褪黑素:生于黑夜的它,正确打开方式是这样的

你是否有过类似的经历:放下手机后,辗转反侧难以入眠;

好不容易睡着了,却是睡得浅、醒得早;

在白天时昏昏欲睡,到夜晚时却精力充沛……

如果答案是肯定的,恐怕你的睡眠质量并未达标。《2023中国国民健康睡眠白皮书》显示,人们普遍存在睡眠时间减少、入睡困难、失眠等问题,超过60%的受调者存在睡眠类症状。

睡眠是生命的滋养剂,人类生命中的三分之一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在如今这个快节奏的时代,健康作息已经成为年轻人最关心的问题之一。

市面上的助眠产品让人眼花缭乱,让人一不小心就交了智商税。白噪音、睡眠仪、喷雾、蒸汽眼罩、香薰等辅助性产品没有直接功效,安眠药有副作用、无法长期服用,人体自带的、调节“生物钟”的分子——褪黑素很快从众多助眠产品中脱颖而出,成为了“网红”助眠保健品。

然而,褪黑素究竟是何方神圣?它如何控制我们的睡眠?我们该如何利用它改善睡眠?带着这些疑问,让我们一起揭开褪黑素的神秘面纱。

一、“生于黑夜,散于黎明”:褪黑素在人体中的合成与分泌

褪黑素是由人和哺乳动物脑内松果体制造的一种激素,是一种小分子吲哚杂环类化合物,其化学式为C13H16N2O2,化学名为N-乙酰基-5甲氧基色胺[1]。

图1. 褪黑素的结构

褪黑素的分泌受光控制。当黑夜降临,视网膜感知环境中的蓝光亮度,并将光暗信号传递给松果体。接收到信号的松果体细胞以L-色氨酸为原料,首先在色氨酸羟化酶的作用下生成5-羟色氨酸,再经过脱羧酶的作用转化为5-羟色胺(血清素);随后在N-乙酰基转移酶的催化下转化成N-乙酰基-5-羟色胺,最后在甲基转移酶作用下生成褪黑素[2]。

图2. 褪黑素在人体中的合成机制[3]

褪黑素的分泌具有明显的昼夜节律性。褪黑素通常在晚上9-10点开始分泌,凌晨2-4点达到峰值,早上7-9点逐渐降低,并到最低水平。夜间的褪黑素浓度比白天高出3-10倍。在人的一生中,青春期褪黑素分泌旺盛;随着年龄的增长,褪黑素分泌逐渐减少。

图3. 褪黑素分泌在白天和夜间的变化[4]

二、“小分子,大作用”:褪黑素对睡眠的作用及机制
在动物体内,褪黑素能明显缩短入睡时间、延长睡眠持续时间、提高睡眠质量,发挥着稳定和加强昼夜节律的作用[5]。口服褪黑素也有助于治疗睡眠时相延迟等睡眠障碍,并对时差综合征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看到了褪黑素的真面目,我们不禁好奇:小小褪黑素,究竟如何发挥如此重要的作用呢?

原来,褪黑素通过与下丘脑视交叉上核、视网膜的相互作用参与调节人体的睡眠与苏醒周期,通过与褪黑素受体的相互作用促进睡眠和抑制唤醒信号。褪黑素受体主要分为MT1(Mel1a)和MT2(Mel1b)两类,属于“G蛋白偶联受体”,分布在细胞表面。

图4. 与睡眠有关的褪黑素受体的结构[6-7]

褪黑素受体能起到收件箱的作用,将信息传递到细胞内,引发一连串的活动。MT1受体的作用包括抑制神经元放电(视交叉上核),调整昼夜节律开始时的相位变化和调节光周期信息;MT2受体的作用则包括调节视交叉上核放电昼夜节律峰值的相位变化,抑制多巴胺释放(兔视网膜)等[8]。褪黑素的MT1和MT2受体非常容易出现“脱敏”现象,即在暴露于超过正常浓度剂量的激素后,其活性显著下降。因此,大剂量长期服用褪黑素,发生褪黑素耐药的几率将上升。

图5. 褪黑素对受体的作用机制[8]

三、“用之有道”:褪黑素助眠的正确打开方式
褪黑素的分泌受诸多因素影响,包括光照强度、光的波长、光照时间等。且一旦错过褪黑素的分泌高峰,睡眠深度和质量都会打折扣。

那么,我们该如何调节体内的褪黑素水平?

