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色静电”真爱挑战火了!背后真有科学依据吗?

审核专家:周洪直 北京工业大学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高级实验师 硕士生导师

最近,“静电颜色挑战”在网络上迅速走红,大量网友跟风模仿。许多博主宣称,当两个相爱的人接触时,如果产生的静电呈现出粉色,那么这就是“真爱”的标志。然而,这种观点是否有科学依据呢?让我们一探究竟关于静电的奥秘。

01静电产生的科学原理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遇到静电,比如在干燥的天气里脱衣服时产生的火花,或者是在地毯上走过之后手接触门把手时的电击感等等。

静电是一种物理现象。当两个不同的物体相互接触并摩擦时,一个物体的原子可能会失去电子,而另一个物体的原子可能会获得电子。

失去电子的物体带正电,而获得电子的物体带负电,这种现象称为电子转移。

当带电物体彼此分离时,由于电荷不易通过空气转移,从而导致物体表面保持电荷差异,即形成静电。

来源:河南共青团公众号

02静电到底是什么颜色?

那么,静电真的有颜色吗?根据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的解释,静电积累到一定程度后会击穿空气形成电火花,此时电流通过空气使分子激发释放能量,以光的形式传播。

这种光通常是蓝色的,因为氮气和氧气在空气中占主导地位,它们被激发后发出蓝光。至于其他颜色的静电,则与电压高低、放电接触物、空气中的成分、以及空气湿度温度等因素有关。

由此可见,静电的颜色与“真爱”并无直接关联。所谓的“静电颜色挑战”实际上是一种误解。静电的颜色主要取决于空气中氮气和氧气的激发光谱,而非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

因此,将静电颜色与“真爱”相联系,更多的是一种浪漫化的想象,而非科学事实。

如果有兴趣,不妨涂抹一些特别的化妆品、香水等挥发性日用品试试看,也许会有你想要的放电颜色~

来源:中国青年报公众号

来源:小红书号896060581

03防静电小妙招

在日常生活中,小小的静电也可能会产生大大的影响。例如,由于静电会导致人体肌肉的强烈震颤,频繁产生的静电刺激作用可能会引起心脏功能较弱的人出现胸闷、头晕等症状,严重时甚至会导致心律失常和早搏。

此外,长期处于静电环境下,静电可能会改变脑电位,引发疲劳、烦躁、失眠等问题。你是不是也有被静电频繁“骚扰”的经历呢?

在加油站、石油化工产业等特定环境中,静电还可能造成不小的安全隐患!

来源:央视频

为了减少静电带来的困扰,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增加空气湿度

通过在室内使用加湿器或增加绿植,保持室内适度湿润(理想相对湿度为40%-60%)可以有效减少静电的产生。

2.选择服饰材料

棉、麻、丝等天然纤维制成的衣服不易产生静电。而合成纤维(如尼龙、聚酯)则容易累积静电。对于经常接触敏感电子元件的人士来说,穿着防静电鞋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它可以帮助人体与地面间保持良好的导电性,从而避免静电积累。

3.改变日常习惯

在干燥季节静电多发,我们可以使用保湿型护手霜、身体乳等保持皮肤湿润。此外,当接触其他物体时,先用手轻触门框等较大的金属物体,这样可以让身体上的电荷快速释放。

来源:央视新闻公众号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参考消息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cns1952.com/gov/5245.html

(0)
参考消息网的头像参考消息网
上一篇 2024年12月28日 上午10:55
下一篇 2024年12月28日 上午10:55

相关推荐

  • 体检发现颈动脉斑块?拿到报告,先看这3个指标

    最近不少朋友体检后忧心忡忡地来问我:“体检说有颈动脉斑块,这可怎么办?会不会突然就有大问题?”今天就来好好聊聊颈动脉斑块那些事儿,帮大家心里有底! 泽桥原创 版权联系 颈动脉斑块是什么? 颈动脉可是连接头部和身体的“交通要道”,随着年龄增长,很多中老年人的这条“要道”上就容易出现些“麻烦”——颈动脉斑块。 据《柳叶刀》子刊研究,全球近20亿人受颈动脉粥样硬化…

    2025年3月12日
    3700
  • 皮蛋上出现“骷髅头”神秘纹路?奇怪的“松花”纹到底是怎么形成的?

    坊间有一个相传已久的传闻,就是一个农妇包皮蛋的灰放在屋外,混进了火葬场高烟囱里飘来的的骨头灰,结果那一批的皮蛋打开来吃的时候,都不是松花而是一个个的“骷髅头”!可能吗?稍有点化学常识的都知道,它只可能是松花,这点以盛产松花皮蛋闻名于世的重庆永川最有发言权!当然不可能! 图源:Pixabay 那皮蛋上的“松花”是怎么来的呢?它的成分主要是在皮蛋腌制过程中一系列…

    2024年12月19日
    14000
  • 《哪吒2》中的鹿童是梅花鹿吗?

    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以下简称《哪吒2》)里,形形色色的角色和神奇道具让人应接不暇。尤其是鹿童和他手中的鹿角弓,引人注目。 鹿,在大自然中一直是灵动与优雅的代名词。它们身姿矫健,行动敏捷,这种特性在鹿童的形象塑造上展现得淋漓尽致。影片中的鹿童身姿轻盈,动作流畅自然,就像现实中的鹿在山林间奔跑跳跃。鹿不仅拥有敏锐的听觉和视觉,还有矫健的四肢,这使它们能够在复…

    2025年3月12日
    3100
  • 它的曾曾曾曾曾曾孙又长回了它的模样?这片湖里的生物,一直被困在同一年里

    每年的 2 月 2 日,北美地区都会迎来传统节日——土拨鼠日(Groundhog Day)。人们通过观察土拨鼠是否看到自己的影子,来预测春天何时到来。而在电影《土拨鼠之日》中,男主角菲尔·康纳斯(Phil Connors)陷入了时间循环,无论如何努力,每天醒来都会回到这一天。 这种“鬼打墙”般的经历听起来像是电影中的荒诞设定,然而,大自然中其实也有类似的现象…

    2025年2月14日
    5800
  • 名叫“鱼龙”,却非“鱼”亦非“龙”,曾是三叠纪海洋“霸主”!

    二叠纪末期发生了地史时期最严重的生物大灭绝事件,导致了古生代古生态系统崩溃,此后,爬行动物有多支向海洋发展,演化为鱼龙、鳍龙、海龙等海生爬行动物。 早期鱼龙形似蜥蜴,经过中后期演化,形态更接近鱼类,一般被认为最早出现于早三叠世晚期,约在白垩纪晚期消失,大约与恐龙生活在同一时期,曾占据海洋生态食物链顶端。为了更好适应水中的生活,它们高度特化,身体演化成最适合在…

    2025年2月20日
    79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