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都说不能把智能手表贴在高铁玻璃上?因为真的可能会拿不下来……

出品:科普中国

作者:Denovo

监制:中国科普博览

新的“灯泡事件”火热出炉!最近,网络上掀起了“别往高铁玻璃上贴智能手表”的热潮,这句话已经成为最新的“别吞灯泡”警示。然而,许多网友偏偏不信邪,非要亲自尝试,结果把苹果手表贴在高铁玻璃上后,发现竟然牢牢吸附住,怎么都拿不下来……甚至为了取下手表硬生生地把手表屏幕扯开。这一幕仿佛又一次看到了“冬天舔铁杆”“吞灯泡”的经典场景!

相关笔记已有十几万条

(图片来源:作者截图)

目前在社交平台上的相关笔记已经有了十几万条,那到底是什么原因使得苹果手表粘在高铁玻璃上拿不下来呢?

“光胶现象”?并非如此

有人将此归因于“光胶现象”,又可称作光学接触键合(Optical contact bonding)——即当两个物体的表面极度光滑时,分子间距离减小,分子间作用力大,导致两者紧密贴合。

说到“光胶现象”,就不得不提到1666年牛顿首次研究的光学干涉现象。当时,牛顿将一块凸面透镜放置在平面玻璃上,观察到在接触点周围出现了一系列同心的明暗环状条纹。这些条纹是由于透镜和玻璃之间形成的薄空气层导致的光波干涉所产生的。

牛顿环

(图片来源:Wikipedia)

在光学研究中,如果两个光学表面没有达到足够的平整度和紧密接触,薄空气层可能会导致干涉现象,产生类似于牛顿环的条纹。

直到1900年,光学接触键合开始用于光学棱镜的构造。在接下来的一个世纪里,人们对这一现象开展了进一步研究。

然而,光胶现象通常发生在实验室条件下,需要极高的表面平整度和洁净度。共形精度是指两个物体表面形状和结构的匹配程度,也就是它们在接触时能否紧密贴合的程度。如果物体的共形精度小于1纳米,那么就会有足够的表面积紧密接触,使分子间相互作用产生可观察到的宏观效应——即两个物体粘在一起。

但是,苹果手表的屏幕材质,如Ion-X玻璃或蓝宝石玻璃,虽然经过精细加工,但其表面光滑度尚未达到产生光胶现象的程度。同样,高铁车窗玻璃虽经高度抛光处理,但其表面粗糙度也不足以引发此现象。

作者也看了看自己饱经沧桑的手表,表面划痕无数,应该是贴不上高铁玻璃了。

作者饱经沧桑的智能手表

(图片来源:作者拍摄)

不是魔法,是“膜”法

有些网友经过多次尝试发现,即便将手表表面和高铁车窗玻璃擦拭得十分干净,手表依然无法牢固地贴在玻璃窗上。对此,一些人推测,这可能与手表屏幕是否贴有保护膜有关,尤其是水凝膜的材质特性。

水凝膜由于材质较软,能够更好地贴合光滑表面。当手表的水凝膜贴到玻璃等光滑表面时,可以在贴合的过程中排出中间的空气,其柔性材质能够与光滑表面之间形成一个密闭的小腔体,从而形成负压。这个现象类似于我们日常生活中浴室吸盘的工作原理——负压的产生使得物体能够紧密吸附在光滑表面上,并且可以承受住很重的悬挂物体。

作者买了水凝膜,既然没条件戴着手表坐高铁欣赏旅途的风景,那就在家里创造条件,让手表欣赏下窗外的夜景。手表成功地贴在了玻璃上!

把贴有水凝膜的表贴在了玻璃上

(图片来源:作者拍摄)

如何把贴在玻璃上的表拿下来?

当手表被牢牢吸附在高铁玻璃上时,硬拽不仅无济于事,还可能损坏手表屏幕。因此,正确的取下方法是破坏这种负压的吸附力,以下几种方法可以尝试:

首先,可以利用空气进入吸附区域来破坏负压。取一张薄塑料卡片(如身份证或交通卡),小心插入手表与玻璃的缝隙,缓慢移动卡片,同时轻轻抬起手表的一侧,让空气逐渐进入贴合区域。当空气进入后,负压效应会减弱,手表自然会脱落。

润滑剂的使用也是一个有效手段,将少量水或洗手液涂抹在缝隙处,通过润滑液渗入破坏贴合效果。操作时建议用棉签蘸取液体,以免多余液体流入手表内部。随着吸附力减弱,轻轻晃动手表即可将其取下。

还可以尝试旋转手表或利用温差来取下手表,握住手表边缘轻轻旋转,破坏吸附的紧密贴合。无论采取哪种方式,都要避免用力过猛,以免损坏手表或玻璃表面。

明知危险,还会有这么多人“吞灯泡”

明知道某些行为可能带来危险,却仍然选择去尝试,比如“表吸在高铁玻璃上”“冬天舔铁杆”“吞灯泡”等有风险行为,这种心理现象的背后有多方面的原因。

首先,好奇心是人类天生的驱动力。面对禁忌或被警告的行为,人的好奇心会被进一步激发,想要探索这种“禁果”背后的真实后果。心理学中有一种“禁果效应”,指当某些事物被明确禁止时,其吸引力反而会增强。此外,侥幸心理也是推动人们尝试危险行为的重要原因。他们可能认为,“意外只会发生在别人身上,而自己可以通过小心谨慎避免风险。”

