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静杀手’—骨质疏松症

‘寂静杀手’—骨质疏松症

涂吉 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 ji.tu@ibms.pumc.edu.cn

什么是骨质疏松症?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全身性疾病,是中老年人最常见的骨骼疾病。骨质疏松症的主要特征是骨矿物质含量低下、骨结构破坏、骨强度降低、易发生骨折。疼痛、驼背、身高降低和骨折是骨质疏松症的特征性表现。但有许多骨质疏松症患者在疾病早期常无明显的自觉症状,往往在骨折发生后经X线等影像学检查或骨密度检查时才发现已患有骨质疏松症,因此骨质疏松症又被称为沉默的杀手。

骨质疏松症是第四位常见的慢性疾病。骨折是骨质疏松症的直接后果,轻者影响机体功能,重则致残甚至致死。骨质疏松性骨折是脆性骨折,通常在日常负重、活动、弯腰和跌倒后发生。常见的骨折部位是腰背部、髋部和手臂。髋部骨折后第一年内由于各种并发症死亡率达到20-25%。存活者中50%以上会有不同程度的残疾。一个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的患者每年的直接经济负担是32,776元人民币。中国每年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的直接经济负担是 1080亿元人民币。

袁隆平2021年3月在三亚杂交稻研究基地摔了一跤,导致左股骨粗隆骨折,然后老人家健康状况迅速恶化。骨折后卧床成为加重心肺疾病的导火索,并逐渐发展为多脏器功能衰竭。2个月后,尊敬的袁先生不幸离世。

大粗隆骨折部位示意图

骨质疏松症的影响因素和高危人群

骨质疏松症受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影响。先天因素指种族、性别、年龄及家族史;后天因素包括药物、疾病、营养及生活方式等。年老、女性绝经、男性性功能减退都是导致骨质疏松症的原因。

有以下因素者属于骨质疏松症的高危人群:老龄;女性绝经;母系家族史(尤其髋部骨折家族史);低体重;性激素低下;吸烟;过度饮酒或咖啡;体力活动少;饮食中钙和/或维生素D缺乏(光照少或摄入少);有影响骨代谢的疾病;应用影响骨代谢的药物。

如何防治骨质疏松症?

骨质疏松症可防可治。近年来对骨质疏松的防治重心已由治疗疾病本身及其并发症逐步转移到骨质疏松危险因素的早期干预和积极管理上来。早期正确诊断,对于骨质疏松症的有效治疗和骨质疏松性骨折的预防非常重要。人的各个年龄阶段都应当注重骨质疏松的预防,婴幼儿和年轻人的生活方式都与骨质疏松的发生有密切联系。人体骨骼中的矿物含量在30多岁达到最高,医学上称之为峰值骨量。峰值骨量越高,就相当于人体中的“骨矿银行”储备越多,到老年发生骨质疏松症的时间越推迟,程度也越轻。老年后积极改善饮食和生活方式,坚持钙和维生素D的补充可预防或减轻骨质疏松。

双能X射线骨密度检查

骨质疏松的预防和治疗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其防治策略包括基础措施和药物治疗两部分。

基础措施包括调整生活方式和骨健康基本补充剂。

(1)调整生活方式:

增加饮食中钙及适量蛋白质的摄入,低盐饮食。钙质的摄入对于预防骨质疏松症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注意适当运动。人体的骨组织是一种有生命的组织,人在运动中肌肉的活动会不停地刺激骨组织,使骨骼更强壮。运动还有助于增强机体的反应性,改善平衡功能,减少跌倒的风险。

避免嗜烟、酗酒等。嗜烟、酗酒、过量摄入咖啡因和高磷饮料会增加骨质疏松的发病危险。

增加日光照射。中国人饮食中所含维生素D非常有限,大量的维生素D3依赖皮肤接受阳光紫外线的照射后合成。经常接受阳光照射会对维生素D的生成及钙质吸收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正常人平均每天至少20分钟日照。

慎用影响骨代谢的药物。长期使用激素类药物、抗癫痫药物、抗抑郁药物等,以及患有甲状腺疾病、肾脏疾病等疾病,也会增加患骨质疏松症的可能性。

(2)骨健康基本补充剂:

