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近期蛇出没频发,18天217起,市民需警惕

在社交媒体平台上,时不时就会看到有蛇出没的新闻。特别是前段时间的北京,经常有蛇闯进人家的消息出现。

北京近期蛇出没频发,18天217起,市民需警惕

近日,顺义区张镇张各庄村,两条大蛇盘踞鸡笼旁。图源:顺义消防

难道北京的蛇变多了?如果遭遇蛇该怎么办?今天我们就来讲讲。

北京蛇真的变多了吗?

根据北京市消防的数据,2025 年从 6 月 1 日到 6 月 18 日,北京全市接到的抓蛇求助警情有 217 起,比去年同期的 155 起高了不少。从这一点上来看,至少在今年 6 月,北京市“人蛇遭遇”的情况确实比去年要多。

那到底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这可能跟几方面的因素有关。

1.生态保护有效果

北京市收到抓蛇求助的警情,主要集中在京郊(最多的是房山、门头沟、平谷区)。这可能和近几年北京市周边的植被恢复有关。而且北京周边的湿地保护也为蛙类以及其他小型动物提供了栖息地,蛇类有了足够的食物来源,也有机会繁殖壮大。

当然了,人类的活动区域向城市周边扩展延伸,同样让人类进入了“蛇的领地”,在这些地方见到蛇也就不奇怪了。

2.动物保护意识增强

过去人们遇见蛇,由于心理作用的原因,不少会直接去打蛇、抓蛇。但现在随着人们环境和动物保护意识的提升,当人们遭遇蛇之后,会倾向于报警让消防来处理,这也让消防收到的与蛇有关的求助警情增加。

3.社交媒体放大作用

还有一点可能容易被忽视,但也很重要——网络传播的普及。现在人们看到蛇可能会发到社交媒体上,新闻报道中也会把人蛇遭遇这样的事情列入报道范围,会让人有一种蛇变多了的感受。

总的来说,蛇变多了是一个好现象,至少说明了环境的改善和人类对野生动物保护意识的提升。

可蛇毕竟是一种比较特别的动物,一直以来在人类心目中都是不祥之物,特别是毒蛇,让人联想到伤人或毒死人。蛇一般不会主动攻击人类,但一旦处理不当,是有可能被它们咬伤的,而且如果咬伤人的是毒蛇,可能会有致命的风险。

北京周边有毒蛇吗?

北京周边发现的蛇一共有 17 种,其中有 13 种是无毒蛇(无毒或毒性非常弱),剩余 4 种有可能会对人类造成比较严重的危害。

其中 3 种属于蝮蛇,分别是短尾蝮、华北蝮和西伯利亚蝮。它们的身体主要都呈现灰褐色,头呈三角形。身体的颜色让它们很容易伪装在落叶和土坡上,如果你去城市周边徒步,在草丛、土坡上行走的时候要非常小心。

北京近期蛇出没频发,18天217起,市民需警惕

短尾蝮。图片来源:Wikipedia

北京近期蛇出没频发,18天217起,市民需警惕

西伯利亚蝮,图片来源:Wikipedia

还有一种毒蛇是虎斑颈槽蛇,俗称野鸡脖子、虎斑游蛇、鸡冠蛇这种蛇分布范围更广,从东北到西南几乎都有分布,在北京周边也有分布,最典型的特征是身上红黑相间的斑纹。

对于这种蛇,值得多说一句,有些资料里会把它归为无毒蛇。它们毒腺里产生的毒液毒性确实非常弱,不会对人产生太大危害。但是他们的另一个腺体中(达氏腺)分泌的物质一旦进入伤口,会引起严重的出血症状,严重的会致人死亡。所以碰到这种蛇也要小心。

北京近期蛇出没频发,18天217起,市民需警惕

虎斑颈槽蛇,图片来源:Wikipedia

遇到蛇怎么办?

虽然北京周边的绝大部分蛇是无毒蛇,但是对普通人来说,分辨具体是哪个种类的蛇比较困难,所以建议在遇到蛇的时候,我们先默认它是毒蛇,要小心应对,敬而远之。

1.没有正面遭遇

假如你在野外徒步的时候要注意四周,看清脚下再迈步,切不可像在城里一样边看手机边走路。遇见了蛇,但距离它们还有一段距离,这时候不要贸然接近,可以发出声响,让蛇自行离开。

如果是在家里或者城市里遇见了蛇,应当立即拨打 119 电话,寻求抓蛇求助。并且在 119 到来之前可以远远地注意蛇的动向,不要靠近它。

2.正面遭遇

假如你发现蛇的时候已经离蛇非常近了,千万不要踩踏和伤害它,否则蛇会反击,进而咬人。

蛇一般不会主动攻击人类,无毒蛇通常听到风吹草动,早早就逃之夭夭,而毒蛇反应迟钝,绕开它、不伤害它就可以,突然跟人类遭遇它们可能比你还慌。如果受到距离太近,眼镜蛇或者眼镜王蛇可能会为了保命而主动发动攻击。

所以这时候应该立即停下脚步,缓缓撤出蛇的攻击范围。

万一不幸被蛇咬了该怎么办?

在野外,草丛步行,首先是要穿戴好长衣长裤,不可图清凉穿拖鞋,短裤。万一被咬伤之后,要尽量减少活动,并且立即拨打 120,送医治疗。同时注意下面这些事情。

可以先用水清洗伤口(如果有肥皂,是可以用肥皂清洗的),检查伤口的形状是不是两个点,是不是两个点,那很有可能是毒蛇,如果自己无法判断,可以按照被毒蛇咬伤的情况应对,以防万一。

1.记录蛇的样貌

应该尽量记下蛇的外形。如果有条件可以拍一张蛇的照片,拍照的时候要确保自身的安全,不要离蛇太近,防止被蛇二次咬伤。

需要注意的是,有些新闻里会提到被蛇咬伤的人抓着毒蛇去见医生。这样的行为千万不要模仿,不要试图去抓蛇,避免被蛇二次咬伤。

北京近期蛇出没频发,18天217起,市民需警惕

图源:某社交平台

2.如果没有专业训练,不要结扎!

