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如何选择适合的降糖药?监测血糖要看哪些指标?

作者:李光伟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 主任医师

审核:伍学焱 北京协和医院 主任医师

糖尿病作为一种常见的慢性病,目前尚无根治的方法,但通过多种手段可以控制好血糖、甚至出现数年不需服用降糖药的“蜜月期”,预防或减少心脑肾眼等重要器官并发症的发生。

糖尿病的治疗是综合性治疗,主要包括五个方面,健康教育、医学营养治疗、运动治疗、药物治疗、血糖监测,也就是常说的五驾马车。

图1 原创版权图片,不授权转载

对于糖尿病来说,生活方式干预是最重要的。诊断为糖尿病,如果血糖不是特别高,先从饮食、运动方面开始干预,制订一个合理的方案。生活方式管理三个月后监测血糖,如果血糖达标就不需要加用药物,如果不达标,经医生评估后认为需要加用药物治疗,就要遵医嘱用药。

目前糖尿病药物治疗包括口服降糖药和注射胰岛素。

降糖药物种类有很多,药物没有绝对的好与坏,对药物的评价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第一,疗效;第二,安全性(不良反应);第三,价格;第四,服用是否方便。这四方面是评价药物是否适合的基本指标,需权衡利弊,有的可能更注重安全性,有的则可能更注重疗效,特别是伴有心肾并发症者。疗效对所有患者都是重要的,但是安全性在老年患者中要优先考虑。再就是方便性和价格。

所以针对不同的糖尿病患者,需要根据具体病情和个人情况由医生来指导选择降糖药,这就是精准治疗。同样一种药物用在甲身上是好的,用在乙身上可能是不好的,所以在此我们强调一下,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选用,让医生综合判断,这个药是否适合你。不能自己随意选用降糖药。

医生在给患者开药的时候,需要考虑多方面因素。首先根据血糖情况,如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值都特别高,可能需要选用降糖力度大些的药物;血糖稍微高一点,选用降糖力度弱点的药物就可以。另外,有的糖尿病患者肥胖、超重,如果胰岛功能还可以,可以选用既能减体重,又不依赖胰岛素的降糖药。有的糖尿病患者肝肾功能不好,要选择不经肝脏和肾脏排泄的降糖药,有心肾功能保护证据的药物,至少不能给肾脏和肝脏增加负担。还有价格问题,有的患者负担不起比较昂贵的降糖药,就要选择一种相对便宜且有效的。

初次诊断为糖尿病时,血糖特别高,比如糖化血红蛋白在9%以上,空腹血糖在11mmol/L以上,医生可能会建议直接打胰岛素,短期使用胰岛素先把血糖降下来,血糖降下来以后,胰岛功能恢复得就会更快一些。

举个通俗的例子,比如家里发洪水,被淹了,大家都知道水排出去得越快越好,房子泡的时间越长越容易腐坏。血糖其实也是这个道理,血糖突然升高之后,血糖控制得越快,胰岛功能恢复得越快,如果不及早控制,延误三到五年,胰岛功能恢复的可能性就不大了。

需要强调的是,根据血糖的不同情况,首选口服药物治疗,一种药物不能让血糖达标,就用两种,两种不行就用三种或三种以上药物。依然不行,需要胰岛素或口服药联合胰岛素治疗,甚至需要既能有效降糖又能减肥的新型抗糖尿病药物。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平时要注意监测血糖。监测血糖控制得好与坏,一般要看三个指标,即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

糖化血红蛋白代表三个月血糖控制的平均水平,是一个相对比较稳定的指标,糖化血红蛋白在正常范围内,代表近三个月血糖水平比较稳定。

餐后2小时血糖在正常范围内,代表血糖波动小,餐后血糖控制住了,说明血糖曲线比较平稳。如果空腹血糖5mmol/L,餐后血糖18mmol/L,血糖波动太大,血糖波动越大,对人体的危害越大。

所以控制血糖,每个点都有标准和要求,每个点都控制在正常范围内,说明血糖控制合格。

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血糖监测的手段越来越高,目前有一个动态血糖监测系统,测血糖的探头装在皮下脂肪组织中,通过无线电信号传输到遥控器或控制装置中,能随时显示血糖值。

