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爷突然由勤变“懒”,竟然是因为它…

养牛羊养了一辈子的张大爷,已经习惯了在大草原里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环境里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但不知从何时开始,张大爷老是感觉发热乏力,全身关节疼痛,身体犯懒,具体什么时候已经记不得了,但依稀记得应该是从上次买了一批小羊崽来喂养后开始的。去镇上的医院找医生看,说怀疑是腰椎间盘突出,镇上没条件做手术,建议进行保守治疗,可治疗了半年一点效果都没有,在外地工作的孩子知道后,带张大爷去县医院看病,一个大夫问诊之后建议查一下是否有布鲁氏菌感染?经抽血进行血培养报阳,后经疾控中心虎红平板凝集试验筛查,试管凝集试验确诊为布鲁氏菌病。

近日某网红美女兽医曝出,经日常接诊未做好防护措施导致反复感染布鲁氏菌。

1. 什么是布鲁氏菌病(Brucellosis)?

布鲁氏菌病(Brucellosis),简称布病,是一种由布鲁氏菌(Brucella)引起的人畜共患传染病。[1]该病在我国属于《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也是职业病分类中的生物因素所致职业病。布鲁氏菌属为革兰阴性不动杆菌,是一类重要的人畜共患病病原体,可分为12个种,其中羊布鲁氏菌、牛布鲁氏菌、猪布鲁氏菌、犬布鲁氏菌可感染人,以羊布鲁氏菌的致病性最强。我国流行的主要是羊布鲁氏菌和牛布鲁氏菌。[2]

2. 布鲁氏菌的传播途径

布鲁氏菌主要通过以下途径感染人类:

接触传播:直接接触患病动物的组织、血液、排泄物或乳汁,或通过受损的皮肤、黏膜感染。

消化道传播:食用被布鲁氏菌污染的生奶、奶制品或未煮熟的肉类。

呼吸道传播:吸入被污染的气溶胶。

3. 布鲁氏菌病的症状

感染布鲁氏菌后,潜伏期一般为1-3周。常见症状包括:

发热:典型表现为“波状热”,体温逐渐升高至39℃以上,随后下降,反复出现。

多汗:尤其在夜间或退热时,可湿透衣裤。

关节和肌肉疼痛:多为游走性大关节疼痛,常累及脊柱、膝关节等。

乏力:几乎所有患者都会出现,即使休息也无法缓解。

生殖系统症状:男性可出现睾丸炎、附睾炎;女性可出现卵巢炎、子宫内膜炎。

其他症状:肝脾淋巴结肿大、头痛、厌食、体重下降等。

4. 怀疑感染后的处理

怀疑感染布鲁氏菌后,应尽快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结合流行病学史和实验室检测进行诊断。治疗通常采用抗生素联合疗法,需持续6-8周。若不及时治疗,可能转为慢性感染,导致骨关节、心血管、神经系统等并发症。

5.如何预防感染布鲁氏菌?

1)预防布病的根本在于控制和消除畜间布鲁氏菌的传播流行。对易感动物实施有效的疫苗接种计划,饲养场地定期进行规范性消毒等措施可以控制布病在畜间的传播。在我国人布鲁氏菌疫苗仅限于高危人群免疫接种。

2)饲养、屠宰、皮毛加工等高危人群进行作业前培训指导,在作业的过程中做好个人防护,重点在于皮肤、眼角膜以及呼吸道的防护,防止与病原菌直接接触。

3)强化食品安全,购买正规渠道的经过检疫的牛羊肉等鲜肉及肉制品、奶制品。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不追求极致“新鲜”,不食用未经灭菌的生奶制品,不食用半熟或生肉制品,生熟分开,避免交叉污染,防止病从口入。

4)在自然环境中,布鲁氏菌可以在动物皮毛、土壤中生存数周甚至数月,但对物理和化学因素敏感,比如巴氏消毒、日光照射以及常用的化学消毒剂等都能有效的杀灭布鲁氏菌。

参考文献:

[1]RoopRM 2nd, Barton IS, Hopersberger D, Martin DW. Uncovering the Hidden Credentialsof Brucella Virulence. Microbiol Mol Biol Rev. 2021;85(1):e00021-19.