钙剂和维生素D。对于无法通过饮食获取足够钙和维生素D的人群,可以考虑服用钙剂和维生素D补充剂。

药物治疗包括抗骨吸收药物、促进骨形成药物以及一些多重机制的药物,如双磷酸盐类药物和二甲双胍(Teriparatide)等。这些药物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具体的治疗方案应根据个体情况进行调整。

定量超声跟骨骨密度检查

高危人群应当尽早到正规医院进行骨质疏松检测,做到早诊断、早预防、早治疗。预防骨质疏松症的关键在于健康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定期体检和及时干预也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有骨质疏松症的高危人群,应及早采取预防措施,避免骨质疏松的发生和发展,可以最大程度降低骨折发生风险,缓解骨痛等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参考资料:

[临床研究进展 | 协和启动骨质疏松再骨折前瞻性治疗研究] (https://ims.pumch.cn/detail/31250.html. )

[Involutional Osteoporosis]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topics/medicine-and-dentistry/involutional-osteoporosis.)

[战胜骨质疏松,卫健委教你如何防控] (http://health.people.com.cn/GB/n1/2018/1019/c14739-30352045.html)

[关于骨质疏松症的那些事] (http://www.nhc.gov.cn/interview/webcontroller.do?titleSeq=23761)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参考消息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cns1952.com/gov/10685.html

(0)
参考消息网的头像参考消息网
上一篇 2025年4月1日 下午4:01
下一篇 2025年4月1日 下午4:01

相关推荐

  • 胃,真的会越吃越大吗?节食会缩水吗?真相是...

    吃的越多,胃就越大。吃的少了,胃就会缩水。那这是真的吗? 胃真的会越吃越大吗? 流 “吃的越多,胃就会越大” 人们在饱餐之后往往感觉胃口大开,饭量似乎也随之增长;而减少进食次数,又似乎能轻松让饭量缩减。所以有人就说:吃的越多,胃就越大。 言 流言分析 其实,并非如此。 胃的扩张并非无限制。当食物被消化并排空后,胃会恢复到原来的大小。这种变化是胃的正…

    2024年12月30日
    16700
  • 尿酸高了一定要启动药物治疗吗?最佳治疗时机是?

    对于三高的危害,想必大家都已经比较熟悉了,如果血糖,血脂,血压水平控制的不好,就很容易诱发冠心病,心梗,脑梗等一系列并发症。然而,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第四高”——高尿酸悄然而至,并且更加偏爱年轻人。高尿酸指的是在正常饮食条件下,非两日空腹血尿酸水平升高,男性高于420mmol/l,女性高于360mmol/l。说到这里,想必大家就有疑惑,是不是只…

    2025年2月7日
    15100
  • 隔夜米饭竟能致命?当心"炒饭综合征"

    米饭是常见主食,很多人将剩米饭做成炒饭,但如果保存、食用不当,剩米饭也可能变成“致命杀手”。 什么是“炒饭综合征”? 近日,广东江门50多岁的陈先生(化名)将冷藏了几天的米饭做成炒饭食用,不久便出现腹痛、腹泻、呼吸困难等症状。被送至医院时,他已严重休克,心脏、肝肾等脏器功能开始衰竭,经ICU医务人员抢救,终于脱离生命危险。 经检查,陈先生罹患的是由蜡样芽孢杆…

    2025年3月29日
    10100
  • 沉默的杀手——青年高血压

    作者:尹 娜 北京市回民医院 审核:何延波 北京市回民医院 主任医师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生活方式的变迁,我国高血压的发病年龄呈现年轻化趋势。2018年全国范围的高血压调查显示,我国18岁以上居民高血压患病率约27.5%。人群高血压患病率随年龄增加而显著增高,但近年来中青年人群中高血压患病率上升趋势更明显。1991—2015年间,60~79、40~59和…

    2024年12月31日
    21400
  • 【医疗问答】儿童的饮食该如何搭配才能保证他们的健康成长?

    策划:中华医学会 审核:陈伟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主任医师 儿童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合理的饮食搭配。均衡的饮食能为孩子提供所需的营养,支持他们的身体发育、免疫系统功能和日常活动所需的能量。为了确保孩子获得充足的营养,父母需要注意食物的多样性和营养的平衡。 蛋白质对儿童的生长发育至关重要,它帮助身体组织的修复和免疫力的增强。孩子可以通过瘦肉、鱼类、鸡蛋、奶…

    2025年2月20日
    149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