躁狂发作首选什么药?有哪些副作用?

作者:孙毅 北京回龙观医院 主任医师

审核:张宇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研究员

药物治疗躁狂发作,急性期治疗至少三个月。

急性期治疗以后,病情逐渐缓解,症状逐渐稳定,可以把剂量调一调,用小剂量来维持。一般从临床经验来说,维持治疗的时间不低于一年。

躁狂发作药物治疗首选锂盐,就是碳酸锂。碳酸锂对躁狂发作患者的治疗效果非常好,有效率在80%以上。

碳酸锂的治疗剂量是逐渐增加的,起始剂量可能是0.25克,一天2-3次,每2-3天加量一次。通过一周到两周的时间进行加量,最大量可以加到每天2克。

在服用碳酸锂治疗的过程中,因为血锂浓度的治疗量和中毒量非常相近,达到治疗量的时候,血锂浓度大概是0.6-1.4mmol/L,而超过1.5mmol/L就有锂中毒的可能性。所以服用碳酸锂达到治疗量的时候,往往容易发生中毒现象,所以要密切监测血锂浓度。

图1 原创版权图片,不授权转载

一般情况下,服用碳酸锂一周以后,要抽血化验一下血锂浓度,每周测一次。病情缓解以后,维持治疗期间,大概一个月要测一次。

很多家属或患者到医院看病,开完药以后,他不在医院排队拿药,而是在网上买药,认为这样省时间、方便,服药期间也不复诊。这种做法其实很危险,因为不去医院就诊,就不能进行血锂浓度的监测。如果服药量过大,容易引起锂中毒,对身体造成伤害。

另外,锂盐治疗是有些副反应的:

可能是消化系统方面的副反应,表现为口干、口渴、恶心、呕吐、胃部不适、胃痛,甚至有的人会有腹泻、便秘的现象;

也可能是神经系统方面的副反应,比如吃完碳酸锂以后,可以出现昏睡、意识障碍,也可以出现震颤、手抖、腱反射亢进等神经系统现象;

还可能是心血管系统、造血系统等方面的影响,所以在服用锂盐的过程中,一定要监测它的副反应。

因为锂盐治疗有这些副反应,所以在临床上,比如有肾炎、肾功能衰竭、严重的心血管疾病、严重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等等,这些患者是禁用锂盐治疗的。

另外,对于年老体弱的患者,哺乳期和孕期的妇女,以及12岁以下的儿童,要慎用锂盐治疗。

图2 原创版权图片,不授权转载

除一线药物碳酸锂外,有一些抗癫痫的药物,比如卡马西平、丙戊酸钠、丙戊酸镁,这些是治疗躁狂发作的二线药物。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传统的抗精神病药物,比如氯丙嗪、奋乃静、氟哌啶醇,这些药物治疗躁狂发作的效果也非常好。

但是传统类的抗精神病药物副反应比较多,尤其是表现在锥体外系的副反应。比如吃药一周、两周以后,患者可能出现静坐不能的症状,坐不住、站不住、躺不住,在房间里来回踱步。还会出现震颤,就是手抖,比如端茶、倒水的时候,会出现手颤的现象,这些都是锥体外系的反应。

另外还可以出现肌张力障碍,比如因为眼球肌肉的强直,会导致眼睛上翻的现象,会出现脖子或其他部位有点僵硬的感觉。

还有另外一种就是长期大量服用这些药物以后,可以出现一些迟发性运动障碍。比如口舌颊三联征,表现为口部、颊部肌肉不自主地抽动,会表现出一些动作,比如张嘴。

出现这些现象以后,患者自己很难受,治疗效果往往不太好,需要停药。当然有些药物也可以对抗这些反应,比如苯二氮䓬类药物,像氯硝西泮、地西泮,可以缓解患者的某些副反应。

