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地里干嘛挂“彩灯”呢?原来是给Ta们设的“陷阱”……

当我们走在乡间的小路上,有时会发现田地里挂着彩灯。它们是用来给农民照明的吗?

田地里的灯用处可大了。它们是农民的“秘密武器”。

确实,这些彩灯是专门用来诱杀害虫的,被称为“诱虫灯”。“稻田深处草虫鸣”“草田高下乱虫鸣”“野田萧瑟草虫吟”……自古以来,说到“田”,似乎就不得不提起“虫”。田地里有益虫,也有害虫。害虫是田间的“迷你破坏王”。它们会伺机而动,群起而上,啃食农作物,对农作物造成严重伤害。

为了消灭害虫,人们可没少动脑子。如今,科学家们已经掌握了多种害虫防控技术,在田间挂彩灯就是其中一种。

彩灯为什么能引诱来害虫呢?你应该听说过“飞蛾扑火”吧?华中农业大学的雷朝亮教授团队通过深入研究,利用现代生物技术,为我们揭开了这种现象背后的奥秘,提出了“光胁迫理论”:蛾类习惯在夜间活动,它们看到火光或人工光源后,就会产生生理应激反应,体内产生特殊的化学物质,导致能量代谢增强,处于持续兴奋状态,结果就会一个劲儿地乱飞,朝光源猛扑过去。

除了蛾类,还有很多昆虫都是天生的“追光者”,常常会硬生生地撞到光源上。

雷朝亮教授团队提出“光胁迫理论”后,便开始研究灯光诱控技术,研制出不同类型的诱虫灯。其中,风吸陷阱式太阳能专用诱虫灯对害虫的诱杀效率很高,很受农民欢迎。为什么这种诱虫灯广受欢迎呢?因为它有四大好处:高效、精准、安全和智能。下面我们来一探究竟。

先说说“高效”。雷朝亮教授团队在利用灯光的基础上,还采用了风吸加挡板的设计。在灯具下方设置了吸虫风道,风道顶部有进风口,底部有风扇。当扇叶快速转动起来时,会带动空气流动,从而产生吸力。

那些被灯光引诱过来的害虫,刚一到达挡板,就会被吸进风扇下面的集虫盒中。吸虫风道的上部比中间要粗,使得中间成为一个相对狭窄且风速较高的区域,让害虫难以逃脱,因而诱捕效率很高。

再说说“精准”。传统的诱虫灯光源波长单一,诱捕的目标不够明确,不但没法把要消灭的害虫全部吸引过来,反而会吸引一些无害甚至有益的昆虫。

每种昆虫对不同颜色光源的敏感程度不一样。为了让诱虫灯能够有针对性地引诱害虫,科学家们不断进行研究,筛选出70多种重要农业害虫的敏感波长,精确调配制灯材料的比例,制造出了因害虫而异的专用光源。这样,不论是在稻田、麦田,还是大豆田、玉米地……农民都可以针对不同害虫,放置相应颜色的诱虫灯。

接下来是“安全”。传统的诱虫灯中设有高压电网,会“六亲不认”地诱杀所有靠近的昆虫。风吸陷阱式诱虫灯用风道代替了高压电网,还特意为天敌昆虫设计了逃生装置。

根据目标害虫和天敌昆虫行为上的差异,科学家在诱虫灯的集虫盒上方预留了爬升空间,以及不同尺寸的窄缝式或孔眼式逃生门,让天敌昆虫有机会逃出去。

最后是“智能”。昆虫扑灯的行为虽然不太受控,但也不是完全乱扑,细心研究的话还是可以发现规律的。

不同昆虫在夜间扑灯的时间也不一样。目前,科学家们已经归纳出了近百种重要农作物害虫的扑灯高峰期,比如水稻害虫褐飞虱通常集中在晚上8点到11点扑灯。

根据昆虫扑灯行为的规律,科学家们研发出了具备多种功能的诱虫灯智能远程控制开关灯系统,有了这个系统,诱虫灯晚上不会一直亮着,而是主要在害虫扑灯的高峰期点亮,从而显著提高了诱虫灯的捕虫效率,降低了天敌昆虫的扑灯概率,也节约了能源。

除了利用灯光诱杀害虫,科学家们还有什么防治害虫的好办法?

