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饭时调整顺序,控血糖又减肥!

说到吃饭顺序,你们每餐的第一口食物都会吃啥?是米饭、菜还是喝汤?

也许很多人觉得吃饭的顺序不重要,重要的就是把食物炫进肚子里,饱饱的就可以了。其实不然,吃饭的顺序相当关键,正确的吃饭顺序能让我们在饱腹的同时,还能收获很多健康益处。

吃饭时调整顺序,控血糖又减肥!

版权图库图片,转载使用可能引发版权纠纷

调整进餐顺序

帮你控血糖

吃饭这事儿看似简单,但也有技巧,改变吃饭顺序就是非常值得推荐的关键一步。

很多人认为,吃饭不就是把食物送进胃里嘛,无论吃了啥都会被暂时储存在同一个小空间里,然后被身体消化吸收掉。怎么吃不行,跟顺序有啥关系?

还真不是,吃饭也要讲究个先来后到,除了每餐吃的食物种类会影响血糖之外,目前已经有很多研究都证实了吃饭时候的进餐顺序也会影响餐后血糖。不同的吃饭顺序对血糖会产生不同的影响,这点对于有控血糖需求的人尤为重要。

进餐顺序的理念起源于日本传统文化中的“怀石料理”,即主张在用餐时采用“膳食纤维-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的进餐顺序。

2010 年,日本学者今井佐惠子采用交叉试验比较米饭和蔬菜的进餐顺序对 15 名 2 型糖尿病患者餐后血糖的影响。受试者在两个试验日都吃同一餐食物,但吃的顺序不同。吃的食物为白米饭和蔬菜沙拉,总热量为 340kcal。

第一天,8 人先吃米饭,10min 后吃蔬菜,另外 7 人先吃蔬菜,10 min 后吃米饭;第二天,所有受试者分别以与之前相反的顺序进餐,限定进餐时间为 15 min。

结果显示,与先吃米饭相比,先吃蔬菜餐后 30min 的血糖下降 21%,该试验首次证明改变进餐顺序有助于改善 2 型糖尿病患者的餐后血糖。

2018 年,英国的研究人员采用持续血糖监测系统比较进餐顺序对 20 名 1 型糖尿病患者餐后血糖的影响,受试者分别在两个试验日以不同的进餐顺序进食相同的早餐。

第一天先吃蛋白质和脂肪,再吃碳水化合物(即试验餐);第二天将所有的食物混合摄入(即标准餐)。结果发现,吃试验餐后的平均血糖明显低于标准餐。

2020 年,新加坡的研究人员也做过相关的研究,比较了第一口吃的食物(蔬菜、肉类、主食,还是混着吃)对我们身体血糖、胰岛素、饱腹感等的影响。

16 名受试者按随机顺序食用 5 种实验性等热量餐,包括 63.2g 大米煮的米饭、100g 去皮鸡胸肉、180g 小白菜。

第一种:先吃菜,10 分钟后吃肉和饭。

第二种:先吃肉,10 分钟后吃菜和饭。

第三种:按菜、肉、饭的顺序进餐,彼此间隔 10 分钟。

第四种:菜、肉、饭混在一起吃。

第五种:先吃饭,10 分钟后再吃菜和肉。

结果发现:第一种、第二种、第三种都能让餐后血糖反应减弱,避免血糖大的浮动;但第二种对胰岛素敏感性方面帮助不大;第三种饱腹感最强,且胰岛素峰值最低、血糖波动也最小;第五种餐后血糖反应最高,胰岛素波动最大。总体来说,先吃蔬菜的 2 种吃法(第一种和第三种)比其他 3 种吃法更有利于餐后血糖的稳定。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研究样本数据较少,所以研究结论还有待科研人员进一步确认。不过除了这些研究,我国《中国 2 型糖尿病膳食指南》中也提到:糖尿患者要调整进餐顺序,养成先吃蔬菜、最后吃主食的习惯,按照蔬菜-肉类-主食的顺序进餐,有利于糖尿病患者短期和长期血糖控制。

吃饭时调整顺序,控血糖又减肥!

