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条腿”的螃蟹?揭秘神秘的“茗荷”生物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对螃蟹已经再熟悉不过了。然而,最近一则关于“17条腿螃蟹”的消息在网络上引发了热议。一位网友在吃螃蟹时,惊讶地发现螃蟹身上竟然多出了几条“腿”,经过专家的解读,这些所谓的“多余腿”其实是一种名为“茗荷”的生物。那么,茗荷究竟是什么?它为何会出现在螃蟹身上?我们又为何很少在购买的螃蟹中遇到它呢?今天,就让我们来一探究竟。

茗荷,俗称“海佛手”,是一种属于被囊动物门的海洋生物。它和海鞘是近亲,虽然长相各异,但都属于海洋中的“过滤喂食者”,通过过滤海水来获取食物。这种生物的外形非常独特,有着几个突出的“指状”结构,远远看去,很容易被误认为是螃蟹的“多余腿”。然而,这些突出物实际上是茗荷的进水管和出水管,它们通过这些管道过滤海水中的小生物和有机物质来获取营养。

杭州姑娘小黄就曾经历过这样惊悚的一幕。她收到朋友从象山寄来的梭子蟹,准备大快朵颐时,却在打开蟹壳后发现蟹鳃上密密麻麻地附着着粉色小虫,这些小虫还会动,让她瞬间失去了食欲,甚至感到恶心。小黄的经历并非个例,许多网友也分享过类似的情况,纷纷表示在梭子蟹的蟹腮上发现了类似的小虫。

茗荷喜欢附着在螃蟹的壳上,这种现象并非偶然。在海洋生态系统中,茗荷与螃蟹之间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共生”关系。对于茗荷来说,螃蟹的壳是一个理想的栖息场所。附着在螃蟹身上,茗荷能够随着螃蟹的移动获得更多的觅食机会,同时还能借助螃蟹的行动躲避一些天敌。而对于螃蟹来说,背上这些“小伙伴”并没有什么明显的危害。这种关系更像是“搭伙过日子”,双方各取所需,相安无事。

据专家介绍,这些粉色小虫学名叫茗荷,算不上寄生虫,而是一种可食用的水产。它的肉还可以入药,很多沿海居民经常采食,滋补身体。只是蟹鳃上的茗荷个头比较小,没什么食用价值。中科院海洋所蟹类专家崔朝霞研究员曾表示,“它并不是寄生虫,而是附生的,因此不会吸取螃蟹的养分,但出现在蟹腮中多少会影响螃蟹的呼吸。”一般来说,附着在蟹腮上的茗荷不会被吃进体内,因为大家在吃蟹的时候,都会把蟹腮去掉。

尽管茗荷在我国的黄海、东海和南海都有分布,但我们在购买螃蟹时却很少遇到它们。这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1.茗荷对生长环境有一定的要求,它们更喜欢在特定的水域和环境下生长,并不是所有有螃蟹的地方都会有茗荷。因此,我们购买的螃蟹可能来自没有茗荷分布的海域,或者茗荷的数量非常稀少,难以被发现。

2.市场上销售的螃蟹通常都经过了清洗处理。螃蟹被捕捞上来后,为了保持其外观和卫生条件,会被冲洗干净,附着在上面的茗荷等生物一般都会被清理掉。尤其是那些包装精美的螃蟹,更是经过了仔细的清洗和挑选,几乎不可能带有茗荷。

3.茗荷的生长具有季节性,并不是全年都一样多一样大。在某些季节,茗荷可能还处于幼体阶段,体型较小,难以被发现;而在其他季节,它们可能已经脱落或者被螃蟹甩掉。因此,我们在购买螃蟹时,很难遇到带有茗荷的情况。

对于中国人来说,最关心的问题莫过于这种生物能不能吃。答案是肯定的!茗荷不仅可以食用,还是一种营养丰富的食材。它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等多种营养成分,具有较高的食用价值。在一些沿海地区,茗荷已经被作为一种特色美食端上了餐桌。它的口感鲜嫩,味道独特,既可以清蒸,也可以凉拌,还可以与其他食材搭配烹饪,制作出各种美味的菜肴。

