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香糖咽到肚子里,会粘住肠子吗?科学真相来了!

很多人小时候都被家长吓唬过:“别吞口香糖,会粘住肠子!”甚至有人说它会在体内“赖着不走”。如果不小心吞下一块口香糖,真的会这么危险吗?科学解答在此——

一、口香糖的成分:为什么它“不消化”?

口香糖的“灵魂”是**胶基**(天然或合成橡胶),它赋予口香糖弹性咀嚼感。此外还含有甜味剂、香精和软化剂等。

关键点

- 胶基无法被人体消化酶分解**,但并非“强力胶”,不会主动黏附肠道。

- 甜味剂、香精等成分会被吸收或分解,最终只有胶基残留。

二、口香糖在体内经历了什么?**

1.胃里“翻滚记”

胃酸和胃部肌肉会像搅拌机一样,把口香糖与其他食物混合成糊状(食糜),再推入肠道。虽然胶基不分解,但胃酸 和机械作用会削弱其黏性。

2. 肠道“过山车”

肠道通过规律蠕动(每分钟约1-2次)持续推动内容物移动,口香糖会被黏液包裹,与肠壁“擦肩而过”。

黏液屏障:肠道表面覆盖滑溜溜的黏液层,大大降低异物直接接触肠壁的可能。

3. 最终归宿

1-3天内,口香糖会随粪便排出体外,不会“定居”在体内。

三、误区破解:那些年你听过的谣言

- ❌ “口香糖会粘住胃/肠子”:肠道光滑且不断蠕动,口香糖没有机会“扎根”。

- ❌ “在体内存留7年”:纯属谣言!胶基虽不分解,但排泄系统会正常送走它。

- ⚠️ 唯一风险**:短时间内吞下大量口香糖(如几十块),可能增加肠梗阻风险,但极为罕见。

四、误吞后需要做什么?

- 保持冷静:单次误吞无需恐慌,观察身体反应即可。

- 多喝水、吃高纤维食物:帮助加速肠道蠕动,促进排出。

- 就医信号:若出现持续腹痛、呕吐、无法排便等,及时就诊(但概率极低)。

总结

口香糖不是“肠道杀手”,偶尔误吞一块不会粘住肠子。科学看待传言,放下焦虑,但也要教育孩子养成咀嚼后吐出的好习惯哦!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参考消息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cns1952.com/gov/8659.html

(0)
参考消息网的头像参考消息网
上一篇 2025年3月8日 下午1:00
下一篇 2025年3月8日 下午4:00

相关推荐

  • 为什么有些动物是圆脸?猫头鹰为啥长了个“猫头”?

    猫科动物的圆脸看着短,但是要论长度很可能不算短脸。例如不少狮和虎的头骨长度都超过30厘米,甚至更大。 在这个世界上,有些动物因为拥有类似人类婴儿的圆形头部、圆脸和大眼睛,受到了人们的喜爱和关注。 其中,猫科动物和鸮形目 (也就是猫头鹰) 是典型的例子 不过你有没有想到过 它们的圆形的头部是怎么来的? 猫头鹰为什么长了个“猫头”? 首先,猫科动物的圆脸看着短,…

    2024年12月30日
    13100
  • 宝宝突发意外怎么办?婴儿心肺复苏(CPR)全指南,新手爸妈必学

    一个您身边懂医的朋友 / 让健康变得更简单 初为父母,宝宝的每一声啼哭都牵动着你的心,但你是否想过,如果宝宝突然窒息、呛奶甚至心跳骤停,你该如何应对?婴儿的身体极其娇嫩,普通的急救方法可能并不适用,而每一秒的延误都可能带来无法挽回的后果。 掌握婴儿心肺复苏(CPR)技能,不仅是为宝宝的安全加一道防线,更是让你在紧急时刻能冷静应对的底气。 今天,我们就用最简单…

    2025年2月22日
    8200
  • 惊!“甜蜜水果”甘蔗秒变“健康杀手”,这些风险你知道吗?

    在阳光和煦的日子,街头巷尾的水果摊中,我们总能看到甘蔗那挺拔的身影。一节节饱满且色泽诱人的甘蔗,仿佛正热情地向人们招手,散发着它那独特的魅力。当下正值甘蔗大量上市的时节,它凭借着那清甜爽口的滋味,迅速成为了人们偏爱的水果。轻轻咬上一口,清甜的汁水瞬间在口腔中四溢开来,带来满满的愉悦与满足。 甘蔗不仅口感绝佳,还具有清热解毒、生津止渴的功效,是不可多得的美味水…

    2025年2月23日
    8100
  • 警惕!“沉默的杀手”——肝硬化

    每年的3月18日是“全国爱肝日”,今年爱肝日的宣传主题为“早防早筛 远离肝硬化” 什么是肝硬化? 提到肝硬化你会想到什么,大肚子、腹水?呕血、黑便?还是言语缓慢、行为异常?很多人想到的会是这些,其实这只是失代偿期肝硬化并发症的一些表现。那到底什么是肝硬化呢? 肝硬化是一种常见的由多种原因引起的慢性、进行性、弥漫性肝病。当肝脏受到长时间的损伤后,会逐渐形成纤维…

    2025年3月19日
    2200
  • “中国最性感的包子”是怎么锁住汤汁的?传统美食背后讲究真不少

    很多传统美食都有独家风味和口感。你有没有好奇过:广西生榨米粉的清香和充满韧劲的口感、广东双皮奶的细腻香滑从何而来?靖江的蟹黄汤包,薄薄一张面皮如何锁住浓郁汤汁和蟹香? 很久以来,这些传统地方美食的奥秘往往被归于厨师的天分或秘而不宣的师徒传承,问就是“师傅教的”。 其实,在这些独特的美味与口感背后,隐藏着许多科学奥秘。现在,《写给吃货的分子美食学》可以带你揭开…

    2024年12月22日
    138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