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柳絮又双叒叕来袭!飞絮为何只在春天?

审核专家:董文攀 北京林业大学副教授

韩愈曾写下“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谢道韫则用“未若柳絮因风起”描绘雪的轻盈姿态。诗意赋予了杨柳絮浪漫而灵动的美感,然而,当现实中春日的飞絮如雪花般一团团袭来,平等地钻进大家的鼻孔中时,就很难让人觉得浪漫了。

这些飞絮不仅让人狂打喷嚏,还可能导致眼睛发炎、过敏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飞絮究竟是杨柳树的什么?为什么一到春天,它们就频繁现身?我们又该如何防范飞絮过敏呢?

飞絮是杨柳树的花还是种子?

杨柳树是北方常见的树种,栽植历史悠久,而飞絮则是杨柳树孕育新生命过程中的一种自然生理现象,承载着杨柳树传播种子、延续种群的重要使命。

杨柳树在植物学上属于雌雄异株植物,分为雌株与雄株,飞絮则来自杨柳树的雌株。春天,杨柳树雄株会率先长出像“毛毛虫”一样的雄花序,雄花开放时,花药裂开,花粉随即飞散进行传粉,之后雄花序逐渐枯萎脱落。

旱柳雄株和雄花序

旱柳雌株和雌花序

相较而言,杨柳树雌株的雌花开放稍晚,授粉后会发育成一个个小蒴果,里面包裹着白色絮状绒毛,绒毛中藏着一些由胚囊发育而来的不到芝麻粒大小的种子。小蒴果发育成熟后会逐渐裂开,白色絮状的绒毛便携带着种子随风飞舞,四处飘散,凭借风力传播种子,这便是我们看到的“杨柳飞絮”。

毛白杨雄株和雄花序

毛白杨雌株和雌花序

为什么春天有这么多飞絮?

杨柳絮的大规模飞舞,与气象条件有着密切关系,气温升高、光照充足、空气湿度小以及一定的风速都有利于飞絮的飘散。

春季,尤其是进入4月后,气温不断攀升,在适宜的气象条件影响下,杨柳树雌花顺利完成孕育,种子逐渐成熟。北京地区的杨柳飞絮,也在这一时期正式进入始飞期

具体来说,杨柳飞絮具有明显的周期性和季节性,根据多年物候观测,当春天白天最高气温连续三天超过25℃时,最有利于种子成熟,此时杨柳絮便开始飘飞。

受树种、热岛效应及小气候环境温度的影响,北京全市范围的飞絮期一般从4月上旬持续到5月下旬。而且杨柳树飞絮存在特定顺序,通常毛白杨最先飞絮,随后是柳树,最后是加拿大杨,飘絮时间总共持续50天左右。此外,从一天来看,在晴朗干燥的天气条件下,10时至16时,太阳辐射强烈,空气温度较高,气流扰动频繁,是杨柳絮飘飞的高发时段。

如何防范飞絮过敏?

01飞絮不是致敏原?

对于易过敏人群而言,接触杨柳絮后,可能会出现皮肤瘙痒、鼻炎甚至哮喘症状。可不少人去检测后发现自己并不是对杨柳絮过敏,但依然过敏反应强烈,这又是因为什么呢?

实际上,杨柳絮对一般人影响有限,真正引发过敏的并非杨柳絮本身,而是它们所携带的花粉及灰尘

过敏反应的发生是免疫系统将一些原本无害的物质,如花粉、灰尘等,误判为对身体有害的外来物。当这些物质进入人体后,免疫系统会产生抗体来对抗它们。杨柳絮的纤维结构较大,无法进入人体的气管深处,难以触发免疫系统产生抗体,所以杨柳絮本身并非致敏原。

杨柳絮的爆发时间与春季其他植物的花粉播散期重合,虽然杨柳树的雄花早已完成散粉过程,不过,像松树、白蜡树、柏树等此时还未完全散粉,这些花粉颗粒微小,难以被察觉,而飞絮就像一个个“小吸尘器”,不仅表面极易吸附这些花粉,还会吸附一些灰尘等致敏原。当易过敏人群的皮肤、呼吸道接触到裹挟着致敏原的杨柳絮后,就很容易引发过敏反应。

02如何防范飞絮过敏?

