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人机器人将走向战场?技术突破引发军事变革

游戏作品中,类人机器人克洛伊缓缓道出“人类有仿生人没有的东西,那就是灵魂”;影视作品中叙述有关类人机器人的科幻故事;现实生活中美国“索菲娅”类人机器人被授予公民身份……

近年来,类人机器人技术突飞猛进,在多个领域走进人类视野,得益于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取决于巧妙绝伦的仿生结构设计和日新月异的驱动控制技术。

那么,当类人机器人与军事作战发生碰撞,它能否引领未来战场?其军事化运用又能否如愿以偿?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探索类人机器人的军事运用。

类人机器人将走向战场?技术突破引发军事变革

索菲亚机器人,图片来源:Wikipedia

类人机器人发展概况:五脏俱全

所谓类人机器人,也称人形机器人,是指能够模仿人类双腿步行的仿生机器人,它具有一定智能水平,比一般机器人具有更加复杂的结构、传感、驱动和控制系统。合理的仿生设计是类人机器人发挥功能作用的基础,当前类人机器人发展可从外观特点、感知能力、分析能力、行动能力四个方面进行概括。

从外观特点来看,类人机器人基本具备人类的基本形态,四肢、头部等结构完备。但是,类人机器人目前不具备仿生皮肤,与真人在外观上仍然相去甚远。

从感知能力看,类人机器人已经配置有 RGB-D 摄像头及立体声收音器,可以全面感知并建构周围环境的 3D 模型。在动作感知上,类人机器人配备了位置及力矩传感器,可以精确地获取肢体位置及动作受力信息。目前,类人机器人的感知手段还在进一步发展,激光雷达、红外成像等技术已经陆续在类人机器人上实现,类人机器人的感知能力进一步增强。

从分析能力看,较为成熟的技术可以实现基于现有知识的混合感知,最终使机器人具备符合层次的分析能力,可以自动化完成一些复杂任务。随着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基于人工智能的新一代分析判断技术将应用到类人机器人上,使其具备独立完成更复杂任务的能力。

从行动能力看,可以从类人机器人在灵活,载荷及续航三个方面的能力进行概括。目前,类人机器人的关节都达到了六个自由度以上,部分型号还采用了球形关节结构,灵活性进一步提高。

在载荷及续航方面,以德国宇航局的 Rollin’Justin 机器人为例,其能够负重 20 千克,以最高 2 米每秒的速度工作 1 小时。同时这一型号还具有最高 12 个自由度的关节。当前,类人机器人在行动能力上已经基本达到人类水平,并且由于其没有体力上的限制,只要电力供应允许可以实现持续工作,在一些以耐力为主的场景下具有远超人类的水平。

当前类人机器人的军事应用:有待开发

早在 2013 年,美军曾对外宣布成功研制“阿特拉斯”类人机器人。据当时公布的资料来看,“阿特拉斯”是由模拟人体结构和外形大小的两条胳膊、两条腿、躯干和头部等组成,其身高 1.88 米,重达 150 千克。

“阿特拉斯”可及时躲开传送带上突然出现的木板,或者从高处跳下稳稳落地,还可以两腿分开从陷阱两边走过,然后跑上楼梯;它在遭到一个重 9 公斤的撞球击中后,仍能以一只脚保持平衡单腿站立。美军希望在 2015 年前在三分之一的地面战斗中使用机器人士兵,然而这一目标至今未能实现,“阿特拉斯”仍然作为一个具有实验性质的计划存在。

类人机器人将走向战场?技术突破引发军事变革

图为“阿特拉斯”正接受动作能力测试(图源波士顿动力)

俄军对类人机器人也高度关注。2015 年,俄罗斯“未来研究基金会”负责人表示,一款能够执行战斗任务的类人机器人将于同年年底前学会奔跑和跨越障碍并完成其他动作。2017 年,俄罗斯安卓技术公司官网开发出一款名为“菲多尔”的类人机器人。“菲多尔”能在特定场景中拿起仪器并操作,精准射击能力使其在军事作战方面表现出巨大的潜力。

整体来说,当前世界各国军用类人机器人尚处于概念或实验阶段,并无大规模列装使用,类人机器人的战场潜力有待发掘。

类人机器人的战场潜力:

