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团取暖?血常规检测遇“果冻血”,原来红细胞也会“怕冷”

春节后的长沙,寒风一吹,体感温度“冻”感十足。而这种低温天气里,检验科可能会收到一些意外“小礼物”。

这不,近日,在长沙泰和医院,检验科就收到了一份“特别”的血液标本,明明按照正常流程送检,但血液还是凝成了“果冻”,血常规红细胞参数测不出,血型正反定型不符,红细胞抗体筛查阳性,交叉配血不合……结果证实,这是标本发生了“冷凝集”现象。

血液标本:肉眼可见的凝块

那么,为什么抗凝的血液标本会出现“冷凝集”现象?遇到血常规标本出现“冷凝集”该怎么办?今天,长沙泰和医院检验科主任皮乐祥给大家聊聊这个相关话题。

一、什么是“冷凝集”?

“冷凝集”是临床检验工作中常见的一种现象,是由冷凝集素引起的。在采血后,红细胞在低温环境的试管内聚集成团的现象,特别是冬春季节气温较低时更易见,严重者可表现为抗凝的血常规试管(EDTA抗凝管)的管壁上红细胞凝集呈细沙状。

“冷凝集”是一种可逆的红细胞的凝集现象,并不是采血不当因素造成的。

二、为什么出现“冷凝集”现象

冷凝集素是一种针对红细胞膜抗原的抗体,主要为IgM抗体,少部分是IgG、IgA型,在健康人体内效价比较低,一般不会引起红细胞冷凝集现象。

但是,当环境温度降低(32℃以下,特别是0~4℃)或者在肺炎支原体、流感病毒感染及其他恶性肿瘤、实体瘤、自身免疫性疾病等患者体内,冷凝集素就可能会作用于自身的红细胞抗原而发生可逆性的红细胞“冷凝集”现象,当温度回升至37℃时凝集消失。

听起来是不是很神奇?但血液“冷凝集”现象会导致红细胞相关参数(如RBC、HCT、MCV、MCH等)结果发生偏差外,对血型血清血实验(血型、抗体筛查、交叉配血等)的结果也会产生干扰,对临床医生产生误导。因此,尽早发现并处理“冷凝集”标本至关重要。

三、如何破解冷凝集?

1、温育法:

将标本置于37°C温箱,温育30min到1个小时,立即上机检测。此方法操作简单,临床常用。此方法缺点是耗时相对较长,对于强凝集标本,可能纠正效果并不理想。

2、血浆置换法:

将血常规标本经3000r/min,5min离心处理,吸取上层血浆,加入37℃预温的仪器稀释液(用于稀释样本或试剂的液体)或生理盐水充分混合,反复置换3次后上机检测。因置换过程中易同时吸走部分的白细胞和血小板,会导致白细胞和血小板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对于白细胞及血小板还需要参照第一次的结果进行报告。此方法缺点是操作较为复杂,耗时长,可以作为备选方案。

3、预稀释法:

采用仪器稀释液加入微型离心管(EP管)内,再置于37℃水浴箱温育30min,将经温育后的稀释液吸取未经处理的外周血进行混合后上机检测。该方法操作简单,对于冷凝集素滴度较高的血液标本效果也很好,显著优于直接孵育法和血浆置换方法。

4、机旁检测法:

患者重新采样,立即上机检测,在“冷凝集”出现之初即完成检测。缺点是需要再次采血,对于临床患者等不太适用。

四、冷凝集现象的临床意义是?

