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茨海默病是最常见的老年性痴呆,是一种进行性加重的神经变性疾病,起病比较隐匿,大约占所有痴呆疾病的60%。2015年,全球估计有超过4700万人患有痴呆症,而到2050年,痴呆症病例数预计将增加近两倍,达到约1.5亿例。这类疾病可严重危害患者的健康和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
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主要表现为近期记忆力下降,如常常忘记刚做过的事情、说过的话,重者会忘记自己最亲密的人,有的甚至不认识镜子中的自己。除了记忆力下降外,还会出现语言障碍、性格改变、行为异常。还有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出现失眠、睡眠节律紊乱等多种睡眠问题,如有的患者晚上不睡、白天不起、睡眠碎片化、日夜颠倒。还有的患者夜间频繁起床,不停如厕。上述种种睡眠紊乱常常困扰患者家属或者照料者。也是导致痴呆患者入住护理机构或造成意外伤害如跌倒的元凶。在这里让详细向大家介绍一下阿尔茨海默病痴呆患者常见睡眠问题。
先了解衰老过程中睡眠的变化。
正常人年龄增长中的睡眠变化
其实在人们逐渐衰老的过程中都会或多或少的出现睡眠问题,从中年开始,我们的总睡眠时间平均每10年减少约30分钟,这可能与人体内细胞衰老有关。在躯体健康不佳以及患有慢性疾病的人群中这种睡眠问题更常见。此外随着人们年龄的增长,我们的睡眠通常变得更浅、更加片断化。夜间会出现更多的唤醒和觉醒,深睡眠(睡眠的一部分,可以缓解人体疲劳、促进身体代谢)有减少的趋势。人也更容易较早出现困倦,早晨较早醒来。
痴呆患者常见的睡眠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昼夜节律紊乱
睡眠-觉醒循环是人体内最明显的昼夜节律,与核心体温波动节律和褪黑素分泌节律并行。与健康老人相比,痴呆患者的昼夜节律紊乱更突出,主要表现为缺乏清晰的24小时睡眠觉醒模式,表现为夜间觉醒延长、睡眠片段化、日间睡眠时间不固定,常常一会一觉,日间小睡增多。这类患者在一天中会有至少3次短暂的睡眠,每次可持续1-4小时。患者夜晚的活动多于白天的活动也是很常见的情况。尤其是在接受阳光照射较少的患者身上,这种现象更为突出。
白天睡眠过多
有的痴呆患者在白天经常无法保持清醒,常常不自主地打盹,家里人有时拍打呼唤也无济于事,有的甚至影响进食,生活质量大大降低。此类患者中部分患者晚上可继续维持良好的睡眠,还有一部分患者晚上偶有小睡,常常是太阳升起她熟睡。
入睡和睡眠维持困难
患者躺在床上常常辗转难眠,反复起来躺下,久久不能入睡。有的患者虽能够较快入睡,但夜间频繁觉醒,睡眠呈现碎片化,早晨很早醒来,不能得到很好的休息。日间活动的减少和缺乏可能进一步加重了患者的睡眠维持困难。
睡眠期间出现异常行为
痴呆患者夜间入眠后常常述说双腿像有小蚂蚁、小虫子爬来爬去,非常难受,患者常常在床上翻来覆去,或者不停的捶打身体。需下床活动下肢体方可缓解上述不适。医生称之为不安腿综合征。部分痴呆患者出现打呼噜、睡眠中呼吸暂停现象,即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病症。研究发现约有33%-53%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存在睡眠呼吸问题。当出现这种现象的时候,可导致大脑缺血缺氧加重痴呆病情。
痴呆和睡眠的关系
超过60岁的成年人中,近一半报告存在睡眠障碍,表现为失眠症状伴随日间影响、对睡眠质量或数量的不满,或被诊断为失眠症。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睡眠障碍会导致认知功能下降,并可能通过增加β-淀粉样蛋白负担来增加阿尔茨海默病痴呆的风险。睡眠障碍可能是阿尔茨海默病的一个潜在风险因素,这一点可能令人惊讶,因为睡眠障碍通常被认为是阿尔茨海默病的结果。有研究就发现在认知健康的老年人(平均年龄81.7岁)中,睡眠障碍较为严重的个体在6年随访期间表现出更快的认知下降速度和更高的阿尔茨海默病发病风险。
现有的科学研究指出在痴呆症状出现之前,很多患者便出现了睡眠问题。超过60岁的成年人中,近一半主诉存在睡眠障碍,表现为失眠症状伴随日间影响、对睡眠质量或数量的不满,或被诊断为失眠症。科学家发现睡眠时间减少、夜间反复醒来、睡眠效率减低、睡眠质量差、睡眠时间较长(>9小时)或较短(<7小时)均可增加罹患痴呆的风险。认为导致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方面:第一,我们脑内的β-淀粉样蛋白(很多科学家将过多的β-淀粉样蛋白的堆积视作阿尔茨海默症病因)的清除是有规律的,不良的睡眠习惯导致昼夜节律变化,使得β-淀粉样蛋白清除减少,积累增加。β-淀粉样蛋白会破坏管理我们睡眠的脑细胞,导致其进一步堆积,进而加重痴呆。阿尔茨海默病引起的进行性神经病理变化也可能影响了与睡眠调节相关的大脑中枢(如视交叉上核),从而导致睡眠-觉醒活动的改变。第二,睡眠紊乱会影响我们大脑的神经网络变化,干扰夜间记忆的整合,从而导致痴呆的出现。
