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种在家就能做的运动,让睡眠不自觉变好!

有不少科学研究表明,抗阻运动(如深蹲、俯卧撑等力量训练),可能是一剂改善睡眠的“天然良药”。

2024 年发布的《中国居民睡眠健康白皮书》显示,我国居民的平均睡眠时长普遍偏短,为 6.75 小时,有 28%的人群夜间睡眠时长不超过 6 小时。睡眠质量也不尽如人意,超六成人的睡眠质量欠佳,甚至有 1/5 的人属于“较差”水平(<70分)。

对于很多人来说,睡个好觉似乎已成为一种“奢侈”。不过近年来,有不少科学研究表明,抗阻运动(如深蹲、俯卧撑等力量训练),可能是一剂改善睡眠的“天然良药”。

5种在家就能做的运动,让睡眠不自觉变好!

研究证实:

抗阻运动有助于改善睡眠!

2025 年 1 月发表在《睡眠医学》上的一篇文章中,研究者招募了一组存在延迟睡眠-觉醒相位障碍的男大学生,这种障碍表现为入睡时间晚、起床困难,导致睡眠时间与日常生活节奏不匹配。

参与者被随机分为两组,一组进行抗阻运动(如哑铃训练、深蹲等),另一组进行有氧运动(如跑步、骑自行车)。实验持续数周,期间通过睡眠日志、可穿戴设备等工具,记录了他们的入睡时间、睡眠效率、深度睡眠时长和夜间觉醒次数等关键指标。

结果显示,进行抗阻运动的参与者在以下方面有显著改善:

入睡时间缩短:平均比有氧运动组快约 15~20 分钟入睡。

睡眠效率提升抗阻运动组的睡眠效率提高了约 10%,而有氧运动组仅提高了约5%。

深度睡眠增加:抗阻运动组的深度睡眠时长增加了约 20~30 分钟,显著优于有氧运动组。

研究者分析认为,抗阻运动之所以更有效,可能与其对身体和神经系统的独特作用有关。抗阻运动通过刺激肌肉力量增长和身体恢复,不仅缓解了身体紧张,还促进了中枢神经系统的放松,从而更容易进入睡眠状态。

此外,还有研究证实,抗阻运动能调节体内褪黑激素的水平(这是一种帮助调节睡眠的天然物质),同时还能减少身体的炎症反应,改善情绪,让人感到更放松、更愉快。

同时,抗阻运动的效果会随着坚持的时间越长而越明显。不过,对于年纪较大的人来说,效果可能会稍微减弱,所以中老年人可能需要更长时间的坚持。

总的来说,抗阻运动是一种简单、安全又不用花太多钱的方法,不仅能让我们睡得更好,还对身体和心理健康都有好处,值得大家试一试。

这 5 类抗阻运动

推荐你试试!

接下来,我们给大家推荐一些在家里就能轻松完成的简单抗阻运动,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1.自重深蹲:双脚与肩同宽站立,脚尖自然向前,缓慢弯曲膝盖下蹲,可以想象自己正在坐椅子,直到大腿几乎与地面平行。保持背部挺直,腹部收紧,再通过下肢发力恢复站姿。

5种在家就能做的运动,让睡眠不自觉变好!

2.墙壁俯卧撑面对墙壁站立,距离约一步,双手与肩同宽,撑在墙上,身体呈直线。慢慢弯曲肘部,胸部靠近墙壁,再推回原位,这个动作适合力量较弱者。进阶时可尝试将墙面改为结实的桌面。

3.弹力带划船将弹力带固定于结实的部位,坐在地上,双腿伸直,腰背挺直。双手握弹力带两端,逐渐将弹力带向后拉,肘部后移挤压肩胛骨,再缓慢放回,这个动作可以很好地锻炼背部肌群。

5种在家就能做的运动,让睡眠不自觉变好!

4.臀桥仰卧躺在地面,双膝弯曲约 90 度,脚掌平放,双手置于身体两侧。缓慢抬起臀部,直到肩膀、髋部、膝盖形成直线,在顶点收紧臀部和腰腹,保持 1~2 秒后缓慢放下。

5种在家就能做的运动,让睡眠不自觉变好!

