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刷牙睡觉 VS 不刷牙吃早餐,哪个更伤身?

很多人有这样的生活经历,忙了一整天,结束了一天的打工生活,实在是没有力气再洗漱,倒头就睡;突然听到闹钟睁开惺忪的睡眼,哪有时间刷牙,因为下一秒已经抓起一块面包夺门而出。

不刷牙睡觉和不刷牙就吃早餐,这两个常见的口腔卫生偷懒行为,究竟哪一个对我们的健康伤害更大?先说一下答案:不刷牙就睡觉的危害,远远大于不刷牙就吃早餐。

可以这么说,睡前的一次刷牙价值千金,是我们维持口腔健康最重要的一条防线。

不刷牙睡觉 VS 不刷牙吃早餐,哪个更伤身?

版权图库图片,转载使用可能引发版权纠纷

睡觉前不刷牙 = 细菌狂喜!

众所周知,我们的口腔环境,本身就自带成千上万个细菌。口腔中的细菌以食物残渣为食,经过分解代谢后,会产生酸性物质。这些酸性物质会持续腐蚀我们牙齿最外层的保护层——牙釉质,导致其脱矿,日积月累便形成了蛀牙。

但是,绝大多数时候,它们会和我们的身体和平共处,并不会导致疾病。这归功于我们会时不时刷牙、进食、漱口、喝水等,会让这些细菌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努力泡汤:一次动作正确、时间足够的刷牙过程,就可以清理掉那些在牙面上驻留的细菌兄弟;同时,唾液扮演的角色也很重要,它不仅能冲刷食物残渣,还作为缓冲剂,可以中和一部分酸性物质,从而抑制细菌的生长。

但当你进入梦乡,你的口腔里的成千上万个细菌,却正好开始了它们无人打扰的狂欢派对。在睡眠期间,我们停止了进食,咀嚼食物对于牙齿的摩擦清洁就会消失;同时又随着唾液分泌减少,失去了唾液对细菌的冲刷和酸碱缓冲抑制。

当我们匆忙间偷懒不刷牙进入睡眠,口腔内的细菌更容易顽固定植在牙齿上,对牙齿进行持续、集中且致命的损伤,这不仅会大大增加蛀牙的风险。同时,细菌不仅仅影响到了牙齿本身,还会持续对于牙齿周边的牙龈牙周组织造成持续的伤害,还可能引发牙龈出血、口臭等问题。

所以,当我们在睡前刷牙,本质上是在细菌最活跃、口腔防御最薄弱的时期到来之前,进行一次相对彻底的清场,最大限度地减少细菌的数量和它们可利用的食物残渣,从而保护牙齿安然度过一个危险的夜晚。

不刷牙睡觉 VS 不刷牙吃早餐,哪个更伤身?

版权图库图片,转载使用可能引发版权纠纷

早餐前刷牙:吞下细菌,没事!

那么如果不刷牙就吃早餐呢?

经过一夜的细菌狂欢会,当我们在早晨匆忙的闹钟声里醒来时,口腔无疑处在含菌量的高峰阶段。如果你感兴趣的话,可以用手指甲刮一下牙齿表面,会发现有一层黄黄的膜被刮下来,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牙菌斑,其中富含各种细菌以及细菌所需要的营养物质。

这些牙菌斑直接随着食物吞咽下去(这听起来似乎有些恶心)的危害,比让细菌在口腔内直接作用于牙齿,其危害性则可忽略不计。

一方面:这些细菌本身进入我们的消化道之后,会被胃所分泌的胃酸消灭绝大部分;

另一方面:其实细菌也没有那么可怕,消化道中也有诸多细菌存在,它们多数都是我们消化食物的帮手,并不会致病。

当然,这不代表早上不需要刷牙。前面提到细菌短时间内接触牙齿并不造成损害,但是时间持续越久,就可能在牙齿表面形成牙菌斑,并造成脱矿。一晚上显然已经很长了,尽管充分刷牙清洁了口腔,但是细菌依然顽强生存并繁殖,早上仅靠咀嚼食物、唾液的分泌,固然会让牙面上的菌斑会减少很多,但是效率上还是太低,效果也不好,赶不上刷牙、使用牙线等机械清洁的方法。

因此,无论是饭前还是饭后,早上刷牙都是十分有必要的。

不刷牙睡觉 VS 不刷牙吃早餐,哪个更伤身?

