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卵管不通怎么办?输卵管扩张再通术是怎么回事?

作者:苗杰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 副主任医师

审核:梁宇霆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 主任医师

子宫输卵管造影是检查输卵管是否通畅最常用的方法,如果造影发现输卵管不通畅或近端堵塞,可以行DSA下输卵管扩张再通术进行治疗。

输卵管扩张再通术是经子宫腔向宫角处置入输卵管专用导管,通过输卵管导管引入超滑微导丝对输卵管进行疏通,由于导丝超滑、软硬适度,一般不会损伤输卵管,但当输卵管粘连严重时,也会出现疏通失败的情况。

使用导丝疏通输卵管后,通过输卵管导管做选择性输卵管造影,观察输卵管显影情况,如果疏通效果不满意,可继续疏通到满意为止。疏通成功后,通过输卵管导管加压推注治疗药物,既对输卵管起到冲刷作用,也有治疗效果,药物经输卵管进入盆腔,对改善盆腔环境也有作用,从而达到治疗效果。

比如输卵管近端阻塞的患者,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达到疏通目的,疏通之后,下个月经周期即可备孕。

图1 原创版权图片,不授权转载

需要了解的是,输卵管疏通之后,如存在一些自身因素,比如盆腔炎症持续存在或者伴有子宫内膜异位症等疾病,输卵管会有再次堵塞的可能。

因为输卵管扩张再通术只是一个物理性疏通,如果病因没有完全去除,一段时间以后,输卵管完全可能会再次堵塞、粘连。

所以建议患者无论是输卵管造影,还是扩张再通术后,从下个月开始,抓紧时间尽快备孕。如果时间超过一年,很有可能出现输卵管再次堵塞。

当然,有一些输卵管堵塞非常严重,比如既往有过女性生殖系统结核,管腔损伤比较严重,粘连也非常严重,通过这种方法很难疏通,这种情况会建议患者去做试管婴儿,即通过人工受精方式把受精卵植入到宫腔里面。

图2 原创版权图片,不授权转载

对于重度输卵管粘连患者,如果不愿接受辅助生殖技术,也可以咨询生殖外科医生,尝试宫腹腔镜联合手术对输卵管进行疏通、修复,如果手术成功,有望自然受孕。

相对来说,输卵管扩张再通术比较简单,损伤小、风险低、费用少。对于轻度输卵管堵塞患者,可以作为治疗首选,如果输卵管扩张再通术效果不佳,再采取其他治疗方案。医生会把几种治疗方式告知患者,遵循患者的意见,同时也会帮助患者分析,根据具体情况更适合做哪种治疗。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参考消息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cns1952.com/gov/8937.html

(0)
参考消息网的头像参考消息网
上一篇 2025年3月12日 下午1:00
下一篇 2025年3月12日 下午1:00

相关推荐

  • “喝duǐduǐ、小肚几”孩子说话萌萌的,可能也是一种病

    为什么有些小朋友 说话总像含着半块饼干? 比如: 喝duǐduǐ(喝水水) 小肚几(小兔子) 嘚嘚(哥哥) 这可不是简单的“卖萌” 很可能是功能性构音障碍在搞鬼 小朋友的发音系统,就像一个交响乐团:嘴唇是小提琴手,灵活地控制着音节的起始和结束;舌头是钢琴家,精准地弹奏出不同的音符;声带则是管乐组,为声音提供丰富的音色和响度。 图片来源:摄图网 每一个部分都协…

    2025年3月5日
    5500
  • 血管畸形不再神秘:一文读懂诊断与治疗新策略

    作者:申刚 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 主任医师 审核:刘莉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 主任医师 在人体复杂的脉管系统中,血管畸形犹如一道不易察觉的暗流,悄无声息地影响着健康。这些先天性的异常,虽不如心脏疾病那样广为人知,但其带来的困扰却不容小觑。从新生儿的青紫斑块到成人难以解释的肿胀,血管畸形可能在任何年龄阶段显露端倪。 血管畸形,本质上是一种血管发育…

    2024年12月17日
    15300
  • 春季乍暖还寒,护腰护颈正当时

    又是一年春色好 三月的重庆依然阴晴不定 昨日凄风冷雨 今晨艳阳高照 百花与落叶齐飞 短袖共棉衣一色 久居于此的人们 或许早已习惯了这座网红城市 与生俱来的魔幻交通、魔幻天气 但不得不说 “乍暖还寒时,最难将息” 天气忽冷忽热 很容易引起颈椎、腰椎等疾病高发 该怎么办呢? 图源:Pixabay 为什么天气转暖、万物复苏的季节,很容易导致颈椎病、腰椎病复发、高发…

    2025年3月12日
    4300
  • 注意!如果鼻腔流出这种液体,可能是大脑“漏水”了

    日常生活中,不小心出错时,我们经常会调侃自己或朋友“脑子进水了”。实际上,正因为“进水了”,脑子才能更好地运转。 有研究表明,人脑中约有150ml的“脑脊液”,这是一种无色透明的液体,人的大脑就悬浮浸泡在这些脑脊液中,既能确保大脑不轻易受到外界有毒物质的入侵,也限制了体外一些激素对大脑的影响。 脑脊液在人脑中进行有方向性的流动,从脑室流向中脑导水管,供大脑正…

    2024年12月4日
    18500
  • 42%老人患肌少症|35%医生不懂防治|糖尿病防控新重点

    李大爷患糖尿病多年,药是越加越多,血糖却总是不稳。 有专家说减肥有助于控制血糖,李大爷便下定决心减肥。 折腾几个月,体重减了10斤,人却越来越虚弱,一次不慎摔跤后,家人将他送到医院检查。 一开始连医生也不知道他身上发生了什么,经过多科室会诊后才确诊他得了肌少症。 李大爷困惑不已,减肥不是好事吗?怎么莫名其妙得了肌少症? 一、什么是肌少症? 肌少症全名叫做肌肉…

    2025年3月20日
    22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