5.哑铃推肩(可用水瓶替代):坐或站立,双手持哑铃或水瓶举至肩高,掌心向前,向上推至头顶直至肘部最终伸直,缓慢放下,这个动作改善肩颈紧张。加强上肢的肌肉力量。

5种在家就能做的运动,让睡眠不自觉变好!

当然,在进行以上动作训练之前,一定要先对自己的身体有所评估,如果有异常的情况,一定要听从专业医生的建议。

总结:

其实对于绝大多数的睡眠问题,我们并非无解,综上所述,抗阻运动以其低成本、高安全性和多重健康收益,成为改善睡眠的不二之选。科学研究已证实,每周 3 次、每次 20 分钟的家庭锻炼,足以启动“睡眠优化”的良性循环。

从今天开始,用一组抗阻训练为夜晚的深度睡眠铺路吧!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参考消息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cns1952.com/gov/9046.html

(0)
参考消息网的头像参考消息网
上一篇 2025年3月13日 下午1:00
下一篇 2025年3月13日 下午4:00

相关推荐

  • 每10人就有1人中招!肾病为何能“隐身”多年?

    慢性肾脏病(CKD)是全球公共卫生难题,我国最新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其患病率高达10.8%,相当于每10人中就有1人患病,但早期诊断率不足10%。肾病之所以被称为“沉默的杀手”,源于其代偿机制强大、症状隐蔽性高、检测手段受限三大特性。本文将从医学机制、症状识别、高危人群和防控策略四个维度,揭开肾病“隐身”的秘密,并提供科学应对方案。 一、肾脏的“超级代偿”:为何…

    2025年3月16日
    7300
  • “智止流言 探求真知”——“科学”流言求真榜十周年发布活动举办,粉碎十大“科学”流言

    “二维码很快就会被用完”“基因检测能够剧透智商”“新能源汽车辐射很强”…… “二维码很快就会被用完”“基因检测能够剧透智商”“新能源汽车辐射很强”……这些在网上流传的所谓“科学道理”,你是否还在深信不疑? 12月29日,北京市科协、北京市委网信办主办,北京广播电视台、北京科技记者编辑协会承办“智止流言 探求真知——“科学”流言求真榜十周年发布活动,邀请专家为…

    2025年1月1日
    19200
  • 身体这5处“发红”,想不长寿都难!快自查→

    人体一切生命活动的源泉都在于气血如果你的身体这5处“发红”说明你气血充足、身体健康想不长寿都难 01身体这5处“发红”的人 想不长寿都难 面色红润 如果一个人面色红润、有光泽,说明身体血液流通相对顺畅,各个组织器官都能得到应有的营养滋养,气血充足、代谢旺盛。- 手掌红润 正常健康的手掌颜色是淡红色或粉红色,红润而富有光泽、弹性,用手挤压后褪色,松开后即可恢复…

    2025年3月10日
    14400
  • 体检发现“缺血灶”“腔梗灶”,是脑梗死吗?|世界卒中日

    10月29日是世界卒中日。 10月29日是世界卒中日。 时下,计算机断层扫描(CT)和磁共振成像(MRI)已成为患者在体检或出现头晕、头痛时的常规检查。拿到影像报告,有些人看到“缺血灶”“腔梗灶”和“多发、散在梗死灶”等字样时,便如临大敌。事实上,“腔梗灶”“缺血灶”只是影像学上的表现,并不等同于脑梗死, 它们被统称为无症状性脑血管病,是头颅影像学上最常见的…

    2024年12月12日
    29800
  • 你可能想不到,这几种表现竟与缺觉有关→

    “睡不够会打呵欠——打呵欠意味着犯困——犯困就要补觉”,这是很多人都知道的道理。但你可能不知道,除了“呵欠连天”外,睡眠不足还有很多其他的表现。 参照多数人的数据,如果你睡眠时间低于6小时,就要小心是否存在“睡眠不足”。 以下4种可能出现的表现,看似与睡眠无关,很容易就被视作“上年纪了”“最近火气有点大”“天气冷嘴巴都变馋了”等原因。如果只是偶尔一次两次,不…

    2025年3月16日
    80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