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喝米汤就能健康成长?“零添加”的食品更健康?2025年3月科学领域流言榜来了→

1.用米汤代替母乳和配方奶粉,也能让婴儿健康成长?

流言:米汤营养丰富,能够代替母乳和配方奶粉让婴儿健康成长。

真相:这种说法大错特错,千万不要相信。有大量证据表明,母乳是新生儿最完美的食物,除了能提供水分和热量,还含生物活性成分、维生素和矿物质,能促进婴儿生长发育、预防疾病,降低未来肥胖和糖尿病风险。配方奶粉虽然比不上母乳,但经科学调配,尽可能模拟母乳成分,也可满足婴儿成长的营养需求。但米汤以淀粉为主,缺乏必需脂肪、乳糖及优质蛋白,长期将其作为主要食物,容易导致婴儿营养不良。目前宣扬“米汤可以代替母乳和配方奶粉”的博主已因发布健康谣言被平台禁言,不足为信。

来源:科学辟谣

2.肥胖人群才会得脂肪肝?

流言:胖人血脂高,更容易患脂肪肝,而瘦人无须担心。

真相:这种说法过于片面。脂肪肝的本质是肝细胞内脂肪堆积过多,虽然肥胖确实是主要危险因素之一,但并不是唯一原因。很多体重正常,甚至偏瘦的人也可能患上脂肪肝,这类情况在医学上被称为“瘦子脂肪肝”或“营养不良性脂肪肝”。甚至有研究发现,消瘦的脂肪肝患者其总体死亡率高于超重、肥胖的脂肪肝患者。换句话说,脂肪肝并不是胖子专属,瘦子也会出现脂肪肝,虽然瘦子患病可能性比胖子低,但严重性可能高于胖子。因此,瘦子得脂肪肝,更需要格外重视。

来源:科学辟谣

3.“零添加”的食品更健康?

流言:食品添加剂对人体有伤害,只有“零添加”的食品才健康。

真相:这种说法过于绝对。“零添加”通常指不额外添加防腐剂、色素、香精等食品添加剂,听起来好像“天然”,但这并不等于更营养或更安全。我国批准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均经过严格的安全评估,在合理范围内使用不仅没有健康隐患,还能延长保质期、改善口感或提升外观。反而有些刻意追求“零添加”的食品,很可能为了延长保质期而加入大量糖、盐,在营养上并不占优势。此外,“零添加”标签也容易被当作营销噱头,误导消费者忽视配料表中其他对健康不利的成分。

2025年3月27日,国家卫生健康委会同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了50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和9项标准修改单,其中明确提出:不允许再使用“不添加”“零添加”等用语对食品配料进行特别强调。

来源:科学辟谣

4.得过敏性鼻炎是因为免疫力低下?

流言:身体免疫力低下,接触过敏原才会过敏,演变为过敏性疾病,比如过敏性鼻炎。

真相:这种说法完全没有科学依据。过敏性鼻炎的发病机制是:免疫系统误将普遍无害的物质,比如尘螨、花粉、动物毛屑、金属材质(镍)等,识别成了威胁,过量释放组胺、白三烯等炎性介质,导致鼻黏膜屏障受损,从而出现阵发性喷嚏、鼻痒、清水样涕等典型症状。这样的“免疫过激反应”显然与“免疫力低下”属于完全不同的两种状态。

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

5.带蒸汽眼罩睡觉能护眼?

流言:有商家宣称“戴蒸汽眼罩睡觉可护眼、助眠”,部分产品标注“x小时持续发热”,暗示整夜使用无害。

真相:千万不要这么做。蒸汽眼罩通过自发热控温技术,释放温热蒸汽,温和作用于眼部。但如果使用不当,不仅不护眼,反而可能“毁眼”。比如使用时间过长就很可能导致低温烫伤。目前,市面上不少蒸汽眼罩的实际温度都可达50℃~60℃,且发热时长超过1小时。这相当于“温水煮眼球”。如果在睡眠中使用,人的痛觉感知下降,很可能烫伤了都不知道。再比如眼周有伤口、炎症或化妆时使用,可能诱发结膜炎甚至角膜溃疡,部分敏感体质人群还可能出现接触性皮炎。总之,护眼应遵循科学指导,避免盲目轻信商业宣传。

来源:腾讯较真

6.能憋住尿,说明肾功能好?

