞片,这身特化的鱼鳞紧密相连包裹在鳞鲀的全身,形成一副坚硬的锁子甲,所以鳞鲀咬别人很容易破防,但别人咬它却没有那么容易把它咬伤。不过,碰上一些体型碾压的捕食者,比如大型的裸胸鳝和鲨鱼,鳞鲀的这身防御就不起作用了,因为它会被整个吞掉。

图片

咬不动啊…是鳝鳝我不够大了

这时候,鳞鲀的“扳机”就有了用武之地。它的第一背鳍由坚硬的鳍棘组成,第一鳍棘如果立起来就会自动锁死,再配合撑开的腹部和腹鳍棘,鳞鲀可以把自己卡在石缝或天敌嘴里免得被吞掉(要是卡不住就没戏了)。等到危机解除之后,鳞鲀会先放下第一背鳍的第二鳍棘,这是一个开关,能解锁第一鳍棘,然后鳞鲀恢复原状,逃之夭夭。

图片

这是一张鳞鲀的X光照,可以看到,它的第一背鳍由两枚鳍棘组成。图源:australiangeographic.com

图片

2

图片

那么厉害,还不是很好吃

看到这,吃货们可能会感觉鳞鲀有点眼熟,这是不是剥皮鱼/耗儿鱼?剥皮鱼是革鲀科的鱼类,不过它和鳞鲀还真是近亲。仔细看看,不难发现鳞鲀和革鲀的区别。

首先,革鲀的第一背鳍裸露在外的只有第一鳍棘(所以也叫单棘鲀),这枚第一鳍棘也远没有鳞鲀的第一鳍棘那么粗壮;其次,革鲀的鳞片是细小的绒毛状结构,与鳞鲀的坚硬大鳞不同;最后,看体型,革鲀明显比鳞鲀侧扁,游得也慢,它们想被称为“炮弹”还差点意思,虽然在水族市场上革鲀沾了鳞鲀的光也叫xx炮弹。

图片

单角革鲀(Aluterus monoceros),川渝地区的“极品耗儿鱼”基本就是这种。图:fishesofaustralia.net.au

图片

这样就认识了是吧

图片

这张照片来自巴西特立尼达岛,刚好涵盖了鳞鲀和革鲀。左上:大洋疣鳞鲀(Canthidermis sufflamen);左下:角鳞鲀;右上:单角革鲀,三种鱼有两种环球分布。图源:Guabiroba(2020)

不过,鳞鲀还确实能吃,在国内沿海的海鲜市场上,宽尾鳞鲀、褐拟鳞鲀和黄边副鳞鲀并不少见,在欧美地区,鳞鲀也是常见的食用鱼,和革鲀一样,鳞鲀在食用的时候也需要剥皮。不过由于食物链的关系,大型的珊瑚礁鳞鲀可能富集雪卡鱼毒,在吃的时候需要小心。

图片

做泰坦炮弹刺身,剥皮对刀都是考验

图源:YouTube

图片

这大概是条灰鳞鲀

图源:corriecooks

另外,虽然现代的鳞鲀已经让潜水员敬而远之,在中新世的古巴,与巨齿鲨同时同地,却还曾生活着一种鳞鲀巨无霸——维氏鳞鲀(Balistes vegai),它的体长可达2米,足足是现代最大鳞鲀墨西哥湾副鳞鲀的两倍长,光是一枚牙齿就有2.5厘米长,要是它没灭绝,别说吃它,大家还敢潜水吗?

图片

维氏鳞鲀的复原图,这是历史上最大的鳞鲀

图源:prehistoric-wiki.fandom.com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参考消息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cns1952.com/gov/13471.html

(0)
参考消息网的头像参考消息网
上一篇 2025年4月30日 下午1:01
下一篇 2025年4月30日 下午1:01

相关推荐

  • 一字之差:红霉素软膏or红霉素眼膏,你用对了吗?

    在日常生活中,红霉素软膏和红霉素眼膏是很多人家中常备的药物。然而,很多人可能并不清楚它们之间的区别,甚至会混淆使用。今天,就让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这两种药物,确保大家能够正确使用。 一、成分与浓度 红霉素软膏和红霉素眼膏的主要成分都是红霉素,但它们的浓度有所不同。红霉素软膏中红霉素的浓度为1%,而红霉素眼膏的浓度为0.5%。这种浓度差异决定了它们的适用范围和治…

    2025年4月1日
    7100
  • 春季养好肺,就是在提升免疫力!记住这一“动”、二“吸”、三“吃”,护好身体防线!

    病毒轮流来袭,肺作为人体的第一道防线,承受了很大的防病压力。 《黄帝内经》有云:肺系一身之气,司呼吸、主皮毛,开窍于鼻。肺的中医别名为“华盖”,它像伞一样为五脏六腑遮风挡雨。同时肺又是娇脏,“百草回芽,百病易生”,由于春季早晚温差大、多风,花粉、细菌,病毒轮流来袭,肺作为人体的第一道防线,承受了很大的防病压力——

    2025年4月8日
    5400
  • 300元就能买下你的隐私?!“开盒”到底有多可怕?

    你的隐私还安全吗?你敢相信300元就能买下你的姓名、年龄、住址、照片、身份证号码、手机号码吗? 你的隐私还安全吗?你敢相信300元就能买下你的姓名、年龄、住址、照片、身份证号码、手机号码吗? 近日,某互联网平台高管的女儿因追星纠纷在网络上多次“开盒”他人隐私事件引发大量网民关注。这位年仅13岁的女孩在网络上恶意曝光了多名素人的隐私信息,并通过“开…

    2025年3月25日
    9000
  • 【医疗问答】糖尿病患者的饮食应如何调整?能不能吃甜食?

    策划:中华医学会 审核:陈伟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主任医师 糖尿病患者的饮食调整非常重要,因为饮食因素可以直接影响血糖水平。合理的饮食不仅能帮助维持正常的血糖,还能减少糖尿病引发并发症的风险。糖尿病饮食应以低血糖指数(GI)的食物为主,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并注重均衡的营养。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是关键。碳水化合物会直接转化为…

    2025年2月20日
    14000
  • 又到过敏季 打好呼吸保卫战

    春风送暖,百花争艳,本该是最惬意的季节,但您身边有没有这样的朋友,整日喷嚏不断、咳嗽不停,他们很可能是过敏啦! 过敏是因为人体免疫系统太敏感,误把花粉当“敌人”,释放“组胺”等物质,导致鼻子痒、打喷嚏、咳嗽,甚至引发哮喘。春季是过敏性疾病高发季节,所以提醒大家,过敏体质的人要远离过敏原,保护好呼吸道。 目前由呼吸与危重症学科牵头,联合耳鼻咽喉科、儿科及皮肤科…

    2025年3月31日
    71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