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野菜成“新宠”,安全食用需注意

春意盎然,万物竞长。随着天气越来越暖和,“野菜爱好者”们也开始蠢蠢欲动,纷纷踏至田间、路边挖野菜。本想吃“春菜”清淡养生,却没想到还存在“健康陷阱”。

“纯天然”也可能是健康杀手

家住南京市栖霞区的孙阿姨每年春天都会去公园挖野菜。她说,这些野菜都是纯天然无污染的,非常新鲜。前不久,孙阿姨剪了好几袋的荠菜带回家。那一周,她几乎每天都会炒一碗荠菜豆干来下饭。后来,孙阿姨发现大便颜色发黑,可当时并未在意,直到出现呕血、晕厥,家人赶紧把她送到江苏省中医院紫东院区急诊科。经消化内镜中心会诊,发现她得的是胃溃疡,并发急性上消化道出血。

原来,孙阿姨胃部原本就有炎症、糜烂,这段时间又吃了很多荠菜,这种纤维含量高的食物容易损伤胃黏膜,导致消化道疾病加重,从而引发消化道大出血。

无独有偶,70岁的李大爷也是野菜爱好者,晚上吃了凉拌婆婆丁(蒲公英),肚子一直不舒服,后被家人搀进省中医院紫东院区急诊室。医生解释,蒲公英性偏寒凉,体质偏寒或脾胃虚弱的人食用大量凉拌蒲公英,可能会刺激胃肠道,导致肠胃功能紊乱。

该院区副院长、急诊科主任蒋华提醒,在品尝“春季限定”美味的同时,不要采食不认识的、不安全的、不适合自己身体特点的野菜,慎防中毒。

野菜中毒有啥症状?

蒋华表示,发病与否、症状轻重与进食量和品种密切相关。如一次大量(15~75克,有个体差异)食用野菜或有毒性的野菜,可在30分钟左右出现不同程度的头晕、头痛、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重者可有口唇发麻、四肢无力、血尿、黄疸、呼吸困难、循环衰竭、抽搐、惊厥、意识障碍等症状,甚至危及生命。

一旦出现头晕、恶心、腹痛、腹泻等中毒症状时,要立即停止食用,并及时催吐与导泻。“应用手指或其他工具及时触及咽喉部,也可用筷子、勺柄等物压迫其舌根部催吐,引起反胃,起到催吐作用,反复多次,直至中毒者吐出清水为止。”蒋华介绍,催吐后应携带剩余野菜及呕吐物迅速就医。

科学采食与烹饪野菜

“有些有毒植物与野菜很相像,容易误采误食中毒,严重的还会危及生命,因此对不熟悉的野菜不要采摘,避免误食有毒野菜。”蒋华说,不要在公路旁、水沟边、化工厂、垃圾场周围及刚喷洒过农药的农田附近等区域采摘野菜。有肝病、心脑血管疾病和胃病等病史人员更要慎食或不食野菜。

此外,对人们熟知的可食用野菜采摘也要注重新鲜,不宜生食的可食用野菜,需要经浸泡、蒸煮、烹调等处理。“纤维、草酸及一些生物碱等物质给野菜带来了独特的风味,但也会影响一些营养素的吸收甚至具有轻微的毒性,所以不要生食,也不宜贪多。”蒋华说。

专家提醒,不要盲目迷信某些野菜的“养生”“药用”“治疗”功效,正确识别安全的野菜,选食适合自己身体特点的、有安全保障的野菜。如蒲公英属于寒凉野菜,春季脾胃本就虚弱,生吃如同“冰水浇胃”,轻则胃胀腹泻,重则诱发慢性胃炎。另外其草酸含量是菠菜的2.3倍,肾结石患者误食可能引发剧痛。

荠菜、马兰头、雷笋等纤维含量较高,肠胃功能弱或患有胃肠道疾病的人群,过量食用易损害胃黏膜,导致消化不良、胃腹胀、反酸、嗳气等不适出现,严重时还会造成消化道出血。

豌豆头有利尿、止泻、助消化等作用,不适合有肾衰、胃出血、胃溃疡、肠炎等病状的人群。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参考消息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cns1952.com/gov/11125.html

(0)
参考消息网的头像参考消息网
上一篇 2025年4月7日 下午1:01
下一篇 2025年4月7日 下午1:02

相关推荐

  • 远离土拨鼠!远离土拨鼠!远离土拨鼠!

    近日,一则令人生气的消息,在各个平台热传。大意是,一位博主因为觉得土拨鼠可爱,不知道通过什么渠道网购了一只活土拨鼠回家,最后迫于压力,疑似放生。 图片截自微博,左滑查看更多 这件事也引起了大众对鼠疫的担心,好在目前有新消息称,该博主表示已经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道了歉并已将旱獭寄回,并不存在私下放生的行为。 图片来自网易财经微博 令人欣慰的是,大量留言都在谴责…

    2025年3月4日
    13800
  • 别让小结石酿成大危机!警惕泌尿系结石的隐匿危害

    在生活中,很多人对一些小疾病往往不够重视,觉得挺一挺就过去了,可有时候,小病拖久了却会引发大问题。就像患者程女士,她之前就发现有肾结石,但没当回事。结果在近日,突然出现腹胀、呕吐等不适症状,赶紧到医院急诊就诊。 经过一系列检查,被诊断为急性肾功能衰竭,肌酐值高达1693.2umol/L ,腹部CT显示双肾多发小结石,膀胱过度充盈,右肾、输尿管扩张积水,情况十…

    2025年3月14日
    11000
  • 吃水果还会导致酒驾?

    除了荔枝,榴莲、菠萝蜜、龙眼、葡萄干、杨梅等糖分较高的水果也有可能让吃它们的人“被酒驾”。 近日,国家发布了关于酒驾的最新检验标准,该标准将于2024年3月1日起实施。新国标将饮酒驾驶的上限从50mg/100mL降低至20mg/100mL,也就是说,只要血液中乙醇含量超过了20mg/100mL,就属于违法行为。其实喝酒不开车、开车不喝酒的道理已经深入人心,很…

    2024年12月14日
    27200
  • 这丑鱼有个机关很好玩,肉也好吃,就是会给你手指啃掉……

    扳机鱼的正式名叫做鳞鲀,是鲀形目鳞鲀科鱼类的统称。扳机鱼这个俗称来自于英文triggerfish,指它们的第一背鳍可以立起卡住,就像手枪的扳机一样(这个在后面有演示)。鳞鲀也是常见的观赏鱼,在水族界,人们不叫它扳机鱼,而叫它“炮弹”,因为鳞鲀在水中高速穿行而又不摆尾巴,酷似一枚炮弹。 在海里,最令潜水员闻风丧胆的不是凶猛的大鲨鱼,也不是剧毒的水母,而是一种长…

    2025年4月30日
    800
  • 38岁的她突然离世,原因值得警惕!

    如果说高血糖的危害是以“年”来计算,低血糖的危害则是以“小时”来计算的。 ‍ 4月6日,抖音账号“阿根廷奇娜”讣告:“本人杨淙,带着无比沉痛的心情告知各位家人们,吾妻杨奇娜于2025年4月2日上午,因突发低血糖与世长辞,终年38岁。” 6日晚,新黄河记者联系上杨淙,确认消息属实。 杨奇娜抖音账号截图 此讣告发布后,不少网友感到震惊,因为4月1日杨奇娜还在该抖…

    2025年4月8日
    62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