图2 原创版权图片,不授权转载

这种动态血糖监测系统,有的每分钟能显示1次血糖值,有的每隔5分钟、15分钟显示1次血糖值。有的能连续监测3天,有的能连续监测1-2周,甚至1个月,能看到每个时间段血糖值的高低,能知道在不同的情况下血糖是如何受影响的,比如发现吃这种食物血糖会高,以后就不吃或少吃;出去走一圈,血糖值下降了,能了解在不同的生活状态下,血糖变化的情况。这个装置能描绘出24小时血糖变化的曲线,能够更加精确地监测血糖。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参考消息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cns1952.com/gov/8972.html

(0)
参考消息网的头像参考消息网
上一篇 2025年3月12日 下午4:00
下一篇 2025年3月12日 下午4:00

相关推荐

  • 2025年2月“科学”流言榜:“春断食”能实现“速瘦”?

    2025年2月“科学”流言榜揭晓!来看看流言和真相 1.“可降解塑料”随便丢掉就能自然降解 流言: “可降解塑料”可以随意丢弃,反正这些塑料在自然界中就会自然降解。 真相: “可降解塑料”这个名字其实误导了大多数的普通消费者。大家往往认为这是一种“环保材料”,用完的这些“可降解塑料”制品可以随手扔掉。其实,很多人并不了解的是,所谓“可降解塑料”的降解条件其实…

    2025年3月1日
    10900
  • 年轻海豹把鳗鱼插进鼻孔,只因为赶时髦?

    近年来,研究人员们在年轻的夏威夷僧海豹中发现了一种奇怪的现象——它们中有一些好像长出了“象鼻子”,仔细一看,哦,原来只是普通的鳗鱼啊。 近年来,研究人员们在年轻的夏威夷僧海豹中发现了一种奇怪的现象——它们中有一些好像长出了“象鼻子”,仔细一看,哦,原来只是普通的鳗鱼啊。 Hawaiian Monk Seal Research Program 等等,鳗鱼?是的…

    2025年4月7日
    5300
  • 减重总失败?快来看看如何破局!

    减重时,找到问题关键所在,有的放矢,才能减重成功,保持减重成果不反弹。 辛辛苦苦减重, 为何越减越重? 为了变瘦忍饥挨饿, 为何体重一动不动? …… 大家都知道,想要减重,“三分靠动,七分靠吃”。但有些人嘴上说着要减重,但总是无法付诸实际行动,或者一时冲动盲目减重,过两天又主动放弃,如此反复,让身体误认为您处于应激状态,体重不减反增,更有甚者,导致身体机能紊…

    2025年3月12日
    11500
  • 男子呕吐一年多,开颅手术取出寄生虫,原因竟是这种大家常吃的火锅......

    说到牛蛙,那可是很多人餐桌上的宠儿。鲜嫩多汁的蛙肉,无论是爆炒、红烧还是涮火锅,都让人垂涎欲滴。但你有没有想过,这美味的牛蛙背后,可能藏着一个“隐形杀手”——寄生虫! 图片来源:社交平台截图 最近,网上有个案例让人触目惊心:一位网友呕吐了一年多,最后不得不开颅手术,结果发现罪魁祸首竟然是寄生虫!而他之前曾吃过牛蛙火锅。这听起来是不是有点毛骨悚然?牛蛙怎么会有…

    2025年2月25日
    12800
  • 想避雷妇科风险,经期建议这样度过!快转给你爱的人

    对于女性来说,月经期对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有着重要影响。在每个月特殊的这几天,合理护理可以帮助我们缓解不适和疼痛,同时减少潜在的妇科风险。 1、注意保暖:女性月经来临时,痛经、下腹部不适时有发生。首先要注意保暖,少接触冷水、不游泳。 痛经时可以用热水袋热敷,促进血液循环,必要时可在相关医嘱指导下服用一些止痛药物。 2、穿着合适内裤:湖南光琇医院妇科建议各位姐妹…

    2025年2月7日
    178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