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肥为何会“反弹”?难道身体“记得”你胖过......

近日,据国家卫健委消息,未来将持续推荐体重管理年行动,密切关注国民的“体重异常”问题。

一时间,

“减肥会反弹”话题冲上热搜,

不少网友纷纷调侃:

生活那么苦!瘦不了一点啊

......

眼下随着气温回升,身上的肉肉是藏不住的了,很多小伙伴减肥flag飘飘,准备开干。但一听会反弹,有点傻眼......

“减肥会反弹”是怎么回事?如何拒绝反弹?跟着江江和苏苏来一探究竟!

一、先测测,你超重肥胖吗?

肥胖是一个全球性的公共健康问题,被世界卫生组织定义为全球最大的慢性病,与多种疾病如癌症、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的发病率都相关,与焦虑、抑郁等心理健康问题也有关。

国家卫生健康委面向公众发布的《体重管理指导原则(2024年版)》指出,有研究预测,如果得不到有效遏制,2030年我国成人超重肥胖率将达到70.5%,儿童超重肥胖率将达到31.8%。

那什么样的胖才是真的超重肥胖?超重和肥胖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包括了遗传、饮食、身体活动水平、生活习惯以及社会环境的改变等。

体质指数(BMI)是衡量人体胖瘦程度的标准。

BMI=体重(kg)/身高(m)²

我国健康成年人的BMI正常范围在18.5至24之间。

BMI在24至28之间被定义为超重。达到或超过28就是肥胖。其中,又根据BMI分为轻度肥胖、中度肥胖、重度肥胖以及极重度肥胖。

先给自己测测吧~

二、减肥为何会“反弹”?

尝试过减肥的人都深有体会,减掉重量难,减重完维持体重更难。为何会反弹呢?

说来,减肥反弹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通常涉及生理、心理和生活习惯等多方面因素。以下是常见原因及科学解释:

1.代谢适应

原因:长期节食或极端低热量饮食会导致基础代谢率(BMR)显著下降。身体进入“节能模式”,减少能量消耗以应对“饥荒”。

反弹机制:当恢复正常饮食时,代谢率无法快速回升,热量摄入突然超过代谢需求,导致脂肪重新堆积。

科学数据:研究表明,极端节食后代谢率可能下降20%-30%,甚至持续数年(如《The Biggest Loser》研究)。

2. 肌肉流失

原因:减肥过程中若缺乏蛋白质摄入和力量训练,身体会分解肌肉供能。

反弹机制:肌肉是代谢活跃组织,肌肉量减少会进一步降低基础代谢率,使维持体重更难。

解决方案:增加抗阻训练,保证蛋白质摄入(1.6-2.2g/kg体重/天)。

3.饮食模式不可持续

原因:短期采用极端饮食(如完全断碳、极低脂),违背日常饮食习惯。

反弹机制:一旦停止饮食法,容易因心理补偿或习惯回归而暴食。

关键点:可持续的减肥需要将健康饮食融入生活,而非“阶段性惩罚”。

4. 激素调控失衡

激素变化:

瘦素:脂肪细胞分泌的“饱腹信号”,减肥后水平下降,食欲增加。

胃饥饿素:胃部分泌的“饥饿激素”,减肥后浓度升高,引发暴食倾向。

影响:这些激素变化可能在减肥后持续1年以上,加剧反弹风险(NEJM, 2011)。

图源:soogif

脂肪细胞“记得”你胖过?!

5. 心理与行为因素

压力与情绪化进食:压力导致皮质醇升高,诱发对高糖高脂食物的渴望。

“全有或全无”心态:一次饮食失控后,容易自我否定并放弃控制。

解决方案:建立正念饮食习惯,允许偶尔的“弹性饮食”。

6.快速减重 vs. 脂肪流失

误区:快速减肥(如1周减5斤)多流失水分和肌肉,而非脂肪。

反弹机制:身体会通过增加食欲、降低代谢补偿性地恢复体重。

科学建议:健康减脂速度为每周减0.5%-1%体重(如60kg人群每周减0.3-0.6kg)。

7.缺乏长期维持计划

研究数据:约80%的减肥者在1-2年内反弹(Obesity Reviews, 2018),因多数人将减肥视为“项目”而非“终身习惯”。

关键策略:

定期监测体重(如每周1次)。

维持期仍需控制热量(比减肥期增加约10%-15%)。

持续运动(每周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2次力量训练)。

三、减重后,如何避免反弹?

