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人中1人感染!医生呼吁查幽门螺旋杆菌,真相令人震惊

近年来“幽门螺旋杆菌”这个词频繁出现在大众视野中,去医院筛查时,很多医生会建议做幽门螺旋杆菌呼气试验,很多单位甚至还会将幽门螺旋杆菌呼气检测列为常规体检项目。

呼气试验一般是指尿素呼气试验,当胃里有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时,患者呼出的气体会带有碳标记的二氧化碳,从而诊断患者是否有幽门螺旋杆菌感染。

另外,呼气试验是一种无创性检查方法,相比电子胃镜检查,具有无创性、无需口腔插管的优势,患者舒适度较高,因此更容易被接受。所以,一般医生更推荐做呼气试验来筛查。

那这个筛查真的要做吗?幽门螺旋杆菌的杀伤力到底有多大?先说答案:医生让你查幽门螺杆菌,是真的想救你!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后的胃

会变成什么样?

2023 年 6 月中国疾控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等单位发布《中国幽门螺旋杆菌感染防控》白皮书,指出我国幽门螺旋杆菌人群感染率近 50%,意味着约有 7 亿人胃中藏有幽门螺旋杆菌,而 70%的胃癌都和幽门螺旋杆菌有关。目前,世界卫生组织已将幽门螺旋杆菌收录在一类致癌物清单中。

幽门螺旋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简称 Hp)是一种寄生在人类消化道中的微需氧革兰氏阴性杆菌,呈螺旋或 S 形,一端带有鞭毛,能在胃中强酸性环境中生存并穿过黏液层,到达上皮表面并牢牢连接,避免被胃排空。最喜欢胃的幽门、胃窦部位,便因此而得名。

2人中1人感染!医生呼吁查幽门螺旋杆菌,真相令人震惊

幽门螺旋杆菌。图库版权图片,转载使用可能引发版权纠纷

它主要经口-口途径或粪-口途径在人与人之间传播,是目前人类已知的唯一能够在胃里面生存的细菌。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后,胃黏膜几乎都会发生炎症,它能够在胃中强酸性环境中生存,并通过其强动力性、粘附素以及产生的尿素酶等因素,牢牢地连接在胃黏膜表面,特别是在胃窦部繁衍,导致慢性胃炎、十二指肠溃疡、胃溃疡等疾病的发生,甚至与胃癌和胃黏膜相关 B 细胞淋巴瘤的发生有密切关系

在感染初期,患者可能没有明显的症状,但并不意味着病情不严重或不需要治疗。然而,即使没有症状,胃黏膜的炎症仍然可能存在,并且部分患者可能呈现慢性进行性发展的过程,逐渐出现胃黏膜萎缩、肠化,甚至癌变。

2人中1人感染!医生呼吁查幽门螺旋杆菌,真相令人震惊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后的胃,图片来源:作者

而且,目前并没有一个很好的指标或方法能够准确预测哪些患者会发展成胃溃疡、胃癌等严重疾病,哪些患者则可能长期携带幽门螺旋杆菌而无明显症状。

因此,根据《中国幽门螺旋杆菌根除与胃癌防控的专家共识意见》,医生建议对所有发现幽门螺旋杆菌阳性的患者进行治疗,以预防潜在的风险

哪些人群需要进行

幽门螺旋杆菌检测

那到底哪些人群是幽门螺旋杆菌的重点筛查对象呢?主要有下面几类:

1.有消化性溃疡病史的人:无论是否处于活动期,以及是否有并发症史,都应考虑进行幽门螺旋杆菌检测;

2.慢性胃炎患者:特别是那些处于活动期伴胃黏膜萎缩和糜烂的患者,以及有消化不良症状的慢性胃炎患者;

3.有胃癌或淋巴瘤等既往病史的人:由于幽门螺旋杆菌与胃癌等恶性肿瘤的发生密切相关,因此这些患者应定期进行幽门螺旋杆菌检测;

4.长期服用特定药物的人:如长期口服奥美拉唑或阿司匹林的患者,这些药物可能影响胃黏膜,增加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风险;

5.合并其他血液等慢性病史的人:如不明原因的缺铁性贫血、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这些疾病可能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有关;

6.卫生习惯不良的人:饭前便后不洗手,经常用手直接抓取食物,或没有做好口腔卫生,刷牙不积极,没有定期消毒餐具等,也都有可能会传播和感染幽门螺旋杆菌。

7.出现这些症状的人尤其警惕感染幽门螺旋杆菌:

①口臭。当感染幽门螺旋杆菌后,它可能刺激胃酸分泌,进而影响到胃和食管的动力,导致胃食管反流。这种反流不仅可能损害食管黏膜,还可能在口腔内产生异味物质,形成口臭。

②腹胀和腹痛。当胃黏膜受到损伤,胃功能出现紊乱时,病人可能会感到腹部不适,包括腹胀和腹痛,右上腹部呈烧灼痛、绞痛,甚至可能出现恶心和呕吐。

③此外,非特异性的消化不良症状,如反酸、嗳气、食欲减退、易饱腹感等。

如何预防幽门螺旋杆菌感染?

