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压床”真相揭秘:科学解释令人意外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

在寂静的深夜,当你从沉睡中突然意识清醒,却发现自己的身体仿佛被无形的力量紧紧束缚,无法动弹分毫,耳边还可能传来奇怪的声响,眼前甚至会出现恐怖的幻影。这种令人毛骨悚然的经历,就是我们常说的“鬼压床”

长久以来,“鬼压床”被蒙上了一层神秘而恐怖的面纱,让无数人谈之色变。然而,随着科学的发展,“鬼压床”的真相也逐渐被揭开,它并非超自然现象,而是一种可解释的睡眠障碍——睡眠瘫痪症。

“鬼压床”真相揭秘:科学解释令人意外

图库版权图片,转载使用可能引发版权纠纷

“鬼压床”的科学本质

从医学角度来看,“鬼压床”实际上是一种睡眠瘫痪症,又称睡眠麻痹,是一段发生在人体苏醒过程中短暂且有意识的“瘫痪”现象。在这个过程中,人的大脑是完全清醒的,眼球能动,手脚却不能动,也不能发出声音,有时还会伴随呼吸困难和极度紧张的症状。本质上,它属于睡眠障碍的一种症状[1]。

人的整个睡眠过程是两个主要阶段的循环:非快速眼动期和快速眼动期。入睡之后首先进入非快速眼动期,这一阶段包括浅睡眠和深睡眠。接着会过渡到快速眼动期,这一阶段的功能是处理记忆以及情绪,因此梦境也多在这一阶段发生。在做梦的快速眼动期,大脑会关闭除眼睛和呼吸肌以外的骨骼肌“开关”,使骨骼肌都处于低张力状态,也就是让肌肉处在瘫痪状态,这是大脑的一种自我保护措施,避免人在做梦时因动作过大而受伤。如果在这个阶段结束前醒来,肌肉却还处于沉睡的抑制状态,那即便意识已经清醒,身体也无法动弹,从而出现“鬼压床”的现象。

“鬼压床”的诱发因素

1.睡眠姿势不当

睡眠瘫痪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与睡姿不当有关。研究发现面朝上平躺着睡觉比侧身睡觉更容易出现睡眠瘫痪,睡觉时双手压迫于心脏上也有可能引起这种症状。

2.生活压力大,作息不规律

睡眠瘫痪症多见于年轻人,这与工作压力大、过度焦虑、频繁熬夜等密切相关。睡眠不足容易导致身体疲劳,白天补觉时就容易引起睡眠瘫痪。此外,睡眠不足还会影响身体的正常生物钟,打乱睡眠周期,增加“鬼压床”发生的概率[2]。

3.睡前吃得过饱

睡前进食过多也是睡眠瘫痪的一个影响因素。饱腹感过强容易引起血液循环不畅,同时鼓胀的胃肠会对周围器官造成压迫,使大脑相应部位的细胞活跃起来,诱发睡眠瘫痪、噩梦,使人睡醒后格外疲劳。

“鬼压床”真相揭秘:科学解释令人意外

图库版权图片,转载使用可能引发版权纠纷

4.大脑神经元异常

最近一项来自《科学》(Science)杂志的研究发现,困扰众人的“鬼压床”现象有了科学解释。

研究聚焦大脑关键区域黑质网状部(SNr),这里藏着属于谷氨酸脱羧酶 2(GAD2)亚群的特殊神经元。这些神经元能释放名为 GABA 的神经递质,在大脑中如同“刹车”。神经递质是神经元间传递信息的化学物质,GABA 作为抑制性递质,释放后与突触后膜受体结合,抑制神经元活动

在深度睡眠向浅睡或觉醒过渡阶段,大脑状态不稳定,这群神经元易过度活跃。大量 GABA 释放,广泛抑制大脑的运动控制和唤醒系统。就像汽车刹车被踩死,运动控制和唤醒系统无法正常运转,意识虽清醒,但身体因运动控制信号被抑制,无法动弹,导致鬼压床。

有趣的是,它们还参与睡眠调控。激活时,既能抑制运动,又能降低大脑唤醒水平,助于进入深度睡眠;抑制它们则会使运动增加、睡眠减少。科学家通过精细实验和光遗传学技术,证实其在鬼压床现象中的关键作用。此研究为应对鬼压床及治疗相关疾病提供新思路[3]。

应对“鬼压床”的方法

1.调整生活方式

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保证充足的睡眠,在固定的时间睡觉和起床。避免熬夜,尽量减少白天补觉的时间。睡前避免摄入咖啡、巧克力等食物,不要吃得太饱。同时,保持适度运动,但在睡觉前不要做剧烈运动,午睡时间不要超过 1 个小时。

2.改变睡眠姿势

尽量避免面朝上平躺着睡觉,选择侧身睡觉的姿势,避免双手压迫心脏。

3.破解“鬼压床”的技巧

如果想迅速破解“鬼压床”,可以快速转动眼球,然后眨眼,收缩嘴周围的肌肉,移动下颚和舌头,当肌肉张力开始出现时,尝试移动脖子、肩、手、手指、腿。也可以集中精力想办法蹬脚,如果成功就能立刻醒过来。还可以利用声音的变化,例如呼吸、咳嗽来唤醒自己,因为这类行为受植物神经控制,即使在睡眠中也可以有意识地调节。

