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猴痘的这些知识你都了解吗?

1.初识猴痘

猴痘是由猴痘病毒(Monkeypox virus,MPXV)感染所致的一种人畜共患病,猴痘病毒分为分支I型和分支Ⅱ型。传染源包括猴痘患者及感染的啮齿类动物、猴和猿等灵长类动物。

(图源:青岛西海岸新区疾控)

猴痘的潜伏期为5-21天,多为6-13天。发病早期出现寒战、发热,可伴头痛、嗜睡、乏力、背部疼痛和肌痛等症状。多数患者出现颈部、腋窝、腹股沟等部位淋巴结肿大。部分患者可出现并发症,包括皮损部位继发细菌感染、脑炎和角膜感染等。

(图源:网页)

2.猴痘的双重身份

(1)“夺走美丽”的隐形凶手

皮疹为最常见的症状,猴痘患者在发病后1-3天出现皮疹。皮疹首先出现在面部,逐渐蔓延至四肢及其他部位。皮疹多呈离心性分布,面部和四肢皮疹较躯干更为多见,手心和脚掌均可出现皮疹,皮疹数量从数个到数千个不等;也可累及口腔黏膜、消化道、生殖器等。

(图源:邵阳市疾控中心)

皮疹经历从斑疹、丘疹、疱疹、脓疱疹到结痂几个阶段的变化,疱疹和脓疱疹多为球形,直径约0.5-1厘米,质地较硬,可伴明显痒感和疼痛。一旦与猴痘沾边,亲妈见了都不一定能认出来!

(图源:沂源县疾控)

(2)“谋害性命”的致命杀手

猴痘大部分预后良好,预后与感染的病毒分支、病毒暴露程度、既往健康状况和并发症严重程度等有关。对于年幼儿童、孕妇以及免疫功能低下人群(如CD4细胞计数低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等),若治疗不及时,可能会出现重症或死亡。现有数据表明,猴痘病毒分支Ⅰb变异株感染后引起的症状可能比分支Ⅱ型更加严重,出现重症和死亡的风险更高。

3.与猴痘的“邂逅”

猴痘可发生从动物-人-人的传播。动物-人之间的传播包括直接接触受感染动物(参与和受感染动物有关的狩猎、剥皮、烹饪或吃肉等活动),或者被受感染的动物咬伤或抓伤。人-人之间主要通过与猴痘患者密切接触传播,包括性行为传播、呼吸道飞沫传播、母婴传播、接触患者的衣服或餐具等受污染的物品等多种传播方式。

(图源:网页)

4.对猴痘说再见

如果出现猴痘疑似症状,应尽快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但需注意避免传染给他人。

(1)立即进行自我隔离:

避免与他人密切接触(尤其孕妇、儿童、免疫低下者)。

前往医院途中应当佩戴医用外科口罩,着长衣长裤,确保遮住所有损伤皮肤,尽量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2)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

就诊时如实告知症状和暴露史(如接触猴痘患者、男男性行为者、近期非洲旅行史等)。

部分医院可能要求指定发热门诊或传染病科就诊,避免直接进入普通诊室。

如果确诊感染猴痘病毒

居家隔离治疗期间,应单人单间居住;避免与他人发生皮肤或黏膜直接接触;使用单独的餐具、毛巾、床上用品等;做好患者接触物品和家庭环境的清洁消毒。

(图源:网页)

5.拒绝猴痘的“邀约”

增强防护意识

做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了解猴痘防控知识,增强自我防护意识,减少高危行为,降低传播风险。日常生活中不接触野生或者来历不明的啮齿类动物、猴和猿等灵长类动物。

前往猴痘流行地区,应提前了解目的地猴痘疫情情况,做好个人防护,避免与当地野生动物接触,避免与猴痘患者或有可疑症状者密切接触;遵守国家出入境管理相关规定,配合做好出入境检疫检测。

(图源:龙华疾控)