流言:憋不住尿说明肾脏功能下降,需要看大夫。

真相:这种说法毫无道理。肾脏的主要职责是过滤血液、生成尿液,而憋尿能力的强弱主要与膀胱的储尿功能和盆底肌的控制能力有关。也就是说,能憋住尿不能反映肾脏的健康状况。另外,不建议频繁憋尿,该行为可能导致膀胱收缩功能减退,严重还可能引发尿路感染,甚至带来肾功能损害。判断肾功能是否正常,需要依靠医学检测,比如尿检和肾小球滤过率等。总之,能不能憋尿不是评估肾功能的标准,养成规律排尿的习惯才更有助于泌尿系统的健康。

来源:科学辟谣

关于科学领域流言榜

由中国科协发布,每月组织专家召开榜单评审会,综合时效性、危害性等标准,甄选出热点流言进行特别解读,并全网推送。

联合发榜:科学辟谣平台、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学习强国”学习平台

支持平台:微博辟谣、头条辟谣、腾讯较真、网易健康、头条健康、百度知道、抖音

科学辟谣:由中国科协、国家卫生健康委、应急管理部和市场监管总局等部委主办,中央网信办指导,全国学会、权威媒体、社会机构和科技工作者共同打造,旨在切实提高辟谣信息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让谣言止于智者,让科学跑赢谣言。

评审专家名单

(以姓氏笔画为序)

刘子琦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主任药师

张宇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研究院/博士 国家健康科普专家

陈鹏 南开大学传播系 副教授

韩宏伟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风险交流部主任 研究员

宋立丹 中国纺织建设规划院 高级工程师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参考消息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cns1952.com/gov/12521.html

(0)
参考消息网的头像参考消息网
上一篇 2025年4月22日 下午4:01
下一篇 2025年4月22日 下午4:01

相关推荐

  • 喝咖啡也有最佳时间!喝对了好处真的意想不到

    咖啡的健康作用是靠发挥抗炎作用实现的,而上午喝咖啡正好匹配促炎因子等的生物节律,可以让抗炎作用发挥的更好,相当于一个做加法的过程。而下午或晚上喝咖啡,则会影响褪黑素分泌,破坏夜间的生物节律,相当于做减法。 现代人越来越离不开咖啡了: 早起精神来一杯,中午犯困来一杯; 打鸡血时加浓美式,一杯下肚精神抖擞; 休闲娱乐加奶加果汁,香醇一口容光焕发。 ——咖啡堪称是…

    2025年4月24日
    2800
  • 科普文章|睡眠障碍不要慌 康复能够帮大忙

    晚上睡不着就是睡眠障碍吗? 具体有什么表现呢? “晚上躺着要很久才能睡着,半夜要醒好几次,一晚上睡不到6个小时。” “这严重影响我的精力和记忆力,白天总是头痛、昏昏欲睡,工作出错,我老板要忍不了了。” 看来你是患上了*“睡眠障碍”*。 什么是“睡眠障碍”? “睡眠障碍”包括多种类型,本文仅介绍失眠障碍。 失眠障碍 是指尽管有合适的睡眠机会和睡眠环境,依然对睡…

    2024年12月30日
    21700
  • 出门旅游总是便秘?拉不出,怎么办?

    小长假出游,本该是诗和远方,却总被“一厕难求”搅得心力交瘁!为何换张床肠道就“堵得慌”?是水土不服还是肠道“认生”?让我们从科学角度聊一聊旅行便秘的元凶,破解攻略,让你一路畅通! 01 什么是便秘? 便秘,一般指排便困难、不畅、次数减少(每周少于3次)或粪便干结量少。简单来说,若你连续两天以上无排便,或频繁感到排便费力不适,就要警惕了。需注意的是,偶尔排便间…

    2025年4月8日
    6500
  • 一种罕见病在法国山村频发,幕后黑手原来是一道美味佳肴?

    在法国阿尔卑斯山滑雪胜地蒙查文,平时只有数百人的小镇竟然有一种罕见病“渐冻症”高发。研究人员历经多年研究,既不是遗传原因,也未排查出环境因素,究竟是因为什么原因让这里罕见病不罕见? 撰文 | MaxTom 在法国阿尔卑斯山,蜿蜒的公路慢慢爬升到海拔1200米,那里坐落着一个世外桃源般的小村庄蒙查文(Montchavin)。这个曾经沉睡的小山村,在20世纪70…

    2025年3月24日
    8000
  • 天天吃素,血脂就不会高了?

    流言“天天吃素,血脂就不会高了?” 很多人认为,血脂高,就应该少吃肉、少吃油,多吃素,不少人甚至只吃素食,一点荤腥不沾。 流言分析 这种说法并不正确。 只吃素不一定能降血脂,而且可能会造成蛋白质缺乏。实际上,肉类不仅藏在肥肉里,一些看起来的素食,如蛋糕、瓜子等食物,本身就含有很高的油脂。此外,煎、炸等烹饪方式,也会给食物带来很多的油。如果摄入碳水化合物过多,…

    2025年2月18日
    186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