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者一号将要飞入奥尔特云,会被那里密集的彗星撞毁吗?

向太阳系外飞去的人造探测器有五艘,走得最远的是旅行者一号,已经距离地球249亿公里了。由于其携带的核电源(放射性同位素热电机)功率将枯竭,按计划将在2025年停止所有仪器活动,之后,它将永远的脱离人类视线,孤独地漂流在无垠的宇宙空间。

旅行者一号最后一次与人类连线是在2024年4月份,NASA的工程师为了解决旅行者一号于2023年11月发回来一堆无意义乱码问题,于2024年4月18日向这艘探测器发送了修复乱码,4月20日,任务团队收到了旅行者一号发回的有效工程数据,表明调整已经生效。

要知道,此时的旅行者一号已经距离地球240亿公里,从地球发出的指令以光速传递,也需要22.5个小时才能到达,然后回复又要22.5个小时,一来一往需要45小时。而旅行者一号的信号已经非常微弱,电波要穿越如此遥远广袤的太空精准的到达这个仅仅有三米多长机器上,并且把它的信号接收回来,这种技术远比在地球上对准一只月球上的蚊子发功要难得多。

未来的旅行者一号虽然脱离了人类的控制,但会凭着已经设定的航向,携带着人类安置在其身上的太阳系、地球以及人类和其他动物等生物信息,以每秒约16公里的速度,一往无前的向银河系中心飞去。最终,它将穿越太阳系最远的引力圈~奥尔特云,飞往无垠的宇宙空间。

奥尔特云(Oort Cloud)是太阳系外围一个假设性的球状云团,被认为是长周期彗星的主要来源。它位于距离太阳 约2000到10万天文单位(AU) 的范围内(1 AU ≈ 地球到太阳的平均距离,约1.5亿公里),远远超出柯伊伯带(30-50 AU)和散射盘(50-200 AU)。

奥尔特云的存在尚未被直接观测到,但天文学家推测其确实存在。科学家认为,在奥尔特云区域,是彗星的家园,有着大大小小的彗星核数以十万亿颗,就如同上图,密密麻麻的包裹着太阳系。

既然没有观测到,为啥这个科学假设能够成立呢?这是因为有很多证据,间接证明了这个奥尔特云的存在。

证据一:彗星轨道的暗示。天文学家在对彗星的长期观测和研究中发现,长周期彗星的轨道具有一些独特的特征。这些彗星的轨道周期非常长,有的甚至长达数万年,而且它们的轨道极为椭圆,远日点距离太阳非常遥远。

证据二:太阳系形成的遗留猜想。太阳只是银河系中一颗中小型恒星,而在广袤无垠的宇宙中,恒星不计其数。几乎所有恒星的形成机制都差不多,是由巨大的分子云坍缩而成,而在形成过程中,会有一个原行星盘,盘中的物质分布不均匀,就会形成行星、卫星、小行星、彗星等。由于巨行星在形成过程中的引力扰动,一些轻物质就会渐渐被抛射到恒星系统的边缘地带,形成所谓的奥尔特云。

那么,这样一个密集存在的彗星带,为啥观测不到呢?那么人类发射的飞行器能够突破这个包围圈,不被密集的小天体撞毁吗?

科学给出的答案是:不会。这是因为那里的彗星虽然很密集,有十万亿之多的数量,示意图上密密麻麻的把整个太阳系都封闭了,看起来很吓人,但在实际中,奥尔特云带的彗星分布在2000 AU一直延伸到10万 AU,相当于0.03到1.5光年这样一个非常广袤的球状空间,天体的分布非常稀疏,每颗彗星核之间相隔都有数百万乃至数千万公里。因此人造天体穿越在奥尔特云带,想碰撞一颗彗星比中六合彩大奖还要难。

这也是人类在地球上观测宇宙没有受到奥尔特云任何阻挡的原因。现在人类最强大的韦伯望远镜都无法观测到这些天体,是因为这些天体极小,距离又很远,且分布稀疏,温度又极低,接近绝对零度,因此依靠红外观测的韦伯望远镜也难以探测到它们的存在。