茗荷也叫鹅颈藤壶,在国内被称为狗爪螺,因为形状像狗爪而得名,但在国内个头大的比较少见。在欧洲的一些国家,它被作为顶级海鲜食材来料理,价格昂贵。由于生活在海流交换较为频繁的岛屿礁石缝隙里,所以采集十分困难,因此也被称为“来自地狱的海鲜”。鹅颈藤壶最肥美的时间应该是在冬季。

“17条腿”的螃蟹事件让我们对海洋生物的多样性有了更深的认识。茗荷这种独特的生物,以其特殊的生存方式和与螃蟹之间的奇妙关系,为我们揭开了海洋世界神秘的一角。虽然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很少有机会遇到它,但它依然在海洋中发挥着自己的作用,与其他生物共同构成了一个复杂而奇妙的生态系统。下次当你再次品尝螃蟹时,不妨想象一下,也许在某个角落,一只螃蟹正带着它的“小伙伴”茗荷,在海洋中自由地游弋呢!

作者简介:梁仁海,桂林理工大学教师,高级实验师;科普中国专家,2023年、2024年科普中国百佳科普号《桂粤科普》运营者。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广西科学家精神宣讲团成员,广东省十大科学传播达人,广东省科普讲师团成员,中国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者协会高级青少年科技辅导员。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参考消息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cns1952.com/gov/10232.html

(0)
参考消息网的头像参考消息网
上一篇 2025年3月28日 上午10:01
下一篇 2025年3月28日 上午10:01

相关推荐

  • 足球小将海外集训突发脑死亡,这和“植物人”是一回事吗?

    最近有条令人揪心的消息——18岁北京国安足球小将郭嘉璇在西班牙集训时,头部受伤致脑死亡。另据报道,北京足协工作人员确认球员郭嘉璇拉练期间受重伤脑死亡是正常的防守和铲球动作发生的意外。2月14日,在多方努力下,郭嘉璇通过国际救援组织的包机回到国内,进入北京天坛医院进行抢救。北京足协和北京国安足球俱乐部都表示,“只要还有一线希望,就不会放弃”。 2月19日,郭嘉…

    2025年2月22日
    16200
  • 刑侦界的“神笔马良”,究竟有多厉害?

    本期策划:rain 本期文案:rain 本期设计:91 科学审核:宋利,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图像通信与网络工程研究所副所长 文中图源:电视剧《猎罪图鉴2》 参考文献: [1] 卜凡亮,袁梦琪,尚垚睿.智能人脸模拟画像技术的进展[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23(02):59-62. [2] 张蕾华.侦查画像技术发展综述[J]…

    2024年12月17日
    20300
  • 春天脸红别硬扛!皮肤科医生教你几招不红脸

    春天来了,绿了柳树,红了桃花,黄了迎春,白了海棠。明明是万物复苏的美好时节,大家都期待着走进大自然欣赏美景,可对过敏星人来说,却意味着防不胜防的皮肤问题,脸痒、红肿、脱皮,甚至眼肿、打喷嚏、流鼻涕。据统计,每3个人里就有1个人会在春天遭遇过敏问题,你是不是也中招了? 别担心!今天我们就来场"春敏皮肤守卫战",一起了解春天可能出现的让人抓狂…

    2025年4月8日
    5500
  • 冲锋衣含PFAS影响生育?专家:符合国标的产品无需过度恐慌

    近期,“冲锋衣所含全氟和多氟烷基物质(PFAS)影响生育”这一话题被推上风口浪尖。有人引用国外媒体报道称,这类被称为“永久性化学物”的物质,可能通过在血液中累积影响女性生育能力,甚至与癌症发病相关,引发部分消费者的恐慌。 据了解,争议焦点源自2023年《整体环境科学》(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上的一项研究:美国西奈山…

    2025年4月3日
    8200
  • 让文物“起死回生”的“白斑”,居然是石膏?

    到博物馆参观的时候,我们常常会看到大量出土文物中,许多活灵活现的陶猪、陶牛、陶马和陶人身上,总有一些白色的“斑块”,人们不免想知道,这些白色的斑块到底是什么东东?其实这些都是文物经过修复之后留下的石膏的痕迹。 图源:Pixabay What?石膏?真的吗? 是真的,目前陶器修复所使用的材料,绝大部分都是采用的医用磨制石膏粉,就是那种拿来快速固定骨折部位的医用…

    2025年1月7日
    177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