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不是“夜间门诊”!突发病情时,你应该这样做

作者:应菊素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主任护师

审核:王立祥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三医学中心 主任医师

中华医学会科学普及分会第十届主任委员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社会老龄化的加剧,人们面临着更多突发性疾病和慢性病急性发作的风险。然而,许多患者在面临突发病情时,往往对急诊就诊流程和要求知之甚少,导致就诊过程中产生诸多困惑。

当面对健康危机时,寻求急诊服务变得至关重要。

医院通常设有门诊和急诊,以应对不同患者的就医需求。急诊专门接诊急危重症和急性创伤病人,其设置旨在确保这类患者能够第一时间得到诊治。那么,哪些情况下患者应该去看急诊呢?

首先,急性创伤,如车祸、烫伤等意外事件需要到急诊就诊。这类情况往往伴随着剧烈的疼痛、出血等,需要立即进行救治。此外,慢性病急性发作也是急诊的重要接诊对象。例如,高血压患者血压急剧升高、糖尿病患者出现低血糖等,这些情况都可能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需要及时送往急诊处理。

值得注意的是,有些患者可能因为白天工作繁忙,选择在晚上下班后前往急诊看病。然而,急诊并非“夜间门诊”,它有着严格的收治范围和规定。对于慢性病等非紧急病情,患者应尽量到门诊就诊,以免占用急诊资源,影响急危重症患者的救治。

急诊与门诊在看病程序、分科设置和功能定位上存在着显著差异。

在看病程序上,急诊患者到达后,首先由分诊护士进行简单的询问和查体,根据病情的轻重缓急确定就诊顺序。而门诊患者则需要先挂号,然后按照挂号顺序等待就诊。这一流程的差异体现了急诊救治急危重症的紧迫性和高效性。

图1 原创版权图片,不授权转载

在分科设置上,急诊通常分为内科、外科等科别,相对于门诊而言,其分科较为宽泛。门诊则分科更细,患者可以根据自己的病情选择相应的科室和医生就诊。这种分科设置的差异使得急诊能够更快速地应对各种急危重症,而门诊则能够提供更专业、更细致的医疗服务。

在功能定位上,急诊以救命为重点,主要收治急危重症和急性创伤病人。而门诊则是一般病人看病的区域,以诊断和治疗为主要任务。这种功能定位的差异使得急诊和门诊在医疗服务中各有侧重,共同构成了现代医疗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急诊就诊流程通常包括分诊、挂号、看病、治疗等环节。对于特别危重的患者,急诊护士会尽快缩短病史收集和查体的过程,直接安排患者进入抢救室进行救治。同时,急诊医护人员会根据患者的病情变化随时调整就诊顺序,确保危重患者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

前往急诊就诊时,患者需要注意携带身份证、医保卡等必要证件,以便挂号和报销。同时,患者应该亲自前往急诊就诊,因为分诊护士需要看到患者本人才能进行基本的判断。如果患者有既往就诊经验和慢性病病史,最好携带相关医疗资料和处方,以便急诊医护人员更全面地了解患者病情。

在急诊就诊过程中,患者可能会遇到后来者比自己先就诊的情况。这并非急诊医护人员的不公平对待,而是因为他们遵循着“先救命后治病”的原则,根据病情的轻重缓急来确定就诊顺序。因此,患者应该理解并配合急诊医护人员的工作,共同维护急诊救治秩序。

图2 原创版权图片,不授权转载

对于一些特殊病例,如被狗咬伤、醉酒等,急诊也提供了相应的救治服务。被狗咬伤的患者需要立即前往急诊就诊,接受伤口处理和疫苗接种等预防措施。醉酒的患者则会根据病情轻重接受洗胃、输液等处理,以促进体内酒精的排泄。

此外,为了预防传染病传播,医院会设置发热门诊和肠道门诊,如每年的4-10月期间,北京等地区的医院会设置肠道门诊来专门接诊腹泻病人。发热门诊和肠道门诊也是24小时开放的特殊设置区域,患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合适的就诊方式。肠道门诊不开放期间,急性腹泻患者则需要前往急诊就诊。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参考消息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cns1952.com/gov/8964.html

(0)
参考消息网的头像参考消息网
上一篇 2025年3月12日 下午4:00
下一篇 2025年3月12日 下午4:00

相关推荐

  • 呼吸影响视力?科学家发现瞳孔的神秘规律→

    编译:公子欣 就像照相机的光圈一样,瞳孔控制着进入眼睛的光线量。因此,它对于我们的视觉以及如何感知周围环境至关重要。一个多世纪以来,已知有3种机制可以改变瞳孔的大小——光线量、焦距、认知因素(如情绪或脑力活动)。 现在,瑞典卡罗林斯卡学院的科学家们发现了第4种——呼吸。这项发表在《生理学杂志》上的研究表明,瞳孔在吸气时最小,在呼气时最大——这可能会影响我们的…

    2025年2月28日
    10100
  • 大众对孤独症存在哪些误区?家长如何识别孤独症早期信号?

    孤独症,也称为自闭症,是一种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通常在儿童早期出现,影响孩子的社交能力、沟通能力以及行为模式。目前,针对孤独症的治疗主要以康复训练为主。 马上就是世界自闭症日了,今天一起来分享那些大众对孤独症的错误认知,以及如何早期识别孤独症信号。一起来看看吧~ 大众对孤独症的误区 1、误解为心理问题或是性格缺陷 许多人将孤独症等同于“性格孤僻”或“心理障碍…

    2025年4月1日
    9300
  • 成年后身高矮于同龄人?以为正常的行为,可能是导致性早熟的“元凶”

    有娃的朋友们都深有体会 亲朋好友一见面 最常对娃说的话就是 “又长高了” 作为家长 都希望自家娃长得高高的 啥子补品都给娃娃安排上 但小小年纪就长到了大高个 可能并不是一件好事 小心娃儿“性早熟” 性早熟是指儿童在正常发育年龄之前出现第二性征的发育。性早熟分为中枢性性早熟(CPP)和外周性性早熟(PPP),其中中枢性性早熟是最常见的类型。 图片来源:摄图网 …

    2025年3月9日
    9200
  • 肿瘤标志物升高就意味着得癌了吗?

    对于癌症的诊治公众也有很多疑惑,比如癌症会不会遗传?细菌和病毒感染会不会引发癌症?肿瘤标志物升高就意味着得癌了吗? 国家卫生健康委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我国初步建成国家、省、市、县四级癌症防治网络,已建立覆盖全国的人群肿瘤登记体系,肿瘤登记点覆盖全国98.6%的区县,为癌症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癌症早诊早治工作提质扩面,我国制定发布了食管癌、胃癌、肺癌和结直肠…

    2024年12月30日
    20500
  • 科学时光机 | 历史上“十痨九死”的结核病,现在怎么样了?

    1995年3月24日,世界卫生组织将每年的这一天作为“世界防治结核病日”,旨在纪念德国微生物学家罗伯特·科霍于1882年对结核病病原菌的重大发现,借此契机增强公众对结核病的认知。 历史上,肺结核在西方曾背负“死亡之首”的恶名。这一局面直至1882年结核分枝杆菌的发现才初现转机,随后1944年链霉素的分离更是为治疗带来了突破性进展。随着抗生素、卡介苗及化疗药物…

    2025年3月24日
    88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