版权图库图片,转载使用可能引发版权纠纷

调整进餐顺序

帮你减体重

调整进餐顺序的好处,除了控血糖之外,还能让你瘦下来,这得益于以下两个原因。

1.饱腹感强,有助于控制食欲

食物中的膳食纤维、蛋白质和脂肪等物质可以通过抑制胃排空和食欲、增加饱腹感,进而减少食物的摄入。

重要的是,蔬菜大多不好咀嚼,需要细嚼慢咽,并且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因此,相比于蛋白质类食物和主食,先多吃一些蔬菜更能帮我们增强饱腹感,有助于控制食欲,避免进食过多,预防肥胖。蔬菜中的膳食纤维也能减少脂肪的吸收,对减肥同样有帮助。

2.餐后血糖平稳,不容易积累脂肪

如果餐后血糖较高,会让身体释放出大量胰岛素来工作,胰岛素分泌过多会抑制脂肪的分解,促进脂肪的合成,进而增加肥胖的风险。如果餐后血糖平稳,身体就不容易囤积脂肪,也就更有利于我们减肥和控制体重。

吃饭时调整顺序,控血糖又减肥!

版权图库图片,转载使用可能引发版权纠纷

推荐这样吃

日本学者今井佐惠子等首次将改变进餐顺序的饮食治疗方法定义为:“在进餐过程中,先花 5min 时间吃蔬菜,再花 5min 时间吃蛋白质类的配菜,最后花 5min 时间吃碳水化合物类主食的饮食治疗方法”

具体都建议吃啥?又该吃多少呢?

1.蔬菜

如果你只吃了两口白菜就说自己已经先吃蔬菜了,这也许起不到什么效果。要想让“改变进餐顺序”变得有意义,也要吃够量才行。

建议做熟的蔬菜每餐能吃够 1~2 拳头,并且要多选深色蔬菜,比如深绿色的油菜、小白菜、西兰花;橙黄色的胡萝卜、南瓜、黄彩椒;红色的西红柿、红彩椒;紫色的紫甘蓝、紫生菜、紫苋菜、紫圆葱等。

2.蛋白质食物

吃够约 1 拳头即可,建议选豆制品、鱼虾、禽肉类,少选猪牛羊等红肉类,过多摄入红肉会增加患 2 型糖尿病以及肥胖的风险,也要尽量不吃脂肪较高的肥肉。

烹调方式上少选红烧、油炸、腌制,多选蒸煮炖,清淡饮食。

3.主食

一般人群每餐吃 1~2 碗米饭就足够了,尽量要吃得杂一些,不要只吃精米白面。比如燕麦饭、荞麦饭、藜麦饭、青稞饭、鹰嘴豆饭、红豆饭、蒸红薯、蒸土豆、煮玉米等都是不错的选择。

由此可见,改变进餐顺序是一种简单、易行、有效,利于糖尿病患者长期血糖控制的方法。相比于传统的饮食指导,改变进餐顺序很容易执行,也会让人更容易坚持。可能有些人不习惯最后干噎米饭,那也没关系,可以尝试两种办法。

1.先吃一大碗煮菜,然后再一口肉类一口米饭的吃。

2.事先预留出来一小部分蔬菜和肉类,其余的按照先蔬菜再肉类的方法进食完成之后,再将事先预留出来的那部分食物和米饭一起吃。

参考文献

[1]SEINOY, UENOS, YABED,et al. Dietary recommendations for type 2 diabetes patients:lessons from recent clinical and basic research in Asia[J]. J Diabetes Investig, 2019, 10( 6):1405- 1407. DOI:10.1111/jdi.13135.

[2]今井佐恵子. 糖尿病患者における食品の摂取順序による食後血糖上昇抑制効果[J]. 糖尿病, 2010, 53( 2):112- 115. https://ci.nii.ac.jp/naid/10026317599.