吞灯泡

(图片来源:作者AI生成)

另一个重要因素是从众和挑战心理。在社交媒体和网络传播中,一些高风险行为被包装成“挑战”或“试探极限”的象征,容易吸引人模仿,尤其是年轻人更倾向于通过这种行为寻求认同。同时,部分人会因为对权威或规则的反叛心理而选择尝试危险行为,以此展现个性和独立性。

这些心理因素叠加,加上对风险后果的低估,使得一些人即使面对明确的警告,仍然义无反顾地尝试高风险行为。

结语

苹果手表被吸附在高铁玻璃上的现象,再次引发了大众对好奇心驱使下危险行为的讨论。这种现象不仅涉及物理原理的探讨,还揭示了人类心理学中的“禁果效应”、侥幸心理和从众行为。虽然这种尝试表面看起来只是好玩,但背后却可能付出高昂的代价,比如损坏昂贵设备甚至危及自身安全,读者朋友们还是要谨慎尝试!

参考文献:

[1] Rayleigh, Lord. "Optical contact." Nature 139.3523 (1937): 781-783.

[2] Haisma, Jan, and G. A. C. M. Spierings. "Contact bonding, including direct-bonding in a historical and recent context of material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hysics and chemistry: historical review in a broader scope and comparative outlook."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R: Reports 37.1-2 (2002): 1-60.

[3] Alexe, Marin, and Ulrich Gösele, eds. Wafer bonding: applications and technology. Vol. 75. Springer Science & Business Media, 2013.

[4] Myatt, Chris, Nick Traggis, and Kathy Li Dessau. "Optical Contacting: Changing the Interface of Optics."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参考消息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cns1952.com/gov/5271.html

(0)
参考消息网的头像参考消息网
上一篇 2024年12月29日 上午10:57
下一篇 2024年12月29日 上午10:58

相关推荐

  • 上班痛饮“蚂蚁水”?饮水机卫生要重视!

    #上班7天喝的都是蚂蚁泡澡水# 网友评论 看的密集恐惧症犯了 图片来源:荔枝新闻 为了畅饮纯净好水, 却忽视了方便背后的卫生隐患 ——饮水机 饮水机通常是桶装水打开后放在饮水机的“聪明座”上,然后由机内的软管将水导入冷、热水胆内。这两个水胆除了起到出冷热水的功能外,它还可起到沉淀水中杂质的作用。 饮水机为何成“健康杀手” ? 01. 饮水机内胆污染 饮水机的…

    2025年2月19日
    14600
  • 这种水果近期价格“腰斩”!网友:可以每天抱着桶吃了?

    近期正是蓝莓大量上市的季节,全国多地蓝莓价格出现“腰斩”。据央视记者报道,进入 3 月以来,市场中蓝莓的供应量逐步增加,目前蓝莓价格比刚上市时出现明显回落,一盒 125 克的蓝莓,根据规格不同,售价从十元到十几元不等。 最近几年,作为一种营养价值高的水果,蓝莓越来越多地进入人们的生活中。对于很多人来说,没有什么比边走边抓起一把蓝莓扔到嘴里一咬,体验口口爆浆更…

    2025年4月24日
    3200
  • 别再认错啦!桃李杏樱梅的快速分辨秘诀,教你1分钟搞定

    每年春天,各色鲜花争奇斗艳,轮番登场,让赏花的我们应接不暇。桃花、李花、杏花、樱花、梅花......但这些花,到底如何分辨?很多人都摸不到头脑! 我们总结了一些简单又好记的辨认方法,快来看看吧! 审核丨谢磊 北京林业大学生态与自然保护学院副教授;王康 国家植物园科普馆馆长 策划丨何通 视觉丨朱航月 设计丨黄琳 王婷 责编丨王梦如 审校丨徐来 林林

    2025年3月21日
    11900
  • 想确定海草位置,科学家却在追踪绿海龟,因为它比卫星更靠谱

    海草,这片海底郁郁葱葱的绿洲,宛如鱼类和甲壳类动物的避风港,为它们提供了安全的庇护所,同时也在改善水质和加固海床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由于这些水下绿地的相对罕见和隐蔽性,寻找它们一直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任务。但幸运的是,一个海洋生态学家团队近日取得了突破性的发现——以海草为食的海龟,就像水下的猎犬一样,拥有着惊人的定位能力,能够比卫星图像更准确地引导研究人…

    2024年12月19日
    25700
  • 雄猴才能当大王?她打破历史成就“猴”生巅峰

    2021 年 7 月,日本高崎山自然动物园举行了一场特殊的就任仪式:9 岁的年轻母猴 Yakei 成为了猴群中的阿尔法。 这是有记录以来,日本猕猴猴群中出现的第一个雌性阿尔法。Yakei 的登基,不仅有天时地利的运气,更有她一路过关斩将的勇气。 就是她,成为了有记录以来的第一位日本猕猴“武则天”|Takasakiyama Natural Zoological…

    2025年3月15日
    128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