科学家们的办法可多了,例如粘虫板(球)诱杀法和昆虫性信息素诱杀(迷向)法。

粘虫板(球)诱杀法比较简单。科学家研究发现,昆虫和我们人类一样,也有自己偏爱的颜色,比如蚜虫喜欢黄色,蓟马偏爱蓝色,柑橘实蝇偏爱绿色,等等。因此,我们可以用黄色粘虫板诱捕蚜虫,用蓝色粘虫板诱捕蓟马,用绿色诱蝇球诱捕柑橘实蝇。黏黏的粘虫板(球)制作简单,成本较低,便于使用,防治害虫的效果也不错。

昆虫性信息素诱杀(迷向)法也不复杂。研究发现,昆虫为了吸引同种异性,会释放挥发性的化学信号物质,这种物质叫作性信息素。目前,人们可以利用的昆虫性信息素已有上百种,对付的目标主要是鳞翅目害虫。性信息素诱杀法就是在田间安放一定数量的诱捕器,诱杀害虫成虫,避免它们繁殖后代;性信息素迷向法是在一定范围内大量释放性信息素,干扰害虫成虫,让它们找不到同类异性,这样也可以避免它们繁殖后代。

使用诱虫灯、粘虫板(球)和昆虫性信息素来捕杀害虫,都不会对环境造成破坏。未来,科学家们还会继续研究,发展更加先进、对环境更加友好的害虫绿色防控技术,让农民可以收获更多更安全优质的农产品。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参考消息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cns1952.com/gov/8189.html

(0)
参考消息网的头像参考消息网
上一篇 2025年3月2日 上午10:01
下一篇 2025年3月2日 上午10:01

相关推荐

  • 10周狂甩3公斤,腰围暴瘦3厘米!减肥的有效方法,推荐你这种

    编译:公子欣 2022年的全球估计数据显示,全球超过43%的成年人超重,其中5.04亿女性和3.74亿男性肥胖。肥胖是一种慢性疾病,会增加各种并发症的风险,每年导致约280万人死亡。 运动是非常有效的体重管理方法,但由于体重的原因,传统的陆上有氧运动会增加肥胖和超重人群的骨骼和关节损伤。水中有氧运动越来越被认为是治疗肥胖症的有益且有效的方法。 日前,发表在《…

    2025年3月25日
    7600
  • 在试管中“驯化”蛋白质:酶的定向进化

    生命的存续需要能量,而能量的释放、储存和利用都需要通过化学反应来实现,这便依赖一类特殊的蛋白质——酶。它们由活细胞合成,在生物体内外极为高效地催化着各种生化反应,并已被广泛应用在食品、药物、饲料等物资的生产中。 如今,这一生命活动的化学引擎,正经历着一场静默的“驯化革命”。 酶。 图片版权图库,转载使用可能引发版权纠纷 如同农学家改良作物品种,科学家通过模拟…

    2025年3月14日
    12400
  • 一级文物、二级文物…馆藏文物的“级”是怎么定的?

    每次到博物馆参观,都会被那些具有鲜明时代特征和典型地方文化风格的文物所吸引,旁边标签上的信息通常都有名称、时代和出土时间、出土地点等基本信息,尽管大家都知道文物是要分级的,但文物分级到底是怎么回事?文物分级的标准又是什么呢?接下来让我们用几分钟时间让大家弄明白我国馆藏文物的分级规则。 我们国家文物的分级主要依据的法律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这相当于文…

    2025年2月8日
    15200
  • 外萌内狠!祭鱼的主人公?“獭”们就在浙江这座小岛上→

    很多时候我们是看不见水獭的,水獭的身体颜色偏黑色,常常晚上出现在水里,没有什么声音,当你发现它的时候它已经靠的很近了,你只能看见它的两个眼睛就像两个灯泡,所以它有一些别的名字,有的地方叫它水鬼或者水猴子。 水獭的牙齿非常锋利,加上尾巴大概有96厘米到1.3米的长度,它是淡水生态系统的顶级掠食者,很多地方的水獭甚至能捕食鳄鱼。 獭祭鱼的传说 全世界有13种水獭…

    2024年12月26日
    22400
  • 生花生VS熟花生,哪个更营养?

    花生是一种广受欢迎的坚果,无论是追剧时的零食伴侣,还是节日里的下酒小菜,花生总以它那多变的风味,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美味。 但你知道生花生和熟花生,到底哪个更营养?别急着下结论,让我们一起来了解清楚吧! 营养成分大比拼 首先,生花生和熟花生在营养成分上其实有很多相似之处。它们都含有丰富的脂肪、矿物质和维生素等营养成分,对人体健康有很多益处,碳水化合物还能…

    2024年12月20日
    213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