最后,我们来聊聊预防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些什么。

1.实施分餐制,并使用公筷、公勺是预防幽门螺旋杆菌传播的有效手段。这种饮食习惯可以减少细菌通过唾液传播的机会,确保个人饮食卫生。

2人中1人感染!医生呼吁查幽门螺旋杆菌,真相令人震惊

图库版权图片,转载使用可能引发版权纠纷

2.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也非常关键。饭前、便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彻底洗手,这样可以去除手上的细菌,减少感染的风险。

3.口腔卫生同样不容忽视。定期更换牙刷,保持口腔清洁,有助于减少幽门螺旋杆菌在口腔中的滋生。

4.餐具的清洁和消毒也是预防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重要环节。定期对餐具进行高温消毒,可以有效杀灭细菌,确保餐具的卫生。

5.尽量避免喝生水和吃生的食物也是预防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重要措施。因为它可能在这些未经处理的食物和水中存活,通过饮食进入人体。

6.孩子是易感人群,所以给孩子准备专用的餐具,确保餐具的清洁和卫生,并杜绝口口喂食、减少亲吻是预防的关键。

7.坚持健康理念,加强锻炼,提高机体免疫力,重视体检

文章来源于网络。发布者:参考消息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cns1952.com/read/6552.html

(0)
参考消息网的头像参考消息网
上一篇 2025年9月8日 下午1:03
下一篇 2025年9月8日 下午1:16

相关推荐

  • 20块和200块内衣的区别,有一种千万别买

    内衣对女性在塑造形体、满足生理需求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种文胸产品层出不穷,价格从几十元、几百元到上千元不等。 那么女性消费者在选择文胸产品时应该如何从自身需求出发,找到适合自己的产品呢?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如何挑选文胸。 如何挑选到合适的内衣? 消费者可以从设计、材料和工艺三方面来对文胸产品着手。 1.设计 从设计角度来看,结构设计是文胸…

    2025年7月28日
    11200
  • 8月必吃6种“当季宝藏水果”,清甜爽口又营养!错过悔一年

    8 月正是很多水果成熟的季节,品种多、口感好、价格也很实惠。想知道这个时候有哪些应季水果值得一尝?这篇文章就带你一起看看 8 月不可错过的时令鲜果。 1.龙眼:好甜好甜,高钾高维 C 但别空腹吃 龙眼是夏季常见的水果,剥开外壳,果肉晶莹剔透、香甜多汁,令人食欲大开。龙眼不仅味道甜美,还含有多种营养成分。 图库版权图片,转载使用可能引发版权纠纷 很多人可能不知…

    2025年8月8日
    9800
  • 新研究揭示:7类食物为核心的饮食模式可预防痴呆

    在全球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痴呆症已成为公共健康挑战之一。预计到 2050 年,全球受影响人数将超过 1.5 亿,是 2019 年的 2.7 倍,超半数患者集中在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 其中,阿尔茨海默病(AD)是最常见的痴呆类型,占比 60%-70%。目前治疗方法有限,确诊后的平均生存期为 8-10 年。阿尔茨海默病的最初迹象是细微的记忆丧失或行为变化,随后认…

    2025年8月26日
    4300
  • 小时候流行的“屁股针”,为何如今消失不见?

    说到打针,不知道你脑海中浮现的是“往屁股上打针”还是“往胳膊上打针”呢?对于年龄稍大一些的朋友来说,脑海中浮现的可能是给屁股上来一针吧。 而现在,似乎很少打屁股针了。那么,小时候打的屁股针真的消失了吗?这要从屁股针是什么说起了。 图库版权图片,转载使用可能引发版权纠纷 屁股针是什么? 我们所说的屁股针,其实是一种肌肉注射的方式,是指把药物注射到肌肉组织中。除…

    2025年9月9日
    3000
  • 草莓、蓝莓、树莓……这些“莓”果,都是一家吗?

    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能在超市货架上看到各种“莓”味主角——蓝莓、树莓、蔓越莓、鹅莓……这些形色各异的“莓”果,它们都是一家吗?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这些集美味与颜值于一身的水果。 草莓是个大家族 草莓是蔷薇科草莓属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全球草莓属共有 24 个物种,主要分布在美洲、亚洲和欧洲。其中,在中国自然分布的有 13 个种,是…

    2025年7月28日
    116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