悄悄告诉你,宝石为什么那么好看

早在距今1.8万年前的北京周口店山顶洞人的遗址中,人们就发现了用动物的牙齿和骨骼串成的项链装饰,这恐怕是人类最早期的“宝石制品”。宝石具有美丽、稀少、耐久的特点,自然界中发现的矿物超过3000种,但可以做宝石原料的仅230多种,国际珠宝市场上的中高档宝石不过20多种,可见矿物岩石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才能成为宝石,宝石是众多矿物岩石的精华,钻石、蓝宝石、翡翠是宝石界的经典代表。

美丽是宝石具有昂贵价值的首要条件,宝石与光是如何作用,才拥有了璀璨的光芒呢?

火彩,令无色钻石成为宝石之王

钻石本身是没有颜色的,但在阳光照射下会呈现五彩斑斓的色彩效果,这现象被称为火彩。产生火彩的根本原因是钻石的色散效应比较强烈。当白光通过玻璃制成的棱镜时,棱镜会使光产生偏折,棱镜偏折不同颜色光的能力是不同的,导致各色光散开,这就是光的色散效应。

(光通过三棱镜的色散效应)

图片来源:VEER图库

色散值被用于评估材料色散效应的强弱,色散效应弱的材料,光通过后色彩分散不多,色散值低,反之色散值高。玻璃的色散值大概是0.009,而钻石的色散值达到了0.044,相比之下,蓝宝石的色散值仅为0.018。本身不具备颜色的钻石,加上极高的色散值,呈现出的火彩令人惊艳,加上精湛的切割打磨工艺,能使得火彩体现的更加淋漓尽致。拿普通透明玻璃,切割成钻石的形状,也能形成比较好看的火彩。

(钻石的璀璨光芒)

图片来源:VEER图库

色散能力强在宝石上是好事,不过在眼镜镜片中或是光学镜头中却是需要被校正的光学缺陷,如果眼镜镜片的色散值过高,物体边缘会有彩色的边,使用具有色散的镜头拍出的照片,物体的边缘会出现紫边。

猫眼与星光效应,光芒灵动

一些宝石在光线的照射下会出现一条明亮的光带,光线移动,亮带也会随着移动,这种光泽和猫的眼睛类似,这种光学效应被称为猫眼效应,这类宝石又被称为猫眼石。

图片来源:VEER图库

猫眼石图源:https://gemkeepers.com/

天然宝石是在复杂的地质环境中形成的,外来杂质的混入,温度压力的变化都会对宝石的生长产生影响,都会在宝石的内部留下一定的痕迹,这些痕迹被称为包体。猫眼石的内部存在一组密集,且平行定向排列的纤维状包体(好比平行分布的细密条纹,尺寸大约0.01mm至0.1mm),这些包体对光线的折射与反射,产生的明亮光带的效果。譬如猫眼蓝宝石中存在二氧化钛(又称为金红石)杂质,金红石以细小纤维的形式排布在蓝宝石中,光照下便生成条状光斑。

星光效应,就是猫眼效应的升级版,具备星光效应的宝石内部包体是交叉分布的细密纤维,光照下,多条猫眼条纹组成了星光状的条纹。

(星光蓝宝石,图源,wikipedia)

这类效应在生活中也很常见,雨天,汽车玻璃侧窗经过升降后,表面会形成的细密水纹,这些条纹的作用好比猫眼石中的包体,在夜晚透过车窗观察外边的路灯时,会发现还有一条细长的横向光斑伴随着光源。类似地,当手机镜头不小心抹上油形成方向一致的条纹时,拍摄光源也会产生和条纹方向垂一致直的光斑(也可以是故意抹上油的,可以尝试一下呦),这是光的散射效应,越细微的结构产生越大的散射角度:竖向条纹的横向结构相比竖向结构要精细很多,所以在横向产生大角度散射,形成横向条纹。。

光源透过竖向条纹,会形成横向的光斑

图片来源:VEER图库

变彩效应,宝石中的天然微结构

宝石内部存在纳米(100-300nm)量级的细小结构,光经过这些微结构时会产生干涉,衍射效应。形成彩色的斑点。

七彩欧珀

图片来源:VEER图库

变彩效应最明显的宝石当属蛋白石,又称为欧珀。欧珀是二氧化硅(玻璃的主要成分也是二氧化硅)的水合物,下图中为欧珀的分子排布,二氧化硅小球排列规则,小球中间有空隙,这些空隙就好比天然的微结构,能够使得光产生衍射,产生的颜色与排列周期和光的波长有关,宏观看来就是形成彩色的光斑。根据空隙的大小不同,对光的衍射效应也有所不同,最终表现为色彩种类多少不同的欧珀,诸如七彩、五彩、三彩欧珀。

图源:参考文献一

生活中衍射现象也很多,比如DVD光盘,光盘表面有一圈一圈的刻痕,这些刻痕宽约500纳米间距大约是700微米,在阳光照射下,光盘表面会有彩色的光斑,这就是光的衍射效应形成的。蝴蝶的翅膀上也遍布着微结构,闪蝶翅膀具有的靓丽蓝色,同样是光的衍射效应形成的。

人造宝石出场,宝石或许不再稀缺?

