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的博物馆玻璃不反光?真相揭秘

好不容易去趟博物馆,看到精美的文物想拍张照片发个朋友圈,可拍完却发现展柜玻璃的反光让拍出来的照片艺术感瞬间全无。

贵的博物馆玻璃不反光?真相揭秘

反光严重影响了拍到的展品,小红书@大紫地瓜

可为什么有些人拍出来的文物看起来就像没有玻璃一样?

贵的博物馆玻璃不反光?真相揭秘

兽首外面的玻璃几乎看不见,小红书@Eleven二狗

难道网上说的“好玻璃不反光”是真的?

确实是,好的玻璃真的不反光,或者更准确地说,它们的反射率更低。

玻璃透光但也反光

玻璃反光这个现象在生活中实在是太常见了。玻璃反光和玻璃本身及光线的明暗、照射角度等都有关系

我们先从玻璃本身说起。

玻璃虽然能够透过大部分的光线,但它们在透过光线的同时,也会反射一部分光线。这和玻璃以及空气的折射率差异有关。

一般玻璃的折射率大约是 1.5,而空气的折射率大约是 1。折射率的差异不仅会让光在穿过两种介质的时候发生偏折,还会让光线在经过两种介质界面的时候发生反射

光在照射到玻璃表面的时候,大约有 4% 的光线会被反射回来。而当光线进入玻璃,从玻璃中再次进入空气时,同样又会有 4% 左右的光被反射回来,所以没有经过特别处理的玻璃反射率大约为 8%。

有些带有杂质的普通玻璃反射率更高,所以玻璃看起来挺透明的,但你依然可以通过它看到自己被反射回来的影像。

贵的博物馆玻璃不反光?真相揭秘

图丨自己拍的

减反射玻璃

为了消除这个影响,我们可以对玻璃进行优化,减少被玻璃反射回来的光线的量(也就是减少反射率)。反射回来的光越少,我们受到的干扰也就越少

这些减少反射率的玻璃,又被称为减反射玻璃,或者叫低反射玻璃、抗反射玻璃。

制造这样的玻璃工艺很多,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

第一大类是对玻璃表面进行刻蚀,让玻璃的表面粗化,你可以理解为不再那么光滑平整。

这样一来,光线在穿过玻璃的时候虽然还是会被反射,但因为表面粗化之后玻璃表面不再平整了,反射回的光线会被分散往四面八方,看起来就不那么明显了。

另一类更常见的处理方式是对玻璃表面进行镀膜。镀膜的折射率是已知的,通过精确调整镀膜的厚度可以让反射光发生相消干涉。

贵的博物馆玻璃不反光?真相揭秘

利用干涉相消原理的单层镀膜,图片来源:参考文献[1]

也就是说,光线在照射到镀膜表面时,以及穿过镀膜照射到玻璃表面时,还是会发生反射,但这些反射光的相位刚好相反,可以发生干涉相互抵消,这就使得反射回来的光线看起来变少了,从而达到降低反射率的目的。

另外,镀膜的折射率一般介于空气和玻璃之间,相当于在空气和玻璃之间设置了一个“缓冲地带”,可以减少被反射回的光线量,进而降低反射率。

贵的博物馆玻璃不反光?真相揭秘

镀膜的折射率介于空气和玻璃之间,也可以降低反射率,图片来源:参考文献[2]

还有研究者尝试将减反射膜的折射率设置成阶梯变化的,接近空气的部分折射率小,接近玻璃的部分折射率大,进一步降低反射率。

总之,人们是可以通过各种工艺,让玻璃的反射率降低,进而让玻璃变得更不容易反光。现在的减反射玻璃甚至可以把反射率降低到 1% 左右。

好的减反射玻璃不便宜

虽然减反射玻璃反射率低,但制造一个好的减反射玻璃可不简单,比如,膜的厚度需要非常精确,而且还需要让这些膜牢牢贴附在玻璃表面。这也使得减反射玻璃的制造成本非常高

再加上有些博物馆对玻璃还有特殊要求,比如在保证低反射率的同时,又要能阻隔紫外线,减少紫外线对文物展品的损伤。

还有,玻璃在长期的放置过程中也不能发生弯曲(玻璃本身非常重),这些都会让“好玻璃”的价格进一步增加。

贵的博物馆玻璃不反光?真相揭秘

北京画院展柜采购中标公告,图片截取自参考资料[3]

2024 年北京画院采购的观摩室展柜,一组展柜价格在 70 多万元。另外,2024 年国家博物馆采购的 20 多组低反玻璃展柜,预算也高达 578.2 万元。所以,好的玻璃确实更不容易反光,但想要用这样的玻璃预算也得跟得上。

贵的博物馆玻璃不反光?真相揭秘

上海博物馆青铜展区全部采用的是减反射玻璃,图片来源;小红书@上海博物馆

光线同样会影响反光

除了使用减反射玻璃,光线同样会影响观看体验

其实这样的现象在家里就能观察到。举个最典型的例子,白天房间里光线弱,我们看窗外景象的时候是不会看到房间里物体被反射回来的像。但到了晚上,窗外暗房间内亮,这时透过窗子看过去,几乎全都是房间里的像。