除了一些生理性的“冷凝集”现象,如气温低;在某些疾病状态时,也可以出现“冷凝集”现象,例如支原体感染、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重症贫血、多发性骨髓瘤、腮腺炎等,这些疾病可使冷凝集素滴度增高,从而导致“冷凝集”现象出现。

冷凝集现象不仅能够帮助诊断一些疾病,还可以在某些情况下提示潜在的健康问题,如:冷凝集性溶血。前面讲到,冷凝集反应可能导致红细胞破坏,这在临床上表现为溶血性贫血。患者可能会出现乏力、黄疸等症状,且血液中的红细胞数量减少。

皮乐祥主任说:

冷凝集是医学检验中一个相对特殊的现象,通常发生在较低的温度下,因此在临床实验中,如果温度过低,也可能影响实验结果,导致假阳性或假阴性。

它不仅对一些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作用,还能为临床医生提供有价值的诊疗信息。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大家对冷凝集有更全面的认识,我们可以更好地应用这一现象,为患者提供更准确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湖南医聊特约作者:长沙泰和医院 检验科 李晓阳

关注@湖南医聊,获取更多健康科普资讯!

(编辑Wx)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参考消息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cns1952.com/gov/7309.html

(0)
参考消息网的头像参考消息网
上一篇 2025年2月24日 下午1:00
下一篇 2025年2月24日 下午1:00

相关推荐

  • 警惕“沉默的杀手”:慢性呼吸系统疾病防护指南

    当我们的肺像被砂纸反复摩擦时,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可能已悄然降临。这类疾病像沉默的潜行者,初期症状常被误认为“年纪大了”或“感冒没好”,待出现明显气促时,肺功能可能已丧失50%。国家卫健委数据显示,我国每年因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死亡人数超过90万,其中慢阻肺已成为第三大死因。更令人担忧的是,近70%患者确诊时已错过最佳干预期。认识这个"隐形杀手"…

    2025年4月16日
    4400
  • 头发白了,还能变黑吗?医生的答案出乎意料

    头发为什么会由黑变白的呢?一句话总结根本原因,就是毛囊色素单元中,黑素原性黑素细胞的功能障碍和细胞死亡。 相信喜欢自己长白头发的人并不多,尤其是许多中年人,和一些过早白头的青年人,总会抱怨白头发对自己个人形象造成了影响,很受困扰,哪怕只有几根白头发,在头上也似乎显得格外醒目。 不少人不禁会发问,头发变白后,还能再黑回来吗? 要简单回答的话,答案是——能黑回来…

    2025年3月10日
    11200
  • 新研究:常吃这些食物,代谢综合征风险降低23%

    编译:公子欣 你可曾想过 清晨的一杯香浓咖啡 午后的一块丝滑巧克力 晚间的一杯醇厚红酒 甚至是餐后的一份新鲜水果 可能是你抵御代谢综合征的秘密武器~最新研究发现,富含多酚的食物,如葡萄、草莓、橙子、咖啡、巧克力、葡萄酒等,不仅可满足味蕾,还能将代谢综合征的风险降低高达23%。这是一项将摄入多酚与预防心脏代谢问题联系起来的大规模研究。研究结果发表在《营养学杂志…

    2025年2月27日
    13100
  • 干燥警报!如何让老年人远离春季“沙漠肌”困局?

    皮肤瘙痒是老年人最常见的皮肤病症状之一,尤其在气候干燥的春季,不仅可能造成老年人长期反复瘙痒、出现搔抓相关性皮损,还会增加感染概率,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研究数据显示,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群中约有31.0%的老人饱受皮肤瘙痒的困扰,且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1]。 01 老年人皮肤干燥究竟缘何? 老年人皮肤瘙痒根源在于“三重防御屏障缺失+痒觉神经敏感”。具体…

    2025年3月28日
    8200
  • 用这种牙膏刷一刷牙,就能让牙龈长回来?小心被坑!

    “有一种牙膏,只要刷刷牙,就能让牙龈长回来!” 网上有宣传说,有一类含有“牙科分离剂”的多功能牙膏,刷一刷牙,就能让牙龈长回来。这让不少人信以为真,欢呼自己的牙齿有救了。 流言分析 这是谣言。 首先,目前不存在能让牙龈长回来的牙膏。不管用什么牙膏清洁牙齿,最好的效果也只是维持我们当下的牙龈水平,并不能让牙龈恢复到最初的状态。 其次,“牙科分离剂”不是牙龈修复…

    2025年4月8日
    58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