除了以上这些传统的抗精神病药物以外,还有一种第2代的抗精神病药物,像利培酮、奥氮平、阿立哌唑等等,有些药物的治疗跟锂盐有等同效果。这些药物出现锥体外系的副反应不明显,但是它会出现比较严重的糖脂代谢综合征。服药以后患者可能在短期内会体重增加,而且这种药物对患者的内分泌系统、心血管系统也会有一些影响,所以很多患者对这种药物有抵抗情绪。

当然,目前治疗躁狂发作的药物种类有很多,大概几十种,对于患者来说,也不可能把每种药物都了解得特别清楚,需要大家做到的就是遵医嘱用药,有问题及时找医生沟通,这样才能在最大程度上保证用药的安全性。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参考消息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cns1952.com/gov/8977.html

(0)
参考消息网的头像参考消息网
上一篇 2025年3月12日 下午4:00
下一篇 2025年3月12日 下午4:00

相关推荐

  • 四季豆"不配"上桌?医生教你"无毒干饭"秘籍

    近日,四川泸州发布《泸州市农村集体聚餐食品安全管理规范》,其中,“不得使用野生菌、发青发芽土豆、新鲜生黄花、四季豆等高风险食品原材料”这一新规定引发热议。 “吃了一辈子的四季豆,酒席为何不能用了?”不少网友质疑。与此同时,“农村聚餐不得使用四季豆”冲上热搜。 四季豆也会引发中毒吗?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临床营养科专家为大家科普其中道理,并指导如何安全食用四…

    2025年3月3日
    18400
  • 第 31 个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 —— 科学防癌,健康生活

    2025年4月15日—21日,第31个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如期而至,主题为“科学防癌,健康生活”。癌症,这个令人心生畏惧的词汇,如今已成为全球健康的重大挑战。然而,癌症并非不可战胜。近年来,随着医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和防控理念的普及,我们逐渐揭开了癌症背后的真相:它并非单纯的命运捉弄,而是一个可防、可控、可治的慢性疾病。 从科学认知到健康践行,从早期预防到规范化诊…

    2025年4月21日
    3000
  • 这款艾滋病新药,被评为2024全球十大科学突破之首!

    12月12日,《科学》杂志公布了2024年度十大科学突破,Lenacapavir艾滋病新药登占榜首,被评为今年的“科学突破冠军奖”。 艾滋病(AIDS)一直是全球公共卫生领域的一项重大挑战, 尽管过去几十年间,全球在预防和治疗艾滋病毒新发感染方面取得了巨大进展,但每年仍有高达100多万人感染艾滋病毒,且有效的疫苗仍未问世。2024年,一种能提供长效保护的注射…

    2024年12月22日
    19300
  • “拒绝上学门诊”一号难求!听听医生开的方子|每日观察

    当上学被视作“绝对正确”,离开学校的孩子就要面临更大的压力。 北京儿童医院是我国最早一批开设儿童心理门诊的三甲医院,2024年6月,医院从原来儿童心身医学科的基础上,单独分出了一个“拒绝上学门诊”。门诊开设10个月,接诊近一万人次。 心理方面的问题分抑郁、焦虑、双相情感障碍等,拒绝上学属于什么问题?为什么这么多孩子出现这种状况? 1 开诊10个月、接诊近万人…

    2025年4月15日
    3400
  • 为什么有些动物是圆脸?猫头鹰为啥长了个“猫头”?

    猫科动物的圆脸看着短,但是要论长度很可能不算短脸。例如不少狮和虎的头骨长度都超过30厘米,甚至更大。 在这个世界上,有些动物因为拥有类似人类婴儿的圆形头部、圆脸和大眼睛,受到了人们的喜爱和关注。 其中,猫科动物和鸮形目 (也就是猫头鹰) 是典型的例子 不过你有没有想到过 它们的圆形的头部是怎么来的? 猫头鹰为什么长了个“猫头”? 首先,猫科动物的圆脸看着短,…

    2025年2月6日
    195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