展柜在设计的时候也是一样的道理。假如展柜内部的光线强度比外部的弱,那我们更容易看外部的反光

贵的博物馆玻璃不反光?真相揭秘

展柜外使用了过量的辅助光,影响展品观赏效果,图片来源:参考文献[4]

另外,展柜内外光源的位置摆放同样需要注意。比如,尽量不要让展柜内的光源直接照射到展柜外,在照射展品的时候,也要考虑展品的形状、质地,确保照射到展品上的光线足够均匀,尽可能还原出展品最自然的状态。

贵的博物馆玻璃不反光?真相揭秘

布光不合理造成局部眩光,图片来源:参考文献[4]

还有,假如在展柜外要使用顶灯,也尽量不要让顶灯的反射光线出现在观赏者的头部区域,否则在展柜的玻璃上就很容易出现灯泡的影像。

贵的博物馆玻璃不反光?真相揭秘

可以在画上看到展柜外的顶灯影像丨自己拍的

总之,想要让博物馆里的展柜“不反光”,需要特制的玻璃和专业的照明、光路设计,是科技和设计的完美结合。这背后确实需要“钞能力”的支持,也希望越来越多的博物馆能拥有这样的“钞能力”,把文物更好地呈现在观众面前。

参考文献

[1]孙慧慧.高减反射玻璃的水热法制备及其影响因素的探究[D].厦门大学,2022.

[2]张新超,黄耕文,孙国亮.光伏组件用减反射镀膜玻璃透光率探析[J].玻璃,2025,52(02):1-5.

[3]https://ggzyfw.beijing.gov.cn/jyxxzbjggg/20240605/4550436.html

[4]季晨.博物馆陈列用光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4.

文章来源于网络。发布者:参考消息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cns1952.com/read/7268.html

(0)
参考消息网的头像参考消息网
上一篇 2025年10月2日 下午1:02
下一篇 2025年10月2日 下午1:03

相关推荐

  • 日全食4分钟,百万鸟群集体“断片”

    日全食不仅让天空变黑,还能让动物“搞混时间”。 2024 年 4 月 8 日下午,当月球的影子以每小时数千公里的速度扫过北美大陆时,一件奇怪的事情发生了:成千上万只鸟突然开始歌唱,就像清晨时分那样。而此时,天空刚刚陷入黑暗仅仅几十秒。这不是巧合。在日全食的短短四分钟里,许多鸟类的生理系统被彻底欺骗了——它们把突然降临的黑暗当作夜晚,又把重新出现的光明当作黎明…

    2025年10月28日
    9400
  • 科学家从蜻蜓翅膀中发现超强弹性材料新突破

    想象一下:如果没有“又强又弹”的材料,我们每天的出行和生活会变得多么麻烦? 轮胎,是支撑汽车高速行驶的“鞋子”,既要在炙热的公路上承受高速摩擦,又要在坑洼路面承受瞬间冲击;减震器,是车辆与道路之间的“缓冲垫”,既要稳住车身,又要让颠簸感最小化。 图库版权图片,转载使用可能引发版权纠纷 这些都离不开一种理想材料:既要够强,承受住压力,不易形变,又要够弹,受到挤…

    2025年8月8日
    26500
  • “阶段性朋友,就不是真朋友吗?”

    人生如列车,每站自有同行者。 学生时代每天黏在一起的好友,毕业后就天各一方;曾经以为能一辈子交心的闺蜜,也会因为彼此生活轨迹渐行渐远,慢慢变成朋友圈里的“点赞之交”。有人黯然神伤,有人豁达接受。那么友谊真的是有阶段性的吗? 今天是国际友谊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每年 7 月 30 日定为“国际友谊日(International Day of Friendshi…

    2025年7月30日
    17100
  • 白头发拔一根长三根?真相终于揭晓!

    白头发会不会越拔越多?不会。 解决这个问题前,大家不妨先想象一下,如果白头发真的会越拔越多,要通过怎样的形式呢? 图库版权图片,转载使用可能引发版权纠纷 一种可能:基于脚趾甲会越剪越厚、唇毛会越刮越粗、汗毛会越刮越多等谣言的理论基础,或许白头发也能拔一根长两根,拔两根长四根。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只要心够黑手够狠,秃子也能拔成黑猩猩。直立行走百万…

    2025年8月26日
    11600
  • 睡前共做这件小事,夫妻恩爱秘诀曝光

    在社交媒体上,经常能够刷到网友们分享自己与伴侣睡前“ Deep talk(深度交流)”的体验,有人觉得这是灵魂深处的交流与碰撞,也有人觉得这是最亲密和浪漫的一件事情,认为这种毫无保留的谈话总会让人感到非常幸福。 不过,也有不少人表示,不知道该怎么与伴侣进行这种 “Deep talk” ,有时候就算想和伴侣聊聊心里话,也很难开口。 所以,今天的文章,我们就来聊…

    2025年9月27日
    79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