[3]FABERE M, VAN KAMPENP M, CLEMENT-DE BOERS A,et al. The influence of food order on postprandial glucose levels in children with type 1 diabetes[J]. Pediatr Diabetes, 2018, 19( 4):809- 815. DOI:10.1111/pedi.12640.

[4]Sun L, Goh HJ, Govindharajulu P, Leow MK, Henry CJ. Postprandial glucose, insulin and incretin responses differ by test meal macronutrient ingestion sequence (PATTERN study). Clin Nutr. 2020 Mar;39(3):950-957. doi: 10.1016/j.clnu.2019.04.001. Epub 2019 Apr 27. PMID: 31053510.

[5]今井佐恵子,静夫梶山. 食べ方と食べる時間が血糖変動に影響を与える[J]. 化学と生物, 2018, 56( 7):483- 489.

文章来源于网络。发布者:参考消息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cns1952.com/read/5772.html

(0)
参考消息网的头像参考消息网
上一篇 2025年8月7日 下午2:55
下一篇 2025年8月7日 下午2:56

相关推荐

  • “奋斗者”号深潜9533米,发现2500公里生命绿洲

    最近,在太平洋西北部的深邃海沟中,由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主导的国际研究团队利用“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发现了一个令人震撼的生命世界。 在深达 9533 米的极端深度(甚至高于珠穆朗玛峰倒插入海的高度),繁茂的生命群落正在黑暗中悄然绽放。这些生命不依赖阳光,而是通过化学反应获取能量。它们的存在不仅改写了我们对生命极限的认知,更揭示了地球深部碳循环的惊…

    2025年8月30日
    11500
  • 情侣夫妻多做这件事,感情更亲密

    你最喜欢和另一半一起做的事情是什么呢? 今天想给大家强烈推荐一件非常适合情侣约会的项目,既能锻炼身体,又能增进感情,那就是:一起散步! 心理学研究发现,在自然环境中步行不仅有利于身体健康,更是提升心理幸福感的有效方式。每天坚持步行30分钟以上,不仅能显著降低心血管疾病和肥胖等慢性病的风险,还能带来更好的情绪状态和心理韧性。[1] 而且,跟伴侣一起并肩散步,不…

    2025年8月21日
    10700
  • 玉米最营养的部位,竟然是它!但很多人都浪费了

    要说粗粮界最受欢迎的食材,自然是玉米。玉米方便食用,口感香甜软糯,不仅是减肥小伙伴喜欢的主食,更是很多上班族的早餐。 那么,如果每天吃 1 根玉米,我们的身体会有什么变化呢? 1 根玉米有多少营养? 玉米原产于南美洲,我国约在 16 世纪引进玉米种植。作为世界三大粮食作物之一,与其他传统粮食作物相比,其适应环境能力更强、营养价值较高,目前是我国第一大粮食作物…

    2025年7月21日
    29500
  • 脖子总是黑黑的洗不干净?别大意,这可能是身体在“求救”!

    最近,福建福州的一则新闻引发关注,冲上了新浪热搜。原来是一名 13 岁男孩,家人发现他的脖子总是黑黑的。原以为是“不爱干净”,便反复清洗,可脖子依旧黑。 直到前往医院皮肤科检查,才确诊为黑棘皮病。另外,新闻中还提到,男孩平时酷爱零食,一到夏天更是喜欢用冰饮料下饭,现在身高 1 米 73,体重高达 97.5 公斤。 图 1. 热搜截图(来自微博) 究竟什么是黑…

    2025年7月14日
    27600
  • 我国科学家突破干细胞抗衰技术,或可延缓生理性衰老

    衰老是生命不可避免的复杂生物学过程,涉及多组织器官的渐进性功能衰退。其中,机体各组织干细胞的耗竭(数目逐渐减少,自我更新和分化能力持续下降)可导致组织再生修复能力减弱,与机体功能衰退密切相关。 如果把身体比作一个繁忙的城市,干细胞就好像城市里的建筑工人。他们每天辛勤劳作,修复损伤,保持一切顺利运行,并在需要时建造新结构。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工人”越来越少,修…

    2025年8月3日
    211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