版权图库图片,转载使用可能引发版权纠纷

睡前必须刷,早上也要刷

不刷牙睡觉,等于让牙齿暴露在细菌大部队面前一整晚,因此不刷牙睡觉是绝对需要避免的坏习惯。

因此,牙科医生的建议是:

1

晚上睡前必须彻底刷牙

建议使用含氟牙膏,采用巴氏刷牙法仔细清洁牙齿的每一个面,并配合使用牙线,清除牙刷难以触及的牙齿相邻面(牙缝)和食物残渣,这是全天最重要的一次口腔清洁。并且建议刷牙之后,就不要再进食。

2

一天至少两次刷牙,早晨也要刷

无论如何,细菌都不可能被彻底清零,但由于细菌也有自己的生存和生长周期,因此定期刷牙可以有效遏制牙菌斑的形成和持续危害,一天两次刷牙是兼顾效果和效率的频率。当然,如果一天之中(比如中午)再额外刷一次,其实也没有坏处。

总而言之,请记住,无论多忙多累,睡前刷牙千万别忘,这是守护口腔健康的最后一道防线,也是最重要的一道防线。

参考文献

[1]周学东. 牙体牙髓病学(第5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20

[2]冯希平. 口腔预防医学(第7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20

文章来源于网络。发布者:参考消息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cns1952.com/read/6090.html

(0)
参考消息网的头像参考消息网
上一篇 2025年8月22日 下午1:00
下一篇 2025年8月22日 下午1:02

相关推荐

  • 人造血液+冻干技术突破,或破解全球血荒难题

    在急救现场,时间就是生命。发布在《柳叶刀》的一项研究显示,据估计,全球每年有 190 万人死于失血,其中 150 万人死于身体创伤造成的失血。这些令人心痛的数字背后,往往隐藏着一个看似简单却极其棘手的问题:救护车、医疗直升机和战地医护人员无法携带足够的血液,因为血液在没有适当冷藏条件时会迅速变质。 如今,马里兰大学的科学家们正在开发一种革命性的解决方案——一…

    2025年9月5日
    11200
  • 人人必学的5个急救知识,关键时刻能救命!

    2025 年 9 月 13 日,是第 26 个“世界急救日”。“世界急救日”的设立,旨在普及公众应急救护知识和技能,宣传与推动应急救护工作。烫伤、割伤、扭伤等这些意外伤害在日常生活中难以避免。但如果不及时医治或救治操作不当的话,却很可能会对自身或他人造成伤害。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这几个常用的急救知识!

    2025年9月13日
    14200
  • 羽毛最初竟然不是为了飞?而是有这些神奇用处

    提起鸟类,你脑海中会浮现怎样的画面?是展翅高飞的雄鹰,还是城市公园中随处可见的麻雀?还有些了解古生物的人会立刻联想到——恐龙。没错,基于化石材料和系统分类学,鸟类正是恐龙总目、蜥臀目、兽脚亚目的分支。并且,一些兽脚亚目恐龙也和鸟一样长有羽毛。 不过,与现代鸟类的羽毛相比,这些恐龙的羽毛形态更加多样:有些类似头发、鸡鸭的绒羽,有些则是片状对称或不对称羽毛。 这…

    2025年7月4日
    25300
  • 7年超1000颗!“中国天眼”为何紧盯脉冲星

    近日,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射电研究部主任韩金林在 2025 科普中国说带来演讲《 7 年超 1000 颗!“中国天眼”为什么要探测脉冲星?》,一起探索星系演化的奥秘。 以下是韩金林的演讲节选: “中国天眼”建成后,主要的科学研究目标是探测银河系的氢元素跟脉冲星。 为什么要探测脉冲星?这要从银河系的恒星说起。你可能不知道的是,银河系里的每一颗恒星都是“活”的,…

    2025年10月26日
    8500
  • 一个北方人的水果“盲区”引爆饮料界

    北方人的“南方水果盲区”已经开发得差不多了,各种奶茶饮品立大功,前几年黄皮大火了一回,今年轮到芭乐了。奶茶、咖啡里有芭乐,很多预包装饮品也陆续推出了芭乐口味。 图库版权图片,转载使用可能引发版权纠纷 芭乐是什么?芭乐的味道为何如此特殊? 芭乐到底是啥 芭乐的学名是番石榴,它在植物学上属于桃金娘科番石榴属,和丁子香、桉树等气味强烈的植物同科。芭乐还有个俗名叫鸡…

    2025年8月1日
    247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