在很多地方能看到被蛇咬伤后要扎紧被咬位置靠近心脏一侧的位置,避免毒素扩散。但对于是否需要结扎是存在争议的。

梅奥诊所(mayoclinic)和约翰霍普金斯医学院关于蛇咬伤的注意事项中均提到,不要在被咬伤的部位附近进行结扎。因为结扎可能会让毒素聚集在一个地方,而且结扎会减少健康组织的血液供应,造成更严重的后果。

2025 年发表在《蛇志》上的研究也对比了被原矛头蝮蛇咬伤的救治情况,用同样的治疗方法,进行结扎处理的治愈有效率是 70%,而非结扎组的治愈有效率有 95%。

北京近期蛇出没频发,18天217起,市民需警惕

结扎组和非结扎组的有效率,图片截取自参考文献 3

在伤口溃烂、截肢等不良事件发生率上,结扎组也比非结扎组高。这篇文章里也给出了解释,虽然结扎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延缓毒素扩散,但是结扎过紧时间过长都可能会导致组织坏死,滞留在局部区域的蛇毒会加重局部的中毒效应。

北京近期蛇出没频发,18天217起,市民需警惕

伤口溃烂、截肢等不良事件发生率,图片截取自参考文献 3

所以,对于是否需要结扎是有争议的,我们普通人自行处理的时候可以不用结扎,尽量保持被咬伤的部位低于心脏的位置。如果被咬伤的部位戴了首饰手表,尽量取下,避免肿胀之后无法取下,影响血液输送。

3.不要使用偏方

被蛇咬伤之后应该尽快将伤者送往有条件救治蛇伤的医院,接受专业的抗蛇毒血清治疗。不要尝试偏方,避免出现感染,耽误救治。也不要听信把蛇毒吸出来,或者切开伤口放毒的说法。

总之,北京周边蛇类的回归,是城郊生态恢复的成果体现。而在与这些有些吓人的“邻居”相遇的时候,不必过度恐慌,也不要主动去抓捕或伤害它们,共同守护这份来之不易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成果(尽管有些人可能不太愿意与蛇共处)。

参考文献

[1]https://www.hopkinsmedicine.org/health/conditions-and-diseases/snake-bites

[2]https://www.mayoclinic.org/zh-hans/first-aid/first-aid-snake-bites/basics/art-20056681

[3]杨洪,龙平,杨秀仕.原矛头蝮蛇咬伤的救治策略探讨[J].蛇志,2025,37(02):140-143+151.

文章来源于网络。发布者:参考消息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cns1952.com/read/5403.html

(0)
参考消息网的头像参考消息网
上一篇 2025年7月28日 下午3:03
下一篇 2025年7月28日 下午3:07

相关推荐

  • 每天坚持这个小习惯,收获巨大却常被忽略

    这是不是你的生活状态: “平常的工作很忙,很少有时间休息,即使下班或周末在家待着,甚至是坐地铁或走路的碎片时间里,也几乎都在刷手机。” 这种生活状态看似安排得很充实,但是仔细想一下就会发现,好像自己并没有因此得到应有的快乐和成长,反而变得非常疲惫,感觉自己学习和工作的效率都变得很低。 其实,比起每天把时间安排得满满当当,更健康和高效的一种做法是:适当放空大脑…

    2025年9月6日
    3300
  • 白头发拔一根长三根?真相终于揭晓!

    白头发会不会越拔越多?不会。 解决这个问题前,大家不妨先想象一下,如果白头发真的会越拔越多,要通过怎样的形式呢? 图库版权图片,转载使用可能引发版权纠纷 一种可能:基于脚趾甲会越剪越厚、唇毛会越刮越粗、汗毛会越刮越多等谣言的理论基础,或许白头发也能拔一根长两根,拔两根长四根。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只要心够黑手够狠,秃子也能拔成黑猩猩。直立行走百万…

    2025年8月26日
    5100
  • 老年性耳聋有救了?科学家找到耳蜗衰老关键因子

    你是否注意到,家中长辈越来越需要我们放慢语速、耐心解释?他们更喜欢调高电视音量,日常对话偶尔也需要我们多重复几遍。 这种在老年人群中常见的听力下降,被称为老年性耳聋,或“年龄相关性听力损失”。它是一种进行性、双侧、对称性的听力减退,不仅影响日常沟通,还可能诱发孤独、焦虑和抑郁等心理问题,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随着社会老龄化加剧,老年性耳聋已成为不可忽视的…

    2025年8月13日
    9300
  • 羽毛最初竟然不是为了飞?而是有这些神奇用处

    提起鸟类,你脑海中会浮现怎样的画面?是展翅高飞的雄鹰,还是城市公园中随处可见的麻雀?还有些了解古生物的人会立刻联想到——恐龙。没错,基于化石材料和系统分类学,鸟类正是恐龙总目、蜥臀目、兽脚亚目的分支。并且,一些兽脚亚目恐龙也和鸟一样长有羽毛。 不过,与现代鸟类的羽毛相比,这些恐龙的羽毛形态更加多样:有些类似头发、鸡鸭的绒羽,有些则是片状对称或不对称羽毛。 这…

    2025年7月4日
    159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