除此之外,当遭遇“鬼压床”时,还可以进行心理调节。尽量告诉自己别恐惧,往往情绪放松了,就能从梦魇中醒来。平时可以通过呼吸放松训练、调整预期目标、交谈倾诉宣泄等方式缓解压力,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4]

“鬼压床”真相揭秘:科学解释令人意外

图库版权图片,转载使用可能引发版权纠纷

在不了解“鬼压床”的科学原因之前,很多人可能会将它与灵异事件、不祥之兆联系起来,从而产生过度的恐惧和焦虑情绪。其实完全不用太过担心,它不会对身体造成实质性的伤害。让我们告别恐惧,以科学的智慧和积极的生活态度,迎接每一个美好的夜晚。

参考文献

[1]顾远.“鬼压床”其实叫“睡眠瘫痪症”[J].人人健康,2021,(11):45.

[2]张芸.“鬼压床”原来是病[J].大众健康,2022,(08):74-75.

[3]Liu D, Li W, Ma C, Zheng W, Yao Y, Tso CF, Zhong P, Chen X, Song JH, Choi W, Paik SB, Han H, Dan Y. A common hub for sleep and motor control in the substantia nigra. Science. 2020 Jan 24;367(6476):440-445. doi: 10.1126/science.aaz0956. PMID: 31974254.

[4]徐进友.神秘的“鬼压床”,究竟是怎么一回事[J].祝您健康,2020,(01):28.

[5]陈晨.探秘“鬼压床”[J].科学生活,2023,(12):60-61.

文章来源于网络。发布者:参考消息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cns1952.com/read/5992.html

(0)
参考消息网的头像参考消息网
上一篇 2025年8月18日 下午1:02
下一篇 2025年8月18日 下午1:02

相关推荐

  • 动物“偷”叶绿体晒太阳就能活,科学奇观引发热议

    众所周知,植物最会“接阳光”——它们能把太阳的能量转化成自己身体里的化学能。而动物呢,通常则需要吃其他生物来获得能量。 不过总有些家伙不按常理出牌。有一群“懒汉”动物,能“偷”植物的叶绿体来利用阳光,从此实现晒晒太阳就能“温饱”的躺平生活。这是怎么回事呢? 吃上一顿,终身保障? 光是晒晒太阳就能养活自己,多么让人梦寐以求的“躺平”生活。一般来说这应该是植物的…

    2025年7月10日
    13300
  • “贵州汤”意外走红,减脂解暑成新宠

    最近北京的天气,毫不夸张地说,人真的快要长鳃了……厨房更是成了一个天然的“桑拿房”,在里面待个十几分钟,整个人就像是从水里捞出来。 在这种天气下,吃什么,成了比数学更难的问题。 直到大数据推送了——“贵州省汤”素瓜豆。 提前预判一下,第一次看到这个图片的你,此刻一定在心里悄悄吐槽:清汤寡水,看起来就不怎么样…… 图片来源:编辑自己制作拍摄。别问里面的汤为什么…

    2025年7月7日
    10000
  • 老人身上出现这4种味道,警惕健康风险!

    生活中,我们走进中老年人的房间或靠近中老年人交谈时,有时可能闻到一股奇怪的味道。蜡烛、乳酪、旧书、油……人们对这种特殊体味的描述多种多样,甚至还有人将这种“说不清道不明”的体味统称为——“老人味”,这也会影响一部分老年朋友的生活。 很多人焦虑,人到老年就一定无法避免这种特殊体味吗?身上有老人味是否代表着身体出现了某种疾病?有没有去除的办法?今天就来详细聊聊。…

    2025年8月11日
    3600
  • 出门穿红衣,小心这些隐藏风险!

    不少人有个共识:夏天越来越热了,连家里从前只开电扇的老人、长辈,现在也忙不迭开启了空调,家家都一样。不过,在“外出时如何防热”这个话题上,大家却很难达成一致。 大多数人会自然而然地随季节和气温增减衣服:冬天多穿,夏天当然要少穿;有人则把自己牢牢地包裹在防晒衣中,全身上只露个眼睛。而疑问也就来了:穿这么多不热吗? 实际上,人们惯性意识里的“穿得越少越凉快”可能…

    2025年7月16日
    11300
  • “阶段性朋友,就不是真朋友吗?”

    人生如列车,每站自有同行者。 学生时代每天黏在一起的好友,毕业后就天各一方;曾经以为能一辈子交心的闺蜜,也会因为彼此生活轨迹渐行渐远,慢慢变成朋友圈里的“点赞之交”。有人黯然神伤,有人豁达接受。那么友谊真的是有阶段性的吗? 今天是国际友谊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每年 7 月 30 日定为“国际友谊日(International Day of Friendshi…

    2025年7月30日
    57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