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沙尘天气?沙尘来袭该如何防护?一文看懂→

春季是沙尘天气的高发季节。

什么是沙尘天气?沙尘来袭该如何防护?这份指南请收好!

什么是沙尘天气?

根据我国《沙尘天气等级》(GB/T 20480-2017)规定,沙尘天气指沙粒、尘土悬浮空中,使空气混浊、能见度降低的天气现象。沙尘天气等级主要依据沙尘天气发生时的水平能见度,同时参考风力大小进行划分。沙尘天气划分为浮尘、扬沙、沙尘暴、强沙尘暴、特强沙尘暴五个等级。

沙尘暴是一种自然现象,其成因取决于沙源、大风、强气旋三大因素。如遇沙尘天气,建议及时关闭门窗、减少外出。

沙尘天气有哪些健康危害?

这些人群别大意!

沙尘天气下,污染物可通过眼、鼻、喉等黏膜组织及皮肤,直接对人体产生不同程度的刺激症状或过敏反应。沙尘颗粒还可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引起多种呼吸系统疾患。

老年人、儿童、孕妇、患有呼吸系统疾病及心血管疾病的人群是敏感人群。沙尘天气时,应尽量避免外出。如果发生慢性咳嗽伴咳痰或气短、发作性喘憋及胸痛时,需尽快就医。

因职业需要必须在室外活动的人群,如交警、环卫工人、建筑工人等,应做好个人防护措施。

沙尘天气如何防护?

听专家支招

沙尘天气会对眼睛、呼吸道、皮肤等带来影响。沙尘天气如何防护?

▲室内采取以下措施

及时关闭好门窗,必要时可以用胶条密封住门窗,防止沙尘进入室内。

采用湿拖把擦地、湿抹布擦拭等湿式清理灰尘的方法,保持室内清洁干净,避免室内尘土再悬浮。

可使用加湿器、洒水等方法保持空气湿度适宜。

有条件的可在室内开启空气净化器。

▲外出应注意个人防护

佩戴口罩,减少风沙对呼吸道造成损伤。沙尘天气会同时存在浮尘、可吸入颗粒物和细颗粒物,可佩戴N95及以上防护口罩。

可佩戴防风的眼镜,避免风沙对眼睛造成损伤,如若风沙进入眼睛,切忌用手搓揉,应尽快用流动的清水冲洗或滴眼药水,如仍有不适应及时就医。

佩戴帽子、纱巾等防尘用具,用纱巾包围头部,避免风沙对皮肤、头发、耳朵等造成损伤。

外出回来应立即洗手、洗脸,用清水漱口,清理鼻腔,有条件的应该洗浴,并及时更换衣服,保持身体洁净舒适。

科科提醒 :沙尘天气时,空气干燥,易出现唇裂以及鼻子、咽喉干痒等情况,应多喝水、多吃富含维生素的蔬果,保持呼吸道通畅以及湿润,缓解咽喉的不适症状。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参考消息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cns1952.com/gov/9016.html

(0)
参考消息网的头像参考消息网
上一篇 2025年3月13日 上午10:01
下一篇 2025年3月13日 上午10:01

相关推荐

  • 过了保质期,食物就一定得扔吗?

    购买食品时,保质期几乎是所有人都会关心的一件事。然而,保质期意味着什么、是不是衡量变质的“金标准”,许多消费者并不清楚。因此,很多人会有诸如“过期扔了可惜,不扔怕吃出病”的困扰。 3月27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50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和9项标准修改单,其中新增“保质期到期日”和“消费保存期”两项标准。 增加这两项标准将对消费者产生哪些影响…

    2025年4月5日
    5500
  • 商业太空旅游从科幻走进现实:太空平民化还有多远?

    太空旅游,曾几何时如同未来科幻电影里的情节,激发了人们内心深处的敬畏与惊叹,点燃了大众对未知世界探索的热情,近年来,随着商业航天的崛起和技术突破,太空旅游已从科幻作品的想象逐渐演变为触手可及的商业服务。 从亚轨道飞行到月球观光,从私人空间站到深空探索,人类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迈向“太空平民化”时代。 图源:蓝色起源网站 亚轨道旅游:失重体验与科幻叙事的现实映射…

    2025年3月20日
    10500
  • 孩子能否一窥未来身高?X线、MRI、超声,骨龄评估到底该选哪种?

    本文科普主题相关学术文章推荐↓↓↓ ▌《协和医学杂志》2024年6期「生长发育与主动健康」专栏:《影像学评估青少年儿童骨骼成熟度的应用现状和研究进展》 原文作者:孙宇欣,郭晓湲,郑雪晴,陈适,阳洪波,潘慧 编辑丨刘洋 赵娜 审校丨李娜 李玉乐 监制丨彭斌 【版权声明】 《协和医学杂志》倡导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欢迎转载、引用,但需取得本平台授权。如您对文章内容…

    2025年4月2日
    5300
  • 不吃不喝40天!这条鱼爹的带娃方式太让人震惊了…

    身份档案:大泷六线鱼是谁? 学名:Hexagrammos otakii 家族:六线鱼科,俗称“六线鱼”“花斑鱼” 分布:西北太平洋海域,中国、日本、韩国沿海常见 体长:通常20-40厘米,最大可达60厘米 特征:体侧有6条纵向褐色条纹(这也是“六线鱼”名字的由来),擅长随环境变色,堪称海底“伪装大师”。 每年秋冬繁殖季,雄性大泷六线鱼会变身“房产中介”,在礁…

    2025年3月27日
    7400
  • 都一年了,你俩咋才走啊?

    之前我们提到过,让救助动物快速恢复并尽早放归野外通常是我们在救护过程中的首选策略。但有一些情况下,动物们是需要在我们这里休养比较长的一段时间的,比如需要在这边养好受损的羽毛后才能放归的凤头鹰;因骨折手术在救护中心休养了一年之久的普通鵟等等...... 还有我们今天要说的,两只“看不见”的貉。 01 去年就来了,今年才走✦ 去年春天,我们一起收到了两只幼年貉。…

    2025年3月8日
    117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