(1)从天然食品中摄入色氨酸、褪黑素

色氨酸是合成褪黑素的重要原料。摄入富含色氨酸的食物,能提升5-羟色胺和褪黑素水平,从而减少睡眠问题[9]。酸樱桃、猕猴桃、香蕉、牛奶等食物富含5-羟色胺或色氨酸,具有助眠效应[10]。此外,番茄、洋葱、黄瓜、燕麦、玉米、芝麻、南瓜子、杏仁果、黑核桃、姜等均含有褪黑素。

(2)控制好光线

在日间多接触自然光,促进褪黑素合成中间体——血清素的分泌[11]。在夜间,则要减少接触蓝光。因为当眼睛接收大量蓝光时,身体判定外界的时间为白天,褪黑素的分泌会受到极大的抑制[12]。这也是睡前刷手机容易睡不着的原因。

(3)服用褪黑素

在我国,褪黑素的推荐用量为每日1 ~ 3 mg[13]。外源性褪黑素的适用群体主要包括:需要倒时差的人群、由于松果体萎缩而失眠的中老年人、睡眠障碍人群。

口服褪黑素是“外源性褪黑素”,不能取代身体合成的“内源性褪黑素”。褪黑素仅被批准作为保健食品出售,不能替代药物来治疗失眠。此外,褪黑素具有导致低体温、抑制性腺发育等副作用,不宜长期大量使用[14]。因此,服用褪黑素一定要咨询医生,严格遵循医嘱。

最后,希望大家每天都能睡个好觉。

参考文献:

[1] 刘建忠, 朱艳君, 周丽芳. 褪黑素生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02), 198-201.

[2] Mannino G, Pernici C, Serio G, Gentile C, Bertea CM. Melatonin and Phytomelatonin: Chemistry, Biosynthesis, Metabolism, Distribution and Bioactivity in Plants and Animals-An Overview. Int J Mol Sci. 2021 Sep 16;22(18):9996.

[3] Kvetnoy, I.; Ivanov, D.; Mironova, E.; Evsyukova, I.; Nasyrov, R.; Kvetnaia, T.; Polyakova, V. Melatonin as the Cornerstone of Neuroimmunoendocrinology. Int. J. Mol. Sci. 2022, 23, 1835.

[4] Choi, K., Shin, C., Kim, T. et al. Awakening effects of blue-enriched morning light exposure on university students’ physiological and subjective responses. Sci Rep 9, 345 (2019).

[5]荆瀛黎, 武清斌, 苑晓晨, 修瑞娟. 褪黑素对人体睡眠和血压的影响[J].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13, 13(11), 2165-2167.

[6] Stauch, B., Johansson, L.C., McCorvy, J.D. et al. Structural basis of ligand recognition at the human MT1 melatonin receptor. Nature 569, 284–288 (2019).

[7] Johansson, L.C., Stauch, B., McCorvy, J.D. et al. XFEL structures of the human MT2 melatonin receptor reveal the basis of subtype selectivity. Nature 569, 289–292 (2019).

[8] Shivakumar S. Ladde, & Bhusnure O. G. (2020). REVIEW ON MELATONIN IS A NOVEL MOLECULE FOR MANAGEMENT OF VARIOUS DISORDERS. Journal of Biomedical and Pharmaceutical Research, 9(3).

[9] Cubero, J.; Valero, V.; Sánchez, J.; Rivero, M.; Párvez, H.; Rodríguez, A. B.; Barriga, C. 2005. The circadian rhythm of trypto-phan in breast milk affects the rhythms of 6-sultatoxymelatonin and sleep in newborn. Neuroendocrinology Letter, 26(6): 657-661.

[10] 范志红. 吃什么能帮助睡好觉?促眠食物推荐[EB/OL]. (2023-05-02). [2023-12-09]. http://kpzg.people.com.cn/n1/2023/0502/c404214-32677226.html.

