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香糖咽到肚子里,会粘住肠子吗?科学真相来了!

很多人小时候都被家长吓唬过:“别吞口香糖,会粘住肠子!”甚至有人说它会在体内“赖着不走”。如果不小心吞下一块口香糖,真的会这么危险吗?科学解答在此——

一、口香糖的成分:为什么它“不消化”?

口香糖的“灵魂”是**胶基**(天然或合成橡胶),它赋予口香糖弹性咀嚼感。此外还含有甜味剂、香精和软化剂等。

关键点

- 胶基无法被人体消化酶分解**,但并非“强力胶”,不会主动黏附肠道。

- 甜味剂、香精等成分会被吸收或分解,最终只有胶基残留。

二、口香糖在体内经历了什么?**

1.胃里“翻滚记”

胃酸和胃部肌肉会像搅拌机一样,把口香糖与其他食物混合成糊状(食糜),再推入肠道。虽然胶基不分解,但胃酸 和机械作用会削弱其黏性。

2. 肠道“过山车”

肠道通过规律蠕动(每分钟约1-2次)持续推动内容物移动,口香糖会被黏液包裹,与肠壁“擦肩而过”。

黏液屏障:肠道表面覆盖滑溜溜的黏液层,大大降低异物直接接触肠壁的可能。

3. 最终归宿

1-3天内,口香糖会随粪便排出体外,不会“定居”在体内。

三、误区破解:那些年你听过的谣言

- ❌ “口香糖会粘住胃/肠子”:肠道光滑且不断蠕动,口香糖没有机会“扎根”。

- ❌ “在体内存留7年”:纯属谣言!胶基虽不分解,但排泄系统会正常送走它。

- ⚠️ 唯一风险**:短时间内吞下大量口香糖(如几十块),可能增加肠梗阻风险,但极为罕见。

四、误吞后需要做什么?

- 保持冷静:单次误吞无需恐慌,观察身体反应即可。

- 多喝水、吃高纤维食物:帮助加速肠道蠕动,促进排出。

- 就医信号:若出现持续腹痛、呕吐、无法排便等,及时就诊(但概率极低)。

总结

口香糖不是“肠道杀手”,偶尔误吞一块不会粘住肠子。科学看待传言,放下焦虑,但也要教育孩子养成咀嚼后吐出的好习惯哦!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参考消息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cns1952.com/gov/8659.html

(0)
参考消息网的头像参考消息网
上一篇 2025年3月8日 下午1:00
下一篇 2025年3月8日 下午4:00

相关推荐

  • 警惕!心火嘴现,肝火眼显,五官异常是肝脏 “起火” 信号,学会自救,刻不容缓

    中医警告:‌五官的异常,是五脏在‘喷火’!‌ “熬夜爆痘、口臭便秘、眼睛干涩……你以为只是小毛病?中医警告:‌五官的异常,是五脏在‘喷火’!‌ 全球超数十亿人因长期内脏上火导致慢性病‌,而90%的人却误以为“多喝热水”就能解决! 今天,我们从中医视角揭秘‌五脏之火与五官的致命关联‌,教你一眼看穿身体“火源”,精准调理不踩雷!

    2025年4月9日
    4900
  • 企鹅:豹海豹你够了,不仅吃我们,还把我们当做礼物……

    “豹海豹:来抱一抱”。豹海豹的食性广泛,除捕食各种企鹅外,还会捕食磷虾、乌贼或鱼类。 豹海豹吹气泡,这通常是一种攻击性表现(图源:awesomeocean.com) 众所周知,在南极没有北极熊。那么在南极的生态圈中,豹海豹就充当了北极熊的角色,成为众多企鹅的噩梦。 豹海豹(Hydrurga leptonyx)是南极第二大的海豹,仅次于南象海豹(Miroung…

    2025年3月1日
    13400
  • 18岁少年腹中“潜伏”木瓜大肿瘤,医生妙手“拆弹”解危机

    长沙18岁的少年小杰在一次体检中发现腹部有一个巨大肿块,而自己却从来没有感觉到它的存在,着实让他和家人大吃一惊。 小杰是一名学生,平日里身体健康,生活学习都很正常。如果不是体检,谁也想不到他腹中竟然已经悄悄长出了一个巨大肿瘤。为进一步治疗,家人带小杰到湖南省人民医院儿童医学中心小儿外科就诊,检查发现该肿物位于中腹部右侧,触摸和按压都没有痛感。 ▲CT结果显示…

    2025年3月19日
    7600
  • 【医疗问答】子宫肌瘤都需要做手术吗?术后多久才能备孕?

    策划:中华医学会 审核:王桂香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 副主任医师 并非所有子宫肌瘤患者都需要做手术,当出现以下3种情况才会考虑手术治疗。 (1)如果在准备怀孕前发现子宫黏膜下肌瘤,那么医生通常会建议患者手术治疗。通常选择宫腔镜这种微创的手术方法,它能精确地切除子宫肌瘤,以减少在怀孕时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2)如果患者为肌壁间肌瘤并伴随月经量增多、盆…

    2025年2月21日
    13500
  • 人工智能助力帕金森病治疗与药物研发范式革新

    郁金泰 帕金森病是仅次于阿尔茨海默病的第二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其不仅表现为运动功能障碍,还可能波及睡眠、情绪和认知等多个方面,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可能导致严重残疾。目前,帕金森病的治疗主要依赖于多巴胺替代疗法和深部脑刺激等对症治疗手段。但随着疾病进展,对症治疗方法对帕金森病的运动症状(震颤、运动迟缓、强直等)的获益逐渐减少,使得病程管理愈发困难。幸运…

    2025年4月24日
    33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