Published2021 Feb 10. doi:10.1128/MMBR.00021-19

[2]唐玉伟;王一佳;高嘉妮;张路遥;莫菲;牛生吏;王盈予. 布鲁氏菌病的防治方法研究进展[J]. 中国兽医杂志,2024,(11):98-106.

撰稿:重庆市江北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王亚副主任技师,重庆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彭靖尧副主任技师,邹老师的科普花园邹静波主任技师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参考消息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cns1952.com/gov/8906.html

(0)
参考消息网的头像参考消息网
上一篇 2025年3月12日 上午10:01
下一篇 2025年3月12日 上午10:02

相关推荐

  • 【健康讲堂】高血压与肾脏病:隐匿的 “双向奔赴” 危机

    在人们追求健康生活的道路上,慢性肾脏病正悄然成为隐匿的健康威胁。据权威数据显示,全球约有 8.5 亿人受到慢性肾脏病的困扰,这一数字令人触目惊心。其发病原因复杂多样,而高血压正是其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临床研究表明,约 25% 的慢性肾脏病由高血压引发 。长期处于高血压状态,会使肾脏的血管承受过高压力,导致肾脏结构和功能受损。随着病情进展,肾脏逐渐失去正…

    2025年3月7日
    3900
  • 大熊猫爱吃竹子,可能是被竹子控制了!

    大熊猫爱吃竹子,可能是因为被竹子“驯化”了! 欢迎收看自然小喇叭栏目的第78期,在过去的半个月里,我们搜罗了一下值得一看的自然新闻和研究:‍ 1) 独角鲸的长牙,可以把鱼撞晕 2) 竹子驯化了大熊猫 3) 3D打印丁丁,治疗勃起障碍 4) 小狗接受脑外科手术 5) 类人猿会用啪啪啪来社交 6) 鲸靠南尿北调,成为大自然的搬运工 独角鲸为何长长牙? 独角鲸有一…

    2025年3月19日
    2400
  • 化疗后的病人最好不要接触?化疗药物会传染给身边人?

    化疗是一种通过化学药物杀灭癌细胞的治疗方法,药物会随血液循环到达全身,作用于癌症病灶,也可能影响部分正常组织,引发毒副作用。 流 “化疗后的病人最好不要接触” 近日网上有传言称,“化疗后的病人最好不要接触。因为化疗药物可能被呼出或通过其他途径的方式传染给他人。” 言 流言分析 这种说法完全立不住脚。 化疗是一种通过化学药物杀灭癌细胞的治疗方法,药物会随血液循…

    2024年12月23日
    27500
  • 糖友必存|牢记5组数字并发症减半|医生追着点赞

    今天聊聊和2型糖尿病朋友们密切相关的“神奇数字”。 这些数字就像一个个健康信号灯,随时提醒控糖路上的风险。 记住它们,就相当于掌握了对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主动权。 1.体重:体重管理是综合管理糖尿病的重要环节,控制体重对血压、血糖、血脂都有改善作用。 糖友们应牢记体质指数(BMI)要小于24 kg/m2。 血糖:一般情况下,糖友们自我监测的毛细血管血糖(指尖…

    2025年3月23日
    2200
  • 体重超重,国家卫健委出手!这些减肥的“坑”你踩过吗?

    3月9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举行记者会。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任雷海潮回答中外记者提问时表示,将持续推进体重管理年行动。当前危害中国老百姓健康的首个主要危险因素和疾病,来自慢性的非传染性疾病,而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当中的很多致病因素跟每个人的行为生活方式、饮食和体育锻炼都密切相关,比如体重异常的问题。 体重异常容易导致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脂肪肝,甚至一部…

    2025年3月16日
    24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