另有科学观察指出,在已经被医生诊断痴呆的患者中,大约有25-40%存在睡眠紊乱,故痴呆和睡眠问题谁先出现很难判断。现在普遍认为痴呆与睡眠之间存在双向关系,即睡眠紊乱使得罹患痴呆的风险增加,研究发现睡眠障碍会引发全身性炎症的增加,而炎症越来越被视为阿尔茨海默病病程中的早期事件。此过程中免疫系统介导的作用会增加β-淀粉样蛋白负担,从而推动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生。这提示我们,良好的睡眠可能成为预防和缓解阿尔茨海默病的关键。
痴呆患者出现睡眠问题的原因
除了大家认为的痴呆疾病本身可导致出现睡眠障碍外,痴呆患者出现以上睡眠问题的原因还有有很多。如有的患者合并多种老年躯体疾病,像心脏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夜尿增多等,导致身体不适影响睡眠;有的患者可能在服用了一些药物之后出现睡眠问题,如喹诺酮类抗生素左氧氟沙星、精神科药物利培酮、他汀类降脂药等。此外痴呆患者伴随的焦虑抑郁情绪问题也会影响患者的睡眠。因为就目前的研究来说,痴呆本身不可逆转,那么及时识别影响患者睡眠的原因就非常重要了。
我们可以根据自家老人的情况,尝试如下方法来帮助老人重返正常睡眠节律
提供良好的居住条件
日间保持室内明亮、通风良好。每日最好保证2小时的阳光照射,充足的光照可以增加我们脑内褪黑素的分泌,减少夜间觉醒次数,延长夜间睡眠时间,帮助患者日间保持清醒、稳定情绪。夜晚为患者提供安静和温暖的睡眠环境,避免噪音和明亮的灯光干扰,避免陪伴者过多的活动。且尽量不要搬家或频繁更换照料者。
建立规律的睡眠时间,控制午睡时间
尽量保证患者每天都按照相同的时间上床睡觉和起床,有助于调整他们的生物钟,提高睡眠质量。避免在午后过晚、过长时间午睡,尽量不要超过1小时的午休。以免影响夜间的睡眠。
丰富日间活动
由于痴呆患者的记忆力和理解力下降,主动参与家庭或社区活动的积极性减少,有的正常老人可能也会刻意避免与痴呆患者一起活动。照料者可以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安排一些力所能及的活动,尤其是日间睡眠较多的患者,避免长时间无事可做。如玩纸牌,养花种菜的园艺活动,公园内散步遛弯;做一些扫地擦桌子、择菜洗菜这样简单的家务活动,患者日间精力得到释放后,增加白天夜晚的界限感,晚上睡眠会变得更好。
睡前健康教育
睡前避免大量进食,睡前4小时避免摄入咖啡因、茶、尼古丁和酒精等刺激性物质。在睡前播放轻柔、舒缓的音乐,可以帮助患者放松身心,进入更好的睡眠状态。睡前做一些简单的放松练习,如深呼吸、渐进性肌肉松弛训练等,有助于减轻焦虑和紧张情绪,促进入睡。
物理疗法
如经颅磁刺激治疗仪可以通过改变患者大脑皮质神经元动作电位而影响脑组织代谢和神经电活动,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可使慢波睡眠增加,从而减缓患者的痴呆进程。强光治疗也能改善患者睡眠。此外,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的患者,在能够配合的情况下,可尝试佩带无创呼吸机来改善睡眠质量。
医疗干预
服用褪黑素或改善痴呆的药物也可以缓解患者的睡眠障碍,但尽量避免使用镇静药物,因为这些药物可能会产生依赖并增加过度震静、跌倒的风险。如连续数天不眠并出现情绪不稳定,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这些镇静类药物,在症状缓解后需及时停药。同时要积极治疗患者合并的躯体疾病、情绪问题。
阿尔茨海默病的睡眠问题可能会伴随整个疾病过程,照料者需要多了解此方面的知识,减少照料困难,延缓患者的痴呆进展,使患者获得更好的生活质量。
作者:北京老年医院精神心理科 主治医师 何雪玲
审核:北京老年医院 精神心理科 主任医师 张守字
注意:封面图为版权图库图片,转载可能引发版权纠纷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参考消息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cns1952.com/gov/157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