01.重视力量训练:保持或增加肌肉量,对抗代谢下降。

02.拒绝极端节食:每日热量缺口不超过500-750大卡。

03.循序渐进调整饮食:用“80/20法则”(80%健康餐+20%自由选择)替代严格限制。

04.管理压力与睡眠:睡眠不足7小时会扰乱食欲激素,增加反弹风险。

05.接受体重波动:生理期、水肿等会导致短期波动,关注长期趋势。

减肥过程中,体重应该是曲折起伏、逐渐走低,最后慢慢稳定在一个值;而不是直线下降的。在卫健委发布的《2024 版成人肥胖食养指南》里:减重平台期是合理的存在。也就是说,从数字上来看,体重有回弹,有持平很正常。

为什么股票不能像这样稳定?

总之,减肥反弹本质是身体对能量失衡的适应性反应。成功的体重管理需将健康行为转化为生活方式

坚持吧!

做长期主义+做正确的事,

剩下的交给时间~

注意:图片为版权图库图片,转载可能引发版权纠纷。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参考消息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cns1952.com/gov/9143.html

(0)
参考消息网的头像参考消息网
上一篇 2025年3月14日 下午1:00
下一篇 2025年3月14日 下午4:00

相关推荐

  • 帕金森病用药真相:为什么“药效变差”不一定是耐药?

    帕金森病被称为“不死的癌症”,全球超过1000万患者在与震颤、僵硬、动作迟缓等症状抗争。许多患者发现,原本有效的药物逐渐“失灵”,第一反应往往是怀疑“耐药性”。然而,真相可能远非如此!药效变差的背后,隐藏着饮食干扰、用药失误、病情进展等多重原因。今天,我们从科学视角揭开真相,帮助患者和家属走出误区。 一、药效变差的五大“隐形推手” 1. 剂量不足或吸收不良:…

    2025年4月11日
    4500
  • 睡觉时手机放枕边,小心会致癌?新研究……

    打电话时,人们习惯将手机贴近头部。然而,手机会释放出无线电波,这是一种非电离辐射。这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手机可能诱发脑癌”的观念,并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引发了公众的担忧。 但我们的日常生活早已离不开手机,更广泛地说是手机背后的无线技术。因此,科学地解释电子设备无线电波暴露的安全性就显得十分重要。 多年来,科学界一致认为,手机辐射并不会导致脑癌或更广泛的健康问题。…

    2025年3月15日
    8700
  • 新研究:控烟50年挽救385万生命,人均延寿19.8年

    近期,《临床医师癌症杂志》发布的一项重磅研究显示,1970-2022年间,美国的控烟政策成功避免了385万例肺癌死亡,累计延长国民寿命超过7600万人年。这项由美国癌症协会开展的研究,用实实在在的数据证明了控烟措施的巨大价值。 触目惊心的数据成果 研究人员通过对比实际死亡人数与预期死亡人数发现,半个世纪来的控烟努力带来了惊人的健康收益。平均每个被避免的死亡案…

    2025年4月3日
    6000
  • 高铁网速这么慢,是因为信号追不上吗?

    连不上网,是因为高铁跑太快了信号追不上吗? 坐高铁时你或许有过这样的体验:想打开电脑办公或刷手机打发时间,却半天加载不出来一个网页;打个语音电话也断断续续,甚至无法和对方连续对答一个回合。 连WiFi、切热点,一顿操作下来,信号依然稳定的差。 无奈之余,你转头看向窗外眨眼间便切换的景色,或许会产生这样的疑问:连不上网,是因为高铁跑太快了信号追不上…

    2025年2月26日
    17200
  • 孩子夜里总喊腿疼?别慌!可能是“生长痛”在助力长高

    在成长的道路上,每个青少年都是勇敢的探险家。他们的身体如同初升的太阳,充满无限的可能与活力。然而,在这段充满奇迹与变化的旅程中,不少青少年会遇到一个既神秘又普遍的现象——生长痛。 生长痛,这个听起来既熟悉又略带几分奇妙色彩的词汇,实际上是青春期成长过程中的一个小插曲。它悄然无声地提醒着我们,身体正以惊人的速度发育和变化。 01为什么会有生长痛? 生长痛,是一…

    2025年3月14日
    100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