不过,旅行者一号中六合彩大奖撞到彗星的担忧还为时太早,因为距离最近的奥尔特云彗星都约有0.3光年,而目前旅行者一号才飞出了0.0026光年(249亿公里),还要在300年后才能够到达奥尔特云的内圈带,而飞出奥尔特云带则需要两三万年呢。

在这漫长的日子里,旅行者一号将一直勇往无前,忠实地执行人类满满的诚意,希望找寻到人类的地外知音。不用担心旅行者一号有没有这么长的寿命,由于太空极端真空环境,旅行者一号地身躯在太空中至少可以完好保存10亿年。

时空通讯原创文章,请尊重作者版权,感谢阅读。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参考消息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cns1952.com/gov/8285.html

(0)
参考消息网的头像参考消息网
上一篇 2025年3月4日 下午1:00
下一篇 2025年3月4日 下午1:00

相关推荐

  • 树上小鸟爱吃的“大米花”,你可别跟着瞎尝|博览日报

    天乌啼米花扬,乌桕种子不可尝!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说到“江枫”就是乌桕,不但是与“渔火”对仗,也与“乌啼”相互对应,而“乌啼”指的是乌鸦的叫声。 挂在乌桕枝头的种子圆润饱满、小巧洁白,犹如一粒粒爆米花,所以乌桕又有个好听的名字“米花树”。 这些“米花”人不能食,但是给了越冬的鸟类足够的口粮,在城市中是黄雀、珠颈斑鸠、乌鸫、鹊鸲等许多雀形目和…

    2024年12月26日
    20400
  • 小行星到底是“何方神圣”?太阳系神秘的小行星带是如何形成的?

    大约在6500万年前,统治了地球1.6亿年的恐龙走向了灭亡。关于各种恐龙灭绝的假说中,其中一个比较主流的就是“小行星撞击”。如果说恐龙的灭绝真的跟小行星有关,那么这一事件无疑地球生命演化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点,这颗小行星的撞击不仅改变了地球的生态系统,也让我们深刻认识到小行星对地球的巨大影响力。 那么,小行星究竟是什么?它们又从何而来?对我们地球又有哪些潜在威…

    2025年2月27日
    13000
  • 看!地铁站天花板上有“白色蘑菇”……

    在地铁站、商场等公共场所的天花板上,你是否留意过这样长得像蘑菇的白色物体?它们是什么,有什么作用呢? 地铁站天花板上的“白色蘑菇” 图源:小编拍摄 01、白色蘑菇状的设备是什么? 这些设备通常是无线接入点(Wireless Access Point, WAP),它允许无线设备(如手机、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等)通过无线信号连接到有线网络。我们可以把它想象成一个…

    2025年2月15日
    19900
  • 身处高层建筑遇地震,跑还是不跑?

    新华社北京3月29日电(记者张晓茹)缅甸国家管理委员会29日晚发布消息说,28日发生的强烈地震导致的死亡人数已上升至1644人。 截至目前,地震造成缅甸实皆省、曼德勒省和掸邦等多地建筑损毁,桥梁、道路等基础设施不同程度受损,周边部分国家有不同程度震感。 此外,据央视新闻,本次地震是今年以来全球发生的第17次六级及以上地震,也是今年以来的最大地震。地震震中距离…

    2025年3月31日
    6600
  • 根本没有“假胯宽”!女性胯部最宽的位置,就是大腿根儿

    审核专家:彭国球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副主任医师 “明明不胖,但你这‘假胯宽’让视线下移,显得腿又短又粗。每天跟我练就能消掉,还你一双长直腿!” 我们常常会在社交平台看到这样的话术,他们常常会说“真胯”在骨盆上部,如果这里最宽,会显得线条流畅、腿长;而大腿根位置最宽属于“假胯宽”,是需要纠正的缺陷。 但实际上,女性“胯”最宽的位置,本来就应该在大…

    2025年2月17日
    174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