美好的东西所有人都会追求,但宝石的稀有属性,又让大家望而却步。现今,技术发展让人类也能够创造出诞生宝石所需的苛刻条件,譬如高温高压法制造的人造钻石,这类方法能够模仿自然钻石的形成过程,通过在极高温度和高压的情况下将石墨转化为钻石。所生产来的钻石除了能应用在工业中(钻石硬度极高,可以制成磨料),还能被加工成宝石。类似的,人造红宝石、蓝宝石等不仅在工业中得到广泛应用,也让大家能够以更低的价格购买到漂亮的装饰品。

结语

下次再欣赏宝石,想必会更加佩服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参考文献:

[1]张蓓莉.系统宝石学[M].地质出版社,2006.

[2]曾广策,朱云海,叶德隆.晶体光学及光性矿物学[M].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6.

[3]羊国光,宋菲君.高等物理光学[M].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8.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参考消息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cns1952.com/gov/4703.html

(0)
参考消息网的头像参考消息网
上一篇 2024年12月15日 上午9:16
下一篇 2024年12月15日 上午9:16

相关推荐

  • “千滚水”=“致癌水”?它可能没那么大本事!

    水是地球上所有生命赖以生存的基础,人离开食物可以生存约3周,但没有水只能生存3天左右。随着国内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广大人民群众更加注重饮水安全,特别是“千滚水”更是备受瞩目,在各种自媒体平台上,各个大V小V把它描述成“致癌水”,但关于“千滚水”,它真的能致癌吗? 所谓“千滚水”是指经过反复加热或者重复加热的饮用水及生活用水。因为水在反复烧开的过程中,受高温影…

    2025年4月26日
    8100
  • 评论区反复“哭穷”,能让机票降价两千?“反向驯化”大数据杀熟靠谱吗?

    近日,据媒体报道,有网友通过反复评论“机票太贵”实现机票降价,由此“反向驯化‘大数据杀熟’”的话题引发热议。 网友在评论区“哭穷”反向驯化算法的做法,反映出消费者面对算法时的不安以及抵抗心态,只是这样的方式真的有效吗?“大数据杀熟”的问题该如何根治? “哭穷”真的有效吗? 有媒体报道,一名年轻人通过反复评论“机票太贵了,买不起,不去了”后,发现机票价格从43…

    2024年12月19日
    35100
  • 一级文物、二级文物…馆藏文物的“级”是怎么定的?

    每次到博物馆参观,都会被那些具有鲜明时代特征和典型地方文化风格的文物所吸引,旁边标签上的信息通常都有名称、时代和出土时间、出土地点等基本信息,尽管大家都知道文物是要分级的,但文物分级到底是怎么回事?文物分级的标准又是什么呢?接下来让我们用几分钟时间让大家弄明白我国馆藏文物的分级规则。 我们国家文物的分级主要依据的法律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这相当于文…

    2025年2月8日
    19300
  • 发现请举报!北京严惩“瘦肉精”“槽头肉”,这份指南让你避坑——

    针对制售假劣肉制品问题,北京开展为期10个月的专项整治行动,重点整治肉制品掺杂掺假、以假充真、虚假宣传等违法违规行为。 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梳理养殖屠宰、生产经营、餐饮服务、网络销售等环节问题,向全市肉制品食品生产经营主体发布“十五个严禁”提醒告知书。要求各食品生产经营单位严格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管理制度,保障肉类产品质量安全。 为严厉打击…

    2025年4月22日
    7100
  • 揭秘“晴天霹雳”:闪电如何化身“远程狙击手”?

    晴空万里,一道闪电却像“隐形刺客”般突然劈向地面,这就是所谓的“晴天霹雳( bolt-from-the-blue )”。普通闪电多在乌云滚滚的雷雨云下方击中地面,而晴天霹雳却在头顶没有云和降水的区域毫无征兆地直击地面,它的不可预测性对人民生命财产构成严重威胁。那么晴天霹雳这个“远程狙击手”是如何形成的呢?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郄秀书研究员及其团队在…

    2025年3月31日
    112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