入境人员要配合做好卫生检疫,重点国家和地区的归国人员要做好健康监测。

疫苗接种

由于存在交叉免疫,接种天花疫苗预防猴痘的效果约为85%。目前,国外已有4款猴痘疫苗获批用于预防猴痘感染,我国目前尚无获批上市的猴痘疫苗。

(图源:上海生物)

注意个人卫生

猴痘病毒为DNA病毒,耐干燥,在衣被等环境中存活时间较长,且病毒可经黏膜和破损皮肤侵入人体,接触病毒污染的物品也有可能感染。日常生活中应做好手卫生,经常用肥皂和水或含酒精成分的免洗洗手液洗手,避免病毒经黏膜和破损皮肤侵入人体。

(图源:网页)

然而,对于猴痘我们也不必过于担忧,只要我们科学防护,一定能hold住它!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参考消息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cns1952.com/gov/15158.html

(0)
参考消息网的头像参考消息网
上一篇 2025年5月14日 下午1:01
下一篇 2025年5月14日 下午1:01

相关推荐

  • 花粉季提前,注意区分过敏和感冒,尤其这些人

    审核专家:彭国球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副主任医师 春暖花开,草木发芽,万物复苏。然而,对过敏人群而言,却要经历涕泪横流、皮肤红肿瘙痒的“春日限定烦恼”。 春天为什么容易过敏?过敏与感冒有哪些区别?又该如何应对呢? 01 春天易过敏的原因 春季是植物传粉高峰期,空气中花粉浓度高。加上春天空气干燥且多风,加速了花粉、柳絮传播,并携带灰尘、污染物等,加…

    2025年3月21日
    14000
  • 爆火的“苹果醋减肥”法,到底靠谱吗?

    近几年,苹果醋在“减肥圈”里很流行,成为了很多减肥人士的“新宠”。甚至连一些明星也称“苹果醋”是自己减肥秘诀中的必备品之一,比如名模米兰达·可儿就是苹果醋的忠实粉丝,还曾分享会在沙拉中加苹果醋抑制食欲。明星们都如此青睐的苹果醋,真有减肥的奇效吗?先说答案:不是很靠谱,大量饮用可能还会带来其他健康隐患,切勿直接尝试。 喝苹果醋减肥? 真不是你想的那样! 苹果醋…

    2025年4月7日
    7400
  • “春捂”到底该“捂”哪儿?记住这三点

    俗话说“春捂秋冻,不生杂病” 为了一整年的健康 在穿衣方面“捂一捂”还是很有必要的 不过 “捂”并不是多穿衣服那么简单 今天华西医生就教大家 如何科学健康地“捂”出好身体 图片来源:发表情 1 护好头和颈 春天属木、主肝,同时它也主风,而风为百病之长。 大家对春天的风应该都有感觉吧,风最容易从什么地方进入身体里呢? 没错,皮肤,就是我们的毛孔。 所以,记得用…

    2025年3月16日
    8600
  • 如何科学预防痔疮,这些知识很关键

    痔疮是一种常见的肛肠疾病,如同一个隐藏的“影子”,悄然影响着许多人的日常。 痔疮不仅带来身体上的不适,如疼痛、瘙痒、便血等,还可能对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然而,别担心,只要掌握科学的预防方法,就能大大降低患痔疮的风险。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探索这些实用的预防知识。 一、痔疮的形成 (1)解剖结构因素。从人体解剖学角度来看,当我们站立或坐着时,肛门直肠位于身体下部…

    2025年3月7日
    20700
  • 第 31 个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 —— 科学防癌,健康生活

    2025年4月15日—21日,第31个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如期而至,主题为“科学防癌,健康生活”。癌症,这个令人心生畏惧的词汇,如今已成为全球健康的重大挑战。然而,癌症并非不可战胜。近年来,随着医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和防控理念的普及,我们逐渐揭开了癌症背后的真相:它并非单纯的命运捉弄,而是一个可防、可控、可治的慢性疾病。 从科学认知到健康践行,从早期预防到规范化诊…

    2025年4月21日
    37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