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乳腺癌的预防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癌症,也是全球第五大癌症死亡原因。在我国其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严重危害女性健康,已成为第一“红颜杀手”。

那各位女性所关心的问题可能是:为什么会患上乳腺癌?如何让我们远离乳腺癌的危害?我们可以做些什么?

虽然现在乳腺癌的病因尚未完全清楚,但是研究发现乳腺癌的发病存在一些的规律性。乳腺癌的危险因素分为两大类:个人无法改变的乳腺癌危险因素(如性别,年龄,民族,种族,环境,乳腺癌家族史等)及生活方式有关的乳腺癌危险因素。

本文重点讨论生活方式相关的乳腺癌危险因素及预防方法。

生活方式相关的乳腺癌危险因素有哪些?

1. 饮酒,吸烟:饮酒会增加女性患乳腺癌的风险,饮酒量越高,患病风险越高。每天饮酒的女性比不饮酒女性患乳腺癌风险高7%-9%。吸烟亦会增加患癌风险,这里的吸烟包括被动吸烟。

2. 超重或肥胖:绝经后超重或肥胖增加女性患癌风险。成年女性每增加5kg/㎡,患乳腺癌的风险增加18%。

3. 糖尿病:已有研究表明,糖尿病是诱发乳腺癌的危险因素,合并糖尿病的乳腺癌患者预后更差。

4. 缺乏体育锻炼:例如久坐的生活方式,会增加患乳腺癌的风险。

5. 未生育,未母乳喂养:从来没有怀过孕或者30岁以后生育第一个孩子的女性患乳腺癌的风险约为30岁前生育女性的2倍。女性选择母乳喂养可以减少自己患乳腺癌的风险

6. 使用雌激素类药物:比如口服避孕药,可以轻微增加患乳腺癌的风险。

针对以上乳腺癌的危险因素,我们能做些什么,来降低患乳腺癌的风险呢?

1. 不饮酒,不吸烟,远离二手烟。

2. 控制体重,BMI控制在18.5-24kg/㎡之间(我们通常采用体重指数(BMI)作为判断肥胖的简易指标。BMI(kg/m)=体重/身高。BMI≥28.0kg/㎡为肥胖,24.0-<28.0kg/㎡为超重,18.5-<24.0kg/㎡为体重正常,<18.5kg/㎡为体重过低。)

3. 适当的体育锻炼:规律的锻炼不仅可以防止肥胖,降低性激素水平,降低血中胰岛素水平,这些均有助于降低乳腺癌风险。

4. 糖尿病患者,积极治疗,及时采取饮食及生活方式干预,控制血糖。

5. 舒缓生活压力,控制不良情绪,保持良好睡眠。精神压力大,焦虑,抑郁等会导致内分泌紊乱,增加患病风险。

6. 适龄生育,坚持母乳喂养。

7. 膳食营养因素亦可能是影响乳腺癌发生的重要因素,但在亚洲对于饮食习惯与乳腺癌的研究较少。

目前以中国人为对象的研究发现,大豆摄入可能是乳腺癌发病的保护因素。青少年时期大豆类制品摄入多可能降低成年后乳腺癌的风险。因此可以在每天的饮食中加入豆腐,豆浆等豆制品。

在日本出版的《乳腺癌诊疗指南(2018年版))指出,摄取乳制品有降低乳腺癌风险的可能性。所以为了预防乳腺癌,推荐每日饮用至少240ml 低脂牛奶。

只要女性不抽烟,不饮酒,坚持良好的饮食及运动习惯,保持良好情绪,就能明显的降低患乳腺癌风险。

是不是我们远离这些危险因素后,就不得乳腺癌了呢?

答案是否定的,目前还没有哪种方法可以百分百的预防乳腺癌的发病。既然无法做到精准的病因学预防,我们可以针对发病学预防,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可以提高生存率,降低死亡率。早发现是三早的核心与关键。通过有效,简便,经济的乳腺检查,达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目的。

具体有哪些筛查方法呢?

