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值”影响颜值,这些美食正在“攻击”你的皮肤→

审核专家:王学江 首都医科大学教授

周末三五好友聚一聚,吃顿火锅还是来点烤肉?小龙虾、火锅、烤肉、冒菜、小辣条、薯片……这些让人欲罢不能的“美食刺客”,正悄然瓦解着我们的皮肤防线。

吃进去的美食还能影响皮肤,这是怎么回事呢?

重口味三巨头对皮肤的影响

重口味食物通常指的是那些口味偏咸、偏辣、偏油腻的菜品,这些食物中往往含有较多的盐、糖、油等调味品。长期偏爱重口味美食,确实可能影响皮肤状态,甚至能让颜值下降。

高盐:“盐值”影响颜值,长期摄入高盐食物,可能会导致皮肤细胞失水,表皮细胞及皮下组织含水量下降,让皮肤变得干燥、脱屑甚至粗糙暗沉

过量的盐还会诱发皮肤慢性炎症,表现为红肿、瘙痒、痤疮反复发作。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科研团队在《美国医学会皮肤病学杂志》上发表研究表明,每天多吃1克盐,特应性皮炎的风险增加22%。

盐分还能导致黑色素沉积,加重黄褐斑、雀斑。汗液中的盐分在紫外线照射下,催化光老化。

此外,高盐、辛辣的食物会刺激食欲,易导致暴饮暴食和热量过剩,引发肥胖,而脂肪堆积和代谢减缓会使皮肤松弛,出现橘皮样组织。

高糖:高糖食物是胶原蛋白的“甜蜜杀手”,会引起血糖波动,导致糖化反应,让胶原蛋白“生锈”,脸垮速度堪比断崖式衰老,使皮肤失去弹性、变得暗沉。糖分还会刺激胰岛素飙升,加重玫瑰痤疮、脂溢性皮炎等问题。

高油:肥甘厚腻的食品在体内会加剧炎症反应,摄入过量还可能导致皮肤油脂分泌过多,堵塞毛孔,引发痘痘等问题。相关研究证实,高脂饮食会影响毛囊干细胞,导致脱发和皮肤再生能力下降。

如何减少重口味对皮肤的伤害

调整饮食结构和习惯,用低钠盐替代普通盐,减少每日摄入量,还可以选择低GI食物。低GI食物(即血糖生成指数较低的食物)在胃肠中的吸收率较低,有助于控制体重,减少饥饿感和过度进食的可能性。用橄榄油、亚麻籽油等替代动物油,并减少食用植脂末、起酥油制作的糕点,尽量避免摄入反式脂肪酸。

此外,多吃富含抗氧化物质的水果和蔬菜,保证充足的水分摄入,能够帮助皮肤保持水润,减少干燥和皱纹。增加膳食纤维,可以调节肠道功能,减少油脂分泌。控制糖分摄入量,保持营养均衡,可以为皮肤提供更多营养。

当然,除了控制饮食,我们还可以调整作息时间,适量运动,促进皮肤新陈代谢,使皮肤能够更好地自我修复、排出因重口味饮食积累的毒素。

饮食小贴士:不咸并不等于没有盐

有些食物吃起来似乎不咸,实际上却属于高钠食物,让人在不知不觉中摄入大量的盐分,在无形中改变我们的味蕾预期,“染”上重口味。

学会查看营养成分表中的“钠含量”(1克盐≈400毫克钠),这些食物含有“隐形盐”:

果脯和蜜饯吃起来酸酸甜甜,实际上加入了大量盐分;

挂面中也会额外添加盐,以增加面条的韧度,让口感变得更好;

奶酪在制作过程中需要涂抹盐,但咸味会被奶酪的香气和甜味掩盖住;

部分面包、饼干在制作时也会添加盐。

重口味饮食对皮肤的伤害是渐进式的累积过程,我们可以在日常饮食中减少对“咸、甜、油”的依赖,让皮肤从“盐值陷阱”中逐渐突围。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参考消息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cns1952.com/gov/9553.html

(0)
参考消息网的头像参考消息网
上一篇 2025年3月19日 下午1:00
下一篇 2025年3月19日 下午1:00

相关推荐

  • 价格相差100倍的电动牙刷,到底有啥区别?关键看这个参数

    现在电动牙刷已经非常常见了,甚至一说起牙刷,很多人脑海中浮现的已经是电动牙刷的形象了。市面上的电动牙刷更是琳琅满目,价格差异也非常大,下到十几元上至五六千元。 电动牙刷真的比手动牙刷刷得更干净吗?价格相差近百倍的电动牙刷,它们的功能真的有那么大的差别吗?挑选电动牙刷时该着重看哪些参数?今天我们就扒一扒电动牙刷。 从特殊人群走向普通大众 早在1937年,汤姆林…

    2025年2月28日
    11100
  • 最新研究:你的大脑正在“塑料化”吗?

    图虫创意 塑料对环境的影响,这个话题相信大家都不陌生。最近,美国新墨西哥大学健康科学大学的研究团队通过研究塑料对人体健康的潜在影响,得出了一个可怕的结论:微塑料正在侵入人类大脑。什么是微塑料?我们的大脑真的正在被“塑料化”吗? 微塑料指的是直径小于5毫米的微小塑料颗粒。它们主要有两种来源:一类是初生微塑料,也就是直接生产制造的微塑料,比如某些化妆品和护理产品…

    2025年4月11日
    5000
  • 3秒辨真伪、无损测包裹……近红外光谱技术如何点亮生活?

    想象一下,3秒识别300多种中草药真伪、不拆快递就能检测包裹安全性,甚至未来星际探测器都能用它来分析外星土壤……这不是科幻小说,而是近红外光谱技术正在创造的现实。 日前,在中国仪器仪表学会主办的“智感世界·仪创未来”主题系列科普讲座近红外光谱技术应用专场中,两位专家带领广大网友走进近红外光谱技术的奇妙世界,揭秘它如何从实验室走向田间地头、工厂车间,甚至未来家…

    2025年4月8日
    5500
  • 预测误差:看到草丛中的藤蔓,大脑预测它可能是条蛇…

    利维坦按: 我们知道,“眼睛看到什么颜色”和“怎么形容你看到的颜色”是两个不同的事实,就好比一个色盲看到红色却将其看到的颜色表述为绿色一样。同样,三视锥动物的我们,肯定也无法想象喵星人眼中的那个世界,毕竟,作为二视锥的动物,你家喵星人就跟上面说到的红绿色盲差不多…… 这就如果大海从来也不是蓝色的一样——哪怕同样是人类,每个人眼中的世界也是不尽相同的。不过,大…

    2025年1月9日
    25100
  • 全球升温首次突破1.5°C,我们将面临什么?

    去年12月开始,随着自带降温功效的拉尼娜(La Niña)现象在热带太平洋出现,科学家们曾预测2025年应该会比2024年凉快一点。 然而,开年的气温却把科学家“热懵了”。 2025年1月份全球平均地表气温为13.23°C,比工业化前水平升高了1.75°C,成为历史上最热的1月份,还打破了2024年的纪录——但别忘了,2024年的1月,地球可是正在经历自带升…

    2025年3月24日
    95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