1.避开高发时段外出

过敏人群尽量避开飞絮高发时段外出。若必须外出,可以选择早晨、傍晚或雨后空气湿度较大的时段进行活动。

2.做好外出防护

外出时佩戴防护口罩、护目镜或眼镜,防止飞絮进入口鼻和眼睛,穿长袖衣物和长裤,减少皮肤暴露,降低飞絮与身体的接触几率。

3.提前用药

提前用药能有效减轻过敏反应。易过敏人群可以在杨柳飞絮出现前,使用喷雾剂或服用抗过敏药物。

4.及时护理

当飞絮落到口、鼻、眼处时,不要用手揉搓、抓挠,回家后应及时用清水清洗或用纸巾轻柔擦拭,避免飞絮残留。倘若已经出现过敏反应,可将淡盐水放入冰箱冷藏后,打湿毛巾敷在脸上,缓解皮肤红肿。若过敏症状严重,一定要及时前往医院就医治疗。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参考消息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cns1952.com/gov/11428.html

(0)
参考消息网的头像参考消息网
上一篇 2025年4月10日 上午10:06
下一篇 2025年4月10日 上午10:06

相关推荐

  • 红细胞也有 " 身份证 " ?科学家发现药物治病的秘密,还能用它打癌症

    红细胞也有"身份证"?科学家发现药物治病的秘密,还能用它打癌症! 一、药物为什么会让身体"罢工"?原来红细胞有"身份证"! 同学们都知道,我们的血液里有红细胞,它们就像快递员一样,每天忙着把氧气送到全身。可是你知道吗?有些药物会让红细胞"罢工",甚至被免疫系统当成"坏人…

    2025年3月18日
    7400
  • 为什么有些动物是圆脸?猫头鹰为啥长了个“猫头”?

    猫科动物的圆脸看着短,但是要论长度很可能不算短脸。例如不少狮和虎的头骨长度都超过30厘米,甚至更大。 在这个世界上,有些动物因为拥有类似人类婴儿的圆形头部、圆脸和大眼睛,受到了人们的喜爱和关注。 其中,猫科动物和鸮形目 (也就是猫头鹰) 是典型的例子 不过你有没有想到过 它们的圆形的头部是怎么来的? 猫头鹰为什么长了个“猫头”? 首先,猫科动物的圆脸看着短,…

    2024年12月28日
    22600
  • 全球极危物种濒临灭绝!全国只剩一只

    苏州上方山动物园科研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根据目前所掌握的资料,国内就这一只斑鳖,20世纪50年代建园时就存在,尚无法确定其年龄,目前其身体状况正常。 苏州上方山森林动物世界内,一只像乌龟又像鳖的动物缓缓冒头,然后又悠然自得地开始“划水”,这一幕,被游客拍了下来。他们上网查看才知道,这只动物“来头”可不小,而且它的年龄,可能比大多数人都要年长。 游客小李拍到的…

    2025年4月29日
    1200
  • 化疗后的病人最好不要接触?化疗药物会传染给身边人?

    化疗是一种通过化学药物杀灭癌细胞的治疗方法,药物会随血液循环到达全身,作用于癌症病灶,也可能影响部分正常组织,引发毒副作用。 流 “化疗后的病人最好不要接触” 近日网上有传言称,“化疗后的病人最好不要接触。因为化疗药物可能被呼出或通过其他途径的方式传染给他人。” 言 流言分析 这种说法完全立不住脚。 化疗是一种通过化学药物杀灭癌细胞的治疗方法,药物会随血液循…

    2024年12月30日
    15400
  • 这几个部位的肉,千万别吃(不只是淋巴)

    猪肉,是餐桌上常见的食材之一。但你知道猪的哪些部位吃了,会影响人体健康吗?一起来看。 猪肉,是餐桌上常见的食材之一。但你知道猪的哪些部位吃了,会影响人体健康吗?一起来看↓↓↓ 按照“高蛋白、低脂肪、低胆固醇、低热量”的标准,4个部位建议吃:猪瘦肉、猪里脊、猪耳朵、猪腿肉。 以“高脂肪、低蛋白、高胆固醇、高热量”的标准,建议少吃这3个部位:猪颈肉、猪肋条肉、猪…

    2025年4月7日
    50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