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科学预防痔疮,这些知识很关键

痔疮是一种常见的肛肠疾病,如同一个隐藏的“影子”,悄然影响着许多人的日常。

痔疮不仅带来身体上的不适,如疼痛、瘙痒、便血等,还可能对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然而,别担心,只要掌握科学的预防方法,就能大大降低患痔疮的风险。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探索这些实用的预防知识。

一、痔疮的形成

(1)解剖结构因素。从人体解剖学角度来看,当我们站立或坐着时,肛门直肠位于身体下部,受重力和脏器压迫,静脉向上回流受阻,很容易出现瘀血、扩张,进而形成痔疮。

(2)长期便秘或腹泻是重要诱因。便秘时,人们用力排便,腹压急剧升高,阻碍直肠静脉血液回流;频繁腹泻则会使肛门局部受到炎症反复刺激,导致静脉充血。此外,长期久坐、缺乏运动,会使身体血液循环减缓,盆腔内血液瘀滞,影响直肠静脉丛血液回流,增加痔疮发病几率。

(3)饮食习惯与痔疮的关系密切。很多人喜欢吃辛辣、油腻食物,还经常大量饮酒。然而,这些食物和酒精会强烈刺激直肠黏膜和肛门皮肤,导致痔静脉丛充血、扩张,最终引发痔疮。

二、科学预防痔疮的方法

(1)定时排便。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每天定时排便,最好是在饭后,因为进食后肠道会受到食物的刺激,产生蠕动,此时排便较为容易。避免在有便意时忽视便意,强忍不排,这样会导致大便在肠道内停留时间过长,水分被过度吸收,变得干燥难排,增加痔疮的发病几率。排便时间应尽量控制在5分钟以内,避免在排便时阅读书籍、玩手机等分散注意力的行为。

(2)合理饮食。①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蔬菜可选择菠菜、芹菜、西兰花等;水果可选择苹果、香蕉、梨等;粗粮可选择玉米、燕麦、糙米等。膳食纤维能促进肠道蠕动,软化大便,减少便秘发生。②减少刺激性食物摄入及保持充足水分。要少吃辛辣、油腻食物,如辣椒、花椒、油炸食品等,避免暴饮暴食,每餐吃到七八分饱即可。同时控制饮酒量,避免刺激直肠和肛门黏膜。同时,保证充足水分摄入:每天保证摄入1500-2000毫升水分,促进新陈代谢,预防大便干结。

(3)适当运动。①日常活动。长期久坐的上班族、司机等人群,每隔1-2小时应起身活动10-15分钟,伸展四肢及走动。②规律运动。日常可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如慢跑、游泳、瑜伽、骑自行车等,每周坚持3-5次,每次30分钟以上。规律运动能够促进全身血液循环,增强胃肠蠕动,降低痔疮发病风险。③提肛运动。有意识地向上收缩肛门,每次收缩 3-5秒,然后放松,重复进行,每天早晚各做30-50次,增强肛门括约肌功能,改善局部血液循环。

(4)保持肛门局部清洁。①温水清洗。每天用温水清洗肛门,尤其是便后,可清除残留的粪便和细菌,减少炎症刺激。②选择合适清洁用品。清洗时不要用刺激性强的肥皂或清洁剂,避免损伤肛门皮肤和黏膜。③选择合适内裤。选择柔软、透气的棉质内裤,勤换内裤,保持肛门周围干燥,避免细菌滋生。

(5)保持心态乐观。①情绪稳定,避免精神紧张。长期的精神紧张、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会影响神经系统的功能,导致胃肠道蠕动减慢,便秘发生率增加,进而诱发痔疮。因此,要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保持心态平和、乐观开朗。可以通过听音乐、阅读、旅游等方式缓解压力,放松心情。②充足睡眠,恢复身体机能。充足的睡眠是身体恢复和修复的重要时间。每天保证7-8小时的高质量睡眠,有助于维持身体的正常生理功能,增强免疫力,预防痔疮加重的症状。

总之,预防痔疮并非难事,关键在于将科学的方法融入日常生活。养成良好排便习惯,合理调整饮食,适当运动锻炼,注重肛门清洁,保持乐观心态。让我们行动起来,用健康的生活方式,为自己的肛肠健康撑起一把“保护伞”,让痔疮无机可乘,轻松享受每一天。

《医药导报》24年第42期,作者:罗定市围底镇中心卫生院 黄成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参考消息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cns1952.com/gov/8535.html

(0)
参考消息网的头像参考消息网
上一篇 2025年3月7日 下午1:00
下一篇 2025年3月7日 下午1:00

相关推荐

  • 关于这种药,误解太多了

    编者按 在日常生活中,有时会有身体疼痛出现,而止痛药本是缓解痛苦的良方,却因诸多误解,常被大众误用或回避。剖析误解、厘清真相,认识到掌握正确止痛药知识,对缓解当下疼痛、做好长期健康管理都至关重要。

    2025年3月18日
    9000
  • 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如何化“癌”为安?纠正这七大误区→

    每年的 4 月 15 日—21 日是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2025 年宣传周的活动主题是“科学防癌 健康生活”,旨在通过普及癌症防治科学知识,倡导群众践行健康生活方式,控制癌症风险因素;鼓励高风险人群主动参加癌症筛查,促进早诊早治;指导癌症患者及时接受规范化诊疗,并定期复查。通过全过程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健康需求,保障人民群众健康生活。 为了帮…

    2025年4月16日
    4100
  • 一个小动作,就能判断你的膝盖是否健康!快试试→

    俗话说得好,人老先老腿,膝关节是人体最主要的承重关节之一,结构复杂灵活,因此也是全身各关节中最容易“生病”的关节。 据统计,60 岁以上男性中 60%~70% 的人都患有骨关节炎,女性患病比例则更高。膝关节骨关节炎可以导致关节疼痛,尤其在活动时更明显,严重时可出现关节功能障碍,甚至致残,给日常的生活带来不便,生活质量严重下降。 然而,仍有许多人对膝关节相关疾…

    2025年3月1日
    14300
  • 为什么有些动物是圆脸?猫头鹰为啥长了个“猫头”?

    猫科动物的圆脸看着短,但是要论长度很可能不算短脸。例如不少狮和虎的头骨长度都超过30厘米,甚至更大。 在这个世界上,有些动物因为拥有类似人类婴儿的圆形头部、圆脸和大眼睛,受到了人们的喜爱和关注。 其中,猫科动物和鸮形目 (也就是猫头鹰) 是典型的例子 不过你有没有想到过 它们的圆形的头部是怎么来的? 猫头鹰为什么长了个“猫头”? 首先,猫科动物的圆脸看着短,…

    2024年12月28日
    22600
  • 孩子咳嗽发烧,除了流感、支原体,这些病毒也要警惕!

    冬季儿童易患呼吸道感染,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除了比较常见的肺炎支原体、流感病毒,其实还有很多其他病毒在流行。各类病原体感染后主要有哪些症状?该如何应对?出现了呼吸道混合感染该怎么办?孩子出现发热、咳嗽,哪些情况需要到医院就诊?北京健康科普专家、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北京儿童医院呼吸中心主任医师秦强一一解答。

    2024年12月14日
    195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