1. 自我检查:坚持定期的乳房自我检查,包括观察乳房、体会自觉症状的变化,掌握乳房自我检查的方法

2. 乳腺临床检查:外科医生的乳腺触诊

3. 乳腺X线检查:建议1-2年做一次钼靶检查

4. 乳腺超声检查:简单便捷,无辐射,可做为常规的乳腺癌筛查手段

5. 乳腺磁共振成像检查(MRI):钼靶和超声检查有疑似乳腺癌,可以进一步进行MRI检查。

乳腺癌和其他恶性肿瘤相比,乳腺癌生存率相对较高。早期乳腺癌,如乳腺原位癌的五年生存率99%~100%,上海地区第一期乳腺癌的五年生存率已经达到了93%。所以,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以及规范治疗,在乳腺癌防治中显得尤为重要。

乳腺是我们女性的重要器官,需要我们的细心呵护。了解乳房的保健常识,防微杜渐,避免讳疾忌医,爱护乳房、拯救乳房,从每个人自己做起。

作者:蔡康新 上海市奉贤区中医医院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参考消息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cns1952.com/gov/9611.html

(0)
参考消息网的头像参考消息网
上一篇 2025年3月20日 下午4:00
下一篇 2025年3月20日 下午4:00

相关推荐

  • 花粉季提前,注意区分过敏和感冒,尤其这些人

    审核专家:彭国球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副主任医师 春暖花开,草木发芽,万物复苏。然而,对过敏人群而言,却要经历涕泪横流、皮肤红肿瘙痒的“春日限定烦恼”。 春天为什么容易过敏?过敏与感冒有哪些区别?又该如何应对呢? 01 春天易过敏的原因 春季是植物传粉高峰期,空气中花粉浓度高。加上春天空气干燥且多风,加速了花粉、柳絮传播,并携带灰尘、污染物等,加…

    2025年3月21日
    12700
  • 隔夜米饭竟能致命?当心"炒饭综合征"

    米饭是常见主食,很多人将剩米饭做成炒饭,但如果保存、食用不当,剩米饭也可能变成“致命杀手”。 什么是“炒饭综合征”? 近日,广东江门50多岁的陈先生(化名)将冷藏了几天的米饭做成炒饭食用,不久便出现腹痛、腹泻、呼吸困难等症状。被送至医院时,他已严重休克,心脏、肝肾等脏器功能开始衰竭,经ICU医务人员抢救,终于脱离生命危险。 经检查,陈先生罹患的是由蜡样芽孢杆…

    2025年3月29日
    10100
  • 中国抗癌日|从头到脚,都有哪些防癌重点?一篇说清,快收藏→

    又是一年的中国抗癌日,一谈到癌症这个话题,很多人都觉得很沉重和恐慌,仿佛癌症都是突然就发生了一样,其实它并不是突然就降临的疾病,而是多年积累下来的“沉默陷阱”。 今天,让我们一起来从头开始,从日常生活出发,一起发现那些致癌因子,在生活中做到早发现、早预防。 从“头”开始: 警惕悄无声息的脑肿瘤 一项发表在《神经肿瘤学》上,基于多项流行病学研究和基因组关联研究…

    2025年4月15日
    4200
  • 警惕!这些被忽视的疼痛,可能是胃病向胃癌转化的征兆!

    时不时胃疼、反酸、胃酸、胃胀……胃部不舒服时,你是不是忍忍就过去了?有些被忽视的疼痛,可能是胃病向胃癌转化的征兆! 图源:微信公共图片库 胃的“危险信号灯胃癌前病变主要包括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息肉、胃溃疡等,其病理变化主要包括胃黏膜上皮异型增生和肠上皮化生。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特征性改变包括胃黏膜腺体数量减少、腺体结构异常,以及胃黏膜变薄。 胃息肉是指胃黏膜表面…

    2025年4月25日
    2800
  • 治痔疮,光靠药膏就够了吗?

    流言 “患了痔疮只靠药膏控制就够了” 痔疮的发病率并不低,很多患者往往会选择购买相关药膏来缓解或治疗,以为这样就够了。 流言分析 这种做法并不推荐。 痔疮膏管不管用要分情况讨论,多数情况只用药膏是不够的,瞎凑合弄不好会耽误病情。 在中国,痔疮的发病率并不低。痔疮复发时,许多人只是用痔疮膏先“凑合”一下,以为这就够了。但是对于防治痔病来说,仅仅靠痔疮膏还远远不…

    2025年2月6日
    196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