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看!这七类高危人群,慢性肾脏病最爱找上门!

在各类疾病中,慢性肾脏病(CKD)犹如隐匿的 “健康杀手”,悄无声息地威胁着人们的肾脏健康。令人担忧的是,部分人群由于自身的一些特性,成为了慢性肾脏病格外 “青睐” 的对象。了解这七类高危人群,有助于早发现、早干预,守护肾脏健康。

一、糖尿病患者

糖尿病是引发慢性肾脏病的重要因素之一。长期高血糖状态会损害肾脏的微血管系统,导致肾小球基底膜增厚、系膜区扩张,逐渐影响肾脏的过滤功能。据统计,约三分之一的糖尿病患者会在患病 10 - 20 年后并发慢性肾脏病。血糖控制不佳的患者,肾脏受损风险更高。例如,一些糖尿病患者不严格遵循医嘱服药、控制饮食,血糖长期大幅波动,肾脏在高糖环境的持续 “侵蚀” 下,更容易出现病变。

二、高血压患者

血压长期居高不下,会使肾脏的血管承受过大压力,导致肾小动脉硬化,进而影响肾脏的血液供应和代谢功能。高血压对肾脏的损害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初期可能仅表现为微量白蛋白尿,若血压得不到有效控制,肾脏损伤会逐渐加重,最终发展为慢性肾脏病。临床上,不少高血压患者因为未规律服药,血压波动剧烈,大大增加了肾脏病变风险。

三、肥胖人群

肥胖与慢性肾脏病之间存在密切联系。肥胖会引发一系列代谢紊乱,如胰岛素抵抗、血脂异常等,这些因素会增加肾脏的负担。过多的脂肪还会在肾脏周围堆积,压迫肾脏血管,影响肾脏血流。而且,肥胖者往往运动量不足,生活方式不健康,进一步加剧了肾脏的损伤风险。研究显示,体重指数(BMI)超过 30 的肥胖人群,患慢性肾脏病的几率比正常体重者高出数倍。

四、有家族遗传史者

慢性肾脏病具有一定的遗传倾向。某些遗传性肾脏疾病,如多囊肾病、遗传性肾炎等,会在家族中遗传。如果家族中有亲属患有慢性肾脏病,其他家族成员携带相关致病基因的可能性较高,发病风险也相应增加。以多囊肾病为例,这是一种常见的遗传性肾脏病,患者肾脏会出现多个囊肿,随着年龄增长,囊肿逐渐增大,破坏肾脏结构和功能。若家族中有此类患者,亲属应定期进行肾脏检查。

五、长期服用肾毒性药物者

一些药物具有潜在的肾毒性,如非甾体类抗炎药、部分抗生素、抗肿瘤药物等。长期或不合理使用这些药物,会直接损伤肾脏细胞,导致肾功能受损。比如,一些人因关节疼痛长期自行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未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结果肾脏在药物的长期作用下出现了肾小管间质损伤,引发慢性肾脏病。在用药过程中,务必遵循医嘱,避免滥用药物。

六、老年人

随着年龄的增长,肾脏的结构和功能会逐渐衰退。肾脏的血流量减少,肾小球滤过率降低,肾脏对药物和毒素的代谢能力也减弱。老年人往往还合并多种慢性疾病,需要服用多种药物,这进一步增加了肾脏的负担。因此,老年人患慢性肾脏病的风险明显高于年轻人。定期体检对于老年人早期发现肾脏问题尤为重要。

七、泌尿系统反复感染者

泌尿系统感染若得不到及时、彻底的治疗,细菌等病原体可能会逆行向上侵犯肾脏,引发肾盂肾炎等疾病。反复的肾脏感染会破坏肾脏组织,导致肾脏纤维化,逐渐发展为慢性肾脏病。例如,女性由于生理结构特点,更容易发生泌尿系统感染,若不注意个人卫生、频繁憋尿等,泌尿系统感染反复发作,肾脏健康就会受到严重威胁。

这七类高危人群务必提高警惕,关注自身肾脏健康,定期进行尿常规、肾功能等相关检查,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积极控制基础疾病,尽可能降低慢性肾脏病的发病风险。一旦发现肾脏问题,应及时就医,接受规范治疗。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参考消息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cns1952.com/gov/9968.html

(0)
参考消息网的头像参考消息网
上一篇 2025年3月25日 下午1:00
下一篇 2025年3月25日 下午1:00

相关推荐

  • 纤毛细胞带你看“慢支”

    “慢支”是慢性支气管炎的简称,是一种以反复发作的咳嗽、咳痰或伴有喘息为特征的呼吸系统疾病。其发病原因非常复杂,流行病学资料显示,吸烟对慢性支气管炎的发病起重要作用,吸烟者的患病率较不吸烟者高2~10倍 。那么,吸烟是如何导致慢性支气管炎的呢?接下来就让我们站在纤毛细胞的视角来一探究竟吧! 大家好!我是纤毛细胞,因为有着一头浓密顺滑的秀发和高壮匀称的身材,被公…

    2024年12月4日
    24700
  • “网红菜”曾是滞销菜?羽衣甘蓝真的种在花坛里?

    审核专家:董文攀 北京林业大学副教授近期,羽衣甘蓝摇身一变成了“网红菜”。部分商家宣称这种“纯天然”蔬菜具有显著的纤体效果,使得羽衣甘蓝饮品短期内风靡各大茶饮店。 那么,羽衣甘蓝是什么植物?真的那么有营养吗?只要吃了它就能瘦身? 羽衣甘蓝和甘蓝的区别 甘蓝(Brassica oleracea var. capitata)是十字花科芸薹属二年生草本植物,因可以…

    2025年4月14日
    5000
  • 别让“趁热吃”烫出食管癌!不要超过这个温度→

    在咱中国人的饭桌上,“趁热吃”这三个字那是常常能听到。家里长辈催着,朋友聚餐也这么说,感觉这是在表达关爱。但你可能想不到,这“趁热吃”的习惯,没准儿正悄悄把我们往食管癌的方向推呢! 食管癌在全球八大常见癌症里可是有“一席之地”的。 就拿2020年来说,中国食管癌新发病例数差不多有32万,占全球总数(约60万)的54%,在所有肿瘤里排第六。这一半多的食管癌病例…

    2025年2月15日
    13500
  • 灰色或茶色镜片的太阳镜,是日常出行的理想选择

    天气逐渐转热,太阳当空,大家在享受阳光的同时,可别忽视了眼睛防晒这件大事。 阳光中的紫外线、恼人的反射光,这些隐藏在光线里的“隐形刺客”,正悄无声息地对眼睛发起攻击。眼睛长时间暴露在无防护的阳光下,就像娇嫩的肌肤失去保护屏障,极易受到伤害。 眼睛如果长期缺乏防晒措施,短时间内,眼睛会因强光刺激而刺痛、流泪,看东西也变得模糊,严重时甚至引发电光性眼炎。长期不防…

    2025年4月16日
    4700
  • 食品包装上的“零添加”到底是不添加什么?

    2023年3月27日,国家卫生健康委联合市场监管总局发布的新版食品安全标准引发广泛关注。 其中对“零添加”标识的规范管理,犹如一剂清醒针,让人们重新审视食品包装上那些充满诱惑力的“不添加”“零添加”宣传语。“零添加”到底是不添加什么?我们真的需要执着追求“零添加”吗? 01食品添加剂的身世 现代食品工业中,食品添加剂如同隐形的魔术师。从清晨的面包到深夜的零食…

    2025年3月29日
    66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