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死和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大多起病急、发展快、病情重,且在家中发生居多,若抢救不及时或措施不当,很容易危及生命,一旦发生,病情会不断进展,越早进行救治,坏死的面积就越少,并发症的发生率就越低,预后就越好。
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全球范围内急性心肌梗死和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死亡率正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且半数患者在到达医院前已经死亡,是导致老年人猝死的主要原因之一。
知识加油站
心梗、脑梗是人们通俗的叫法,针对突发性疾病,主要是指急性心肌梗死和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生命对于我们每个人只有一次,当遇到意外发生时,现场急救往往是挽救生命的“黄金期”,在等待救护的时间里,如何正确处理才能保性命?让我们一起来解读其中的秘诀吧!
尽早识别和正确干预
以避免错过挽救急性心肌梗死的最佳时机
心肌梗死是由冠状动脉急性闭塞造成的心肌坏死,表现为胸部不适、合并或不合并呼吸困难、恶心和出冷汗等。
在心肌梗死事件发生前的数日或数周,约2/3的患者会出现前驱症状,包括不稳定型或恶化型心绞痛、气急或乏力等。当发生异常时,需要及时发现并做好预防。
一旦发生心肌梗死,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不要惊慌,让患者慢慢躺下休息,在救援到来之前尽量减少不必要的体位变动,不要随意搬动患者,以及背着或搀扶患者勉强行走去医院,以防加重心脏负担而使心肌梗死的范围扩大。
同时,应立即给患者舌下含服硝酸甘油1片,5分钟后可重复服用,或嚼服阿司匹林,部分患者可以避免心肌梗死的发生,常见的干预措施有:
●吸氧。
●服用阿司匹林(嚼服阿司匹林咀嚼片325mg)。
●服用硝酸酯类药物(常用硝酸甘油舌下片,急性发作时应于舌下或口腔颊黏膜处含化一片,可每5分钟重复一次直至症状缓解)。
●转运至合适的医疗中心。
入院前干预(包括做心电图、嚼服阿司匹林咀嚼片325mg、使用硝酸酯类药物或阿片类药物进行疼痛管理)可减少死亡率和并发症风险。另有研究发现,冬春季节是心肌梗死的高发时节,需要警惕。
院前救治
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抢救成功的关键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是大脑内部组织因为血液循环不畅导致的软化坏死,通常先是上肢受累,然后发展为整个偏侧身体的神经功能障碍;临床表现以猝然昏倒、不省人事、半身不遂、言语障碍、智力障碍为主要特征,病情严重时会出现偏瘫、失语,甚至昏迷。对于突发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老年人,一般神志是清醒的,家人应防止其过度悲伤和焦虑不安。
救治一般分为三个阶段:院前急救、急诊处理、住院治疗。
院前急救是抢救的关键,首先应拨打急救电话,其次是现场处理:
●体位方式:有研究显示,仰卧位有利于改善脑血流和脑灌注;对于可以耐受平躺且无低氧的患者,应取仰卧位;对于有气道阻塞或误吸风险及怀疑颅内压增高的患者,建议取头部侧位且抬高20~30°,以避免呕吐导致误吸。
●气道保护:应及时清除患者的呼吸道分泌物,保持气道通畅。
●血糖检测:对于每一位疑似脑卒中患者,必须快速检测血糖,因为低血糖会导致类脑卒中样发病,同时应积极配合急救人员及时将患者转运至最近的医疗中心。
掌握正确的急救方法
给生命再一次机会
据统计,全球只有12%的成年人能在突发事件中采取急救措施,其中仅有5%是有效的。无效甚至是错误的急救意识、方法或行为,不仅不能救命,甚至可能“要命”。
急性心肌梗死和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大多起病急、发展快、病情重,且在家中发生居多,若抢救不及时或措施不当,很容易危及生命,一旦发生,病情会不断进展,越早进行救治,坏死的面积就越少,并发症的发生率就越低,预后就越好。
老年人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人群,主动学习和掌握突发状况的处理原则,不论是对自己、家人还是陌生人,面对发生紧急事件时,能够沉稳、正确地进行处理,就能挽救更多人的生命。
内容来源:
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老年人健康用对药——老年人用药必知》
丛书总主编: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主任药师、教授 赵杰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参考消息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cns1952.com/gov/156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