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再狼吞虎咽!这几类人尤其要注意→

审核专家:王学江 首都医科大学教授

现代人的生活节奏日益加快,忙碌不已。随之而来的,用餐速度似乎也加快了。到了饭点,许多人甚至能在几分钟内吃完一顿饭。

近期,一名男子仅通过减慢吃饭速度,10天便减重数斤。实际上,吃饭时放慢节奏,细嚼慢咽,其益处是多方面的。

放慢吃饭速度有好处

有助于减轻体重。当我们的体重超标时,肥胖及其他问题就会接踵而至,而减缓进食速度可作为管理体重的方法之一。

细嚼慢咽可以增加饱腹感,让人们更早地得到满足,从而减少食物的摄入量,避免过度进食。相较之下,快速进食往往导致人们在还未感到饱时就已经吃下了过量的食物。有研究表明,快速进食的人群相较于慢速进食者,患上腹型肥胖、内脏型肥胖的风险更高。

有利于消化,减轻肠胃负担。长期饮食不规律、狼吞虎咽,会导致消化吸收功能下降,出现消化不良、胃胀、胃痛等症状。而食物充分咀嚼后,能帮助食物更好消化和吸收,减少胃部负担,降低出现胃部不适症状的风险。

吃饭慢还能稳定血糖,保护心血管。对患有糖尿病或有患病风险的人来说,食物缓慢消化吸收,有助于稳定血糖水平,避免餐后血糖骤升。此外,放缓进食速度还有助于身体代谢,减少血脂、血压波动,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

吃饭慢可以保护口腔和食道黏膜。有专家表示,快速进食的人更容易接受烫食,而温度过高的食物会对口腔和食道黏膜造成一定的损伤,更容易患上食道癌、胃肠癌等疾病。相反,吃饭时放慢节奏,能让我们更好地感知食物的温度,避免烫伤,从而保护口腔和食道的健康。

哪些人更需要注意吃饭速度?

以下几类人群更应该注意调整吃饭速度:

肠胃功能较弱的人。尤其是已经患有胃炎、胃溃疡等肠胃疾病的人,消化吸收能力相对较差,吃饭速度太快会增加肠胃的消化负担,影响肠胃疾病的恢复。

血糖控制不佳的糖尿病患者。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快速进食不利于血糖的平稳控制,而血糖的大幅波动会增加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体重超标或肥胖症患者。吃饭速度过快,大脑往往来不及接收到饱腹感信号。而放慢吃饭速度,有助于身体准确感知饱腹感,更利于控制体重。

身体机能下降的老年人。老年人的牙齿可能出现松动、缺失等问题,导致咀嚼能力减弱。同时,肠胃蠕动也会减慢,当吃饭速度过快时,有可能引起消化不良。

处于生长发育期的儿童和青少年。快速进食可能会影响口腔肌肉和牙齿的正常发育,也不利于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

温馨提示:

虽然吃饭慢有诸多好处,但也不能过慢。吃饭时应尽量保持适中的速度,既能享受食物带来的美味和营养,也有利于身体健康。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参考消息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cns1952.com/gov/6852.html

(0)
参考消息网的头像参考消息网
上一篇 2025年2月20日 上午10:01
下一篇 2025年2月20日 上午10:01

相关推荐

  • 化疗后的病人最好不要接触?化疗药物会传染给身边人?

    化疗是一种通过化学药物杀灭癌细胞的治疗方法,药物会随血液循环到达全身,作用于癌症病灶,也可能影响部分正常组织,引发毒副作用。 流 “化疗后的病人最好不要接触” 近日网上有传言称,“化疗后的病人最好不要接触。因为化疗药物可能被呼出或通过其他途径的方式传染给他人。” 言 流言分析 这种说法完全立不住脚。 化疗是一种通过化学药物杀灭癌细胞的治疗方法,药物会随血液循…

    2024年12月30日
    10600
  • 这样洗草莓可能农残更高!很多人都做错了……

    平时洗草莓,可以先用自来水冲洗,再用清水、淡盐水或淘米水浸泡5分钟,然后再次冲洗即可。 爱吃草莓的看过来! 随着大棚种植草莓技术的发展,无论春夏秋冬,现在都能吃到心仪的草莓。吃草莓都有哪些好处?你的草莓真的洗干净了吗?如何正确清洗草莓? 吃草莓都有哪些好处? 草莓可不是普通的水果,它的营养在水果界还是有一定地位的。 VC含量高 每100克草莓就有…

    2025年3月12日
    3900
  • 阿尔茨海默病研究新突破!轻度认知障碍暗藏风险“密码”

    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阿尔茨海默病等认知障碍疾病日益成为公共卫生领域的重大挑战。在这些疾病的发展过程中,神经精神症状如冷漠、抑郁、攻击性等,不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也被认为是疾病进展的重要标志。然而,以往的研究多集中于单一神经精神症状的分析,缺乏对神经精神症状之间相互作用及与认知变化长期关系的深入探讨。近期,来自哥伦比亚大学的研究团队在《生物精神…

    2025年3月7日
    4200
  • 为什么我国“肾衰竭”越来越多?这些习惯正在悄悄毁掉你的肾

    肾脏,这个身体里的 “净化厂”,每天都在默默地为我们排毒。但你知道吗?如今中国 “肾衰竭” 的人越来越多,很多时候都是我们自己的一些坏习惯把肾给 “累坏” 了,因为它不像其他器官,累了或者受伤了也不会马上表现出来,等它真的撑不住了,那问题可能就严重了。 泽桥原创 版权联系 中国成人慢性肾脏病患病人数已经达到了1.3亿,差不多每10个成年人里就有1个是慢性肾脏…

    2024年12月30日
    13600
  • 警惕!腿部肌肉血管变化,或为心力衰竭拉响最早警报

    编译:公子欣 近日,多伦多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取得一项重要发现,研究腿部肌肉的血液流动,或能比传统标准化测试更早发现心血管疾病,从而为早期治疗与良好预后创造可能。 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HFpEF)是一种常见且极具挑战性的疾病,影响着全球数百万人,占所有心力衰竭病例的一半以上,并且患病率持续上升,但诊断通常发生在治疗有限的晚期。 左心室壁增厚、…

    2025年2月20日
    66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