光明与挑战并存

一方面看,类人机器人在未来战场具有诸多可能的应用。首先,战场环境越来越凸显人类活动的痕迹,诸如城镇、工业区、农场等。这些环境本身就是为人类所设计的,具备人类形态的类人机器人在这些环境中具有显著优势,可以模拟真人利用环境中的各个系统。

从另一方面看,类人机器人的广泛使用将快速推进军队无人化建设。传统的有人装备可以适应类人机器人进行操作,通过无人的类人机器人操作传统有人装备,实际上对装备进行了无人化。这样,拥有庞大传统有人武器的军事力量可以快速摆脱使用有人装备的惯性。同时,由于不需要单独研发无人装备,军队无人化的成本可以极大降低,无人作战规模可以迅速扩大。

综上所述,类人机器人的相关技术指标已经发展到了较高水平,但不容忽视的是,类人机器人投入战场使用仍需克服动力和能源、控制和信号、材料和耐用、作战重量等一系列问题。因此,类人机器人尚无广泛的军事应用。在日趋复杂的未来战场环境中,类人机器人或将获得更广泛的发挥空间。届时,类人机器人部队走上一线战场,将不再是科幻大片的场景。

文章来源于网络。发布者:参考消息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cns1952.com/read/6136.html

(0)
参考消息网的头像参考消息网
上一篇 2025年8月24日 下午1:02
下一篇 2025年8月24日 下午1:04

相关推荐

  • 大厂CEO误饮隔夜水险丧命,紧急自救方法曝光

    最近一两年,最火的就要数 AI 了。 从 ChatGPT,到火爆全球的 DeepSeek,现在越来越多人都逐渐养成了用 AI 的习惯,无聊的时候用 AI 聊聊天,工作的时候用 AI 偷下懒、需要配图的时候让 AI 画一个……甚至还有人生病了也会向 AI 求医问诊。 近日,某大厂 CEO 描述了一次 AI 问诊的经历,里面还提到了因为喝隔夜的 VC 水导致反射…

    2025年8月14日
    17000
  • 科学家用AI破解葡萄品质下降难题

    葡萄是世界上仅次于柑橘的第二大果树作物,而我国则以葡萄产量全球第一、种植面积全球第二的规模稳居产业龙头。然而,在气候变化引发的极端天气冲击下,传统的葡萄品种糖酸平衡受到破坏,品质随之下降,“颜值”与“风味”面临巨大挑战。因此,我们亟需培育具有环境韧性的高抗优质新品种。 为了达成这一目标,科学家们一直在努力寻找育种的“加速器”。近期,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葡萄与…

    2025年7月17日
    21800
  • 这种病不致命却折磨人,你可能也经历过

    有一种病,不仅长在体表,肉眼可见,还会对生活造成极大的困扰。 图片来源网络 这个病,是特应性皮炎。 特应性皮炎(Atopic Dermatitis, AD),在国外也常称特应性湿疹,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的、复发性的炎症性皮肤病,以剧烈瘙痒和湿疹样皮疹为特征。 图库版权图片,转载使用可能引发版权纠纷 它不仅仅是一种“皮肤病”,其影响深远,贯穿患者生活的方方面面。…

    2025年9月26日
    13900
  • 疼痛就该忍着?止痛药真相揭秘

    “是药三分毒”“止痛药会上瘾”“忍一忍就过去了”,在很多人眼中,止痛药似乎是“不得已才吃”的药物,是“成瘾”“副作用大”的代名词,一些人对止痛药的警惕程度甚至可以用“谈药色变”来形容。这些根深蒂固的观念,让很多人默默忍受痛苦,甚至因此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图库版权图片,转载使用可能引发版权纠纷 但我们真的了解止痛药吗?疼痛,就真的只能“忍一忍”吗? 止痛药的“…

    2025年10月21日
    9300
  • 网友吃桃子惊现桃核藏碎叶,真相让人意外

    近日有位北京女士在吃桃子时,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桃子表面完整,但桃核裂开,里面塞着一堆乱七八糟的叶子! 图片来源:网络截图 这实在令人百思不得其解。显然,桃核可不会这么着急地就开始萌发,即使发芽也不会是这样碎碎的叶片,那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要弄清叶片的来源,我们得先从另一个我们身边的现象说起。 种植月季、玫瑰或者蔷薇的朋友,总能见到一种奇特的现象,这些种植…

    2025年8月7日
    207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