[11] Young SN. How to increase serotonin in the human brain without drugs. J Psychiatry Neurosci. 2007 Nov;32(6):394-9. PMID: 18043762; PMCID: PMC2077351.

[12] Gabel, V., Reichert, C.F., Maire, M. et al. Differential impact in young and older individuals of blue-enriched white light on circadian physiology and alertness during sustained wakefulness. Sci Rep 7, 7620 (2017).

[13]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保健食品原料目录 褪黑素[S/OL]. [2023-12-09]. https://www.cfe-samr.org.cn/zcfg/bjsp_134/gsgg/ba/202208/t20220802_4411.html.

[14] 满玉红. 一失眠就用褪黑素?关于褪黑素的这些知识要知道[EB/OL]. (2022-08-16). [2023-12-09]. http://kpzg.people.com.cn/n1/2022/0816/c404214-32503312.html.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参考消息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cns1952.com/gov/9100.html

(0)
参考消息网的头像参考消息网
上一篇 2025年3月14日 上午10:01
下一篇 2025年3月14日 上午10:02

相关推荐

  • “春捂”到底该“捂”哪儿?记住这三点

    俗话说“春捂秋冻,不生杂病” 为了一整年的健康 在穿衣方面“捂一捂”还是很有必要的 不过 “捂”并不是多穿衣服那么简单 今天华西医生就教大家 如何科学健康地“捂”出好身体 图片来源:发表情 1 护好头和颈 春天属木、主肝,同时它也主风,而风为百病之长。 大家对春天的风应该都有感觉吧,风最容易从什么地方进入身体里呢? 没错,皮肤,就是我们的毛孔。 所以,记得用…

    2025年3月16日
    7700
  • 甜蜜王国的奇妙之旅

    图 1 “Too Much Sugar”(来源:微信公众号) 2023年7月14日,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发布了无糖甜味剂阿斯巴甜对健康影响的评估报告,将阿斯巴甜归为可能对人类致癌之列,在网上引发热议。[[i]]在此之前,糖精、甜蜜素等人工甜味剂也曾备受争议。[[ii]] 人们为什么这么偏爱甜食? 从进化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人类对甜食的偏好可以从能量来源、生物进化和…

    2025年3月14日
    13100
  • 春季养好肺,就是在提升免疫力!记住这一“动”、二“吸”、三“吃”,护好身体防线!

    病毒轮流来袭,肺作为人体的第一道防线,承受了很大的防病压力。 《黄帝内经》有云:肺系一身之气,司呼吸、主皮毛,开窍于鼻。肺的中医别名为“华盖”,它像伞一样为五脏六腑遮风挡雨。同时肺又是娇脏,“百草回芽,百病易生”,由于春季早晚温差大、多风,花粉、细菌,病毒轮流来袭,肺作为人体的第一道防线,承受了很大的防病压力——

    2025年4月8日
    5500
  • 诺如病毒高发期,应该如何防控?

    最近,多地疾控部门发布提醒,诺如病毒进入高发期。诺如病毒是一种引起非细菌性急性胃肠炎的病毒,具有高度传染性,常在学校、幼儿园、医院、养老院等人员密集场所引起传播。那么,诺如病毒究竟是什么?我们又该如何防控?今天就带大家一文了解清楚。 一、诺如病毒是什么? 诺如病毒属于杯状病毒科诺如病毒属,是引起急性胃肠炎常见的病原体之一。诺如病毒对理化因子有较强的抵抗力,耐…

    2025年3月23日
    9700
  • 青面兽是什么“兽”,赤发鬼又是什么“鬼”?

    这是 达医晓护 的第 5229 篇文章 水泊梁山一百零八将,每一位好汉都有一个特征鲜明的绰号。这其中有很多绰号都是反映人物的身体特征的。例如李逵和宋江因为长得黑而分别被称作黑旋风和黑三郎,而浪里白跳张顺、白面郎君郑天寿的皮肤就白多了。摸着天杜迁、云里金刚宋万,一听名字就知道是大高个儿、高中锋,肯定比矮脚虎王英潇洒多了。至于鬼脸儿杜兴,真不知道人脸丑成啥样子才…

    2024年12月18日
    239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